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哑女攻略

作者:卡迪尼曼 | 分类:女生 | 字数:3.3万字

第2章

书名:哑女攻略 作者:卡迪尼曼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10

刘八顺顺了顺气,嚼干净嘴里的饭,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道:“娘,爹说下个月要派人回来接我们进京,还说给你和姐姐在王府里面谋了差事,咱家以后可以不种地了!”

李氏放下筷子,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想起刘老爹那张憨厚老实的脸,眼眶子就开始泛红了。说起来这还是她婆婆张氏的功劳,张氏一辈子苦守着,对儿子倒是要求严格,坚决不允许他走他爹的老路,就算当年李氏没生下八顺,刘老爹对李氏也是一心一意的。

李氏心里一暖,女人这一辈子,嫁对了男人也是福分。她再想了想,心里就又有些着急了,因为刘七巧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过了十五,那就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眼下合家要离开这牛家村,只怕将来的男人也要在城里找,听说城里人花花肠子多,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找一个称意的。

刘七巧躺在床上听着外头母子两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句实话,刘七巧还真挺不愿意离开这牛家庄的,在这里生活了八年,成天好山好水的看在眼里,又回到大城市,那不跟她前世一样,做北漂一族了吗?

☆、第 2 章

牛家庄距离京城大概一百里路,放在现代老早被开发商开发出来做农家乐了。因为算是帝都周围的农村,所以这里百姓的生活也比刘七巧心里面认为的穷苦地方的老百姓生活会好一些。

这里离京城不远,所以这里大地主不多,各种庄子特别多,很多都是京城大户人家的庄子。牛家庄村里一百来口人,总共也就只有三百亩地,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大约就两三亩,大多数人都是替庄子种地的佃户。

刘家出了刘老爷这样的人物,虽然抛妻弃子几十年,但最后还是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张氏在世的时候攒下不少田产,七七八八的如今也有两三百亩地。刘家祖辈没做过地主,所以这地也是按照当地的规矩,分给了一些亲近点的叔伯家种去,年底的时候李氏按照庄上人租金的九层来收租子,也算是给本家的一点福利。

刘七巧在床上躺了几天,度过了每一个月让她生不如死的那几天之后,又生龙活虎的起来了。这天她正要往外头去遛弯,被李氏给叫住了。

“七巧,你爹的信你也看过了,眼看着我们全家都要去京城里了,听说城里的姑娘家是不能随便往外跑的,你爹还给你在王府找了个差事,说是伺候新进门的少奶奶的,你以后可得改改性子,管住自己的脚了。”

刘七巧低头看看自己得双脚,一双天足是她好不容易给争取来的,为的就是自己将来能行动自如。

她嘟着嘴看着李氏道:“娘啊,我又不是城里的小姐,哪有那么多的规矩,我就是出门透透气,在家睡几天了,憋坏了。”

李氏放下手里的针线,招手让她走到身边,拿起衣服在她身上比了比道:“这颜色果然配你。”

刘七巧一看,李氏正在缝一件枚红色的比甲,这颜色是她来这里之后从没看见过的颜色,之所以认出是枚红色还是靠着前世的记性。乡下人从来不穿这种颜色的衣服,泥土里一打滚就给废了。

刘七巧才纳闷着,李氏却道:“是娘不好,把你生到了穷苦人家,听你爹说,城里的姑娘都是穿红戴绿的,一个个打扮的跟蝴蝶一样,个个都是水灵灵的,怪不得当年你爷爷去了京城就不肯回来,原也怨不得他,跟那些姑娘家相比,我们就是那地上的烂泥。”

刘七巧叹了口气,看着李氏,李氏今年刚满三十,在现代就算没结婚也刚够一个剩女的名额,实在不算什么老年人。她年轻时候是牛家庄的一朵花,城里的人家看上了要让她去做小她不肯。后来张氏看她实心肠,就给刘老爹说了这门亲事。

“娘啊,富贵自有天命,我们庄稼人何必跟城里人比,过的开心,一家人团圆就好。再说爹那么争气都把我们接出去了,娘你还担心个啥呢。”李氏为刘七巧扯扯衣襟,心里还是没底气:“娘都三十了,可只有你们姐弟两个。”

刘七巧笑道:“奶奶还只有爹一个儿子呢,这有什么的,娘你放心,爹要是有什么花花肠子,女儿第一个就站出来给娘说话。”

李氏听了刘七巧的劝告,也觉得自己是太过杞人忧天了一些,没得胡思乱想,也顾不得刚才刘七巧要出去那回事儿,继续做起了针线。

村里的姑娘和城里的不一样,家家户户都忙着做活儿,很少有刘七巧这样不用下地,也不用做家务的。

刘七巧来到村口的老方家,方家是庄子上的佃户,日子过的不咋地。家里却也生了一堆孩子,最大的那个和刘七巧同年,名叫方巧儿,因为各种的巧,所以她两成了闺蜜。

刘七巧还没进门,就听见里头有哭闹的声音,女孩子家压抑的呜咽声从里头传了出来。

“娘,求求你,不要把巧儿卖了好不好,巧儿可以给你带弟弟妹妹,还可以在家做家务,巧儿年纪大了,卖不上好价钱的。”方巧儿哭的稀里哗啦的,一堆的弟妹也跪着求着老娘。

“傻丫头,我哪里是卖你,我是让你过好日子,别跟娘一样,一辈子做牛做马的,只怕死了两一口好棺材都捞不上,你又不像人七巧,她有个能干的爹,你有啥,你也只有这张脸生的好看些,算我没白养你了。”周氏是方巧儿的娘,见她哭成泪人,心里终也是不舍的:“到了京城,就算是做姨娘,那也是吃香的喝辣的,有人伺候着,总比在这里穷死强啊。”

方巧儿跪着拽住周氏的衣襟道:“娘……我不去,我听许婶子说,那个男人病的快要死了,急着找人冲喜,要不是找不到人,许婶子怎么会想起我们来呢。”

“你哪里听来的浑话,快别说了!”周氏一狠心,一把将方巧儿推到地上,看着她跌跌撞撞的爬起来,不住的对着自己磕头,心里就跟针扎一样。

“哭坏了眼睛一会儿怎么出门?一家老小都靠你一个人了,巧儿啊,你明白吗?”周氏的声音软了下来,伸手揽过方巧儿,摸了摸自己女儿柔软的长发,心头一软:“来,让娘再帮你好好梳头,你和七巧同岁,明年都要十五了,你的命没她好,怨不得别人。”

刘七巧站在门外,心情复杂之极。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和方巧儿相比,自己的命确实不止好了一点点。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进去好像比较失礼,刘七巧耸了耸肩,正要离开,大门忽然就开了。

方巧儿端了个木盆从里头出来,看见刘七巧站在门口。她的脸上还挂着一些泪,连忙用袖子擦了擦。

“七巧,我一会儿正要去找你呢,许婶子给我在京城谋了个差事,我今晚就要走了。”方巧儿说话的神情很平静,和刚刚在里头哭天喊地的样子很不一样,反到让刘七巧愣了愣,呆呆的应了一声道:“啊,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方巧儿挽起刘七巧的胳膊,往外头走了两步道:“就今儿一早的事,那家人要人要的急,我今晚就得启程了。”

刘七巧哦了一声,又问:“什么事儿那么急呢,倒是跟要人命一样的,天大的事儿,哪有早上知会,下午就办的呢,你这一走,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呢?”

刘七巧看着方巧儿,见她微微一怔,眼眶红红的又像是要哭一样,便没再往下说,想了想道:“巧儿,你等着我啊,我有东西给你!”

刘七巧这一路上跑的飞快,心里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明知道方巧儿这一走,运气好是个姨娘的命,运气不好就是一个守寡姨娘的命,反正这辈子她的命是好不了了。想想自己势单力薄,空有一颗现代人平等自由的心,却也不得不屈于现实,心里多少有点难受。

李氏见刘七巧兴匆匆的出门,愁眉苦脸的进门,心里便犯嘀咕。

“怎么了这是?好好的出门咋就这样了?”

刘七巧听李氏问她,心里越发不是个滋味,一把抱着李氏,靠到她肩头道:“娘,巧儿要去城里给人冲喜了,也不知道那男人能不能活,你说她的命怎么就那么苦呢?”

李氏拍拍刘七巧的后背,安慰道:“命这东西,娘胎里带出来的,这有啥办法呢。这些年村里不景气,卖儿卖女的也不知方家一家,明儿是初一,娘去土地庙上香,给巧儿求一个平安符,让她路上带着吧。”

刘七巧就着李氏的肩头擦擦泪:“她今晚就要走了。”刘七巧拿起李氏手中的枚红色比甲道:“娘,就把这件衣服送给巧儿吧,她去城里,总也要穿的好一点。”

李氏看看自己的女儿,揉了揉她的头脑道:“随你,反城里好看的料子多的是,让你爹再给捎几块回来。”

李氏赶制好了比甲,刘七巧又回自己房间,拿了几套衣服和几样不算贵重的首饰,包成了一个包裹,揣着往方家去了。

周氏已经给方巧儿洗好了头,正在院子里为她梳头。不得不说,方巧儿长的很好看,瘦瘦小小的身材,才十四岁就已经妖娆的。脸蛋却跟她的身子不一样,两腮微微带着些婴儿肥,一双杏眼圆溜溜的,漂亮的很。

刘七巧进了院子,也不多话,拿着包裹就往方巧儿的怀里一塞。

“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几件衣裳我也没穿过,我娘做了留着我去城里穿的,既然你比我先进城,那就先给你好了。”

方巧儿抱着包裹,低头坐在凳子上,后面周氏笑着道:“七巧,那可真要谢谢你了,我还愁今儿巧儿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出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