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霸天下

作者:石慌 | 分类:奇幻 | 字数:3.2万字

第003章:论天下势

书名:战国霸天下 作者:石慌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0:21

——

张仪还是忍不住说道:“小川,你这是明知大势不而为之,是何苦呢——?”

“不说不说,先喝酒喝酒!川,先干为敬。”卫峥笑道,旋即拂袖一饮而尽,张仪见此情形唯有叹息摇头,不再多语便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卫峥笑道:“不过此次下山,我欲游秦国数月,师兄不介意,便厚颜同行了。”

“要去秦国?何乐不为?”张仪一喜,这是好事啊,却又好奇的问道:“小川,你入秦国又是意欲何为啊?”

意欲何为?当然是去挖秦国的墙角了!卫峥在心中回答。

决定入秦这件事,显然不是去秦国打秋风的,卫峥入秦最大的目的便是为了白起这员战国时代的旷世名将,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五万有余,一生斩杀敌首一百四十余万,在后世获古今第一杀神、人屠等称号。

白起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与吴起一样战必胜,攻必克,一生无败绩,受封武安君,晚年却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现在的白起,这把绝世杀器蒙尘于秦境而尚未出世,估摸着此时此刻年纪轻轻的白起或许还在秦国境内打铁打酱油吧,可不能便宜了秦国。

卫峥此次入秦的最大目的就是想尽办法不论坑蒙拐骗,也要把白起给拐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白起这样的战神更是可遇不可求。收回思绪便回答张仪:“此次入秦,欲求解秦何以为强之惑。”

张仪闻言不由得狐疑不解而看向卫峥:“以小川你的才华,不可能看不出秦为何而强吧?卫鞅变法于秦而强秦,我王英明,商君虽死商法依存,所以秦强至今也。”

“诚然。”卫峥不置可否,笑道:“但耳听终为虚,我欲亲眼观之以便得卫鞅变法之精髓。”

“你欲在卫国行商君之法?”张仪吃惊的看向卫峥。

好一个川师弟啊,其中的困难但真不可想象,同样有这样魄力的人也是不可想象,列国变法图强莫不是血流成河,就说秦国的商鞅变法之际也是一片腥风血雨。

“货比三家嘛,商君之法不一定合适卫国,所以更要入秦一观,权衡一番才好决断。再者,卫国非秦国,岂能一概而论之,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卫峥笑眯眯的继续忽悠。

“善——!”张仪自饮一杯,举杯示意。

卫峥举杯回敬,一饮而尽,酒水灌入喉咙,不禁打了个嗝,放下酒杯便好奇的问道:“哎师兄,你怎么会出现在朝歌境内?”

“前些时日去了一趟齐国,如今办妥了自然要回秦复命我王,今天正好途径此地,正准备明日启程。”张仪听道提及自己便说道,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看向了卫峥又笑道:“只是想不到竟然在朝歌古城遇到了小川你,真是意外之喜。”

“去齐国?”卫峥一听,心下算了算时间,当即看向张仪开着玩笑道:“师兄此番出使齐国莫不是去忽悠齐王了?”

“哎~小川妄言了(liao)。什么叫忽悠?说的这么难听。”张仪罢手,旋即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邦交、邦交,哈哈——!”

张仪看卫峥连连点头满以为真,旋即被逗乐了,两人忍不住畅快而笑。在卫峥这里倒也不拘泥,张仪深知:张子岁深得捭阖之术,或可以忽悠天下诸侯,却不能忽悠鬼谷门徒,更忽悠不了卫峥。

卫峥闻言止笑而又道:“师兄此番奔走,是欲破解秦齐桑丘之战危局,是也不是?”

“小川刚刚出山却是对天下局势尽了于胸啊。”张仪惊讶的说道,没有直接承认但也等于承认了。

废话,历史确凿记载的东西。

关于秦国与齐国的桑丘之战,卫峥自然知道,这一战是秦国败了,意义及其重大,是秦自商鞅变法以来首次打了个大败战。

秦攻齐国的桑丘之战,秦借道韩、魏而向齐国展开攻伐,先是越过韩、魏、卫三国,最终在桑丘之地爆发大战,孤军深入的一万多秦军折戟与此。

卫峥还清楚的记得,秦国得知前线大败,刚刚东出函谷的秦王非常害怕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于是连忙派遣使者陈轸前往齐国,现在看来,张仪也去了,可见此战对秦国影响之大,并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齐国向齐威王谢罪。

不久之后便有了著名的秦楚齐三国会盟于宋国啮桑(nìe,sāng)的历史,至此秦、齐两国将近二十余年无交兵。

卫峥知道啮桑会盟发生于前323年,正是今年,也就是眼前的这位师兄张仪会代表秦国参加啮桑会盟一事,马上就要开始了。

“秦王太急迫了,东出函谷而天下恐于强秦,又于龙门称王,尽出风头于天下。”只见收起心思的卫峥慵懒的坐卧着对张仪说道,顿了顿,带着一副惬意的神情又补充道:“如今战国七雄格局平衡,秦国虽强,即便举倾国之力却仍旧没有灭一国之能力。话虽如此,然强秦者天下皆惧,更惧今后之秦国有灭国之力而打破天下平衡,这次秦王不远万里伐齐,这不明摆着让天下人一起揍你,群起而攻之的嘛。”

不过也不无道理,两世为人的卫峥很清楚,秦惠文王这个人,即君主位以来,这辈子做梦都想要东出函谷,有了他老爹秦孝公一辈子苦心经营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便自认为可以涿鹿中原,倒也不足为奇了。

张仪自饮一杯,并不介意卫峥的慵懒惬意的坐姿,说道:“小川你能看出来张仪不意外。实不相瞒,东出函谷,龙门称王都是张仪极力主张又恰好正合我王之意图,现在看来的确时机未到,伐齐之事不但大败反而惹来天下可能联合攻秦的祸事,我这是绑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祸是师兄你惹出来的,所以现在也要擦屁股了。哈——!”卫峥笑道。

“休得取笑——!”张仪无奈的道:“实不相瞒,此次我随陈轸出使齐国,便是为了秦、齐、楚三国会盟啮桑之事,以便化解此次秦之危局,亦是化解张仪危局。”

这一次秦国碰壁,与张仪撇不开关系,若是不能化解危局,张仪本人就有丧失秦国相位的危机,卫峥见他还能如此泰然自若,心中也不由得佩服。

“若是会盟失败了呢?”卫峥看向张仪,忽然反问道。

“这……”张仪有些迟疑了,失败,自然考虑在内,但却竭力避免失败,如果真的失败了,恐怕秦王即便有恻隐之心,也会罢了张仪的相位以安抚朝臣。

“川有一计,可并解危机,师兄愿听否?”卫峥忽然笑道。

张仪听之眼睛顿时一亮,卫峥的才华他很清楚,虽然十多年未见,但在云梦山之时,他也知道老师鬼谷子对这个弟子最为满意,评价之高视为历代鬼门弟子之最,尤为惊讶。卫峥自幼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也是亲眼所见,惊叹不已,被老师破格收入座下关门弟子。

时隔十多年,卫峥出山了,或许已经尽得鬼谷绝学。

说有一计,张仪不得不重视,观察了下四周,小声道:“师弟请说。”

“此计是建立在会盟失败的基础上。”卫峥说道。

“会盟失败?”张仪狐疑。

“若会盟功成,秦之危局自然可破,师兄相位亦可保,川之计谋自然无用,师兄可斟酌。”卫峥说道,忽然若有深意的看向张仪,补充道:“师兄,以我一家之言,卫峥猜测秦国应该不怕三晋联盟,三晋之盟成不了气候,对秦无威胁可言。秦,怕的是东齐和南楚两大强国也来搅混水,秦王最怕齐楚两国联合攻齐,直至演变天下合纵攻秦,故有啮桑会盟。”

卫峥顿了顿,再道:“卫峥猜测秦王其真意并不在三晋。而啮桑会盟,秦王真意乃防止齐楚两国联合是也,以便或盟楚拒齐,或盟齐拒楚。致使山东诸国混战、不和,秦可得益。如此,秦国东出函谷方才无虑,涿鹿天下亦可无忧,师兄是也不是?”

“小川还请直言,是何计策?”张仪内心微微一惊,这位师弟对天下大势果然看的透彻,不但如此竟然还洞悉了他和秦王共同商议的图谋策略,实在太吃惊了。

“鬼门有云,天下时势,因时而用势。”卫峥起身正坐,道:“若会盟失败,那就将计就计,再生一计,来个连环之计。”

“哦?”张仪好奇不已,静听下文。

只见卫峥侃侃而道:“魏楚两国今年必有一战,便是时。”

张仪闻言亦是皱眉沉思,并问道:“何以见得?”

卫峥前倾身子,靠近了些,才说道:“秦魏是世仇,楚魏亦是世仇。先说楚国,自楚肃王伊始,楚国休养生息近六十余年,直至当朝楚王(楚怀王),国力之强盛楚国空前。成为并列秦与齐为天下三大强国之其一。楚国幅员辽阔,方圆数千里,物产之丰富及其人口皆为天下之最,如此强楚,当今楚王必定以伐弱魏而一血径山之耻辱,若伐魏,今之魏国又何以拒敌楚军于魏境之外?师兄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张仪的眉目皱的更紧了,看向卫峥问道:“小川当真以为魏楚两国必有一战?”

“今年必有一战。”卫峥无比肯定的说道。

连时间都这么肯定?

张仪也非常人,卫峥的分析不无道理,便顺着思路自言自语道:“楚一旦伐魏,秦国必然与楚交好一并弱魏,如此担心的便是齐国了,三国会盟啮桑即便失败,秦之危局自然也能化解。”

想到这里,张仪心中大喜,顿时看向卫峥连忙问道:“小川,何为将计就计再生一计之连环计?如何走这一步棋?”

“稍安勿躁,师兄。”卫峥也四处瞟了瞟,回身朝张仪招了招手,耳语道:“啮桑会盟若失败,师兄回秦之后可与秦王演一出苦肉计:张子本就在秦廷不受诸臣待见,桑丘大败,致使秦国陷于山东诸国合纵攻秦之危局,来日朝堂必遭朝臣群起而攻之,师兄可顺势而为,言张子再无策可献,于是交出相印请辞秦国而离秦国。”

“其次,张子被逐出秦国,天下皆怜张子,而张子又为魏人,此番强楚大败魏国,张子若此刻事魏,魏恐于秦国之威势,师兄则可借势入魏事魏,暗中为秦国牟利,秦王必然赞成。如此,张子在魏廷,极力促成魏国与秦国交好,以绝秦国再受山东诸国群起而攻之后患、或可说服魏王亲秦疏齐、楚。”

“此连环之计,致使秦国涿鹿中原可进退自如,张子相位可保,不但符合秦王东出大策,亦可巩固师兄主张的连横之策……师兄以为如何——?”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