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家天子刘玄德

作者:一更大魔王 | 分类:奇幻 | 字数:2.8万字

第八章:县学草建

书名:汉家天子刘玄德 作者:一更大魔王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58

之后刘弘与卢植又谈笑风生的说了一些昔年往事,刘备正听得兴起,却见父亲刘弘道:“师兄,此次子毅来却是受人所托。”

卢植微微愣神,然后起身道:“既然如此,便去偏房吧,那里安静一点。”

刘弘点点头,对刘备叮嘱道:“玄德,你俩这里玩耍,莫要乱跑,我去去就回。”

接着便站起身来,随卢植向偏房去了。而此时,偌大个正堂只剩下刘备与小萝莉卢媛二人了。

“你想干嘛?”小萝莉卢媛一脸警惕的看着逼近的刘备。

刘备嘿嘿一笑,“你说干嘛?”

然后刘备猛地扑前,在小萝莉未反应过来之前双手捏住了小萝莉的左右面颊,先一拉扯,然后又聚成包子状,这才满意的啪啪手,冥冥之中,刘备似乎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DOUBLE KILL !”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好不好?”刘备一脸无奈地看着低头啜泣的小萝莉卢媛,央求道。

小萝莉卢媛却是不理他,哭得越起劲了。

哎,刘备失望地摇了摇头,本以为这是一个坚强的萝莉,看来,萝莉只是萝莉,没有坚强一说。

“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给你讲个故事,你不要哭了行不行?”刘备向小萝莉卢媛打着商量。

小萝莉卢媛偷偷放低了揉眼眶的小拳头,就看见刘备正目光灼灼的看着她,忙将小拳头挪回原位,又开始啜泣。

刘备脸皮一抽,这个丫头,不过看来听故事对她是颇有诱惑力的,于是,在咳嗽了一声之后,刘备开始讲起了故事:

“先秦以前,某一年,南地楚国下起了鹅毛大雪,这雪是那么大。

在楚国王宫中的某一座宫殿外,楚威王不停的来回踱步着,他神情是如此焦急,因为他最爱的王妃正在里面难产。

然而王妃最终还是死了,但她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儿,这个女孩一天天长大,一天比一天美丽,她的皮肤比雪还白,她的头发比乌木还要黑,楚威王很喜欢她,又因为女孩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天出生的,楚威王就叫她为雪女,民间呢,则称这个女孩为白雪王女……”

一刻钟后,刘弘一脸笑意的返回,而卢植也神态平和,并无什么虞色,这事的进展之顺利,实在是出乎刘弘的意料。

来到偏房以后,刘弘就十分坦白的将事情的来由经过、利害关系一一向卢植道出,就连他为何受人之托来行说项之事的因由也不隐瞒。

说起此事,却还得赖县尉陈彦,若不是他,刘弘是绝对不会趟这趟浑水的。昔年,刘弘举债迁家至涿县,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然而谁料之后党争频起,牵涉众多,那借刘弘钱财的诸多同僚竟然大半遭受此厄,或为死者,独留寡母孤儿;或抄没家财,徙于烟瘴横生之地。

因此虽未到还款的时期,刘弘却不得不提前还款,而在此时,就是县尉陈彦对刘弘伸出了援助之手,借出钱财,助刘弘度过此劫,也让刘弘欠下了他这份情谊。

说完之后,刘弘已经做好被拒绝的打算,毕竟他只是还人情罢了,却如何能坑害自家的师兄,这其中远近亲疏,刘弘还是分得清楚的。再说,当时就已明言,只是代为说项,成与不成,却不做保证。

但出乎刘弘意料之外的是——卢植只是稍稍沉吟了一会,竟然答应了。这可把刘弘吓一跳,以为卢植碍于自己的情面而应了这份差事,忙劝解卢植早日上京,莫要为了自己,而耽搁了前程。

这绝非虚言,太常博士一职,虽然官秩不高,却是清贵之职,身处帝都,毗临中枢,门上往来交际皆是帝国高官,海内名士。

而且,如今天子岁十五,尚未元服,若侥幸以为帝师,那之后出将入相,三公九卿岂为虚妄?

当然何明所言亦是不虚,如今帝都时局混乱,危机四伏,但这世上哪有无风险之事?纵有,怕却只能碌碌了。

但劝解数番无果,看着卢植那笑眯眯地脸,刘弘才有些反应过来,斟酌了下词句,刘弘小心翼翼地问道:“师兄,可是早有定计?”

卢植微笑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看到卢植如此神情,刘弘哪会不知卢植早有定计,只不过这其中肯定还有他不知道的隐情,不过这却与他无关了,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秘密,师兄如此,他亦然。

“玄德,准备告退。”卢府门口,刘弘说道。

刘备立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向卢植行礼道:“老师,玄德告退。”

“去吧。”卢植笑道。

“哎。”一个声音想起。

刘备转身回看,小萝莉卢媛站在卢植身旁,一只手拽着父亲卢植的衣襟,一只手伸出手指指着下巴,乌黑晶莹的大眼珠带着一丝委屈与一些祈盼对刘备道:“故事,你还没讲完呢。”

刘备一笑:“下次吧,下次再给你讲。”

“那好吧,可是你还未告诉我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唔~”沉吟了一会,刘备缓缓地道:“就叫它《大楚王女与七个约德尔人》吧。”

说完,刘备挥了挥手,转身跟上了前方回身笑看的刘弘,独留面色古怪的卢植在风中抽搐,约德尔人,这是什么鬼?

……

几日后,城东一处荒败的院落外,卢植摇头叹道,“这县学竟然荒芜至此。”

刘弘站在旁边,也叹了口气,却什么也没说,他毕竟也算是这里的长官,却不好自唾其面。

不过这县学的衰败却是理所应当,怪不得刘弘。

夏有校,殷有序,周有痒,此三代之教也。汉家秉承三代之治,自然亦有其的教育机制。

高祖草创之时且不谈,汉孝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先从郡吏中选派聪慧者十余人到长安,就学于博士。

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蓉城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蜀郡从此学风大盛。此为地方官学之兴。

到了孝武皇帝时,推广文翁兴学的经验,明昭天下,曾一度有“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的盛况。

至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亦进一步明诏定地方官学学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普遍设学: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的称为“序”。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然而呢,这并无卵用,天子若重视,就兴起一段时间,若稍一放松,便置之不理,一如这涿县县学,占地虽广,却荒芜至此,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利益二字。

一来,虽有太学、郡学、县学、乡学之称,但其并未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晋升制度,也无有专门的机构予以管理,其兴衰废弃皆在地方长官一念之间。

二来,此时的帝国依旧以推举制为主,然而自光武皇帝中兴之后,地方豪强迅速坐大,加之迁豪强于帝陵的陵邑制度在元帝时就已败坏,这推举制度到了今天,已成为豪强郡望们蝇营狗苟,谋取私利之法,今日我举荐你家子侄,明日你再举荐我的门人,久而久之,犬牙交错之下就形成了一张大网,是民间就有——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的俚语,既然县学、郡学的出身并不能在为官出仕之上加分,而且还为世家豪强所暗中排斥,那么郡县之学其的衰败就可以理解了。

三来,这为官办学不仅破费钱财,而且收效甚慢,往往得数年之功才得以见效,这当官的哪个不是猴精,怎会做如此蠢事——辛苦植树,留后人荫凉,岂不可笑?

而卢植这里却情况不同,一则,他师从马融,身上有着明显的世家烙印,二则,他乃海内名士,办学自然可以引起巨大轰动,使为官者没有徒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忧患。

是以当今之世,一方面官学衰落,另一方面,则私学大兴,扶风马融、青州郑玄、颍川荀爽,皆是如此。

卢植和刘弘抬步进入县学,院落之中尽是忙碌的人,或在修葺房屋,或在清扫尘庭,做着最后的收整。

这些人皆是涿郡地方豪强家的仆役,县学呢,自无人愿去,但这大儒卢植的门下子弟却是个稀罕职位,因此在县令何明陈述事情本末之后,这些地方豪强皆是出尽财力,一副热衷教化的模样。

“师兄,你在想什么?”刘弘看见卢植突然驻步,目光深远的样子,不由问道。

“无事,只是见这县学杂乱,忽然有些感慨,想起个人。”卢植答道。

“哦,可闻其祥?”

卢植顿了顿,自问自答道,却偏偏一副认真的神情: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刘弘默然,良久无言,待到与卢植出了县学,才怅然叹道:“太尉高洁,只可惜陋室大言已为绝响,人间再无陈仲举。”

卢植也唱喝道,却是屈原《离骚》中的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