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萧山异志

作者:南波湾的NO1 | 分类:仙侠 | 字数:10.3万字

第十九章:离乡

书名:萧山异志 作者:南波湾的NO1 字数:5.2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21

当日夜里,吃完晚饭,凌云一边帮着收拾厨房,一边对在一旁抽着旱烟的凌老头问道:“爷爷,我能跟您商量个事情么?”“什么事?”凌老头淡淡地说道。

凌云接着说道:“什么地方能采到猴姜啊?”凌老头身子一愣,转头看了凌云一眼,问道:“你要猴姜做什么?受伤了?”“没,没呢!”凌云急忙解释道。

凌老头追问道:“那你要猴姜做什么?”凌云心想,反正都是要去金陵城,也瞒不住,不如干脆就直接跟爷爷说了,于是说道:“我和洋哥打算过几天去金陵城看看,这不铁柱叔他家有人在金陵城么,我们就去找铁柱叔问问路,临走时铁柱叔托我给他找几株猴姜,我寻思着,您不是采了一辈子药么,肯定难不住您,就答应他了!”

凌老头听了这话,没有立即回应,思索了片刻,说道:“这猴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在山林子的崖壁上,或者老树枝丫上就能找到,长得像乌毛蕨,一眼就能认出来。不过,采摘时可千万要注意安全。”

凌云点头应诺,凌老头又说道:“你刚才说什么?你要去金陵城?”凌云说道:“是,是啊!我和洋哥想去那儿看看!”他见凌老头脸色不太好,又扶着凌老头胳膊说道:“爷爷,我听洋哥说,离咱们这儿最近的金陵城,那儿什么都有呢,有会飞的鱼,有八匹马拉的车,有一丈多高的船,就连城墙都有三丈多高。我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咱梅林镇呢,您就让我去一次吧!”

凌老头喃喃说道:“金陵城?我也好多年没去过那儿了!”凌云问道:“爷爷,您就让我去一次吧?”凌老头没有再说什么,扫视了一眼四周,见凌云收拾得差不多了,便先一步回屋了,凌云追上两步喊道:“爷爷!”

凌老头头也没回,只是说道:“收拾完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明儿再说吧”。

次日早晨,刚吃过早餐,王铁匠正在家中挑选着铁块,应该是在为李浩洋和凌云打造刀剑做准备。

正琢磨时,院门却被人轻轻推开了,凌老头从外边走了进来,他手里捏着个小布袋子。王铁匠听见开门声,抬头朝门口看去,见是凌老头,便急忙放下手中的物件,掀起围裙擦了擦手,脸上堆满了笑容迎了上去,对凌老头说道:“凌三叔,您老人家怎么突然有空来我这儿啊?来,您这边坐!”说着,王铁匠扶着凌老头坐到了一旁的圆桌边。

接着,王铁匠问道:“三叔,您吃过了没?”凌老头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布袋放在桌上,对王铁匠说道:“铁柱啊,听云儿说你要找猴姜,是哪儿受伤了吗?都是咱白云村仅剩的几户老伙计了,为什么不直接过来找我,要让云儿替你去找呢?”

王铁匠听了,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道:“三叔,您这么大年纪了,这点儿小事我怎么好麻烦您老人家亲自去采呢,而且……”

凌老头见他欲言又止,便说道:“铁柱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也早就放下了,没事,你放心吧!”顿了顿,接着问道:“我看你也不像是受了伤的样子,是大苗吗?”

王铁匠点了点头,凌老头解开桌上的布包,取出里面的东西,是一个装膏药的罐子。他将那罐子递给王铁匠说道:“我这儿刚好还有一些熬制好的药膏,你先拿去用吧,不够的话,我再回去熬一些!”

王铁匠捧着手里的药膏,满眼感激地说道:“三叔,这,实在是太谢谢您了!”凌老头摆摆手道:“嗨,没事儿,应该的,赶紧拿去给孩子用上吧,我这会儿还有事,就先回去了!”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

王铁匠见状,也起身挽留道:“三叔,要不吃些点心再走吧!”凌老头摆摆手道:“不了,来的时候吃过了,我得去趟集市里买些鸡蛋给云儿补补身子!”说着,转身便向门外走去,王铁匠放下手中的膏药,一路送出院门,凌老头示意他止步,王铁匠只好作罢,朝着凌老头说道:“三叔,那您慢走,改天我带大苗去看您!”

凌老头离开王铁匠家一路往东,走向了刘家村方向,很快,身影便消失在了田野间。

李浩洋和凌云早已将两人打算前往金陵城的计划告诉了李冬明夫妇,他俩倒是开明,都支持他们出去外边长长见识,不要留在这偏僻的山村里做个井底之蛙。因此,也没有追问具体去城里做什么,只叮嘱他俩务必小心行事,在外低调处事,不要惹是生非。同时,为了避免凌老头过多的担忧,李冬明也答应替凌云去安抚凌老头的情绪。

往后这几日,李浩洋和凌云闲来无事,每日都坐在李冬明家院子里的竹椅上,微闭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李冬明夫妇却着实是忙开了,李婶为他俩准备了两大袋子面饼,烤得干巴巴、硬邦邦的,就着水吃,非常扛饿。又将家里存着的肉干取了一大块出来,切成食指粗细的肉条,加入辣椒、茴香等香料,放入锅中熬煮了一遍,然后挂在院子里重新晾干。李冬明则找来了一些干草,坐在屋檐下编织起了草帽。

来福围着李浩洋和凌云两人不停地转着圈圈,似乎期盼着他俩能把它也带上。小黑则躺在一处阳光下静静地晒着太阳,毕竟它已经年迈,行动也已经不太灵便了,眼神中也显露出了一丝莫名的凄凉。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与王铁匠约好取刀剑的日子,这天早晨,刚吃过早饭,凌云取出李婶连夜给他俩缝制的大布袋子,这布袋有个背带,可以挎在肩上,里面可以存放一些细碎物品,不易掉落。

趁着凌老头在厨房收拾碗筷,凌云钻入床底下,将他从绝龙岭捡来的那些金银细软都一股脑地翻了出来,用厚厚的棉布包裹着,装入了布袋中。

接着,他将布袋随手放在一旁,再次趴下身子,重新钻入床底,仔细检查了他藏在里面的那柄剑和那口宝刀,用稻草遮盖的严严实实,确定不会被人发现,才又站起身来,将那布袋拾起,挎在了肩上,取了装满衣物的包裹。待凌老头收拾妥当以后,两人便一起来到了李浩洋家中。

李冬明夫妇此时也正在为李浩洋收拾着行李,他俩原本准备跟家人告别后,偷偷到王铁匠家中取了刀剑再出发,却不想此时王铁匠已经带着刀剑来到了李浩洋家中。

刚一见面,王铁匠简单向凌老头和李冬明夫妇打了声招呼,便将手中的刀剑取出,递到李浩洋和凌云两人手中。

这两柄刀剑原本就是他俩用来掩人耳目的,也不想让凌老头和李冬明夫妇知晓,所以只是匆匆接过,并不打算细看。谁知王铁匠却提醒他俩,说道:“你俩就不看看这刀剑是不是你们想要的样子?”两人闻言,只得取出来看看,李浩洋抽出手中的大刀,只见那大刀在阳光下映照着光芒,异常耀眼,气势上丝毫不输他从绝龙岭带回的那柄无名刀。

李浩洋喜上眉梢,朝着凌云咧嘴笑开了花,只见他右手握住刀柄,将横在胸前挥舞了一下。

厚实的刀身略显沉重,但对李浩洋结实的身板而言,还是非常趁手,双手舞起来恰到好处。凌云见状,也抽出手中的剑,那剑身虽不似从绝龙岭带回的那般晶莹剔透,寒光内敛,但依然一眼便能看出,这绝对是一把好剑,剑身上“龙泉”二字刻得苍劲有力,更是让这柄剑的气质提升不少。

两人欣喜地对视一眼,将刀剑重新入鞘,双双朝着王铁匠看去,李浩洋道:“铁柱叔,您这手艺可真了得,这正是我俩想要的样子,多谢铁柱叔了,您要的东西,我一定给您找来!”凌云也附和道:“是啊,等我们从金陵城回来,就去给您找猴姜去!”

王铁匠摆摆手道:“诶,你们两个小娃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不过,我这次来呢,还有一件事想托你们帮忙!”

李冬明在一旁说道:“柱子,有事你直接说吧,跟着俩孩子客气啥呢?但凡他俩敢说半个不字,我就踢爆他们的屁股!”李浩洋回头,幽怨地看了李冬明一眼。

王铁匠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递到凌云手中,说道:“这是你爷爷送的药膏,我听说你俩要去金陵城,便一道带来了,你们到城里以后,到城北五里亭,替我交给大苗的外公,就说是给大苗用的!”

说起这王大苗,李浩洋和凌云都有些印象,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耍,自从她娘亲过世后,她便一直跟随她外公在金陵城生活,已有有许多年未曾见过了。凌云将那布包小心收入怀中,对王铁匠说道:“您放心,我一定送到!”

凌老头这时走了过来,略带责备地对凌云说道:“你们到金陵城去,带这些刀剑做什么?”凌云哑口,喃喃地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李冬明走上几步,说道:“诶,三叔,您看这山高路远的,世道也不太平,金陵城离这儿有数百里地,他俩带着刀剑,一路上也有个傍身之物,你就随他们去吧。”

凌老头似乎也觉得有道理,便又对李浩洋和凌云一起说道:“你俩也已经长大了,爷爷不再做过多的干涉,但你们两个从小都没有出过远门,这次结伴去那金陵城,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惹是生非,知道吗?”凌云回答道:“知道了,爷爷!”李浩洋则说道:“放心吧,三爷爷,我会保护好凌云的。”

凌老头点了点头,担忧,但又无奈,孩子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待在这荒无人烟的山村中,迟早要出去闯荡的。

凌老头从怀中掏出个物件,是个簪子,像是银质的,上面雕着花,尾部镶了一颗小指大的珍珠,他将那簪子递到凌云手中,说道:“云儿,你要去外头看看,爷爷也不拦你,可爷爷这一辈子也没攒下什么值钱的物件儿,这是当年你爹送给你娘的,你拿着吧,你这一去山高路远的,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需要的时候,拿去当了,换些盘缠吧!”

凌云身上藏着十多件各类首饰,估摸着能值不少银子,绝龙岭上还藏着几箱金银呢,即便是在金陵城,那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但他却不能说出来,只得推脱道:“爷爷,娘留下的东西,我怎么能拿去当了呢,您还是快收起来吧!”

凌老头说道:“诶,你这一去山高路远的,还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这一路上总是要花钱的。况且那金陵城中好吃好玩的东西多了,你换些银两,买几身像样的行头,买些吃的用的,不要饿着、冻着了!”

凌云依旧推脱道:“明叔给了我们一些盘缠,我俩也带足了干粮,这次去金陵城,逛几日便回,用不了多少银两!”凌老头脸色一变,故作生气道:“我说拿着就拿着!”

凌云见拗不过,可他娘亲的物件,怎么舍得当掉呢,何况现在的他,压根就不缺银子啊,凌云无奈,只能先接了过来,小心地收入怀中。

收拾好行囊,两人将装好衣物和干粮的包裹都挎在肩上,又将李冬明给他俩编织的草帽戴在了头上,身上还挎着李婶缝制的布包,腰间挂着装水的竹筒,手中各自握着刀剑,煞是威风,竟然有点江湖豪侠的样子,惹得王铁匠都直夸他俩一表人才。

准备完毕,两人向场上众人挥手告别,踏上了离家的路,大伙儿一路送到村口,才不舍地返回到李冬明家中。

因只有东南面一条路可以离开镇子,通往外部,两人便沿着桃江南岸,一路上穿过陆家村,直奔东南方向,朝镇子外边的山谷方向走去。在经过陆家村时,恰好遇到了梦瑶正在和她爹娘一起卖鱼干,见到凌云已经没事了,她一家人都是又惊又喜。

梦瑶听说他俩这是要去金陵城,虽然也很想跟着去,奈何她爹娘不同意,只得放弃。他们从面前的箩筐中,挑了些晒好的鱼干,用麻绳捆好,送给两人做干粮。

李浩洋和凌云为了安抚梦瑶的情绪,便答应她,待他俩摸熟了金陵城,一定带她一起去看看。

离开陆家村,再向东南方向走了约莫有一个时辰,此时已是中午时分,两人来到了一片梅树林中。

据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先人们种下的果林,供往来的路人歇息解渴,梅林镇也因此而得名,只是如今这季节,梅子还没有成熟,但这日头可是够晒的。两人在林中找了块长满野草的地方,准备休息片刻。

凌云长舒了一口气,将身上的包袱取下,随手丢在一旁的草丛上,席地坐了下去,解下腰间的竹筒,喝了一口水,对李浩洋说道:“洋哥,这都走了几个时辰了,才到这儿,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金陵城啊?”

李浩洋也随意一块看起来比较干净的草丛上坐下,一边取下身上的包裹一边说道:“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这儿距离金陵城有几百里地,我俩白天赶路,晚上歇息,估计十多天便能走到!”

凌云又问道:“你说这么远的地儿,咱俩不会迷路吧?”李浩洋也解下腰间的竹筒喝了一口水,说道:“不会的,出了这山坳口,只有一条路,一直沿着那条路朝东边走,便能到金陵城”。

两人又吃了些干粮,躺在草地上,眯着眼,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会儿天,李浩洋起身将包裹重新挎在肩上,一边伸出手将凌云拉起,一边说道:“凌云,来,收好东西,咱们继续赶路,咱俩必须赶在太阳下山前找到下一个村子,不然今晚可没地儿睡觉了。”凌云被李浩洋拉着手站起身,收拾好行囊,继续朝着东边走去。

这一路上走啊走,足足走了三个时辰,眼看着太阳已经落到山头了,还是没有见到任何村庄,莫说是房子了,连个人影都没有。

这时候,看着渐渐变暗的天色,即便是一向胆大的李浩洋,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荒郊野岭,也开始变得有些紧张了起来。当初在绝龙岭上都没有这么不安,反倒是凌云一脸镇定,好像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李浩洋停下脚步,四处张望起来,凌云见状,对他说道:“洋哥,怎么了?”李浩洋朝远处看了一眼,有些失落地说道:“唉,我爹说的没错,这一路上连个村子都没有,看来今晚咱们只能在这荒郊野外露宿一夜了!”

凌云反倒是很坦然地说道:“没事儿,野外就野外吧,咱俩也不是没在野外过过夜!”李浩洋摇了摇头,笑道:“你倒是想得开,好吧,咱就做好睡草地的准备吧,不过,睡草地也要抓紧找个干燥开阔的地方,等天黑了就看不清地儿了!”说完,两人并排着继续向前走去。

一路走,一路寻找四周开阔的高地。正走着,突然,凌云指着前面一处山脚说道:“洋哥,你看,咱俩有落脚的地方了!”

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只靠着太阳反射的天光还能看清道路的轮廓,李浩洋顺着凌云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道路右边的山脚隐约能看到有个大山洞,这可让他俩喜出望外,急忙飞奔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