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浮幻大世

作者:池亭人 | 分类:奇幻 | 字数:2.3万字

第九章 散发着新世界气息的村民(四)

书名:浮幻大世 作者:池亭人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21

对于此种情状,含章倒是觉得熟悉度更高一些,总没有之前对她、对老德头无名的热情来得飘渺。

院坝的村民们也总算没有让她的认知偏了方向,

随着夜幕越来越近,他们不但没有散场之意,还因此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闹的高潮。

含章在人圈子中全程走下来,也从这些信息中摸出了个此地的大概:

鱼塘村里除了她所待的俞家以外,村子里竟然家家户户都姓易。且不止鱼塘村,就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家,也都大多姓易。

很多的村子甚至连一个杂户都没有。

所以,易在这一方算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姓。

又因为此方人家大多为世居,世代通婚、血缘延续下来几乎都是沾亲带故,辈分也复杂。多有像她这样年小辈高者。

不过此地人们虽然关系渊源,但人与人之间也不是没有个高下之分。

她此时脚下所处的地方,就是这一带最有名望的人家所在。

这一支的易家,兄弟有四个:

老大易伯,年轻时候病死了,死时没有成家,也就没有留后。

老二易仲,就是刚才抱起那两三岁女娃的中年人。

他在高阳乡唯一的灵学院中任职学正,管了这一方孩子的教学杂事,很是受人敬重;

他娶妻郭氏,虽在灵术上无什造诣,但性情贤淑、为人周到,是这一带有名的贤惠人,生了一双儿女,大的即易建,小的即易菲。

易建十二岁,已在灵学院中修习了几年,资质中上;易菲,刚满六岁,开年才送到灵学院中启蒙,资质不详。

老三易叔,是人们评论最多的。

听来这人为人脾性暴躁,无什主见。在灵术上的造诣也属村里垫底的。且最不受人待见的是娶了个妻子何氏。

这何氏为人自私狭隘,眼孔如针,从来容不下别人。在灵术上造诣也与她丈夫齐平。

而这样的两个人又像是天生一对,一拍即合了。

成就了让村里人人厌憎的一对夫妻。

按这些村民的话说,这两口子做事没一件上得了台面。

平时不善生计不说,连顺瓜摸菜等手脚不干净的事儿都没少做。这在如今这个家家余粮堆满仓的年头实属罕见。

且这两口子心气儿还高:

一时听这人说话觉得口气不对味儿了就要吵上一场;一时听得那人说话又觉得遭影射了,蹭起来就要与人干一场。

弄得村里人见人躲!

这两口子也生了一对儿女,儿子年小,比那玲姐儿只大几个月,被两口子带在身边,如今还没有回来;女儿就是那脏女孩儿了,今年六岁,只比郭氏的女儿易菲大几天。

这女孩儿名易贞,小名儿闷墩儿。

如此小名还是她父母自己取的,只因这孩子常被丢在村里,饭食皆靠百家,没人教管,学啥都迟一步,因此言行就有些迟钝。

再加上这两口子脾性不好,在家时一不顺心就呵斥孩子,使得孩子性格怯懦,且又受其父母德行带累,也没少遭旁人的冷眼风凉话。

因此咋一看上去,就有些心智有碍的痴样!

对此情状,两口子还很应景给孩子取了“闷墩儿”这个小名儿。弄得旁人看了是又恨又怜。

这闷墩儿女娃的小名被叫久了,村里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她的大名叫易贞。

也就偶尔听郭氏还唤上一声,这也使得郭氏更为人所称道——觉得她为人周到不说,还不论人贵贱。

但女孩儿的母亲何氏显然不这样认为,她从不感谢嫂子郭氏对自己女儿的接济不说,见人说起郭氏对她的好处来,还常说:

“你以为她是真心好啊,她不过是举手之劳,拿自己吃不完、用不上的东西来做名声而已。你看她哪个时候藏起来对闷墩儿好过?”

听得人是又憎厌她的不知好歹,又佩服郭氏的容人之量。

含章对比村民对待老德头的态度和对待这对夫妻的态度,其中又有天壤之别。

她也算是受了老德头“前人栽树”的功德了!

再说易家老四,易季。他就是这个望族的顶梁之人。

听说他从小资质不凡、天资聪颖,如今在杞地的都城雍城任啬夫,管理一方税收财政。

虽然官职不高,但所经事项关系重大,是个很大的香饽饽。又在城里娶了一位望族出生的媳妇,生了孩子精心教养,生活、地位都更上一层楼。

真真是羡煞了这一方乡邻。

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还有老一辈的人挂过一句:老德头当年的修炼资质可也不输于易老四。

如此对比,也不怪村民们说起老德头就有些恨铁不成钢了。

易老四虽然在这村里有房有地,房屋就是此处西面那栋,但他们一家平日住在城里,一年到头也就过年回来一次。

平时老家的房舍财产什么的都交由郭氏在打理。

由于乡里人出头不易,能够接触到的灵术和政令信息都很少,所以每年只要易老四一家回来,全村人都会翁到这里来,讨些信息、讨些机会!

或是有意外的惊喜也说不定。

含章来的不是时候,易老四两口子因为临时有事出了门,只把个女儿托付给易仲两口子照看会儿,所以没亲眼见到其风采。

如此“龙生九子”的易家,老父母两个因为大儿子的去世伤心过度,在易伯走后不久就相继去了!原本留下的祖宅只有背山朝南那四间。

早先时三兄弟还为分家产闹过几次,后来老二和老四相继起来后就把祖屋中间两间大的让给了老三,两人只各占两头的一间小的,算作承了祖德。后又各自修建了两侧的两栋新房。

也就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含章发送完了剪纸,有些犯难那一大包东西。要是按她以前的脾性,她早撂了东西走人了,只是此时经历一圈人情体悟下来,如此举动显然不合适。

好在很快有人注意到了她的难处,承诺让她先走,他待会儿回家时顺道儿把东西送到她家去。

含章巴不得空手而行,她此时经历一番走动下来身体早有些疲乏了,于是她笑着向那人道了谢,轻快的离开了院坝。

她走上小路,正思忖着“这些人这个时候还不散场,大概是在等着易老四回来”时,就听后方传来有人刻意压低了的声音:

“这个新女儿应该总算称老德头的心了吧?”

“可不是!这个不用修炼,正好可以一心一意的跟他学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

听着这些声音,含章体悟复杂。她抬手掩了掩胸口处,为身后人们那为她刻意压低声音的行为,升起了一种叫做“掩耳盗铃”的感动。

这些村民虽然也处灵术世界中,但其人情来往、言行举止中,却少了份熟悉的冷酷,多了份陌生的温情,处处都散发着她正探寻中的新世界的气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