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白银谷

作者:成一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第19章

书名:白银谷 作者:成一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1:16

经历乾嘉盛世,恰克图已成边贸大埠,天盛川也成为出口茶叶的大商号。自然,康家也成巨富。道光初年,平遥西裕成颜料庄改号为“日升昌”,专营银钱汇兑的生意,打出了“汇通天下”的招牌。从此,山西商人涉足金融业,独创了近代中国的“前银行”——票号,将晋商的事业推向了最辉煌的阶段。康家依托天盛川茶庄的雄厚财力和既有信誉,很快也创办了自家的票庄:天成元。康家也由此走向自己的辉煌。

票庄是钱生钱的生意,发达起来,远甚茶庄。尤其到咸丰年间,俄国商人已获朝廷允许,直入两湖采购茶叶,还在汉口设了茶叶加工厂。俄商与西帮的竞争,已异常残酷。康家虽没有退出茶叶外贸的生意,但已将商事的重心,转到票庄了。

天盛川茶庄的大掌柜林琴轩,是一位颇有抱负的老领东了,他苦撑茶庄危局,不甘衰败。对

东家重票庄、轻茶庄,一向很不以为然。所以,当四爷和老夏来求助时,他毫不客气,直言他是支持老太爷出巡的。

“叫我说,老太爷早该有此壮举了。看看当今天下大势,危难无处不在,可各码头的老帮伙友,一片自负。尤其他们票庄,不但自负更甚,还沉迷于奢华,危难于他们仿佛永不搭界!

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老太爷不出面警示一番,怎么得了!”

四爷说:“林大掌柜一片赤诚,我们一向敬重无比。所以才来求助大掌柜,只有大掌柜的话,老太爷肯听。我们不是阻拦老太爷出巡,只是想叫他错过热天,毕竟是年逾古稀了。”

老夏也说:“听说外间也不宁静。要出巡,选个好时候,总不能这样,说走就要走。”

林琴轩说:“这你们就不懂了。我看老太爷才不是心血来潮,他是专门挑了这样的时候。

大热天,外间又不宁静,以古稀之年冒暑冒险,出行千里巡视生意,这才像我们西帮的举动。时候好,又平安,不受一点罪,那是去出游享乐,能警示谁?”

四爷说:“父母在,不远行。现在家父要远行,林大掌柜,你说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林大掌柜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太爷生了你们六位老爷,不是我说难听话,你们有谁堪当后继?”

当着四爷的面,林大掌柜就说出这样的话,老夏虽感不满,也不便顶撞。因为即使当着老太爷,林大掌柜有时也是这样直言的。看看四爷,并无怒气,只是很虔诚地满脸愧色。

“林大掌柜说的是,我们太庸碌了,不能替老太爷分忧、分劳。”

“四爷,你真是太善了,善到这样没有一点火气。你像归隐林下的出世者,不争,不怒,什么都不在乎,这哪里像是商家?”

老夏忙说:“四爷这样心善,有什么不好!”

林大掌柜说:“你们几位老爷,都是这样逸士一般,仙人一般,商家大志何以存焉?”

四爷依然一脸虔诚的愧色,说:“哪里是逸士仙人,实在是太庸碌了。要不,还需劳动老太

爷这样冒暑冒险出巡吗?”

老夏说:“林大掌柜,三爷在口外巡视生意,已经快一年了。三爷于商事,那是怀有大志的。”

林大掌柜居然说:“三爷他倒是有心劲儿,可惜也不过是匹夫之勇。”

老夏就说:“林大掌柜,你也太狂妄失礼了吧?当着四爷,连三爷也糟蹋上了,太过分了!你当大掌柜再年久,也要守那东伙之分、主仆之别吧?”

“正是当着四爷,我才这样直谏。”

四爷忙说:“林大掌柜一片赤诚,我们是极为敬佩的。所以我们才来求助大掌柜。”

“不用劝老太爷了,他想出巡,就叫他出巡。他能受得下旅途这点辛苦,不用你们瞎操心。你们康家是拉骆驼起家,不应该怕这点旅途辛苦。没有这点辛苦,哪还能立足西帮!”

四爷说:“那就听林大掌柜的,不再劝阻老太爷出巡。林大掌柜能否为老太爷选一相宜的出巡路线?”

林大掌柜说:“还是怕热着老爷子吧?叫我说,他想去哪儿,就由他去哪儿。你们无非叫我劝他,往凉快的地界走。可叫我看,三爷既在口外,他一准下江南。”

“下江南?”

“大热天,下江南?”

“你们不用大惊小怪了,下江南,就由他下江南。”

林大掌柜说话不留情,可执意要四爷和老夏留在字号用饭。席间几盅酒下肚,他说话就更无情了。除了老太爷,几乎无人不被数落,尤其是票庄的孙北溟大掌柜,林琴轩数落更甚。

四爷和老夏,也只能虔诚地听着。

5

求助的三位人物,就有两位不但不劝阻,反而很赞成老太爷出巡。六爷听了这个消息,心里倒是暗暗高兴。只有一个孙大掌柜,没有说定是劝阻,还是赞同。四爷说,听孙大掌柜口气,好像是不赞同。

孙大掌柜可不是一般人物,他要出面阻拦,说不定真能把老太爷拦下。

六爷想了想,忽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他最不愿意见的老夫人。老夫人出面劝阻,那会怎么样呢?六爷知道,老太爷是不会听从她的劝阻的。但应该请她出面劝一劝。于情于理,都应请她出面劝一劝。趁见老夫人的机会,也可进一次老院。

这天从家馆下学回来,吃过晚饭,就去老院求见老夫人。下人传话进去,老亭很快就出来了。

“六爷,我这就去对老夫人说。老夫人要问起,六爷为什么事来见她,我怎么回话?”

“我正预备明年大试的策论,怕有制夷之论。所以想向老夫人问问西洋列强情形。”

“六爷稍担待,我这就去说。”

老亭进去不多久,老夫人身边的吕布就跑出来了。

“六爷是稀客,老夫人一听说,就叫我赶紧来请!”

六爷真是没有想到,这样容易就进了老院。以前他想进老院,总是以求见老太爷为由,老太爷又总是回绝他。但他从没有求见老夫人。这位替代了母亲的女人,他最不想见她。今天来见她,也完全是为了母亲。

跟着吕布,穿过两进院,来到了父亲的大书房。

这里也曾经是母亲生前居住的地方,但他自己是一天也没有在这里住过。他一落地,就和奶妈住进了派给他的那处庭院。母亲也常常住在那里。

现在,这个替代了母亲的女人,已经站在大书房的门前。她这样屈尊来迎接,六爷心里更感到不快。

“拜见母亲大人了。”

六爷正要勉强行跪拜礼,老夫人就说:“吕布,你快扶六爷进屋,我这里不讲究,快不用那样多礼。”

进屋后,又把他让进了她的书房,是想消去长辈的威严吧。其实,他在心里从来也不认同她这位继母。

这间书房,以前也是母亲的书房。里面的摆设,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有些凌乱。书橱上置有《十三经注疏》、《钦定诗经》、《苏批孟子》、《古文眉铨》、《算经十书》、《瀛环志略》、《海国图志》、《泰西艺学通考》一类书籍。六爷猜不出这个替代了母亲的女人,是否会读这些枯燥的书,也猜不出母亲在世时,这些书籍是否已放置在此了。

这里的书橱,可比他自己房里的书橱精致得多,是一排酸枝浅雕人物博古纹亮格书橱。那边

,老爷子的书房,放置书籍的更是红木书卷头多宝架。

“听说六爷正在为明年的大比日夜苦读呢。”

这个女人的京话,说得这样悦耳,六爷也感到很不快。

“我哪里是读书的材料,不过是遵了老太爷的命吧。”

“六爷极有天分,我是早知道的。明年一准会蟾宫折桂,为你们康家博回一份光耀祖宗的功名来。”

“谢谢母亲大人的吉言,只怕会叫大家失望的。”“不会。六爷,叫谁失望都不怕,但能叫你的先母失望吗?这么多年了,她的在天之灵一直惦记着你,真是得信那句话:惊天地,泣鬼神!”

六爷没有想到,这个女人会说这样的话。她是真心这样说,还是一种虚情假意?

“先母生前的确是希望我能读书成功的。可惜,我那时幼小无知。母亲大人,难道你也相信,先母的灵魂还在挂念我?”

“我一直相信。”

“你为什么会相信?”

“因为我也是一个女人。尤其是我住进了你父亲的这座大书房,住进了你的先母住过的这一半大屋,我就能理解她了。”

“可是,父亲一直不让我相信先母的鬼魂。”

“但我相信。”

“先母的灵魂,回到过这座大书房吗?”

“没有。我盼望她能来,但她一直没来。”

“你不怕她的鬼魂?”

“我知道,她不会怨恨我。”

“那先母怨恨谁?”

“六爷,我不能给你说。”“为什么不能说?”

“我不能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