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摸金玦之鬼门天师

作者:天下霸唱 | 分类:奇幻 | 字数:6.9万字

第2章

书名:摸金玦之鬼门天师 作者:天下霸唱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37

大少爷连住的地方都没了,只好找了处无主的破屋容身。想当年有钱的时候,出门从来都是前呼后拥,到什么地方都有朋友,别人可不是冲你这人,而是冲你这钱。这会儿穷了,连只耗子都不上门了,这叫什么呀?这就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古人说得好:“走遍天下游遍洲,人心怎比水长流。初次相见甜如蜜,日久情疏喜变忧。庭前背后言长短。恩来无意反为仇。只闻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

到了这个地步,大少爷才知道肝儿颤,人得吃饭呀,可这什么都不会,拿什么换饭呢?从来不学无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挣钱的本事没有,花钱的门道儿全会,他这样的人你让他干什么去?

到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大少爷想出一招儿!要说咱这位爷,他也并非一无是处,以前家有钱那阵子,他就喜欢玩枪,员外爷宠儿子,当初托人给他买过一杆双筒鸟铳,过去的鸟铳全是前膛装药,只能打一发。他这也是前膛装药,但是能打两响,射程也远,皇上老爷子跟前儿御林军的装备也不过如此。那位说了,这员外爷家再有钱,枪是说买就能买的?老时年间官商勾结,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弄把枪还不容易?于是这位大少爷就时不常带领一帮狐朋狗友出去打猎,还别说,这小子还真有几分灵气儿,再加上久练久熟,枪法真叫一个准。尤其好打兔子,野地里的兔子都让他打绝了,甭说兔子怕他,属兔的见了他都哆嗦。家落败之后,穷得家徒四壁,能当的东西全让他当了,仅有这杆鸟铳没舍得卖,他又会打猎,便挎上鸟铳,拎上药壶,上山钻老林子。如果打上两只兔子,留一只卖一只,卖了那只换几个钱,买酒买饭,留下那只剥了皮吃肉,兔子皮也能卖一份钱。好在他是光棍一个,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凭他这杆鸟铳,对付他一个人的吃喝不成问题。但他又是用过大钱的,不会过日子,打獐子、野兔卖几个钱,对他来说如同吃个泡茶,顷刻用完了,混一天是一天,手上一个大子儿也存不住。打猎毕竟看天吃饭,也常有打不到东西的时候,那就只好挨饿。

话说有那么一天,重阳节近,风高草枯,正是射猎的好时候。大少爷和往常一样,日上三竿才从被窝里爬出来,肚子里没食,饿得前心贴后心,天上掉不下热饽饽,想吃饭还得出去挣命,于是扛了鸟铳往山上走。他上的这座山,俗名唤作老鼠岭!外来人不知道的听了这个地名,通常会以为:既然叫老鼠岭,一准儿老鼠多,再不然是这山岭形似巨鼠。其实不然,在老时年间,老鼠岭经常有盗墓贼出没。盗墓贼偷坟挖洞,往往被称为土耗子。干这个行当,最好是父子兄弟,起码也得同宗同族,以免见财起意在背后捅刀子。据说在这山岭之中有一座古墓,说不上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墓了,总之是座大墓,引来很多土耗子,不知在这岭上挖出了多少盗洞,久而久之将山岭掏空了,墓里的陪葬品也都被盗走了,所以当地人将此山称为老鼠岭。

大少爷在岭上转了半天,没看见半只飞禽走兽,原以为又要两手空空了,却在此时,他这不争气的肚子拧了起来,只好钻进荒草丛中,解开裤带超度五谷轮回。那个年头没那么多讲究,有钱的用绸子擦,次等的用草纸,穷人用树枝刮两下,或在墙角蹭一蹭,怎么都能对付。且说这位大少爷,已经穷到这个份儿上了,穷讲究还不少,忙不迭从怀中掏出几张草纸,但见他“脚踩黄河两岸,手拿秘密文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在荒山野岭中放了这一个大茅,蓦地里闷上心来,开口唱起了“叹五更”。俗话说得好“女愁逛,男愁唱”,在以往来说,老爷们儿轻易不唱,好端端突然开腔唱两句,那是因为心里有愁有苦说不出。大少爷他也愁,想想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什么日子?而今落到这般凄凉境地,家里边“四个破碗三个空,一个装了西北风”,一年到头,吃了上顿没下顿,几时才有出头之日?

不怕先穷后富,只怕先富后穷,混成这个样子,还不如在裤裆里拔根毛吊死算了!大少爷感叹了一番,又寻思发愁也没用,发昏当不了死,不如到岭下坑个大户,对付几块银洋,找个烟馆好好抽上两口,那才是真格的!一想到抽大烟,他骨头缝里都是痒的,过去有钱那会儿,在烟馆里有自己的包间,甭管他去不去,别人都不能用,长年累月这屋子给他一个人留着,烟枪、烟膏、茶壶、茶碗,连床榻上铺的盖的都是他专用的,单有烟馆里最漂亮的小丫鬟伺候,给他点烟倒水,还弹琵琶唱小曲儿。大少爷斜躺着那么一抽,吞云吐雾,如醉如痴,那是什么日子?天上的神仙也不过如此。他蹲在这儿正要犯大烟瘾,忽听前边荒草丛中“窸窸窣窣”一阵怪响。

打猎的一看见草动,眼珠子顿时就立起来了!他顾不上提裤子,一手拨开乱草,一手拎上鸟铳,悄悄探出头去,往前这么一看,但见一只小狐狸,正从乱草之中钻出,几乎撞在他的枪口上了。大少爷又惊又喜,常在老鼠岭打猎,却没见过几次狐狸,狐狸皮可比兔子皮值钱多了!最不好打的也是狐狸,因为狐狸狡猾,远远的就会发觉有人过来,等你走到岭上狐狸早躲起来了,下套挖陷阱也没用,狐狸轻易不会上当。即使赶上时运,在近处撞见狐狸也不好打,一旦打不好打花了,狐狸皮就不值钱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少爷根本来不及多想,心中只道了一声“好”,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端起他那双筒鸟铳,对准了狐狸的眼睛,手指一扣就要搂火。为什么要打眼睛,准头儿足的猎人才这么打,行话叫“对眼儿穿”,子弹这眼睛打进去,那眼睛射出来,伤损不到皮毛。这时突然有人在一旁叫了声:“别打!”大少爷正在那儿全神贯注地打狐狸,冷不丁听到这么一句,直吓得他裤子落地老二横飞,急忙转过头看。原来是个老头儿,山羊胡子白净脸,六十开外的岁数,头发胡子都白了,往脸上看却没什么褶子,还真有那么几分“鹤发童颜”的意思,穿一件灰色长袍,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大少爷身后,竟连半点动静都没有。大少爷嗔怪道:“大爷别捣乱,我这儿打猎哪!”老头儿对大少爷说:“别打了,你看它多可怜。”说话间抬手往前一指,大少爷又扭脸这么一看,那只狐狸没跑,后腿跪在地上,两只前爪举起来,正对他下拜作揖。他当场吃了一惊,做声不得,猛地想起裤子还没提,赶紧低头提裤子,再一抬头,狐狸已经不见了。大少爷生了一肚子气,又不好发作,埋怨老头儿多此一举:“狐狸可怜,我不可怜?今儿个让它跑了,我就没饭吃了!”

2

老头儿微微一笑,说道:“饿不死你,你打它……”说话又抬手一指。大少爷顺着老头儿手指的方向一看,草丛中有两只山鸡,忙不迭举铳搂火。他这鸟铳是两响的,“砰砰”两枪,打下两只山鸡。如此一来,不愁今天吃不上饭了。他背上鸟铳,一手拎了一只山鸡,谢过老头儿,哼哼着山歌下了岭。一只山鸡卖钱,换了半斤高粱烧,另一只山鸡用黄泥糊熟,甩开腮帮子连吃带喝,解饱又解馋,就这么对付过去一天。从此之后,他仍在山上打猎,有的时候打得到东西,有的时候打不到东西。说来也怪,只要他打不到东西,那个老头儿就会出来,指点大少爷,或是往东或是往西。大少爷按老头儿的指点是弹无虚发,每次都能打到猎物。他对老头儿可以说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以为老头儿也是干这行的,是在这一带山上打猎的老猎户。问老头儿姓什么叫什么,老头儿也不说,大少爷只好以大爷相称。

有一天,大少爷又上“老鼠岭”打猎,转了整整一天,什么东西都没打到,也没见到老头儿,大少爷心里纳闷儿:“老头儿怎么没来?一天见不着他,还怪想他的!”没了老头儿的指点,大少爷免不了空手而归,挨了一天饿,转过天来,仍不见老头儿的踪迹。他连根兔子毛也没打到,心里可就有点儿着急了。一连饿了两天,饿得眼珠子都蓝了,扛着鸟铳在岭上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无意间一抬头,看见那个老头儿在前边,心说这可好了!急忙跑过去作揖:“大爷,我今儿个上哪儿打去?”

老头儿指点他打了两只兔子,又问了他一句:“你还敢打吗?”

大少爷说:“我有什么不敢打的?只要是大爷您说的,我没有不敢打的!”

老头儿说:“爷们儿,我实话跟你说吧,我找上你,一是看你枪法好,二是你们家的人八字够硬。你要是听我的,让你往后吃喝不愁。”

大少爷一听这话,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拍着胸脯起誓发愿,一切都听老头儿的吩咐。

老头儿不慌不忙地说:“我给你一个鹿皮袋子,今天半夜,你带上鸟铳和鹿皮袋子,躲在乱草丛里别出来,什么时候天上没有月亮了,会有两盏灯从岭上过,前边一盏黄灯你别打,等后边一盏黑灯过来,你对准了黑灯打!你把鸟铳里填满了药,你这不是两响的鸟铳吗?两响打不中,以后你也没机会了!无论打到什么你都别怕,一旦打中了,你赶紧跑过去,用鹿皮袋子扣住这东西,带到你家里,埋在东南角,再压上七块坟砖,不过你可别打开来看!”

大少爷越听越奇怪,问老头儿:“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打开来看?”

老头儿告诉他:“一辈子也不能看,你先别问了,日头快落山了,你赶紧准备准备,找个地方躲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