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白银谷

作者:成一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第20章

书名:白银谷 作者:成一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1:16

六爷,你还是全力备考吧,不能叫你的先母失望。听说,你要问我西洋列强情形,我哪里能知道!”

“母亲大人,我今天来拜见你,其实是为另一件事。老太爷他要到各地码头出巡,你知道吗?”

“我哪里会知道?没有人告诉过我。他什么时候出巡去?”

“他说走,就要走。已经叫老夏给预备出巡的诸事了,也不管正是五黄六月大热天!他那么大年纪了,大热天怎么能出远门?但我们都劝不住他,票庄茶庄的大掌柜也劝不住他。今天来,就是想请母亲大人劝一劝他。想出巡,也得拣个好时候。就不能错过热天,等凉快了再说?”

杜筠青听了六爷这番话,半天没有言声。

他决定要出巡,已经闹得这样沸沸扬扬,她连知道也不知道。他不告诉她,下面的人,也没有一人告诉她。吕布是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也不告诉她?她当的这是什么老夫人!想出巡,就去吧。她不阻拦,即便想阻拦,能阻拦得了!

但她又不能将这一份幽怨,流露给六爷。

“母亲大人,你也不便劝说吗?”

“不,我看你父亲要冒暑出巡,是一次壮举。我为什么要劝阻他呢?只是,不知要出巡何方?要是赴京师天津,我也想随行呢。我已经离京十多年,真想回去看看。四五年前,你父亲出巡京津,我便想随行,未能如愿。”

“听说,这次是要下江南。”

“下江南?下江南,我也愿意随行。我外祖家就在江南,那里天地灵秀,文运隆盛。六爷,你也该随你父亲下一趟江南,窃一点他们的灵秀之气回来。”

“可老太爷那么大年纪了,冒暑劳顿千里,我们怎么能安心呢?”

“他身子骨好着呢,又有华车骏马,仆役保镖,什么也不用担心。你们康家不是走口外走出来的吗,还怕出门走路?”

六爷没有想到,老夫人居然是这样一种态度。她也是不但不劝阻,更视老太爷出巡为一件平常事,出巡就出巡吧。

这位替代了母亲的女人,是不是也盼望着老太爷出巡能成行?

六爷从老院出来,回想老夫人的言谈,分明有种话外之音似的,至少在话语间是流露了某种暗示。她说母亲不会怨恨她,也许她知道母亲的什么秘密吧?

六爷回来将这种感觉告诉了奶妈,他还说了一句:“她好像也同情母亲呢。”

奶妈听后,立刻就激愤了,说:“六爷,你可千万不能相信她!”

说时,竟落下泪来。

六爷没有想到,奶妈会有这样激烈的反应。就问:“母亲生前认识这个女人吗?”

奶妈叹了口气,说:“六爷,有些话,我本来想等你中举、成家后,再对你说。这也是你母亲临终的交待。现在,就不妨对你先说了吧。”

母亲去世后,奶妈就是他最亲近的人了。但他早已感觉到,奶妈有什么秘密瞒着他。现在,终于要把这些秘密说出来了。

“奶妈,我早知道,你们有话不对我说。”

“六爷,那是因为你小。说了,你也不明白。”

“现在,我已经不小了,那就快说吧。”

但奶妈说出的第一句话,就叫六爷大吃一惊:“六爷,你母亲就是叫这个女人逼死的。”

她逼死了母亲?只是,听完奶妈的话,六爷明白了母亲的去世,是同这个女人有关。可好像也不能说就是她逼死了母亲。

原来,杜筠青回到太谷之初,陪伴着父亲出入名门大户,那一半京味、一半洋味的独特风采,很被传颂一时。自然,也传入了康庄德新堂,传入康笏南的耳中。他当着老爷少爷的面时正色厉声,不叫议论这个女子。太谷的名门大户,几乎都宴请过杜长萱父女了,康家也一直没有从众。康家不少人,包括各房的女眷们,都想见一见这位时新女子,康笏南只是不松口。

不过,回到老院,康笏南就不断说起这位杜家女子。那时的老夫人,也就是六爷的生母,听老太爷不断说这位女子,并无一点妒意。听着老太爷用那欣赏的口气,说起这个杜家女子,京话说得如何好,生了一双天足,却又如何婀娜鲜活,在场面上,又如何开明大方,一如

西洋女子,她也只是很想见见这个女子。

她几次对康笏南说:“我们不妨也宴请他们一次,听一听西洋的趣事,也给杜家一个面子。”

可康笏南总是说:“要请,我们康家也只能请杜长萱他一人!”

到头来,康家连杜长萱一人也没有请。

老夫人后来听说,康家的天盛川茶庄,宴请过杜家父女。老太爷那日去了天盛川,但没有出面主持宴席,只是独坐在宴席的里间,听了杜家父女的言谈。老夫人想,他一定也窥视了这位杜家女子的芳容和风采。

但她心里,实在也没有生出一丝妒意。她甚至想,老太爷既然如此喜欢这位杜家女子,何不托人去试探一下,看她愿意不愿意来做小。杜长萱是京师官场失意,回乡赋闲,杜筠青又是失夫寡居,答应做小,也不辱没他们的。那时,老夫人也正想全心来抚爱年幼的六爷,她一点也不想在康笏南那里争宠。

她将这个想法给康笏南婉转说了,康笏南竟勃然大怒,说怎么敢撺掇他去坏祖传的规矩!

康家不纳妾的美德,天下皆知,怎么想叫他康笏南给败坏了,是什么用心啊!

不纳小就不纳吧,也用不着生这样的大气。她能有什么用心?不纳小,在她岂不更好!

从那以后,康笏南对她日渐冷淡。冷淡就冷淡吧,她本来也有满腔难言之痛,早想远离了,全心去疼爱她的幼子六爷。

总之,她是全没有把这个变故放在心上,可她的身体还是日渐虚弱起来。饮食减少,身上乏力,又常常犯困。对此,她自己也感到很奇怪。

那时,她能知心的,也惟有六爷的奶妈。

奶妈说她,还是太把那个女人放在心上了,看自己熬煎成了什么样。她真是一点都没有把那位杜家女子放到心上,可任她怎么说,奶妈也不相信。她越说自己是莫名地虚弱起来,奶妈越是不相信。

她说:“我要是心思重,心里熬煎,那该是长夜难眠,睡不着觉吧,怎么会这样爱犯困?大白天,一不小心,就迷糊了。”

奶妈说:“老夫人你太要强了,不想流露你心里的熬煎,才编了这样的病症哄我。”

她说:“我哄你做甚!我好像正在变傻,除了止不住的瞌睡,什么心思也没有了,哪里还顾得上编了故事哄你!”

奶妈说:“你真是太高贵了,太要脸面了,把心事藏得那样深!”

咳,她怎么能说清呢。

她终于病倒了。康笏南为她请了名医,不停地服名贵的药物,依然不见效。医家也说,她是心神焦虑所致,不大要紧,放宽心,慢慢调养就是了。她正在变傻,哪里还有焦虑?怎么忽然之间,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她的话了?

她终于一病不起,丢下年幼的六爷,撒手而去。她的死,似乎没有痛苦,嗜睡几日,没有醒来,就走了。但奶妈坚持说,老夫人是深藏了太大的痛苦,一字不说,走了。她太高贵了,太要强了。她死后不到一年,老太爷果然就娶回了那个杜家女子。不是这个女人逼死老夫人,又能是谁?

老夫人死后有几年,魂灵不散,就是因为生前深藏了太大的痛苦,吐不尽!

可母亲的魂灵,为什么不去相扰这位替代了她的女人?

六爷想了又想,还是觉得,母亲的死,是同这位继母有关,可逼她死的,与其说是继母,不如说是父亲!

逼死母亲的,原来是父亲?六爷不敢深想了。

6

孙北溟来见康笏南时,发现几日之间,老东台就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了许多,威严了许多,也好像年轻了许多。

看来,康老东家是真要出巡了。孙北溟知道,这已无可阻拦。他自己,实在是不便随行。今年时已过半,柜上生意依然清淡。朝廷禁汇的上谕非但未解除,更一再重申。京师市面已十分萧条。在这种时候,怎么能离开老号?

所以,见面之后,他先不提出巡的事。

“老东台,我今天来,是有件事,特意来告你。邱泰基这个混账东西,从西安回来,只顾了闯祸,倒把一件正经事给忘了。昨日,他才忽然跑来,哆哆嗦嗦给我说了。”

“什么事呀,把他吓成这样?这个邱掌柜,还没有缓过气来?”

“他这才熬煎了几天,老太爷倒心疼起他来了?”

“他还想死不想死?他婆姨是不是还天天捆着他?”

“我也没问。昨天他到柜上来,他女人没有跟着。”

“那他忘了一件什么事?”

“他说,临下班前,跟老陕那边的藩台端方大人吃过一席饭。端大人叫给你老人家捎个话,说他抽空要来太谷一趟,专门来府上拜访你。”

“说没有说什么时候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