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霸天下

作者:石慌 | 分类:奇幻 | 字数:3.2万字

第001章:鬼谷三问

书名:战国霸天下 作者:石慌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0:21

——

公元前343年,即卫成侯二十九年,战国七雄之魏国大破卫国新都帝丘(濮阳),魏惠王强行废除成侯君位,改立卫灵公后嗣子男劲为卫国君主。

成侯四公子姬子珅侥幸逃离濮阳,隐姓埋名于前朝商都朝歌古城境内的淇水之地,于淇水河畔喜得一子,便起名为川。

姬川出生的那一天,天际雷鸣作响,乌云压境却又滴水未下,后世的一个灵魂便在那一刻重生在了这个时代的姬川身上。

姬川刚刚出生不到三个月,卫国新君子男劲发现成侯还有一子存在当世于朝歌,惧怕惊恐之下便秘密派遣侍卫扮做游侠暗杀。

卫国旧都朝歌境内,这个时候的朝歌不再是卫国的城池,而是魏国的领土。

“川儿,你的名字带有一个川字,于这淇水而得名,定能保你安然无恙。记住,你是卫国公族后嗣公子川!”

水流平缓的淇水河畔,一位抽泣着的美妇将一些信物放于婴儿身旁,终是狠下心来将手中的竹篮无比小心地推向河面,襁褓中的小姬川便随着竹篮顺着河流下方而去。

美妇眼看着的随波逐流的竹篮消失在了视野中,怅然泪下而不止。

彼时,身后的追兵已经赶来,她知道夫君姬子珅断后,而今追兵出现预示着夫君恐怕已经遭遇不测,追兵赶来之际,美妇跳河自尽。

……

淇水河畔上漂泊着处于襁褓之期的姬川,随着淇水飘荡至朝歌境内的云梦山湖畔,最终被当代鬼谷子王祤所救,重生后的姬川从此入鬼谷门下,其自幼便展现出聪慧绝顶让这一代的鬼谷子惊为天人,便成为王祤座下关门弟子。

转瞬间,姬川在鬼谷门度过了近二十年。

“川儿,何为天下时势?”

山川流水间一片鸟语花香,云梦山演兵岭高台上有一老一少席地而坐,一前一后。

绿茵巨树之下的光滑石台之上,一名年过九旬的老者面朝山越席地而坐于蒲团之上闭目不动若山,赫然便是当代鬼谷门派的鬼谷子王祤。

在其身后席地而坐的一俊朗青年便是当年河畔带回来的姬川,此时姬川的灵魂来自后世,在鬼谷门近二十年的熏陶已然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战国时代本地人了。

只见他微微起身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对前方的鬼谷拱手合礼而道:“是,师尊——!”

姬川再次坐下,便回答鬼谷子的问题,道:“所谓天下时势,乃天下大势运动之趋向。天下之势,即推动天下大势之万道。天下若为海,则风为时,因风而动之潮流为势也,握时势故可弄潮也。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审时而度势,因时而用势,故可存世也。”

“如何揣天下?”鬼谷第二问。

姬川沉思片刻便仰头看向鬼谷子的背影,答:“揣天下犹若揣人心,若揣人心,则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故可推知其心之所意向也;若揣天下,则观其国情、观其财货几多、观其百姓几何,观其地形之险易、军力之强弱、君臣之贤愚,再观天下时势之福祸、民心之向背,故可大致推知其国运或盛衰、或兴亡。”

“为师有天下三剑之道,川儿欲走何大道?”鬼谷第三问。

姬川闻言微微躬身,拱手合礼,道:“敢问师尊,三条大道是为何道?”

鬼谷王祤闭目而答:“以道为背,以德为峰,以阴阳为气,以五行为柄,上可断天光,下可绝地维。是为圣者之道;以万民为背,以贤臣为峰,上可应天道,下可顺地理,中可和民意。是为贤者之道;以精钢为峰,以合金为背,以森冷为气,上可斩头颅,下可断双足,中可破腑脏。是为霸者之道。”

“师尊,徒儿愿学霸者之道!”

“为何?”鬼谷言简意赅。

姬川回答:“今逢战国乱世,列国征战不休。此大争之世,强者强,弱则亡,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今世之天下战国,唯霸者之道可行天下,故徒儿选择霸者之剑。”

“霸天下——!”鬼谷子轻声低语,细不可闻,对此并未评判,仍旧一动不动,最后一问:“川儿,可有何志向?”

姬川抬头看向鬼谷子,重生战国以来,成长于鬼谷门下,近二十年了,与王祤亦师亦友,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姬川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心中的志向,没有任何隐瞒:“徒儿欲回卫国新都帝丘(濮阳),拨乱反正,报父母之仇,诛伪侯子男劲。振长策而驭宇内,统四海而驭八荒,合九路诸侯,一匡天下——!”

盘坐许久未动,未曾睁眼的鬼谷豁然睁开了双目,苍劲而犀利的目光直视着前方一览无余的山川大岳,片刻便起身。

姬川见师尊不语而起,当下也紧随而至的站起来,鬼谷子一手向背一手抚须而漫步游走,姬川看见老师一语不发,当下也只能默默的跟在身后。

王祤忽然说道:“川儿为卫国公族后嗣嫡系,有气吞天地之志向,拥经天纬地之才华,然心有余恐力不足也。今之卫国在诸雄之中夹缝求存,当今天下局势,卫国欲图强,必遭灭国之祸。难也——!”

而今天下战国七雄格局已定,七雄为刀俎,卫国、鲁、中山国等小国皆为鱼肉,纵使如鬼谷子这样的人也找不到卫国何以争霸天下。

老师的不看好并未动摇姬川的内心,只见他悠悠然的说:“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说的便是越王勾践十年蛰伏灭掉了吴国,言尽于此,不言而喻。

王祤一听回身看向姬川,后者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没有任何避让,双眸涌动的华彩仿佛可以吞天地,又如巍峨泰山一般不可动摇。许久,鬼谷子直视着姬川微微点头,“川儿更甚仪、秦、鞅也。”

张仪、苏秦、公孙鞅哪一个不是震古烁今的大才,王祤此番言语,让姬川比较吃惊的是,原来商鞅这个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师承鬼谷,世人皆以为鞅为公叔痤弟子,师承西河学派,难怪商鞅也懂兵法。

这几位鬼门之下的高徒,商鞅以故,张仪已达不惑之年,四十多岁了,苏秦也是要奔三十的而立之年了,其中最小的便是刚刚二十岁的姬川。

商鞅和张仪一个已故一个在世,都已名动天下,而前几年前学成出山的苏秦还未显迹,按照后世记载,苏秦和张仪不再同台角逐,苏秦发迹要比张仪晚。

重生之前,这些名人都是姬川崇拜的对象,无不是搅动天下战国风云的牛人,而今老师如此当面不吝盛赞,原本豪气吞天,欲一匡天下的姬川倒是脸红的有些不好意思:“师尊谬赞,卫鞅变法于秦而强秦,鞅虽已故而法存于秦,当今秦王不失为一代雄主,师兄张子出仕相秦,助秦王东出函谷,龙门称王,两位师兄皆为王佐之不世奇才,季子(苏秦)师兄虽未名动天下亦不过是时间而已,纵横天下指日可待,川比之三位师兄,才疏志大,确是不敢比肩。”

“哈哈哈~~”鬼谷王祤抚须仰天一笑,“川儿行冠之年便能说出这番话,为师甚慰,而今所学已集大成,鬼门再无术可授于川矣——!”

“师尊这是要赶徒儿走了吗?”姬川一听老师这番话所折含的隐喻,内心触动不已,重生战国,始于鬼谷,近二十年来,与鬼谷王祤亦师亦友亦父,往昔的画面顿时历历在目,突然听到这番话,姬川心中五味杂陈。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王祤看着姬川不禁想起了当年山间淇水河畔的光景:“二十年前,为师在朝歌淇水河畔发现襁褓中的你,那时天雷滚滚,乌云压境,天地色变,川儿却不哭不闹,双目神采奕奕,为师深感惊为天人,当年便看出川儿非常人也,而今川儿不但已集捭阖(bǎi,hé)之术大成,更是尽得我鬼门绝学,亦有常人不敢有之气吞四海八荒,一匡而霸天下之志向……”

姬川一听老师的回忆,不经也回忆起了重生那一天的光景,的确是天地色变,乌云压境,风雨欲来,本以为就此身陨,却不料遇到了鬼谷子而绝境重生,再回首莫不感慨。

“川儿——!”

“师尊——!”陷入思绪中的姬川忽然被鬼谷子唤回神来,当下躬身合礼,抬头一看,鬼谷子已经转身负手而立,遥望远方天际。

“川,虽始于鬼谷,然属于天下——!”

语毕,鬼谷子从袖中取出一信物递给了姬川,赫然便是当年其母留下的信物,接过信物姬川知道无法继续留在云梦山了,终是不忍,唯有一叹,便说道:“姬川已行冠之龄,却无字,敢请师尊赐表字!”

鬼谷子闻言仅仅思绪片刻便说道:“天下战国,大乱之世,是为大争,川有血气,志吞八荒,必有争心。”

“峥——!”

姬川闻言心中长呼吸一口气,后退几步当即再行礼,道:“多谢师尊赐字,卫峥愿师尊万年!”

卫国公族嫡系后嗣,姓“姬”、名“川”、字“峥”。

“去吧!”鬼谷子挥了挥手。

“师尊保重——!”卫峥再叩首,终是他身了去。

鬼谷子转身看向卫峥消失的背影,不禁拂袖抹苍泪,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二十年师徒之情,不似父子胜似父子,卫峥是他这一代鬼谷子也是历代收入门下的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为得意的一位弟子,是历代鬼门一派所有弟子中唯一一个尽掌鬼谷绝学集大成者。

捭阖者,天地之道,鬼谷门徒,纵横天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卫峥出山了,这天下不知道会因此成为怎样的光景,王祤悠声一叹,年以九旬,深知大限将至怕是等不到爱徒霸天下那一天了。

……

Ps:关于苏秦张仪是不是在同一时代,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另外关于商鞅师承何处也众说纷纭,这里也是一家之言,先秦时代的历史考究本就困难,年代过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