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家天子刘玄德

作者:一更大魔王 | 分类:奇幻 | 字数:2.8万字

第三章:莫测的未来

书名:汉家天子刘玄德 作者:一更大魔王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58

刘备缓缓睁开眼眸,日光从侧壁的木雕窗户透射进来,无数微小的浮尘在其的照耀下轻轻飘扬着。

“唔。”

刘备勉强发出一个声音,然后脑袋晃动了起来,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他感到脑海一阵眩晕般地疼痛。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备绞尽脑汁地想着,他记得,他记得,对,他不是在校园中被雷劈了吗?那么,这是医院?

刘备想扭头仔细打量打量这周遭的环境,可他还未付出行动,耳畔就传来女子特有的嘤嘤哭声,然后一个庞大的身子忽然伏在了自己的身旁。

“阿备,阿备,呜呜……”

“阿备,这是在叫我吗?”刘备有些疑惑,这好像是在叫他,可他并无有阿备这个小名,而且,这呼喊的妇人腔调奇怪,他也并不能完全确定她在喊什么。

头上的房梁,身旁妇人奇怪的装饰,以及她那别具风格的发型,刘备心中忽有点不好的预感。

正想着,一个青年男子来到前面,那伏在榻上的妇人察觉后连忙起身施礼道:“谢谢先生高义,救我家小子性命。”

华佗摆手示意不必多礼,前身进去号了号刘备的脉象,然后又伸手探探刘备的额头,笑道:“已是无碍了。”

刘民这时也走了进来,高声道:“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这小先生别看年岁不大,医术却高超着呢,刚才你们还不信。”

说罢刘民摇头晃脑的显示自己远超常人的先见之明,而屋内以王氏为首的妇人自又是低头认错,表示自己见识浅薄,还望亭父大人勿怪。

华佗虽然在一旁笑看,内心却有些心悸,方才他为刘备诊治,施了针法,按理说应无大碍,可其却迟迟不能苏醒,可把他吓了一跳,不过还好总算是醒过来了。

想到这,华佗又忍不住偏头去看了看刘备那比同岁小孩大一点的耳垂,以及把脉时刘备那长长的猿臂,不由内心叹道:“此子果有非常之像耳。”

此刻,刘备躺在榻上,双目圆睁,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

延熹十年,冬。

大雪飘飘扬扬地覆盖了整个涿县县城,北风呼啸,一片银装素裹,城北的一座宅院里,炉火烧的正旺。

刘备站在庭院的台阶上,抬头望着这飞扬的雪花,思绪飘的很远。

转眼已是一年多了,刘备已渐渐接受了自己穿越至汉末的现实,上一世,他就因姓名的缘故,常常被人调侃,未想还真有一日成了这汉末皇叔。

不过,历史却已变得面目全非。

自从去岁他摔下树被被救治后,在涿县担任主簿的刘弘后怕不已,毅然向同僚借了些钱,在涿县买了这么一所住所,以便更好的看管教育自家的熊孩子。

其次,刘备怎么也未想到,救治他的竟然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在原本历史上这本是毫无交际的人物,就如此阴差阳错的相遇了。

而且在父亲刘弘回来之后,华佗还替其诊治了一番,因此历史上差不多快要嗝屁的刘弘还依旧好好地活着,而他则免去了后世史书上“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的宿命,光荣地成为了涿县一个小小的二代。

之所以说小小,因为父亲刘弘虽然为涿县主簿,四把手,但奈何涿县却是涿郡的郡治所在,后世清代官场曾有这么一句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是以,刘弘虽添为堂堂一县的四把手,但无奈头上长官太多,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牵制,实无多少威风可言。

“阿备,快进屋来,莫要着了凉。”王氏站在屋中,对刘备招呼道。

“好嘞。”刘备回过神,答道。

等进了屋,王氏一边用手掸去刘备布衣上的小雪花,一边埋怨道:“这么冷的天,你到庭院干什么,不怕惹了风寒?”

刘备嘿嘿笑着,不做答,等王氏掸完,才问道:“娘,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王氏皱了皱眉,道:“应该快回来了吧,唉,这都快过年了,这官衙还不放人,真是……”

说到这,王氏似想起了什么,对刘备叮嘱道:“阿备,你莫要到外面胡说。”

“娘,我晓得的。”刘备道。

“好了,娘做饭去了,你爹也快回来了,你就在正堂玩,莫要去庭院。”

“哦。”刘备应道。

待王氏去了灶房,刘备忽然爬在地上做出一副怪异的姿势,忽似虎,忽似鹿,忽似熊,忽似猿,忽似鸟,反反复复做了好几个来回,刘备才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出了一口气。

这就是华佗教给刘民的健身戏法,即后世大名鼎鼎的五禽戏,不过那时刘备恰好路过看见,在央求之下,也跟着华佗学习了起来。

来自后世的刘备清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和依托,如果体弱多病,再多的豪言壮志也是虚谈,多少英雄人物没有被苦难打到,却败在了病厄与岁月下。

因此,在习得五禽戏后,刘备一有时间便练上一会,拉伸一下筋骨,以求为未来打下一个好底子,这一世他可不满足区区七尺五寸的身高了。

刘备本来还打算给父亲刘弘也教教这套五禽戏,起始时刘弘听闻这乃是救治自己儿子的那位华医师所传,还兴趣颇浓,可只见刘备在地上爬了一圈后,便从此不谈此事。

天渐渐暗了下来,饭菜已经做好,王氏和刘备围坐在饭桌旁,等待着刘弘归来。

“怎么还不回来?都快戌时了罢。”王氏自顾自地抱怨道。

正说着,“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来了,来了。”王氏露出欣喜的笑容,起身为自家夫君开门去了。

一会儿,一家三口团聚在饭桌旁,开始吃晚饭。

汉代饮食风俗是分食制,所谓分食,是指一人一案的饮食形式,因为案子很轻也很矮,人们常常席地而坐。

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的记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很好的体现了分食制的特点。

不过在民间却没有这么多讲究,广大的人民为图便利多是为聚在一起吃饭;刘备家,算是落魄贵族,因此多了些讲究,不过也只会在接待贵客的时候使用分食制,寻常吃饭,与一般人家无二。

刘弘坐定,看向刘备,见其坐姿神态皆合礼数,不像一般小孩那般搔首挠耳、胡闹无礼,不由颔首赞许,为自己去岁迁家至涿县的行为感到得意。

这老刘家,以前是他爹的,现在是自己的,但未来终究是属于他儿子的,提早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好好教育总是没有坏处的。这不,只是一年多的时间,自家小子行事已略有章法,与以前的那个顽童有天壤之别。

“咳。”刘宏咳嗽了一下,看向刘备道:“你今日功课如何,可曾记牢?”

刘备一脸庄重地道:“回禀父亲大人,小子已经记牢。”

在刘备那稚嫩的脸上,表现出如此的神情,却是显得好不滑稽;刘备内心深处,其实也很是无奈,开始时为了讨得父亲刘弘的欢心,他只是表现出了一点点的早慧,刘弘却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久而久之,到了今日,就成了这般状况场景。

刘备对此倒也是能理解,一来,父亲刘弘身上肩负着重振刘家、光耀门楣的重任,所以对他有更高的期望,自是理所应当;二来中国父母自古就有神童、天才的情怀,这种情怀让他们对小孩子早熟的表现多是不以为忧,反以为喜的。

“善。”刘弘颔首道,说罢又道:“那我就考校你一番,你就将你今日记得背一背吧。”

“是。”刘备答道,然后就开始背诵: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

姓名讫,请言物……”

刘备所背的这篇文章名为《急就篇》又名《急就章》,为前汉元帝时黄门吏史游所作,是这个时代汉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之一,与其并称的还有《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等,不过这些后世已经失传,所以去岁刘备看到这些必背文章时既是痛苦又是欣喜。

良久,刘备背完,刘弘点头道:“好了,吃饭吧。”

刘弘虽然故作不动声色,但刘备还是察觉到了他脸上的喜意,由此,本来紧绷的脸也放松下来,多了几丝笑意,饭桌上的氛围也顿时温和起来。

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吃完这顿饭,天已经黑透了,古代,并无有多少可娱乐的项目,熄了蜡烛,一家人便都早早地上榻休息了。

刘备躺在侧屋的榻上,却睡不着,睁眼看着房梁发呆。

再过几日就是元旦,就要过年;再过几年,帝国就将迎来新的主人;再过十几年,天下就要大乱。

然而呢,历史已经改变,他遇见了华佗,他离开了楼桑亭到了涿县,他的父亲还依旧坚挺,他到底该如何去面对愈发混沌莫测的未来呢?

想着,想着,刘备渐渐阖目,睡去了。

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