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道典

作者:天宇大 | 分类:武侠 | 字数:6.3万字

第十九章 白话

书名:道典 作者:天宇大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8:09

“棋子圆以法天,棋盘方以类地。自尧造围棋,棋路多有变化,有十三、十五、十七等路,何也?”陈凡先说围棋纵横线路并不是一尘不变的,抛出问题,引入思考变化的原由,再提出十九路变化的建议,逐层递进。

当然,在书写时,为符合当时文章格式的习惯,陈凡并没有在所有句子中加上标点符号, 因为当时的文章,靠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来断句。

开头比较正常,符合当时文言文的要求,但是后面,陈凡决定文章中夹杂白话文,所谓白话文,就是平时说话的语言,能让文章通俗易懂,但更能引起争议,因为不符合文章的习惯。

至于白话部分,陈凡决定在上面加上句读。句读,也就是标点符号。在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标点符号就有十几种,但一般不标记在文章中而已,这个时代也如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样,有了标点符号,在学生读书练习句读时,往往会在文中进行标记,陈凡索性直接在文章白话部分标记上,以便大家理解。

“盖因棋盘的演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产生了线路的增加。棋盘越大,变化就越多,棋势就越复杂,斗智的趣味性也就更浓。”这部分就用了白话,文章接着说明人越来越聪明,是棋路增加的原因。谁也不会认为自己笨吧,以此来减少反对增加到十九路的阻力。

“现今棋路纵横有十七路,得289目,围三路共需48子,围出112目,围四路需40子,围出81目,则布局阶段,大家子力皆愿落在三线,效力高也;十九路盘,得361数,围三路56子,得136目,围四路48子,得121目,子效差明显比十七路要小,三线和四线地势相对均衡,其中三线位置偏低,侧重边角实空,而四线位置偏高,侧重中腹势力。此断言,十九路盘优于十七路,皆因它在三、四路间落子,其子效更加接近,在守地与取势之间更加均衡也。”利用算术理论,说明在三、四线落子,不同线路,取得目数的结果不同,十九路的差异明显小于十七路,则变化更加丰富、复杂,有利于棋局的变化。

“棋十九纵横,有三百六十一目,仿周天之道数。人能尽数天星,则通知棋势,故成十九路。” 与开头“棋子圆以法天,棋盘方以类地。”相呼应,围棋能仿造天地的运转,盘上的361路,除去中央那个相当于“太极”的1,剩下的360是天体的数目,符合360周天之数。后借用唐朝冯贽的话,“人能尽数天星,则通知棋势”感叹棋局的变化和宇宙一样无穷无尽,故应该改成十九路,与天体变化相呼应。

全文可以说通俗易懂,绝大部分符合这个时代文言文习惯,不管怎么说,陈凡对这篇文章还是挺满意的,古人讲究言语精炼、简洁,言简意赅,除了小部分属于白话文,按照大家说话的习惯来写,其它部分基本符合文言文要义,在文章中部分白话,也是陈凡故意为之,这部分一来不重要,二来改成文言也很简单,但由于白话的运用,让它成为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有争议,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在传播速度上。

“法生,你写的这篇文章极好,但有些地方写得过于白话,比如认知之程,你写的是有一个认知过程,这点不符合写文章的习惯。”龚青疑惑问道。

“是的,我提出围棋十九路论为创新,我这篇文章亦然。有些地方用的是白话,且加了句读,让人一读就明白意思,是想我这篇文章不仅是给读书人看,也是给那些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喜爱围棋的人看,故有些地方用了白话,让他们也明白其中的意思。”陈凡不急不缓的解释道。

“就凭法生这句‘人能尽数天星,则通知棋势’的句子,便有谁能说法生这不是一篇好文章?”冯灿说道,“我觉得这篇文章极好。”

陈凡心中暗叫一声惭愧,这句可是用唐朝冯贽在《云仙杂记》中的话,一时没想到怎么表达围棋与天体运行的相似,想到曾经看到过的杂记,故拿来一用,没想到效果挺好。

“我也觉得挺好,通俗易懂,这也是个写作的尝试,虽会有争议,但文章肯定的地方居多。”富贵公子梁秀亦说道。

陈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人们在纠结白话是否应该存在的时候,反而忽略了是否要反对十九路论,因为大家想的是如何把白话改成文言,以加强这篇文章的鉴赏性,无形中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如何修改,而不是想如何反对十九路论,潜意识中等于是减少了对十九路论的抵触,下意识地承认了其正确性。而大家因为争论,也会记住他陈法生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都想教他来怎么改这篇文章。

“多谢。”陈凡礼貌的道了声谢。这时雅间里跟随马波、梁秀来的客官,也都围过来看陈凡的文章,虽然有几个人可能反对白话文,甚至反对十九路论,但见梁秀率先发表了赞同意见,也都选择了附和。

陈凡见效果已经达到,下面就是如何推广告知、提议倡导了。如果在现代,靠着网络,极其方便的就可以让许多人知道,陈凡也不用整个白话文出来,使得文章有了争议,让大众讨论。但在这连电都没有的年代,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若不整个争议出来,成为热门讨论话题,文章要想尽快传播,何其难?先走一步看一步,真要是引起的争议过大,解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马波,不知能否向天水学院提议,将学院中的棋路改成十九路?”陈凡问道,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传播的最佳途径,但能四处出击,增加影响力总是好的。

“我可以试试,不知能否将你这篇《围棋十九路论》给我,我可以将他提交给学院的棋科。”马波并未推脱,而是问道。

“当然可以,我呆会就抄录一份,给你带走。”陈凡颔首,微笑着说道。

此时,在旁边伺候笔墨的堂倌在旁对陈凡说道:“这位郎君,我马上就去再拿些纸过来,不知还需要几张?可否留一份在小店中?就在这雅居中挂着,如何?”

陈凡笑了笑,并未回话,抬头看了看龚青,心想,这时候怼人能手你不上,谁上?龚青见陈凡并没有回答,反而是看向了他,立马明白了陈凡的意思,这是把话语权交给了他呀,看来陈法生是不好拒绝。当下说道:“留在你们小店中,就在雅居中挂着,你能做主?为什么不在大厅挂着?你打算挂多久?你这茶舍要开多久?是否会转让?你能决定么?”

堂倌被这一连串的问给问住了,店主最多把店交给他打理,挂在哪到好解决,但能挂多久?店面是否会转让?这岂是他能决定的。不过当下也明白了龚青的意思,这文章要留下,也要店主出面才可,他一个堂倌讨要不合适,当下说道:“郎君请稍等,我去请我家先生。”

“嗯,快去吧。”龚青摆摆手说道。

“好,这就去。”堂倌当即点头,弯腰、转身走了。

陈凡暗暗给龚青竖了个大拇指,如果随便一个堂倌向他索要文笔,他都答应,那他的文章岂不是不值钱。何况经过这段时间的苦练,加上他本来就练过硬笔和软笔大字,现在写的软笔小楷也算像模像样,最起码已经不比原主陈法生的差,否则今天他也不敢当这么多人的面写字。

“陈法生,可否给我也写一份?”旁边的梁秀出声问道,“我可以给姑苏当地喜爱围棋的人看看。”

“当然。”陈凡毫不犹豫的回道,如果能在姑苏增加影响力,那是再好不过。

“阿武,你把我包里的那张空白丝素拿出来。”梁秀对旁边一个看去三十岁不到,劲装打扮的汉子说道。

“是,郎君。”这个汉子当即拿出了一张丝素递给梁秀。

梁秀将它展开放在了陈凡面前,是一白色光润织物,长一尺四寸,宽九寸五分。陈凡知道,在这个社会贵族阶层中流行着“贵素贱纸”的风气,素是指未经加工的细密本色丝织品,是帛的一种,本色是呈白色,用于书写文字,保存的时间久,不易损坏,虽然价格比纸昂贵,但是档次还是有的。

陈凡当下也不推脱,认真书写了起来。一笔一划,一丝不苟,字的结构完全按照仿宋体来,这是一种清秀挺拔的字体,既不似宋体的横细竖粗,也不似楷书的体型方正,而是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

仿宋体是根据楷书发展而来,字体结构接近楷书,但其书写流畅,比宋体和楷体都方便快捷,陈凡小时练习硬笔,就是学得仿宋体字,故练习毛笔后,习惯还是写成仿宋体,只有些繁体字,按照原主陈法生的习惯,用的是正楷,好在这两种字体接近,到也不显得突兀。

刚写完之后,就听一个声音想起,“法生,你的字,现在长进了不少。”

陈凡一愣,寻声望去,见是韩夫子,旁边还站着一个人,正是和他下过棋的李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