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萧山异志

作者:南波湾的NO1 | 分类:仙侠 | 字数:10.3万字

第三章:小镇记忆

书名:萧山异志 作者:南波湾的NO1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21

一场大雨刚刚侵袭过这座山间小镇,此时阳光已经照遍了山间,但雨雾却仍未散去,山林间雾气萦绕,宛若仙境,东方的天边挂起了一弯彩虹,山林和田野间也被雨水冲刷掉了尘埃,展露出清爽柔美的身姿;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边陲小镇,名叫梅林镇,皆因小镇东南面有片梅林而得名,小镇东边几座矮山与南北两面连成一片,南面有个不小的湖泊,说来也巧,镇子上仅有的一条由西向东的小河,虽然是条小河,可镇子上的人都管它叫桃江,平日里这桃江的水不到膝盖高,却在陆家村形成了一个这么一个不小的湖泊,这湖名叫祥云湖,整个小镇只有那梅树林可以通往外界,这场春雨过后,渔家正从船舱中拿出刚编织好的渔网挂起来晾晒,田间有几位农人正在劳作,没有耕牛,只是靠着人力拉着犁耙在耕田;

镇子人烟稀少,站在西边的山顶便能将整个小镇尽收眼底,小镇由三个小村庄组成,分别是刘家村、陆家村和白云村。这三个村子中,要数东边的刘家村人口最多,但也不过十多户人家,刘家村主要以种地为生,南面的陆家村与刘家村人口大致相当,倒是因为临湖的原因,要比刘家村更加“富足”一些,说是富足,也只不过是比刘家村多一门打鱼的活路而已,镇子的集市也坐落在这陆家村当中。说是集市,却不过是村子中央一条较为宽阔的铺了些鹅卵石的黄泥路两旁,有几间茅草铺子罢了,平日里供镇子里的人家互相交易一些简单的生活物资。而西面的白云村却与这两个村子不太一样,这个白云村呢,一共只有五户人家,每户人家也都不同姓:一户是猎户,姓李,一户以砍柴为生,说来好笑,以砍柴为生的这户人家,正好姓柴,一户是铁匠,姓王,还有一户是木匠,姓陈,平日里为镇上的人家打造些家具用品和农具,还有一户以采药为生,姓凌。

就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平日里连土匪都不乐意光顾,来一趟还得亏路费的地方,除了一穷二白,镇子里的人却也过得悠然自得;

再说那白云村,因为地形的原因,背靠大山,几乎没有田地,所以村民也都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除了那户猎户稍好些外,其它几户人家过得那叫一个穷困潦倒。尤其是姓凌的这户人家,家里只有两个七旬老人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娃娃相依为命,老头年纪大了,镇上的人都管他叫凌老头,也不知叫什么名字,而家里这个十岁出头的小娃娃是他的孙子,名叫凌云。这娃娃也是可怜,从小没了父母,十多岁了,却也连个草鞋都穿不上,平日里就光着脚丫子在山林间跟着爷爷采药,晾干后拿到集市上换些米面油盐之类的,运气好的时候也能采到些野蘑菇或者挖到些小树根之类的填填肚子,更多的时候是需要饿肚子,到镇子上讨食,靠大家接济为生,为此也与整个镇子的人都混的熟络了;

这天晌午,爷孙两人带着今日用草药换来的一小袋大米正要回家,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耽搁了回家的时间。这会儿雨刚停,想着老太婆还在家等着他们换来的米做饭,凌老头便催促着他这大孙子加快脚步往家赶,凌老头挎着米袋哆哆嗦嗦地在前面走着,此时虽然已经开春,可这山坳里的气温却仍是异常的寒冷,大雨过后更是寒冷刺骨。凌老头脚上的湿哒哒的草鞋根本无法给他那瘦弱的双脚带来任何温暖,此时的他正一心想着尽快回去让老太婆给熬个粥暖暖身子,也刚好给这双即将冻僵的脚掌烤个火暖和暖和。但身后的凌云却光着脚丫子在后面蹦蹦跶跶地踩着水坑玩耍,小脸蛋红扑扑的,似乎感觉不到一丝寒冷,时不时地捡起地上的石子往湖中仍过去,激起一阵阵的波纹向远处荡去。

“凌云,时间不早了,走快点儿!”凌老头在前面不耐烦地催促着,凌云这才闻声抬头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爷爷,若有所思的样子,连忙快步追了上去,“爷爷,您是不是冷,穿上我的棉袄吧!”正说着,一边把身上的棉袄脱下,往他爷爷手上送,这棉袄虽然旧,上面打满补了丁,却是没有破口,穿在凌云身上差点盖过了膝盖,袖口也比凌云的手长出一截,想来应该是哪里讨要来的,凌老头接过棉袄,却没有往自己身上穿,而是准备披回到凌云身上,呵斥道:“你小崽子不想活了?这么冷的天,把你给冻坏了,可怎么向你死去的父母交代!”凌云一把推开爷爷的手,说道,“爷爷,我不冷,您摸摸我的手,暖和着呢”,凌老头听了这话,假装信了,一边握起他的小手一边说:“好好好,让爷爷看看你的手暖不暖!”这一试不要紧,可把凌老头吓坏了,赶紧又摸了摸凌云的额头,自言自语说道:“这孩子没发烧啊!”正思索间,突然凌云指着湖中大喊一声:“爷爷,你看那是什么?”凌老头闻言赶忙转头往湖中望去,这午后的阳光照在湖面上,显得格外刺眼,阳光随着湖水的波动,晃得眼花,乍一看,也没看到湖面上有什么异常事物,正要问凌云怎么回事,只听见岸边有人大喊:“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呐!”

话说爷孙两人从刘家村出来,为了尽快回到白云村家里,没有走走陆家村过,而是绕道湖对面,穿过湖岸上的农田,走小路往西边走,这祥云湖的南北两岸距离也就一公里左右,呼救声在这空旷的田野间穿梭,瞬间就让对岸的陆家村炸开了锅,村民们全都跑出来准备帮忙救人,岸边的渔船也动起来了,往湖中心划去,但奈何离得太远,根本来不及救人,听见呼救声,正在祥云湖北岸的田间劳作的几个村民也放下手里的家伙,往这岸边跑来,虽说这陆家村靠着湖,却也不是人人都会水,况且这寒冷的季节,贸然下水可能连自己也搭进去了,众人看着这冰寒刺骨的湖水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下水救人。

正慌乱间,凌云却忽然扑腾一声跳入了湖中,急速向湖中心游去。这时凌老头才看清楚,这湖中有个身影浮在水面上,正往湖中心漂去,却好像没了动静,显然落水有一段时间了。围观的人群正惊叹息间,凌云早已将落水之人带到了岸边,大家这才手忙脚乱地将两人从水里拉上来。落水的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恰好此时对岸的一条渔船也已经靠岸了,船上跳上来三个年轻人,拨开围观的村民,见小女孩没了呼吸,便娴熟地扶她躺平,其中一人双手用力按压小女孩胸口,另一人则掐着小女孩的人中,按压了几下之后,小女孩口鼻中喷出了一大口水,疯狂地咳嗽着,口中仍不停地往外吐水,显然是呛了不少水。小女孩脸色铁青,全身冻得瑟瑟发抖,嘴唇也冻成了青紫色,几人见她醒来,急忙将她衣裳脱了,裹上了从船舱里拿出的一条薄棉被,七嘴八舌地一边安慰她一边询问落水原由。

一旁的凌老头全然没有心思关心落水之人,见到凌云跳下水的那一瞬间,他整个人便已完全失了神。莫说凌云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娃娃,便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也不一定能从这湖里将落水之人捞上岸,凌云的举动,着实将凌老头给吓坏了。凌云刚一上岸,凌老头便惊慌失措地冲过去,一把扯过凌云,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双手摸了摸他肩膀,见他完好地站在自己面前,才吐了一口气,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急忙把之前凌云脱下的棉袄穿回到了凌云身上。此时的凌云,非但没有一丝寒冷的迹象,小脸蛋上仍旧是红扑扑的,一点儿也不像刚从这寒冷的湖中上来的样子,见凌老头担心的样子,凌云安慰道:“爷爷,我没事,你看我现在好着呢,一点儿也不冷!”凌老头看着眼前的凌云,又愣了神,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这时,小女孩的父母也赶了过来,她的母亲抱着她,眼泪哗啦啦地往外流,而她的父亲则在向施救的村民们道谢。

原来,这小女孩也是这陆家村的人,名叫陆梦瑶,这天刚吃完午饭,见雨停了,便和同村的几个小伙伴一同出来这湖边玩耍,因雨后路面泥泞打滑,一不小心就滑入了湖中。几个小伙伴过了许久才发现没有了陆梦瑶的身影,四处寻找,才发现她已经落入了湖中,便慌忙呼救;询问完了落水小女孩的情况,村民们转头又看向凌云爷孙两人,因为凌云从小就在这几个村子长大,几乎在所有人家里都吃过饭,大家都认识他,小女孩父母见是凌云救了他们的女儿,便要带他们到家里吃了晚饭再走,以此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凌老头闻言,婉拒道:“我们爷孙今日正好路过这里,举手之劳,不必客气,况且瑶瑶是大家伙一起救回来的,你们还是感谢感谢他们吧,这平日里我爷孙两个也多亏大家伙频频接济也才能活到现在的,今儿个我凌老头有事得先回去了,老太婆还在家里等着我俩送米回去呢!”说完,便拉着凌云继续往回白云村方向走去,陆梦瑶的父母见着凌老头急着要回家,也没多想,便朝着他俩的背影说道:“既然凌三叔急着回去,我们也不强留了,改天再登门道谢吧!”这凌老头也不知听没听见,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凌云被他拽着,也只能一边走一边回头向众人挥手道别。

陆家村到白云村大概有十里地的路程,小路蜿蜒。一路无话,走了约莫有一个时辰,爷孙两人回到了白云村,径直走往家中走去。这凌家住在半山腰上,沿着山坡上的小路上去,左手边便是一个一人高的小茅屋,想必这是个茅房了,再往上走个十来丈距离,便进了院子,这院子用土墙和一些篱笆围着,是为了防止野兽而建的,看得出来作用也不大。院子两间木质结构的茅草屋,一间大一点的是卧室,小一点的是厨房,虽说这凌老头家里穷是穷,但这屋子倒是修得可真不错,用的木材都很是粗壮结实,只是有些年头了,显得老旧了些,屋顶的茅草倒是换过新的,院子里面随意搭着一些凉衣服的竹竿,竹竿上什么也没有,应该是刚下过雨的原因,都收了起来,屋檐下有几张椅子和破旧的小木凳,屋子侧面靠院子入口一侧有个小山洞,看样子不像是人工凿出来的,里面生着火堆,火堆上搭了个陶锅在煮着什么东西,香味扑鼻。爷孙两个刚进院子便闻到了香味,里面的人见有人进了院子,寻声走了出来,却是位健硕的中年人,满脸络腮胡子,一身腱子肉快要掉下来似的,这人便是白云村的猎户李冬明。李冬明见凌老头回来,朝着他喊道:“啊,是凌三叔回来了?”凌老头应了声,却没有过去,带着凌云进屋去了,冬明见状,憨厚地笑了笑,转身回山洞里面忙活去了,听见人声,厨房窗口探出个脑袋,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少年,开心地朝着两人喊了句“三爷爷,凌云!”凌云闻声,回头看了一眼,朝他笑了笑,便跟着凌老头进屋去了。

二人来到屋内,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张木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和用品,此外别无他物。凌老头将小袋米随手放在桌上,转身从悬在屋里的麻绳上解了件衣服下来,准备给凌云换上,谁知刚解开套在外面的棉袄,却发现凌云身上的衣服竟然早已经干透了。他有些讶异,又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咦了一声,没有过多的话,随手将衣服挂回到绳子上,将今天换来的那小袋子大米交到凌云手里,说道:“拿去让你奶奶熬锅粥吧,剩下的让奶奶收起来!”凌云提着装米的布袋子出了屋,往厨房去了,凌老头转身进了内屋,来到墙角,墙角整齐地摆放着几个陈旧的大箱子,老头儿搬开上面的箱子,打开最底层的木箱,里面放的却只是一些破旧的衣物,他拨开衣物,将手伸到箱子底部,从里面拿出一个用麻布包裹着的匣子,半个手掌大小,他拿着这匣子,向后退了两步坐在了床沿上,眼睛直直的看着窗外一动不动,像是愣了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