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伏生诸天游记

作者:伏生2024 | 分类:武侠 | 字数:2.4万字

第一部古代世界第一年6(可以先看第二部)

书名:伏生诸天游记 作者:伏生2024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4 20:54

伏夕复问:“各个庄子里有哪些工匠?”伏一回:“铁匠、铜匠、银匠、木匠、泥瓦匠、石匠、弓箭匠、皮匠、制衣匠、陶匠、篾匠、漆匠、染布匠、船匠。”伏夕惊喜:“竟有这么多种类工匠?”伏一回:“伏家一大家子,这些工匠都用得到的,都得养着。”伏夕言:“好!好好养着,都是人才。”伏夕又问:“大豆一般怎么吃?”伏一回:“豆饭、豆腐、豆芽、豆豉、榨油、制醋等。”伏夕问:“豆饭好吃吗?”伏一回:“不好吃。”伏夕问:“为何不大量榨油呢?”伏一回:“出油少,不划算。”伏夕言:“带我去看看。”到了现场,发现榨油就是把大豆碾成粉末,再蒸,热气腾腾后,倒入垫在箍上的无底小木盆里,用手铺平压实,盖上草用力压实,这叫抱饼。

然后把饼一块块整齐地码放在主榨的油壕里,用木楔挤紧,装好后就开撞榨油,榨出来的油顺着槽眼流动一旁的油桶里,出油率十分之一。

伏夕问:“那榨完的豆粕呢?”伏一回:“有些去做酱油,有些喂猪、鸡、鸭。”伏夕问:“为什么不大量养猪呢?”

“人都不够吃,哪敢大量养猪?”伏夕问:“人吃猪肉不行吗?”伏一回:“吃猪肉不划算啊!猪辛辛苦苦养一年,就100斤左右,饲料消耗多。”伏夕又顺路把城东庄子里的其他工匠做工的地方走马观花地看了看,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伏夕下午回到家,吃过晚饭,又练桩功。何以解忧,惟有桩功。半个时辰下来,王二叫停,伏夕大叫:“舒服。”洗澡上床,这才是享受啊!

三日,伏夕早课桩功毕,沐浴后出行。今日,伏夕要去走访那几个高产农户家。

第一家农民叫刘三娃。一见,已是老汉,但筋骨甚好。屋里屋外收拾得挺干净。

伏夕和颜悦色地和三娃拱手作礼,刘三娃和一大家子人赶紧跪倒。伏夕忙叫人拉起来,把带着的礼物—一罐豆油送给主人家,刘三娃又是一阵磕头。

伏夕坐下,叫众人也坐,没坐的站侍着。伏夕言:“久闻刘三娃大名,种粮高手啊!”刘三娃只会嘿嘿。

伏夕问:“请问种粮有什么诀窍吗?”刘三娃回:“哪有什么诀窍?就是勤快。我家孩子多,田里伺候得勤。”伏夕心想,农民自有农民的狡黠,不肯说。

伏夕问:“你们家种子是不是比人家好?”刘三娃回:“都一样。我们也是田里收成后,选了些好的做种。”伏夕问:“是不是你们家地伺候得好,结的粮食比较好,做种的效果也更好呢?”刘三娃回:“种子饱满颜色好,做种会好一些。”伏夕问:“你们家做种的大豆在吗?拿出来让我瞅瞅。”刘三娃儿子进屋取了几粒大豆出来。

刘三娃禀:“这些大豆个头大,种皮有光。”刘三娃对着大豆呵了呵气,言:“呵了气,种皮上不沾水汽,这是好种子。”伏夕赞:“刘三娃果然是高手。请问,除了种粮,其它蔬菜啊,苎麻、葛,种得可好?”刘三娃笑回:“田里的活,老汉都伺弄得不错。”伏夕问:“养鸡养鸭、养猪呢?”刘三娃回:“都还行。”伏夕问:“你的孩子们都学到你的本事了吧?”刘三娃回:“农民娃,不会伺弄田,那怎么行?”伏夕问:“你夫人,还有女娃子呢?”刘三娃回:“她们女人家,种菜、纺线织布,洗衣烧饭养鸡养鸭养猪,都得会。”伏夕赞:“你们家日子过得比别人好,是你们自己奋斗出来的。你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刘三娃嘿嘿。

伏夕言:“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刘三娃一脸紧张。伏夕笑道:“你们家冬小麦收成后,留种后,应当交的税我替你交,你不用交一粒麦。留种后,其它的麦,我用同样份量的麦和你换,我的麦给你们吃,你的麦我做种,好不好?”刘三娃乐开了花:“那敢情好啊!那老爷你不是吃亏了吗?”伏夕言:“我想试试看。好种子的效果到底怎样?”伏夕接下来几天,走遍了三家亩产400斤以上的,五家亩产350斤以上的,八家亩产300斤以上的。

其中一个叫李大牛的特别会养猪,一头猪能养到150斤,养的公猪也是县里有名的配种公猪。

伏夕十分高兴。伏夕也与这十六家都达成协议,他们家留种后的余粮无论大豆还是小麦,和伏夕一比一换粮,粮税伏夕替他们交。

伏夕把农村情况大体摸了一下后,八日,县衙开会。所有官员吏员,王二、两个农民刘三娃、李大牛与会。

伏夕开场:“今日开会,特别邀请了两位农民高手,大家拱手欢迎。”两位农民又惊又喜。

伏夕又言:“上次开会,已经确立要以发展经济民生为县衙工作重心。经济民生是什么?吃饱饭、穿暖衣、房住得安宁。我们呢?大多数老百姓很惨。怎么办?我先讲一些想法,抛砖引玉,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第一,要提高亩产。我打算做实验,用刘三娃、李大牛他们的粮做种子让佃户种,看看同样的人种,不同的种子,效果怎么样?我觉得好种子产量会提高一些。要提高佃户劳动积极性,佃户太懒。我打算试验伏家庄子,同样种子,亩产最高的十户人家免交税,我替他们出。”大家不由声响起来。

伏夕看向高县丞,高修文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伏夕问刘三娃:“以你们对农民的了解,他们会怎么想?”李大牛抢答:“田种得好的,肯定卖力,田种得不行的,还是老样子。”刘三娃点头呼应。

伏夕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来提高亩产?”主簿李治世回:“修水利。宿县有宿水、卫水,两条河流哺育,确是适合农业发展。但春旱时没有水库蓄水,河水浅,水不足用。夏季,雨水多,形成洪涝,一些河段,时会决堤,冲淹田地,一些地势地的田地易涝,都影响生产。”伏夕言:“好!冬小麦播下后,就大修水利,奖励服差役的百姓冬衣、鞋袜,干活时保证吃饱。”刘三娃眼睛一亮,举手问:“我们可以服役吗?”伏夕哈哈大笑:“你们这些农民高手都有好差事,这些苦差事就让那些穷哈哈们去干吧。”户房曹佐汪厚才言:“老爷千万要量入为出啊!”伏夕答:“汪曹佐言是。”看向工房曹佐徐三维:“河堤加固、河道挖深、建水库,人工量、工时都能预算吗?”徐三维回:“根据具体工程,我会算,尹吏员也会,有些差役老人也会。”尹吏员是工房吏员尹道兵,点头呼应。

伏夕问:“什么地方适合建水库?”尹道兵回:“建水库一般在山区,工程量大,难度高。城北、城东、城西都有一个很大老塘,淤泥堆积,蓄水不足,可在原址挖深。”伏夕言:“好。”伏夕问刘三娃:“塘底、河底淤泥可利于肥田?”刘三娃回是。

伏夕言:“想要淤泥肥田的,须出差役粮,我伏家愿出。”高、李、赵、刘四大家也愿出,小姓地主出身的吏员也举手愿出。

伏夕言:“尹吏员,今冬水利工程你总负责。河堤加固、河道挖深、挖水塘,和汪曹佐商议总预算,总预算出来后,确定今冬具体实施哪些工程,确定差役人数和用工时长。这些工程产生多少淤泥,哪些人家出差役粮交换,这些事务必须条目清晰,物资进出明白。”尹道兵起诺。

汪厚才补充:“我会派老差役做账管物资。”伏夕言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