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 分类:奇幻 | 字数:3.0万字

第十章 王茂章

书名:南国江山 作者:四国军棋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0:15

第十章王茂章

王茂章少年时就从军了,他骁勇刚悍,每次临阵时都务必身先士卒,因此深受杨行密的器重。

此刻,王茂章的大营中,杨渥正梗着脖子一脸的怒气。

“王将军,父亲可是亲口吩咐过的,让你拣选一千精锐士兵听候在下的调遣。如今您拣选出来的人里面,老弱病残的就占了十之六七,真正算得上精锐的只有不到两百人,难道这就是你选出来的精锐吗?”

今天一大早,他兴致冲冲穿上明光铠,带着朱思勍和父亲给他安排的两个营指挥范思从和陈璠,来到了王茂章的大营。

哪知道,王茂章先是客客气气的接待了他们,让人将他们带到给他安排的营地。结果一进营地,就见到调拨给他的一千人,竟然很多都是老弱病残,人数也远远没有一千人,最多只有八百人。

怒气冲冲的杨渥自然不甘心,于是就有了闯到王茂章大营内质问的一幕。

“杨指挥,这里是军中,军中就有军中的规矩,可不是乱糟糟的酒宴上。你这样冲着上级大哄大叫的,成什么样子?”王茂章还没开口,一旁他的副将李虔站起身来大声呵斥道。

杨渥也知道自己不能太过无礼,这里毕竟是军营,冲撞上级在什么时候都是大罪,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杨行密的长子,只怕早就有人冲上了先叉他下去打上几十大板了。

“是,末将失礼了,请将军息怒。”杨渥赶紧抱拳道歉。

“罢了,杨指挥初到军营,还不习惯军中规矩,有些冲撞也是难免。不过下次可要记住了,军营之中可是只有杨指挥,没有什么杨公子的。你如果受不了军中的规矩,那就回去做你的杨公子吧!”上首王茂章淡淡的道。

上来就是个下马威啊,杨渥心中暗恨。

王茂章久在军中,深受杨行密的器重,如今的官职是都指挥使。

他麾下兵马有上万人,这次吴王杨行密下令让他调拨军中精锐千人给杨渥,这可是跟割他的心头肉一般,自然老大的不情愿。然而碍于军令,他也不得不照做,但掺点水分却是难免。

“不知道杨指挥一大早的闯入本将的营帐所谓何事?”王茂章沉着脸问道。

所谓何事难道你自己还不清楚吗?杨渥暗自恼怒。

“末将受父亲之命,前来接收属于末将的两个营。按照父亲的军令,应该是一千人的精锐士兵。可是到了营帐后却发现王将军给的人里面,很多都是老弱病残,而且总人数也远远没有一千人,最多只有八百人不到。”

“是七百六十三人,其中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壮共为两百七十三人,余者都是老弱。”一旁的朱思勍补充道。

“不错,所以末将前来询问将军,为何会如此。”

“哼,军中向来都是如此,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另一个脸色阴郁的副将冷笑说道。

上首王茂章解释道,“杨指挥有所不知,自从当初黄巢贼席卷江淮以来,江淮之地,先有秦彦、毕师铎之乱,后又有秦宗权、孙儒霍乱江淮;尤其是孙儒军,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江淮之地,元气大伤。虽然经过大王多年修养生息,但依然是疲敝不堪。”

“如今的淮南军中,不管哪位将军的兵营,其中的精锐都只是少数人,多数的都是老弱。本将特意给你拣选了许多精锐,就算是其余的士兵,那也是打老了仗的,算起来也是优秀的士兵了。此事,就算你初入军中还不了解,但你身边这几个副将也应该知道。所以杨指挥也要理解本将的难处,休要说本将不听大王的军令。”

杨渥听得瞠目结舌,转过头看着朱思勍等人,三人都是略微点头:“是这样的,公子。”

杨渥沉默了,他知道古时候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这样,少数的一些精锐加上一大群凑数的普通士兵就是一支军队了。打仗的时候,精锐敢战的士兵在前面冲锋,后面跟随的都是怯懦胆小的士兵。所以对于那些敢战的精锐,每个将军都是以各种丰厚的待遇拉拢,当作心头肉一般牢牢抓住手中。

当然他也知道,王茂章的话语中肯定有所夸张。军中的情况虽然不怎么好,精锐士兵不多,但绝大多数人都还是青壮年,真正的老弱还是少数。

如今各个藩镇的军队中采用的都是募兵制,一般老弱是不会被招募进军队的。王茂章显然是夸大了军中的难处。

另外,杨行密的意思他不可能不知道。让他拣选出一千精锐,这是准备给杨渥当做亲军使用,是让他选真正的精锐出来的,绝对不能用普通军队的情况来对待。

不过真要是选出一千精锐敢战之士交给他的话,王茂章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太多了,这显然是他所不愿意的。

他还想着建功立业,将来成为一方节度使呢,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怎么能行?于是,除了其中少部分人是真正的精锐外,其他人都是用来凑数的。

他这种做法在这个将军队看作自己私有的时代是很正常的。若是以前的杨渥,王茂章这样做只怕已经将他给得罪了;不过如今的杨渥就要宽容多了。世道如此,不是说变就能变的。他要想改变这种军队私有的状况,首先得有一只自己的军队才行。

“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那些老弱士兵,除了消耗粮食、凑凑人数外又能做什么?我要的是一只精锐的亲军,不是看着人数众多,实际上却没有多少战斗力的花架子。”想到这里,杨渥下定了决心。

“一个营500精锐!”他一脸肃然的盯着王茂章认真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王茂章一愣,当即问道。

“王将军,末将也知道将军的为难之处,末将也不愿多做要求。既然军中精锐不多,那么就只要500人的精锐。王将军乃是淮南名将,麾下上万兵马,想来选出500精锐还是很容易的。”杨渥对他解释道,“只要是年纪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精锐,手中见过血的,一共500人就行,至于其他老弱,末将就不要了,将军觉得如何?”

上首王茂章暗暗想道,“500人的精锐,咬咬牙也能拿出来,而且他毕竟有王命在身,本将也不好不从,如今他既然退了一步,只要一半的人马,本将也不如见好就收?再者,昨日见他诗才不错,大王对他也很欢喜,想来将来是会成为大王的继承人的。不如如今卖他个好,将来也好相见。”

想到这,王茂章点点头道,“好,就给你500精锐。你那里现在已经有两百七十三人,张崇,你现在就去军中挑选剩下的两百二十七人,凑齐五百人,不得有误。”

“是,末将遵命!”张崇也就是刚才那个脸色阴郁的副将,他抱拳领命转身出了营帐。

“末将等也一同去看看。”朱思勍三人心中一动,向杨渥行了一礼后便跟随出去了。

对于他们的小心思王茂章只当作不知道,又开始交代粮草军饷的事情。

“你这一营虽然是从本将这里分出去的,但实际上却属于大王的牙兵。所以按照我淮南的常例,你麾下的所部粮草和军饷应该直接由节度使府管,本将可是不负责的。当然,今天是第一天,他们的粮草就由本将负责出吧。”王茂章淡淡的道。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各个势力的军队一般都由牙兵、牙外兵、外镇兵、州兵和作为预备役性质的团练兵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牙兵就是节度使培植的私兵武装,也就是属于节度使自己的亲军,直接负责节度使牙门宿卫。像淮南节度使府所在的牙城内就驻扎了几千人这样的亲军。杨渥目前的这一营500人,也应该属于牙兵体系。

至于牙外兵,虽然同样驻扎在节度使的治所,但不负责节度使的宿卫。比如王茂章的所部就是这样的军队,驻扎在广陵城外,随时准备出征外地。

总之,这个时代的兵制是有些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处于相互制衡的状况下。

“如此就多谢王将军了,待得日后,末将定有报答!”在这些细节上,杨渥也不愿多计较。

如今的他虽然顶着吴王长子的身份,但在军中却是半点威望都没有,所以不想刚进军营,就将王茂章这种手握重兵的大将给得罪了。

更何况,杨渥可是知道,虽然现在的王茂章还不怎么出名,但是在来年援助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战役中,王茂章名扬天下。

当时他率领7000人的军队,将朱温的侄子朱友宁率领的宣武军给打得大败,不仅杀死了朱友宁,将他的首级传到淮南示众,还俘获斩杀了敌人数以万计。

后来朱温听说朱友宁死了,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日夜兼行奔赴青州救援。面对朱温的大军,王茂章闭垒不出,示敌以弱,等侦察到朱温军队稍微懈怠后,这才率兵冲出,发起闪电般的攻击,多次击败朱温军队。

他性情豪迈,每次打仗打得尽兴后,他就退回营地里坐下,召集诸将饮酒。等敌军再次出现懈怠后,他又带兵出营奋战。

一次,朱温登高观战时,望见对面敌营里有一员大将坐在地上饮酒,就去问那些投降他的士兵,这才知道那人就是王茂章。

朱温长长的叹气说道:“假使我能得到此人做将领,天下就不够我平定了!”

可以说,出兵青州的这次战役让王茂章名扬天下。后来他回到淮南后又率军平定了安仁义的叛军,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这样一员猛将,杨渥拉拢都来不及,哪里愿意去得罪。

趁着张崇还在点选精锐的空挡,杨渥赶紧向王茂章请教军务,语气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怠慢。

见杨渥如此客气,王茂章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先前的稍许不快也早就抛之脑后了。

不得不说王茂章久居军中,又担任要职,对军中事务的了解比起朱思勍三人来要深刻的多,这一番讲解下来,让杨渥大有收获。

……

“所以本将以为,为将之道,首先就是要勇于身先士卒,如此士卒才能勇敢的跟着将领冲杀敌阵。以如此精锐敢战之士为先锋,然后才能战无不胜。”

王茂章显然属于勇将,他将自己对带兵的看法对杨渥讲解了一番后,最后又如此总结。

虽然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杨渥也是不能不承认,在这个时代,只要勇于身先士卒的将领,他麾下的军队战斗力一般都是不错的。

一般的战斗,将领会带着少数精锐冲击敌阵。如果战斗顺利的话,那些老弱士卒就会趁机压上去扩大战果。这些老弱攻坚或许不行,但打打顺风仗还是足够胜任的。

《三国演义》里面经常描写关羽张飞等猛将先和敌将单挑,获胜后全军掩杀过去,这种场景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些靠谱的。

不过来自后世的杨渥,更多的却是相信军纪的作用。

他不是什么勇将,也不需要做什么勇将,冲锋陷阵的事情,自然有别人为他效劳。至于他所要做的就是抓军队纪律。

是的,在杨渥看来,只有铁的纪律才能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宋朝岳飞的岳家军,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更不要说严格的纪律本来就是铸就后世近代军队、现代军队的灵魂。

他已经下定决心在之后的练兵时,主要就抓军队纪律的事情。

“启禀将军,500名精锐士兵已经点选完毕,请将军视察。”这时候张崇等人回到营帐汇报。

“嗯,杨指挥可要本将现在陪你去查看?”王茂章笑着问道。

杨渥微微向朱思勍望去,见他点了点头,心知这次张崇没有再使绊子,心中彻底放下心来。

“不必了,将军军务繁忙,末将叨扰了这么久已经是心中不安,怎么敢再劳烦将军?既然公务已了,末将也就告辞了。”杨渥抱拳行礼道。

“好,那本将也不留你。日后军务上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大可以来找本将,本将别的不懂,对军务还是略知一二的。”王茂章笑呵呵的将杨渥三人送出营帐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