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再死一次就无敌了

作者:咕咕陈24 | 分类:武侠 | 字数:8.3万字

011 辰时,三刻

书名:再死一次就无敌了 作者:咕咕陈24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7:53

一个尚未过门的新娘在大晚上问出这种问题,无论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

接下来该不会是女方主动退婚,然后想跟自己浪迹天涯吧?这样做算是给她的未婚夫,送上一片青青草原吗?

纵然陈先笙异性缘再好,也没饿到什么都吃得下,闻言脖子往后一仰:

“不是,这位小姐。我不明白,你跟我说这么私密的事干什么?”

瞧见他眼中的提防神色,李茹立马意识到刚才的话有歧意,连忙解释道:

“公子,您误会了。这次送亲的队伍里,都是我家仆人。适才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可不敢对他们讲。但我心里确实憋得难受,就想找个人聊一聊。”

陈先笙将信将疑,摇头婉拒道:

“你我萍水相逢,彼此不熟络。就不怕我事后,将这些事告诉他们?”

“知道了又如何,不知道又怎样?诚如公子所言,我们不熟络。若你日后泄密,一口否认便是。只是小女子惶惶不安数日,想找个人诉说心中苦闷。”

见李茹没有凑过来,急于发生肢体上的接触,他这才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你这个应该属于恐婚症。”

“恐婚症?那是什么?”

陈先笙思忖片刻,尽量用对方能听懂的话来解释自己前世的名词:

“恐婚,说简单点就是一种恐惧成亲的病症。患者会在成亲亲前因为兴奋或紧张出现心烦意乱、无端猜忌、没精打采、脾气暴躁甚至想逃婚的现象。”

“对对对,我就是这样的!”

李茹连连点头,恍然大悟道:

“嗷~原来这是病啊,能治吗?”

陈先笙又不是医生,最多给做做话疗。他搜肠刮肚,片刻后开口询问:

“李小姐见过树林吗?”

“啊?”

李茹神色愕然,有些不明所以:

“这一路上不全都是树林吗?”

“如果你从树林的一端笔直走向另一端,期间不能回头也不能偏移路线。假使这条路是你的人生,那沿途遇见的树就是这辈子遇到的所有适婚异性。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枝繁叶茂但里面有无数蛀虫。有的表面平平无奇但根须扎得很深,难以一窥全貌。

你只是一位过客,在没有选定树之前无法看清它内部的真实情况。这就跟成亲一样,无法确定伴侣的好坏。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李茹深以为然,认可地点点头:

“那我要是不想成亲了呢?”

陈先笙前世见过太多情侣,多数都是不欢而散,少数修成正果。在情感和婚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

“当然可以啊,前提是你得承担这么做产生的后果。老实说,婚后幸不幸福没有标准。因为人,总是会变的。

也许刚开始相亲相爱的丈夫,几年后连家都懒得回让你独守空房。也许一开始选择不成亲,几年后看到别人都性福美满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羡慕和遗憾。

流浪的野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但没有自由。不仅是婚姻,人生做出选择也会有遗憾。

两条路都能选的人,自然不会存在这样的烦恼。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两者兼得的芸芸众生。

人总以为,自己没走过的路开满了鲜花,但那也许是条死路。我的建议是最好走一步看一步,别太早下结论。”

陈先笙说得洒脱,可古代女子想退婚似乎没那么容易。但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仅是把思路分享给对方。

路,终究是自己走的。

遗憾嘛,总会贯穿人生始终。像他寻死失败,那一刻也会感到很遗憾。情绪过后,又重振旗鼓找新的机会。

“公子大才,请受小女一拜。”

方才的言论,让李茹醍醐灌顶。她歪头取下束发上的玉簪,双手奉上: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不用,我又不差钱。”

陈先笙取下腰间的钱袋,向她展示里面的数根银锭。李茹心中慨然,仍想报答对方恩情,停顿片刻后提议道:

“我家商行在炎国还算有些名气,近日在上京城开了分行。如果公子日后有需要,可以去广进商行报我的名字。不管什么事情,我们都会竭力完成。”

这回陈先笙没再推辞,说不定未来会找商行打听情报,遂拱手道谢:

“财源广进,广进商行。以后若有需求,我自会登门叨扰。李小姐,现在天色不早了,你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嗯,你也是。”

陈先笙重拾木筷将盘中牛肉吃光,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客房休憩。

尽管夜晚温度骤降,客栈里还是有人在灯影下活动。他们呼出的水汽融进空气里,消散在黑暗中。风雪在夜幕中咆哮,像在春天来临前做最后的挣扎。

***

两日后,晨。

广进商行的车队于早上七点抵达上京城外围,在主干道的右侧排起长龙。

阳光斜照在前门巍峨的城楼上,反射出耀人眼目的光。

这里除了炎国商行,还有不少外国的商队。金发碧眼的人不在少数,异国口音更是此起彼伏,看起来热闹非凡。

陈先笙远瞭前方,发现所有进城的人都会受到盘查。他自知是黑户,便待在商行的队伍里没有离开。无法通关会遭到驱赶,最多关几天释放。这样就不能进城完成寻死大计,有些得不偿失。

管家发现后立刻跑去汇报,可得到的答复却是全力配合。他不敢忤逆李家大小姐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申报。李茹不知陈先笙为何这样做,经过这些天的接触,她觉得对方不像是坏人。

城门的守卫手持长戟,顶着早春闷热的天气身着重甲。别看这里有官兵把守,但对所有进出的人都是敞开的。

只有遇到皇室或者二品以上大员进出时,才会临时禁止其他人出入。待仪仗或官驾过去,便又恢复如初。

城门楼右侧空地的阴凉处,摆有几张方桌。六名文吏人手一只毛笔,分别登记人数和货物。另有商吏查验商队的文牒和货物,最终来这里汇报。经由他们整理数据后,登记在一本总簿上。

检查外商,比较耗费时间。主要是许多未知物品需要评估风险。要是随便放进城出了事,可是掉脑袋的罪过。

过了约半个小时,总算论到广进商行。得知这是送亲的队伍,负责检查的吏员笑着恭喜。他们象征性地收了几颗喜糖,没敢拿更多东西。朝廷明令禁止商吏受贿,再说后面还有官兵监视。

陈先笙随身携带匕首,遇到吏员询问只说是野外防身之用。这种解释合乎情理,并未引起对方怀疑。往来商队别说匕首了,带刀带剑都是常有的事。

手机则解释成镜子,引得一位商吏称赞做工精良。由于是关机状态,对方按键检查没发现问题便退还了回来。

确认没有违禁品后,文吏在登记册上记录详情写下批文,准许队伍入城。

陈先笙以李家随从的身份通关,后续在城门口又堵了好几分钟。

最终于辰时三刻(即7点45分)通过德明门,正式进入上京城。

进城后管家就不停咳嗽,暗示他这种来历不明的人赶紧离开。陈先笙明白对方的顾虑,与前来送行的李茹道别:

“李小姐,我们就此别过吧。”

“好,公子保重。”

陈先笙离了商队往左走,径直前往上京城西南方向的城隍庙。街道两侧的店铺虽未开张,但已经挂出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到处都充斥着喜庆的氛围。

他步行穿过坊市,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停下。一位摊贩在这里售卖炊饼,裹挟着烟火气的白烟令人食欲大开。

正好陈先笙没吃早餐,便花四文钱买下两个充饥。这玩意儿份量很足,吃一个都饱了。如果上京城都是这样的物价,他身怀巨款能潇洒很长一段时间。

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陈先笙一边吃着炊饼一边向摊主打听道:

“店家,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啊?”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居然连明天是春灯节都不知道?今晚在仁崇坊还有一场大型灯会,到时候可热闹了。你可得去看看啊,要不然太可惜了。”

“嗯,有机会再看吧。”

寻死之路漫漫,陈先笙没有把话说死。自己来这个世界没几天,该享受还是得享受,不能为了寻死而寻死。

他吃完煎饼后穿坊过市,一路向西。在经过行昭坊的石桥后,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灯笼没有前几个坊市多。

虽然行人数量不减,但却像失了精气神似的步履匆匆。一个个宛如忙于生计的社畜,根本无心参与欢庆。

陈先笙继续往西,来到上京城最西南端的阳永坊。生活垃圾被随意堆积在墙角和路边,俨然成为蚊虫们的乐园。

与先前光鲜亮丽的街道相比,这里给人的感觉简直天差地别。

他拦下一位路人询问,得知城隍庙的确切位置后,直奔该地而去。

不多时,陈先笙抵达目的地。时值清晨,城隍庙中不见香客。正门的炉鼎中没多少香灰,感觉香火不怎么旺盛。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上京城内的寺庙数量太多。佛教、道教、袄景教等宗教百花齐放,本土的城隍庙被抢走大批香客,日渐凋敝也在情理之中。

面具男干儿子洪安的真正住址并不在城隍庙内,而是在背面的后巷。那里的的位置更加偏僻,不易被人察觉。

陈先笙绕了一圈,踩着没有修葺的泥泞道路,找到地址后敲击木门。

“咚咚咚!”

在安静的氛围下,敲门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他连续敲了两分钟都不见有人回应,暗忖这里是不是没人住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招惹炎国高官的机会,没想到直接胎死腹中。难不成大老远赶来,真得要白跑一趟吗?

正当陈先笙准备环顾周遭环境,翻墙进去查看之际。里面突然传来一道男人的声音,语气听起来十分不悦:

“谁啊,大清早的,敲什么敲?”

“我来找人。”

屋内的男人闻言凑到门边,仅打开一指宽的缝隙,警惕地开口追问:

“你很面生啊,找谁?”

由于门缝开得太小,陈先笙不宜凑近查看,便礼貌地作出回应:

“我找洪安,他还住这里吗?”

“不认识。”

当初在恶人谷外,面具男并未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他干儿子的人见到这串项链,就什么都明白了。陈先笙从兜里取出银蛇项链,隔着门缝向其展示:

“你看看这个,眼熟吗?”

门内男子只瞅了一眼,顿觉呼吸变得急促,但语调却未露出任何破绽:

“抱歉,没见过。这里是民宅又不是典当铺,你到底想干什么?”

陈先笙看不到对方的眼神,无法判断这句话的真伪,遂再一次进行确认:

“真不认识啊?”

“不认识。”

听到斩钉截铁的答复,他只能无奈地收起银蛇项链。看样子这位洪安已经死很久了,亦或是……

想到这里,陈先笙不再纠缠。揣着项链假装离开现场,实则来到后巷的拐角处暗中观察。如果屋内是洪安或其仇家的人,看到项链必定会去通风报信。

自己只需在这里守株待兔,发现目标出门跟上去即可。若是顺藤摸瓜找到洪安,就打听关于仇家的消息。要是直接找到仇家,就当场表演个羊入虎口。

待陈先笙离开屋内男子立刻关门,转身直奔院落后堂。他研磨提笔,在巴掌大的纸张上用小字写下一段内容。

事毕,他轻轻吹了吹纸张。待墨迹干透,打开笼子取出信鸽。将纸条绑在它的腿上,双手一抛助其飞上天空。

信鸽明显受过训练,凌空后没有一丁点迟疑,直奔上京城皇宫的方位。

***

『章末小剧场』

对历史有一定研究的读者:你这个上京城的原型是长安城吧,怎么有些坊市的名字对不上?

作者:毕竟是架空世界,即使原型采用现实里的名称也该做出一定调整将两者区别开。不仅是坊市名字,包括后续的官职职能也做了修改。请勿以现实为参照,一切以作者的描述为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