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代号985

作者:卓牧闲 | 分类:都市 | 字数:3.4万字

第九章 卷起来!

书名:代号985 作者:卓牧闲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6:50

去油田联系了十几天业务,姜厂长深切体会到现在的985厂负担太重,生产经营成本太高,很难与地方企业尤其沿海地区的企业竞争。

上级要求厂里减员增效,但985厂位于远离城市的深山沟里,情况与城市里的国营企业不一样。真要是让人家自谋生路,在这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偏僻山区,人家靠什么谋生?想种地都没地可种。

步子不能迈太大,饭要一口一口吃。

只能先动员有门路的干部职工能调走的想办法调走。对于那些脑子活的,愿意停薪留职就让人家停薪留职。

他正准备让政治部和办公室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开会研究如何动员,本应该参加会议的工会主席老钱竟要请假去技校开家长会。

“他家老二不是在上高中吗?他去技校开什么家长会?”姜厂长一头雾水。

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老乔想到女儿昨晚说的事,连忙道:“听说工会搞了个高考补习班,把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和前两年落榜的复读生都叫回来补习。应该是打算利用剩下的100天,冲刺一下。”

姜厂长不解地问:“我们只有初中,没有高中,谁给高中生补习?”

“这算不上什么大事,老钱没跟我说,具体由谁负责给考生补习我真不清楚,只知道有二车间机修工韩兴发的儿子韩爱民。”

“考上中师,毕业之后回来做教师的那个小伙子?”

“是的。”

厂里这些年有好几个孩子考上了中专,能考上中师的就这一个,姜厂长对韩家小五子印象深刻。

再想到减员增效的重点单位和部门不在办公楼里,也不在车间,而是托儿所、子弟学校、职工医院和负责后勤保障的劳动服务公司下属各单位,姜厂长权衡了一番,缓缓站起身:“老钱不参加,这个会怎么开?上午也不是很忙,我们去子弟学校和职工医院转转。”

985厂的领导班子分工明确。

姜厂长负责全面工作。

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主要分管人事、武装部、团委、工会、保卫科(公安科)和妇联等部门。

业务副厂长老杨负责生产经营,分管各车间。

总工程师老洪负责技术,分管技术科。

张副厂长负责财务、采购和后勤,分管财务科、供应科、总务科和劳动服务公司等后勤单位;

减员增效工作主要由政治部负责,乔副书记很清楚姜厂长为何要去子弟学校和职工医院,不禁暗叹口气,故作轻松地说:“别看我有三个孩子,可我从来没去学校开过家长会,也没见过老师家访。”

“我也没开过家长会。”姜厂长心不在焉地说。

985厂虽然建有托儿所、小学、初中和技校,但主要是为了解决干部职工子女的就学问题,让干部职工没有后顾之忧。事实上对教育并不是很重视。比如,子弟学校教职工的工资待遇远不如一线职工。

当然,对教育不是很重视的不只是985厂,外面也一样,毕竟办教育是要花钱,而且要花大钱。但说起来必须重视,所以老师们经常发牢骚说上级对教育总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

正因为如此,学校从来没开过家长会,老师更不可能跟电视里那样去学生家家访。厂区就这么大,平时又没别得地方去,老师和学生家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没必要刻意去家访。

其实,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一样算不上有多么重视,厂里的孩子几乎都是“散养”的。早上背上书包自个儿去上学,放学回来想玩就玩,家长懒得管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孩子参加中考或高考,有些家长甚至要等考完了才知道。

姜厂长和乔副书记坐车赶到技校,一下车就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撼到了。

墙上、楼道里,贴满了大红标语,乍一看真像回到到处贴“大字报”的时代。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进本科大楼!”

“高考不努力,一生徒伤悲!”

“今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

“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

学校里的标语不应该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怎么贴满这些乱七八糟的,看上去也太功利、太现实了吧。

乔副书记被一条条杀气腾腾的标语搞得啼笑皆非,哭笑不得地说:“韩家小五子到底在搞什么?”

姜厂长正觉得荒唐,焦校长小跑着迎了上来给厂领导问好,随即陪着两位厂领导一边往里走,一边兴高采烈地问:“姜厂长,乔书记,这些口号怎么样?有没有备考的紧张气氛?”

“老焦,你让我怎么说呢,气氛是营造出来了,但是不是太过功利?”

“高考多重要,一考定终身,不功利不行!”

“这些口号都是你想出来的?”

“我哪有这份才气,都是爱民想出来的。”焦校长得意地笑道:“姜厂长,乔书记,这些口号虽然有点功利,但我们也是为孩子们着想,都是在为孩子们考虑。”

“决心很大呀,老焦,你们搞得这个补习班有点意思。”姜厂长暗暗感慨如果各科室和各车间都有这样的紧张气氛,相关干部职工都有这样的紧迫感,985厂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也都能克服。

乔副书记则不动声色问:“老焦,你们在这儿办高考补习班,技校的学生怎么办?”

“下车间了,”焦校长眉飞色舞地解释道:“我跟吴校长商量了下,他也认为高考更重要,临时调整教学计划,组织他们这边的学生先下车间实训。”

“补习班的学员和家长都来了?”

“都来了,姜厂长,乔书记,你们来得正好,等会儿请你们二位给我讲几句。”

“我们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家长,我们旁听,我们就不讲了。”

“这怎么行。”

“就这么定,孩子们离高考不是只剩100天嘛。你们忙你们的,别浪费孩子们的宝贵时间。”

“好吧,二位领导,这边请。”

……

二楼大教室,黑压压挤满了人。

钱主席今天是学生家长,不是厂里的领导,只能跟其他家长一样坐在台下。

头一次参加家长会,感觉很新奇。

进门居然要先签到,哪个孩子的家长来了,哪个孩子的家长没来,只要看看签到簿就一目了然。

总装车间的老魏居然不当事,昨晚通知过他,他今天居然没来!

别看韩家小五子年轻,但做事却雷厉风行,让老魏家的臭小子去技校办公室给他爸打电话,要求老魏必须来。并且把话说得很清楚,就等他一个人,他什么时候到,家长会什么时候开。

黑板上的口号有点意思——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后面墙上也挂了横幅,赫然是“今日不肯埋头,明日何以抬头?”

钱主席刚开始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支持办这个补习班,现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对儿子能否考上大学平添了几分信心,不禁凑到儿子耳边感叹道:“开生,看看这些标语,写得多好啊!现在不吃苦,将来肯定后悔。”

“嗯,我知道。”钱开生从走进技校就被随处可见的标语激励得热血沸腾,连看站在讲台边阴沉着脸等魏师傅的韩爱民的眼神都带着几分崇拜。

徐丽同样如此,她来得最早,已经坐了近四十分钟,可直到此时此刻依然感觉像是在做梦,不敢相信爱民哥居然会搞出这么大阵势。

“各位家长,同学们,姜厂长和乔书记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和开班式,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焦校长一边鼓掌一边陪两位厂领导走进教室,钱主席愣了愣,连忙起身相迎。

“老钱也在啊,同志们好,同学们好,请坐,都请坐,我和乔书记是来旁听的。”

“姜厂长,乔书记,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孩子们,坐坐坐。”

韩爱民没想到两位厂领导居然亲临,正犹豫要不要上去问好,姜厂长就回头笑问道:“韩老师,你们这个补习班搞得不错,有没有信心辅导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无论多大领导,来了学校都是学生家长,去了医院不是患者就是患者家属。

韩爱民并不紧张,不卑不亢地说:“姜厂长好,姜厂长,同学们能不能考出好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靠得不只是我们辅导,也不只是他们苦学,还要厂里和家庭的全力支持。”

姜厂长没想到小伙子会这么回答,转身看着南面墙上的标语,笑道:“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韩老师,你们这是把备考上升到政治高度啊。”

想让十几个考生考上大学,必须要卷起来!

韩爱民相信把记忆中各种卷的“先进经验”提前引入985厂,补习班的学员绝对能考出好成绩,意味深长地说:“姜厂长,我是教师,教好学生,培养人才是我的天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