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国运特许,先斩后奏

作者:抚潮弄浪 | 分类:武侠 | 字数:3.3万字

第八章 孟才子醉卧花丛

书名:国运特许,先斩后奏 作者:抚潮弄浪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1-05 15:00

“好!少年人有青云之志!”

老郡守率先回过神来,击节赞叹。

此言一出,已经乾坤落定。

而旁人全无异议。

其实此人此诗好则好,但于百家宴上并不应时、应景,但因宴中发生时事,配上此人在乡试前便考虑会试的举动,立时大有格调,效果拉满,期待感上天。

不论成败,恐怕今后都会多一个临乡思会的典故。

成,则是装X成X的典范,若是不成,则是贻笑大方的典型。

这诗配典故,什么百花诗,评也不用评了,全部退避三舍!

十大才子黯然退场,各县县尊灰头土脸,唯有寻阳县王县尊感觉死里逃生,但仍是惊心不已。

老郡守则是暗暗点头。

当日此人献上寻仙诗,虽是马屁拍的太过生硬、大胆,但敢拍马屁,便是胜了许多学子,已叫老郡守心存留意,此人无有背景,也唯有“出格”之举才能引起上位之人关注。

如此不掩野心之人,会否今日之局也是其布下?

老郡守默默以郡守之职,提取国运之力统观全局,寻根溯源,已将今日之局看得七七八八。

今日宴会主旨都是定的,所会发生之事也有大致脉络,倒不难猜,而此局的关键,便是要有人说出“乱花渐欲迷人眼、几处早莺争暖树”两句,嘲讽全场,引动局势。

而率先说出此话之人,是查明真相的根源。

然而以老郡守的密法侦查之下,那一个说出“乱花渐欲迷人眼”名叫刘文才的秀才,此时的神情恍惚,看着宴会之中骤然变化的局势,有一种迷茫的愚蠢之感……

恐怕此人还不知自己不知不觉中已成孟行棋子。

老郡守暗道:读书读到这份上,此人真乃废材一个!

老郡守便知再查下去已是无用了,人心之用,从来都是最难的……也是最易的,更是说不清楚。

他不得不多看孟行两眼。

此人只是经过两宴,便已是声名鹊起……但既有才华,为何不用之正,堂堂正正获得才名?

却也不难吧?

此人究竟是何打算?

或者说,此人究竟要什么样的名声?

似是故意走向邪魅狂狷之路。

再想到此人在中元宴上直呈寻仙诗,老郡守不难猜到大概,此人故意求的是仙官?

年纪轻轻求仙官,究竟为何如此?

此人……究竟知道了什么?

老郡守一时拿捏不定。

不过如此人物,倒值得照拂、投资一二。

老郡守已是老了,已不忌惮后起之秀,更为关注身后之事。

而这一切,都需等乡试结果出来才能尘埃落定。

老郡守找個理由先行离宴而走,离去之前对孟行微微点头。

这一幕被许多人看到,令人浮想联翩。

老郡守可以稳坐钓鱼台,其他人可等不住。

等各县县尊一一离开,便有一大波人来投递名帖,背后都是南阳郡有头有脸的人物,邀孟行乡试之后上门做客。

这波人人走了,各大会所更是急不可耐,纷纷派出莺莺燕燕前来,意图邀请孟行这个当红炸子鸡下海钓蚌。

有道是搞黄色乃是第一生产力,此时宴会之中的气氛便逐渐热烈起来,还有好事之人叫道:

“孟才子,之前你赋一首杏花诗,不知说的是哪一位娘子啊!”

“正是,我等遍寻不着,着实抓耳挠腮!”

“哈哈哈,若是孟才子不说,我等今夜也是睡不着了!”

这一刻,真是老鸨瞩目,姐儿含春,全都夹紧盯着孟行。

若是这诗落在任何一个姐儿身上,配上此人今夜出的风头,立刻便能叫一人身价百倍。

孟行目光扫视全场,看向离得较远的香草园位置,先在胡飞鸾身上短暂停留,随后便落在胡飞凤身上。

这个身着白色齐胸儒裙的冷艳女子,雪白的脸上顿时升起一丝殷红,柳眉微蹙,知道孟行存心捉弄,心生恼怒。

不过这番颜色落在旁人眼中,却是似嗔非嗔含情目,似蹙非蹙柳叶眉,别有一番滋味。

“原来是她?”

“……咦,这孟才子真是识货之人呢!”

场下顿时谣言四起:

“莫道萝莉是个宝,乃是不知少妇好!”

“呵呵,孟才子真是性情!”

“……”

还有人道:“那不是胡妈妈么?她那厢生意,早便不亲自下场了。”

“孟才子如此人物,谁知道呢……”

还有许多来自同行的诽谤与贬低:

“呸,她可不要脸……”

“……”

胡飞凤一行再难呆下去,只能落荒而逃。

等离开百花洲,胡飞鸾恼怒之余却已有些心有余悸了:

这孟行……

这人方才在宴会中搅风搅雨,足见本事,若是考中举人,恐怕更是了不得。

今日强行将那杏花诗安在她身上,便是此人对她的小小警告。

胡飞凤不由看向自己的小女儿,看起来还为方才孟行不看她而有些不忿。

“妈妈……”

胡飞凤便斥道:

“你知道什么!孟行那一眼,给为娘带来多少麻烦!”

“……妈妈……”

胡飞凤叹道:“罢了,下次孟行若来,你自去接待……我……不管你们了。”

“妈妈!?”

“你别高兴太早,今日多少女子要对他投怀送抱?今后孟行还来不来找你,还是未知之数!”胡飞凤冷笑道:“伱看他今日神色憔悴,不知是去哪里鬼混了,他不用功……考不考的中举人,也还是未知之数!”

“……妈妈!”

而另一边,孟行身边已是打的火热,看他身虚体乏,哈欠连天,众女争相扶他,个个不让。

可惜乡试在即,孟行也没心思多看。

不多时,却听微酣之声响起。

众人一看,此人左拥右抱,头枕玉脯,竟已是睡在众女怀中。

“……孟公子累了!”

“……孟才子醉卧花丛,真乃风流人物!”

这时有一人急急忙忙跑来,分开众人:

“诸位让让!孟行明日乡试,本该早睡,见谅!见谅!”

这时寻阳县县学教授也来抢人:“你便是赵东楼?你且退下,今日孟行回同文会馆,明日与我等一起前去乡试!”

赵东楼并不反驳:“我正要找你,一同去!孟行早便叫了我,让我照看他一二!”

“……也好!”

一伙人,小心翼翼,一路护持将孟行送回同文会馆,赵东楼在旁看顾,一夜无事。

到第二日天还未亮,只有天上稀稀落落的星星,许多人还未起床,同文会馆之中已是灯火通明,而南阳郡各处,宿在家中的考生也早早做着准备,全家出动。

这一场三年一次的乡试,关乎着许多人的命运。

长街之上,一道道人流,到处都是应试的秀才,这只是地方上的科考,真不知到了会试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这些秀才,贫困一些在周边乡下赶过来的,多是提着篮子,家中富贵的则是坐轿,本人在里面养精蓄锐,还有一些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

孟行与同窗随着本县县学教授的指引之下来到贡院,发现已经是人山人海。

贡院面前,到处都是身穿号服,持枪胯剑的兵士,个个庄严肃穆,令人生出一种不敢大喘气的感觉。

有这些兵士在,贡院前虽人山人海,但少有喧哗。

在县学教授的安排之下,孟行一行早便做好准备,排队进入贡院。

经过严密的搜身,才得以进入,孟行等人进入考场内部,先见到了供奉着的几位圣人。

圣人立道德、礼法,使人与禽兽有区分,又立规矩、定制度,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使人道兴盛,都有着大功德……凝聚成大法力。

国家有国运护持,外御敌国,内镇妖邪。

一个国强不强,就要看国运浓不浓厚,一个强国,便是平民百姓都有浓烈的国运庇佑,妖邪难伤,即便身在外国,身上的国运一闪就能让人知道是哪一国人,人人都给面子,这就是发达国家。

像孟行所在的陈国稍差一些,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及以上才有国运保护,还不能惠及平头百姓。

更差一些的也不是没有……

孟行等人先拜过圣人雕像,身上的国运之气顿时与圣人像上呼应,不遭到排斥的话,就是验明正身了。

这些圣人像有着浓郁的国运之气,镇在贡院之中也能屏蔽妖邪,也是防止考生以术法作弊。

这之后,才有兵士将考生一个个领到各自的号房,就是一个个小隔间,对号入座。

里面有桌椅,木板、雨棚等一应俱全,这几天共考经义、法、字、算四科,考生四天三夜都要在里面度过,不得随意走动,吃喝拉撒均在其中,可蜷缩其中做短暂休憩。

孟行身材高大,在里面转身都有些拘束,不过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硬挨也得挨过去。

乡试考试不仅仅是考才能,它更是考意志,乃是四场考试磨成鬼。

拿出笔墨砚台一一摆好,孟行这才打开阅卷。

今日一天只考经义,题目是“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这个宁武子是古代的一个名臣,曾侍奉两任君王,一为文公,一为成公。

文公有道,是好国君、好领导,此时,宁武子很明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判断从来不迟疑。

后来换成了成公,却是国家无道,宁武子就表现的昏昏碌碌,看起来好像糊涂愚笨。

这个经义考试,就是解读题目意思,发挥自己见解,从中阐述治国的道理。

什么道理能讲,什么道理不能讲,里面有很多门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