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孤葵向暖

作者:萧一城 | 分类:奇幻 | 字数:3.1万字

第十章 朱雀阁上多肃杀

书名:孤葵向暖 作者:萧一城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5:25

隆庆元年,大夏当朝帝君炎裴纶登基,同年八月于京都西津街十二号创立朱雀衙,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以南北二衙分之,南衙主内,北衙主外。出入着大红绣眼鸟服、腰佩二尺三寸凤眼双刃刀,侵略如火,难知如阴。凡有盗贼、奸人、乱党密缉而时省之,常超于三法司之外,号为天子不动亲军。

当今朱雀衙南镇抚司指挥使和北镇抚司指挥使均是帝君少儿时的伴读,故朱雀衙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帮助圣上缉拿永安乱党,经过如今三十余年的发展在王朝十二郡道之下,又统一设立一十二座神威千户衙,再往下则称百户所。

曲白也有一座藏在北街角落里被两三人高黑墙包裹住的百户所,平日除了大红绣眼鸟外基本无人进出。朱雀衙内除了关押缉拿以及日常点卯的正负厅之外,在最靠里的一片假山后还有一座极重要的建筑——朱雀楼。

朱雀楼其建立之初衷是储存绣眼鸟们情报的鸟巢。经过几十年发展,这里也渐渐成了各地朱雀府衙权力的中心和象征。有人说:“大夏王朝八万事,朱雀衙有九万章。”

这里的情报,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

大夏王朝下每个市县的记志往往会有两份,一份在行政长官手里,另一份则就在朱雀楼里藏着了,毫无疑问,后者的记录往往会比前者更加详细。

曲白百户所、长官姓燕,具体名讳并不知晓。此人隆庆二十六年被调配到曲白,至今已有九年岁月。燕大人平时很少在城中谋面,要不就呆在那座永远藏在阴影之后的朱雀楼中,要不就背着火红披风、提刀奔行荒原。

这日也无例外,曲白城中明月已然高悬,夏夜千家灯火齐下,蛙声与蝉鸣为这个普通的午夜点缀上些律动的节奏。

不少人应该开始睡下了,可燕大人依然穿着官服坐在曲白朱雀楼上第三层的隔间里。他的正前方摆着厚厚一摞蓝色封皮的簿册,火光摇曳下,燕大人似乎正有了些别样的发现。

“这崔小旗难道不是本地人?”燕大人胸口黑色袍段上刻得那只绣眼鸟仿佛好奇得睁大了双眼。

桌上一本厚重的红色书册被百户大人小心翻开放在左手旁,另一本蓝色书册则被他放在右手边,两只手同时翻页,在字里行间飞速搜索着他想要的答案。

……

“有了。”

左右手指的是几乎相同的两句话,内容却大相径庭。

“崔小旗,万历六十八年生于曲白南城梨花街三十四号。”这本是那本大红色的曲白城志上的内容。

“崔小旗,万历六十八年现于曲白南城梨花街三十四号。字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对向烛光几乎无法看清的红叉。”这本则是这里前任百户朱大人随身带的无常薄抄录本上的记录。

燕大人抓紧了这今天无意间在角落搜到的抄录本。他的直觉告诉他,自己发现了些有趣的内容。

今夜的穿堂而过的风儿有些大,吹得燕大人身前的长明烛、火光摇曳,燕大人四顾一圈,紧了紧系在自己脖子上的大红披风,接着看了下去。

“这么说,朱百户在这崔小旗死后是专门调查过此人的,而且工作做的颇细,甚至已经查到了有人故意篡改朱雀衙的红页书来隐藏崔小旗的身份。

不过接下来朱百户也遇到了难题:“从三月到五月,无论我调用内部的任何情报网,这人真实身份依然飘忽不定。”

燕百户继续往下翻页。

接下去的正好是隆庆二十三年六月,也就是曲白发生那场暴乱五个月后的笔记。

可从这一页起,后面的书页都被人生生撕了去。

燕百户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自己随身的一个蓝色皮册子翻阅了起来。

没错,在这次暴乱的半年之后,朱百户因为失职的罪名被南镇司贬到了南疆的另一个百户所当总旗去了。

百户大人兴奋得赶紧找出关于朱雀衙内部人士变动的册子,可关于这朱百户最后的变更就停留在了那年七月前往南疆那个小城报道,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寸进。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朱百户请辞,退出了朱雀衙,可像他们已经坐到亲军百户这个位置,内里掌握无数情报,就算镇抚司那面有意帮他们抹去身份,可最后往往也难有善终。

黑夜孤鸟,终难太平。

另一种可能就是朱百户根本没有去到南疆。

他在半路失踪了。

或者,他半路就被人劫杀了。

可接下来无论燕大人如何查找,那本应该囊括一切的人事变动册上,都再没有任何朱百户的信息,换句话说,甚至没有人对天子北镇抚司亲军要员的失踪感到奇怪或者展开过任何调查。

“这件事是被人生生压下去的!”

燕大人后脊背一阵发凉,他知道自己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了,手里下意识的放开了那本册子,任凭它掉在地上。

……

不过许是在西北这样偏僻的地界待久了,燕百户自己都快认不清自己了。

于是他四处谨慎得看了一圈,确认没有外人后,还是狼狈得朝浸满汗液的手掌上哈了口气,借着烛火举起册子接着看了下去。

……

燕大人撞着胆子看了一会儿内心却又产出一股懊悔和自责。不仅仅是这书册里的秘密,他忽然很失落得发现自己居然也露出了那样的窘态。这般怯懦之举,像他们这等人物,手握重权,杀伐决断间底下不知藏着多少条人命,露了怯,那离着死亡也就不远了。

……

这样看来这十二年前的曲白暴乱,绝非只是一群乱民入城这么简单。

既然朱百户这条线断了,那得想办法从其他线索入手。

于是燕大人从架子上选了不少书册堆到一旁,一本本得和朱雀楼的县志对比着,想从中寻到些蛛丝马迹。

……

快要一个时辰后,燕大人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他注意到一个叫栾定松的有趣人物,这人是曲白北城城防校尉。县志上也记着此人当天破城之时就在北城门附近,只是因为雾大、离得那崔小旗较远没能及时阻止,等暴民杀进来后他居然又一个人趁乱逃跑了。

这么来看,这人虽然有些武艺却是个胆小无能之辈。这样的人燕百户见得多了,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可有趣就有趣在,燕百户刚刚在阁楼里一个角落寻到本刻意被人压在最里边的蓝色簿册。

这簿册的主人平时是负责监视城北一带百姓生活习惯的。

在这里他清晰的记载着:“栾定松,贪财,惯于城南酒家各处收取商人钱财与人通关许可。机要时段常不在城门防卫府,有失职之嫌。”燕百户点点头,又仔细去查了下栾定松此人后来的记录,从城破时候开始,栾校尉的好日子也到了头,很快就因为渎职罪被上面调到了南疆一只守夜人的队伍里。

然后是一年之后,栾定松所在的小队便在与荒野蛮子的交手后失踪了,上面定的性质是“被俘或身亡。”

线索到这里又莫名其妙的断掉。

栾定松的失踪,显然也是有人做手脚。

燕百户生出一点挫败感,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多年来视为法典的那红皮志也并不是那般可靠。于是他找了张宣纸,仔仔细细将栾此人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罗列了上去

他在靠直觉推演一切可能性。

这不禁让燕大人产生一个大胆的猜测,那栾定松说不定城破的当日也并不在城门附近。

这样讲的话,似乎很多地方就被串了起来,可以隐隐感觉到藏在他们背后的那根线。

有意或刻意?

难道说,有人故意支开了这有些武艺的栾校尉就是为了帮那崔小旗营造机会?

这背后的人又究竟有多大的能量,能直接影响到朱雀衙志的记录和北镇抚司高级官员的生死?

燕大人背后一阵恶寒。

恰此时,朱雀楼顶凉风灌下,正显肃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