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摸金玦之鬼门天师

作者:天下霸唱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第8章

书名:摸金玦之鬼门天师 作者:天下霸唱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37

这也不奇怪,之前祖父让我死记硬背下他那本四旧残书,如今我想忘都忘不掉了,一条条起起伏伏的龙脉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不知不觉已至半夜时分,我在被窝里胡思乱想,一旁的陆军早已沉沉睡去,地窝子里变得冰冷拔凉的,隐隐约约可以听到胖子的鼾声。我心知守夜添柴的胖子又他娘的睡着了,正想起身去同他轮换,忽听隔壁当作柴棚的地窝子中有轻微的响动,一听就是有人在挪动木柴。我心说:嘿!真他娘有鬼不成?立即睁开眼,用手一推陆军,又出去在胖子屁股上踢了一脚,对他们指了指柴棚的方向。胖子和陆军顾不上穿衣服,只把皮帽子扣在脑袋上,抄起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紧紧跟在我身后,蹑手蹑脚来到外边,只见旁边那处地窝子的门板开了一条缝。我打开手电往里面一照,正赶上一只毛茸茸的大狐狸用嘴叼着木柴要往外溜。狐狸在暗处突然被手电筒的光束照到,顿时龇出尖牙,双眼放出凶光!

17号农场存放的木柴,总是无缘无故地减少。我们夜里前去捉贼,打开地窝子的门,发现是只大狐狸在偷木柴,三个人稍稍一怔,随即醒悟了过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咱还得先往前说。

大概在一个多月以前,秋天的北大荒,是色彩最丰富、风景最美丽的时候,广袤的原野上黄的黄、绿的绿,远处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交界的地方层林尽染,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比油画还要迷人。当时有几个从牧区来的女知青,到17号农场看望同学,按说兵团上有规定,不属于兵团的人不准接近边境,但是我们这个17号农场太荒凉了,山高皇帝远,一年到头也没几个人来,所以排长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几个女知青一看这地方的景色太美了,不由自主地陶醉在如画的风景之中,在荒原上走出很远。

17号农场的位置十分特殊,正好位于北大荒地图上突出的位置,西北是漫长的边境线,东面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接壤,西侧同大漠草原临近,往南全是无边无际的沼泽湿地。当时的中苏关系极为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不过这一带全是沼泽湿地,人都走不过去,苏军坦克更是无法行动,所以17号农场没有后撤,留下的人仅有十几个。牧区来的几个女知青不知道危险,在荒原上越走越远,都快走到原始森林了。她们也是命大,没有遇到狼,反而在草丛深处发现了两只刚出生的小狗。小狗睁着两对黑溜溜的大眼睛,见了陌生人显得非常惊慌。女知青爱心泛滥,抱起来就舍不得撒手了,索性抱回地窝子,还准备带往牧区,没想到捅了一个大娄子!

整个17号农场的人数只有一个班,编制却按一个排,排长是头一批来北大荒屯垦戍边的军人,他对荒原和森林中的事情很熟悉,听到这个消息,立时吓了一跳,以为女知青们捡回来的小狗是狼崽儿,急冲冲跑过来看了一眼。原来不是狼崽子,当然也不是什么小狗,而是两只小狐狸,看样子生下来还没有多久。排长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命令女知青们赶紧把两只小狐狸放回去,从哪儿捡回来的放回哪儿去!几个女知青软磨硬泡苦苦央求排长,表示一定好好喂养小狐狸,等长大了再放归森林。排长不通情面,麻虎脸往下一沉,将她们几个人带到外面,说明了这件事情的利害关系。狐狸不是狗,养不起来,再说小狐狸丢了,大狐狸肯定要找,找不到就会报复。狐狸不仅报复心强也极其狡猾,千万不要自找麻烦。排长还吓唬几个女知青说,如果不把小狐狸送回去,他就要报告上级。女知青们委屈地掉下眼泪,只得准备把小狐狸送回去,怎知一进地窝子,才看见这两只小狐狸已经死了,可能是受到了惊吓,也可能是不适应环境。排长见状也觉无奈,野生的狐狸关进地窝子不死才怪。事到如今无法可想,只好让人把小狐狸远远地埋了。

几个女知青惹完祸捅完娄子就走了,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狐狸要报仇盯上了17号农场,它通过气味认定,杀死两只小狐狸的凶手,就是住在地窝子里的那些人!

5

打这儿起,大狐狸经常围着地窝子打转,三天两头捣乱,把农场里几只下蛋的鸡全咬死了。排长也急了,知道这仇疙瘩解不开了,只要大狐狸不死,就会不断展开报复。17号农场虽然荒凉,却并非完全没有人迹,偶尔会有蒙古族牧民,以及在原始森林中出没的鄂伦春猎人经过。而无论是草原上的牧民还是森林中的猎人,都对狐狸十分敬畏,愚夫愚妇见到狐狸,往往会对之膜拜。在排长看来这都属于迷信,不过兵团有纪律要尊重当地风俗,所以他从来不打狐狸。如今被逼无奈,他向大兴安岭的鄂伦春猎人借来两条猎犬,带上步枪骑马追击这只狐狸。一连追了三天三夜,步枪和猎犬让狐狸疲于奔命,最后也不知是死是活,反正消失在了荒原深处,再也没在17号农场附近出现。

大伙儿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承想狐狸趁17号农场人员减少防备松懈的机会偷偷溜了回来!它似乎知道半自动步枪的厉害,不敢正面出现,暗中把人们储备过冬的木柴一根一根叼走,倘若我们再晚发现几天,大风大雪一来,就得眼睁睁地等死了。都说狐狸狡诈阴险,没想到会狡猾精明到这种程度,真不知道狐狸是怎么想出来的,它居然明白地窝子里的人依靠木柴活命,没了木柴全得冻死!

这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刚这么一打愣,老狐狸如同背上插翅一般,“嗖”地一下,从我们三个人的头顶上蹿了过去。它体型虽大,却轻捷灵动。等我们三个人回过神儿来,狐狸已经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我们身后数丈开外。

虽说我们家祖上是靠打狐狸发迹的,我却从不相信有什么成精的狐狸,但是这只狐狸真快成精了,居然会钻进地窝子偷木柴,这是存心想要我们的命啊!倘若让它从容脱身,往后还指不定生出什么变故!我刚想到此处,胖子已然转回身去,端起步枪就要射击,结果忙中出错,枪栓还没拉开,他手忙脚乱地去拉枪栓。

狐狸见了步枪,吓得心惊胆战,恨恨地盯了我们一眼,抹头飞奔而去。我和胖子、陆军三个人又气又急,却也无可奈何,因为狐狸逃得太快,等我们拉开枪栓再瞄准,对方早就跑没影儿了。老排长经验那么丰富,使用半自动步枪骑着马带着猎犬,追了好几天也没打死这只狐狸,可见其狡诈灵活非比寻常。它想出来对付17号农场的招儿,简直匪夷所思,让人防不胜防!今儿个让它跑了不要紧,我们这个冬天算过不踏实了!

正当此时,夜幕下突然跃出一个黑影。我们借着月色一看,分明是一条大黑狗,额顶生有一道红纹,头脸似熊,声如虎吼,斜刺里扑倒了狐狸,露出牙刀,张口便咬。那只大狐狸只顾向17号农场地窝子里的人报复,黑狗又是从下风口忽然掩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它猝不及防,一下子被黑狗扑个正着,但这狐狸老奸巨猾,身躯灵敏,倒地之后并不急于起身,因为一起身便会让大黑狗顺势按住,它就地连续翻滚,等黑狗一口咬空,狐狸也已腾身而起。它看出大黑狗凶恶异常,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毫不犹豫地狂奔逃命。

大黑狗一咬未中,虎吼一声,再次向前跃出。它这一跃后发先至,势如猛虎。狐狸应变奇快,发觉势头不对,电光石火间一个急转,又让黑狗扑到了空处。这几下兔起鹘落,生死只在一线之间,把我们三个人看得目瞪口呆。尖果听到了外面的响动,也拎着棍棒出来查看,见到此情此景,同样惊得呆住了。月光从浓厚的乌云缝隙中透下,在莽莽荒原之上,大黑狗和狐狸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追逐!

第四章 向风中逃亡(中)

1

狗与狐狸生来就是天敌,那条大黑狗凶猛顽强,见了狐狸只顾往死里咬,而狐狸则凭借老道的经验临机生变,有这么好几次,眼看快要被黑狗扑住,它却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逃脱,每次都只差了那么一丁点儿。我们端着步枪站在一旁,都替大黑狗在手心中捏了一把汗,眼瞅狐狸一次又一次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逃脱,急得众人直跺脚,连叫可惜!

不过我们很快就看出来了,那条大黑狗矫捷如同虎豹,狐狸终究无法彻底摆脱它的追击,只能在死亡边缘拼命地兜圈子,随着气力逐渐消耗,必定会被大黑狗咬死。我们四个人认识这条大黑狗,之前蒙古族牧民转场路过此处,这条叫“乌兰”的大牧羊狗生小狗,乌兰在蒙古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属于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名字,牧民们将小狗托付给尖果照料,那条小狗正是乌兰所生,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已经同蒙古族牧民转场的大黑狗,为什么又回来了?事后看到大黑狗脖子上拴了一块羊皮才明白,原来蒙古牧民不识字,在羊皮上画了图给我们传递信息。大致上说,大黑狗不放心小狗,蒙古牧民认为17号农场位于荒原深处,又值百年不遇的奇寒,仅有几个年轻人留守很不安全,于是让大黑狗过来与17号农场的人一起过冬。大黑狗来得也巧,正赶上我们在柴棚门前与狐狸对峙,当即扑上前来撕咬。老狐狸百密一疏,完全没想到17号农场中会有如此凶悍的巨犬。这条大黑狗非是寻常的猎犬可以相比,据说乃是蒙古大军远征欧洲之时,从西伯利亚雪原上找到的犬种,血统非常古老,三只巨犬围攻可以将一头重达千斤的大熊撕成碎片,它们生存在条件最恶劣的西伯利亚,当地猎人常带这种巨犬打熊,统称“猎熊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