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夜先生,苏小姐从缅北杀回来了

作者:燃北 | 分类:女生 | 字数:3.3万字

第7章

书名:夜先生,苏小姐从缅北杀回来了 作者:燃北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33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小书生移眉戏老师蠢丈母变心逐娇婿

先生名分虽然重,也要才高惊众。若凭口耳教人诵,安可羁天纵?分明一对娇鸾凤,若弄风波相送。不知乐也焉知痛?但做痴人梦。

右调《桃园忆故人》

话说廉清用移眉戏法,正捉弄逄寅,忽一眼见幸尚书走入,恐怕看见先生面孔便要罪他,便急急念咒解了。幸尚书却不径入,侧身窃视。只见廉清跪在地下,儿子却在旁掩着嘴笑,又见先生含怒而坐,双手摩腹,叹气不已。幸尚书看了半晌,不知是何缘故,只得走入向先生拱手。

逄寅正气得没法,忽见幸尚书走来,恐怕看见眉目颠倒可羞,忙用手捂着面孔,立起身来说道:“我晚生刀居西席,怎反受门墙之侮?了不得,了不得!”说罢,依旧去坐着。幸尚书看见他如此,不好细问,便点头唤公子到旁边去问道:“今日先生为何如此?”幸公子也不说详细,只指着廉清说道:“是他捉弄坏了先生的面孔,故此先生着恼。”幸尚书听了大惊,忙走到廉清身旁问道:“你是个聪明人,岂不闻一日为师终身若父?先生的面孔你如何敢作弄坏他的。”廉清道:“先生鄙薄小婿久矣。凡事图赖,欲加小婿之罪。小婿因念师生名分,不得不顺受其罪。若图赖说坏了先生面孔,这事小婿也不必辩,只请大人看看先生面貌。若是先生面貌有损,门生甘罪无辞,若照常无恙,则图赖不问可知矣。”幸尚书听了,只得来看逄寅,逄寅见幸尚书走近身来,只认做眉目还未复原,因将手放下道:“老先生请看,终不成晚生是这等眉眼。”

幸尚书近前一看,见原是好好的一个面孔,心下便有些不悦。便说道:“从来婿称娇客,有半子之份。今先生须眉如故,而虚言有损,令其长跪。毋乃视吾子是尚书之子,视吾婿为外人?不屑教诲,而分彼此也!”逄寅见说须眉如故,便连忙复取镜一照,见眉目依然。只得施礼道:“晚生谬刀师范,实与割股同科,焉敢徇私。不屑教诲。但令婿顽恶已非一端。又自持小慧,佞口巧饰。不从师教,终日默坐书房。晚生久欲面言,却念是老先生爱婿,不敢出口。不期今日与令郎讲解书史,只见令郎发笑,细究笑因,方知是令婿用幻术将晚生眉移眼下。因恨其戏辱师长,故薄施责罚,非有他意。”

廉清还要强辩,幸尚书因作怒道:“小子怎如此狂妄?不思进益之功,但逞愚顽之性,何自弃乃尔?你说从师在馆中读书,你且说,一向所读何书?”廉清道:“既负读书之名,则何书不当读,莫说眼前经史,就是大人一楼珍秘,皆在小婿腹中矣。焉能一一举其名,以应大人之明问。但思读书不足贵,明理为贵。故小婿只喜默认潜通,以会圣贤之旨。先生这些陈章腐句,褊见浮词,小婿实不愿闻。”

逄寅听了大怒道:“你有何本领实际,敢在尊长面前放肆!若论你这等大言不惭,就该出个大题目,考你一考,恐人说我有成心。也罢,我如今出一对与你对。你若对得来,便见你才情高逸,是我污蔑你了;若对不来,只跪到天明,起来还要受责。你可敢对么?”廉清道:“就是大题目见考,门生也不怕,何况小对。但请出来我对。”逄寅只因道听了一个绝对,记在胸中,故如此说。见廉清敢对,转假思了半晌,方终念出一句道:

北斗七星映水连天十四点

幸尚书听见先生出了这对,想一想,殊觉难对,心甚踌躇。不期廉清听了笑说道:“这样对,要对何难,怎也来难人。”幸尚书道:“既是不难,何不对来。”廉清道:“这样对莫说一对,便两对也不难。但须放我起来才对。”幸尚书道:“先生规矩,不可不尊。还是对了起来才是。”廉清道:“自古诗成七步,从未闻跪着对对之礼。”逄寅见他借此推辞,料难对出,等他对不来再羞辱他。便说道:“既是这等,且容你起来。对不出来再跪不迟。”廉清随立起身来,信口念道:

西方五百燃灯照壁一千尊

幸尚书见廉清果然对了,又对得切当。因笑嘻嘻对着逄寅问道:“先生你道此对,对得如何?”逄寅心下拿稳廉清绝对不出来,进见他容容易易对了,正惊得没摆布。忽听幸尚书又含讥来问,甚觉没趣。欲贬它不好,却又贬不出;欲要赞扬几句,一时又不便倒了旗枪。只得勉强说道:“令婿才是有些,晚生非不知。只怪他好为夸诈之言,故我晚生每每抑之,欲成全其品。”廉清道:“门生字字皆老实之言,不知哪一句近于夸诈?请先生指教。”逄寅道:“已往者俱不究了,就是方才这一对,也实实亏你对了,只这一对也是你万分侥幸了,怎又说两对也不难,岂非夸诈!”廉清道:“这怎叫夸诈,先生若要两对,便再对一对何妨。”逄寅道:“你若能再对一对,我就真服你是个才子了。”廉清道:“先生请听。”因信口又对一句道:

长空一虹穿云隔雾两条桥

逄寅听了,只惊得吐舌,因向幸尚书谢说道:“令婿天才,实非等闲所能窥测,晚生甘拜下风矣。”幸尚书满心欢喜,却不好现于颜色,只得周旋说道:“小婿虽有些小聪小慧,却素性顽劣。先生可推薄面善善诱之,学生自然报德。”不一时,家人备出酒来,大家共饮。幸尚书再三宽慰,与逄寅直饮得欢然,幸尚书方才别出。幸公子相送入内去了。正是:

俊骨灵心自不凡,真青何碍出于篮。

如今满月当头照,不怕疏星不抱惭。

却说昭华小姐,自从离了书房归到绣阁,幸夫人请了一个女教师来,教小姐刺绣描鸾。不期昭华小姐聪敏异常,教着便知。不上年余,早已件件精熟,绣的做的无不玲珑鲜巧,夺人眼目。夫人见了甚是欢喜,便将万卉园中一座花萼楼,与昭华小姐做了卧室,又使两个侍女跟随伏侍。一个叫做春花,一个叫做秋萼。二人之中惟秋萼做人乖巧,小姐甚是喜她,日不离身。此时昭华小姐已是十三岁了,却长成就如一朵出水芙蓉,千娇百艳。更兼她同着哥哥与廉清读了这几年书,出口便成章句,时常绣工之暇,便学做诗消遣,也不甚到前面来。

忽于一日,因见珠帘之外,嫩柳初黄,莺藏枝内。小姐见了甚觉可爱,一时诗兴勃勃,就做了一首七言律诗,自吟自诵,甚觉得意,便携了此诗来见父亲道:“孩儿今日偶学做诗,只不知可是这等做法,来求父亲指点。”幸尚书听了大喜道:“孩儿做诗是绝妙的好事,快拿来我看。”昭华小姐便在袖中取出,双手送上。幸尚书忙接来一看,只见上写的诗柄是:

莺藏嫩柳

妆罢惊闻黄鸟音,几回闲傍绿杨寻。

只疑密掩丝还弱,不道疏遮色已深。

飞去才知非久住,啼时方识是潜阴。

同形同影防人见,好似春闺儿女心。

幸尚书细细看完,不禁大喜道:“此诗引喻精工,不即不离,大得风人遗意。不意孩儿具此灵颖之才,虽道蕴、班姬不多让矣。喜得我有眼力,招了廉清这个才婿与你为配,方成佳偶。不然岂不辜负。”父女俱各欢喜。

过了多时,这日幸尚书因廉清戏恼了先生,只得陪在书房中吃酒,消他之气。吃完酒辞了先生,遂同公子回到夫人房中,恰好昭华小姐也在房内。幸公子一见妹便朝着她只是笑。小姐见他笑得有因,遂将自己身上周围看遍,却无可笑之处。便问道:“哥哥今晚回来,为何朝着妹子只是笑?必有缘故。”

幸尚书见问,知是为此,便也忍不住笑起来。遂将廉清做戏法弄先生之事细细说了一遍,不觉连小姐也笑将起来。笑定,小姐又问道:“后来却怎么了?”幸尚书道:“先生大怒,罚他跪着要打。是我再三劝了,方才饶打,便狠狠的出了一个绝对叫他对。幸得廉清果然是个奇才,顷刻间便轻轻对了两对,使先生不得不服。”小姐听了便问先生出的是什么对,他对的又是怎样的。幸尚书一一说出。昭华小姐道:“此对果真是亏他敏捷,不然只要跪到天明了。然虽如此,少年忒觉轻狂。一个先生岂可如此作弄?只怕将来师生不睦,还有参差。父亲还宜规责他才是。”幸尚书听了点头道:“孩儿之言甚是有理。”因对儿子说道:“以后廉清与先生有什说话,你须来对我说知。”说罢,各自安寝不题,正是:

名园漫羡好花枝,皆赖东君好护持。

若使风狂还雨横,安能留得大开时。

过不得两月,适值文宗发下牌来,着各府、州、县考试童生。孝感县知县早已大张告示在外,催童生到县考试。幸家家人看见,忙来报知,幸尚书便着儿子与廉清去考。廉清再三推辞道:“小婿学力有限,也不耐烦去考。”幸尚书苦苦叫他去,他只是不肯,只得单打发幸公子由先生陪去,又着家人料理伺候。

不消两月,府县有名送到。你想一个尚书之子,搏领青衫,一如吹灰之力。早将幸公子名字高标,不日报到。幸尚书与夫人不胜欢喜。逄寅更加欢喜。次日送幸公子谒庙,拜谢宗师。幸公子披了红,坐在马上,一对对彩旗吹竽,一路迎了来家,好不荣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