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伏生诸天游记

作者:伏生2024 | 分类:武侠 | 字数:2.4万字

第一部古代世界第一年4(可以先看第二部)

书名:伏生诸天游记 作者:伏生2024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1-04 20:54

伏夕问:“钱粮如何?”县丞高修文回:“宿县产粮大县。有田约53万亩,民户10532户,口5万6千人。夏粮收小麦,秋粮收大豆。小麦平均亩产80斤,大豆平均亩产140斤。大王收两成粮食,还有差役、兵役。县府收一成粮食,还有差役、兵役。各种工商税,县府一年约收1000贯钱。上交大王定值500贯。”伏夕问:“税高吗?”高修文嘿嘿:“高。前朝唐朝时,税收总一成,现在诸侯割据,战争不断,不得不高税。”伏夕问:“老百姓能活吗?”高修文回:“自家佃农,尽量饿不死,其他农户只能听天由命。”

“如果自有田农户过不下去了,怎么办?”高修文回:“那我们只能收了他的田,管他们的饭。”伏夕点点头,无语。

过了一会儿,伏夕问:“老百姓饿死者多吗?”高修文回:“本县还好,一般会收田管饭。有些地方不管饭只收田,老百姓只好逃荒乞讨。”伏夕拱手道:“多谢各位贤达了,有恤民之心。”四大家忙回不敢,皆曰:“伏将军以前多多教诲,老爷您十分仁慈,吾等学之而已。”伏夕问:“老百姓寿短吧?多是何因?”高修文回:“兵事、饥寒交迫、缺医少药,不外如此。”伏夕言:“我等皆为上者,有百姓供奉,必须爱惜百姓,我等才得富贵。”众人回:“谨遵老爷令。”伏夕望向赵吏房,问:“吏房职责为何?”赵启东回:“吏房负责全县吏员考核任免,一切按部就班。”伏夕言:“县中财力有限,吏员人数不可加,只可老退,且要加任务。”赵启东问:“加何任务?”伏夕言:“以后县衙要以经济民生为中心任务,各房吏员要以此中心任务加任务,具体内容等我们做起来再研究。吏房要考核吏员本职工作表现,也要考核吏员在经济工作中的表现。”赵启东应是。

伏夕问:“县衙现在有多少人?”赵启东回:“官员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吏房、礼房、户房、兵房、刑房、工房曹佐各一人,吏员有吏房一人、礼房一人、户房两人、兵房一人、刑房两人、工房两人,常用差役213人,临时差役人数不定。但由于战事纷纷、运输物资、修补城池,还有水利、修路、修桥等,差役人数不少,常在300人以上。”伏夕言:“常用差役必须考核,分等级分待遇,考核不及格,弃用。”赵启东应是。

议到户房,伏夕问:“高县丞,户房职责为何?”高修文回:“户房管一切钱粮收支,十分重要。”伏夕问:“哪些收?哪些支?”高修文回:“收。征粮、入库、做账,征一切工商税、入库、做账,或有缴获罚没、入库、做账。支。上缴大王征之钱粮、县衙一切支出、军队一切支出、各种差役支出、赏赐、救助灾民、各种官府往来应酬等。”伏夕喜:“高县丞讲得明白。”复问:“用什么人好?”高修文回:“户房中吏员汪厚才,商家出身,善做账,且人品端正,从未贪污。”伏夕言:“可。任汪厚才为户房曹佐。招之来议事。”不一会儿,汪厚才赶来谢恩。

伏夕言:“汪曹佐请入座。请问现在县衙库中有多少钱粮?”汪厚才回:“粮有小麦400万斤、大豆600万斤,钱100贯。”伏夕问:“这粮算多还是少?”汪厚才回:“存粮太少。万一大灾年,将入不敷出。县府收粮不算少,但支出多。县衙官员吏员禄粮年支出40万斤,常用差役170万斤,临时差役支出160万斤,军队粮支出170万斤,各种赏赐约50万斤,救助灾民平均约50万斤,各种官府往来应酬约20万斤。但不仅是禄粮支出,还有各种物资,官员吏员差役军官需钱购买生活和办公物资,赏赐、救助、应酬都需要钱,钱少则以粮抵,支出巨大。钱支出年约500贯,以粮抵,约合粮支出300万斤,年积余粮约200万斤,钱几乎无积余。”伏夕问:“户房常用差役多少人?”汪厚才回:“98人。”伏夕言:“好,我知道了。请汪曹佐好好做事,账目一定要干净。”汪厚才应是。

伏夕问:“礼房职责为何?”现礼房曹佐刘本来回:“主管礼制、庆典、科考等事宜。如主持全县重大庆典,主持文庙、武庙、城隍庙、社稷坛等祭祀,组织乡饮酒礼、迎春神牛酒席等礼仪。”伏夕问:“科考还有吗?”刘本来回:“大王四年前组织过一次科考,选用了一些人才。”伏夕问:“怎么考的?”刘本来回:“首先各县科考,宿县有五个秀才名额,然后所有秀才往京城赶考。共选拔了二十人作进士、朝中为官。”伏夕问:“县中儿童教化如何?”刘本来回:“富家子弟或得先生教诲,其余则无能为力。”伏夕问:“礼房常用差役多少人?”刘本来回:“13人。”伏夕言:“我知道了。”伏夕问:“刑房职责为何?”现刑房曹佐孙五回:“审问管理犯人。治安、追捕也管。”

“差役多少人?”孙五回:“常用差役32人。”伏夕言:“暗军成军后,刑房也可调用。”孙五言:“谢老爷。”伏夕问:“工房职责为何?”原工房曹佐现礼房曹佐刘本来回:“工程营造、兴修水利、官道维护、城池、仓库、桥梁、祠庙、军械制作。”伏夕问:“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都会制作吗?”刘本来回:“都能制作。但主要供应官府军队所需。老百姓日常所需,自己制作,庄子里也有工匠,城里也有商铺、工匠铺。”伏夕问:“织布机可会造?”刘本来言:“织布机?属下不知。”伏夕问:“老百姓都是如何织布?”刘本来回:“用葛、麻制线,再人工纺线织布。妇人多会织布。”伏夕问:“能否让能工巧匠观察人工织布过程,然后用机械助之,提高产量?”刘本来回:“可以试试。”伏夕问:“工房曹佐何人适合?”刘本来回:“吏员徐三维精于建筑,善巧思。”伏夕言:“可。传徐三维。”稍息,徐三维来到谢恩。

伏夕问:“徐曹佐,你除了精于建筑,还擅长哪些?”徐三维回:“木匠活我都精通,做陶、石匠、铁匠都会。”伏夕问:“打造农具呢?”徐三维回:“都会。”伏夕笑道:“徐曹佐大才啊!既精通,又全面。”复问:“假如让你带人观察人工织布过程,然后发明机械助之,来提高产量,可能否?”徐三维很感兴趣:“老爷智慧啊!我怎么从未想过呢?这应该可行。”伏夕大喜:“好!好!如能发明,我不吝赏赐。”徐三维躬身领命。

伏夕言:“工房十分重要,以后要增加更多各行各业专才,由你管理。”徐三维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