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出宅记(重生)

作者:落日蔷薇 | 分类:奇幻 | 字数:7.4万字

17 母亲

书名:出宅记(重生) 作者:落日蔷薇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37

树下的俞眉远却做了噩梦。

不,与其说是梦,应该说她又回忆起了过去。

……

腊月十八,屋外积满厚雪,她长发披爻跪坐在琴案前,奏一曲不成调的乐。

将军府夫人的正屋,宽敞而华丽,织金的幔帐,毫无杂色的大毛褥子,一切都舒适而温暖。

但她已无知觉,只剩日复一日的麻木。

“铮——”

琴弦一震,尖锐的声响过后,曲调嗄然而止。

啪哒……啪哒……

殷红的血从指尖一滴滴落下,滴在琴身之上。

琴身乌沉,很快便不见那些厉厉殷红,只余几点深褐色的痕迹。

她看了自己的手半晌,心头忽然怒起,震袖而起,走到墙角。

墙上挂着弓与箭,不染尘埃,却满是锈痕。

她将弓取下,细细摩娑。

“呵,神箭俞四娘……”她嘲讽地念出自己旧日名号,从箭筒里拔出羽箭装上。

勾弦引弓,她将箭朝着门口处射去。

门在此时打开,冷风嗖嗖钻入,高瘦的月白人影站在了门口。

魏眠曦手里捧着木茶托,上面搁着碗药。眼见羽箭射来,他也不躲,似乎看透这箭飞不远,还没到他跟前就落了地,发出一声脆响。

“怎么?你想杀我不成?”他迈步进屋,脚步无声,衣摆纹丝未动。

“将军今日竟有空来看我?”她没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有些恨然地看着地上的箭,十二年未拉弓弦,再加上中毒多年,她的力气早就消弥殆尽。

他进屋后,衣袖一甩,身后房门便随掌风合上。

“给你送解药来了。”他将茶托搁到屋中高案上。

解药?

慈悲骨也有解药?

那碗……明明是她的催命药。

她窒息而亡,倒在将军府后院的梅树之下,魂魄离体,她听得到却再难看见。

眼前只剩无尽黑暗。

潮冷阴森的女声,像蛰伏而出的毒蛇,响在耳边。

“魏眠曦,你怪我作甚?是,那不是解药,那是催毒的药。她身上既然没有《归海经》,你留她又有何用?如今你要娶俞家大姑娘,我就替你杀了她,也省得你左右为难,不是吗?”

俞眉远一个激凌醒了,身上已落满花瓣。

要等的人,并没出现。

……

园子里的动静渐渐小下去,除了每天晚上仍旧有上夜的婆子掐着点巡视外,白天园子里已经没有了声势浩大的搜捕。俞府的姑娘们仍被拘在各自的小院里,不许随意在园子里游玩,也就俞眉远这样住得偏僻,又没个亲娘在上头盯着的孩子,还能每日里溜出院门。

关于过去的噩梦连续做了几天,俞眉远精神恹恹的,但仍旧每日掐着点儿去树下等霍引。

抓捕莫罗这事儿吧,雷声大雨点小,查不出莫罗的下落,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上辈子就是这样。

“四姑娘,大老爷遣人来请你去一趟沐善居。”

俞眉远给老太太请了安,前脚刚踏出庆安堂准备去等霍引,不想这庆安堂外早有人守着她。

说话那人正是从容瘦院赶来的周素馨,青娆岁数小,她不放心,便亲自过来替下了青娆。

……

沐善居在外院,离庆安堂有段距离。

俞眉远小胳膊小腿的,好容易走到沐善居,时间早已过了巳时。廊下候着两个小厮,见了她扬声通传。不巧俞宗翰书房里还有外客,俞眉远只能站在游廊上等着。

上辈子她与父亲很疏远。总有人不断在她耳边提醒着这男人有多薄情寡义,她也无法在面对生母孤独离世的现实后,还能毫无怨气地在他跟前当个孝顺女儿。上辈子和这辈子,她俞眉远都是个干脆人,喜欢便喜欢,不喜欢便不喜欢,要她昧着心曲意奉承,她办不到。

记忆里的俞宗翰在她面前向来不苟言笑,也没露出过半丝亲色。他总不愿意见她,每每遇到,也都是眼神淡漠地在她身上一扫而过。

她是他女儿,但父女之情早已如冬日薄冰,一触即裂。

不过,也只有俞宗翰一个人,曾在她求来魏家姻缘时,破天荒点了她一句:

“魏家大儿,非你良配。”

如今想来,他虽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但在儿女姻缘之上倒有先见之明。

可惜,她一意孤行。

“四姑娘,大老爷有请。”廊下的小厮叫道。

书房的门,已经打开。

……

外书房建得大气,与后院精巧富贵的景象截然不同,屋里一应奢华摆件全无,只设了博古架与黄花梨多宝格并翘头高案及圈椅。架上只有颜色沉敛的铜熏炉与文房四宝等物,余下就全是书,从卷叠整齐的古竹简到颜色簇新的线装书,分门别类归置,塞满全架。

俞宗翰正站在案后提笔写字,听见有人进来,也不抬头,只将手一挥,遣退了俞眉远身边的小厮,屋里便只剩他二人。

“阿远见过父亲。”俞眉远规矩行礼。

沐善居里静谧,她的声音尤显清脆。

俞宗翰仍不抬头,也不说话,自顾自在纸上缓缓写着。

俞眉远等了一会还不见他示意,便自己收了礼挺背站好,也不吭声,踮了踮脚拿眼珠子觑他在写什么。

“你识字了?”俞宗翰这才抬头。堂前的小女孩虽然规矩站着,可眼里眨着不安分的光。

“认了一点。”俞眉远点头。

“过来。”俞宗翰将她招到身边,指了纸上墨字问她,“可认得这是何字?”

俞眉远低头望去,偌大的纸上,只写了两个“听”字。

“听听?”

“这是我给你母亲取的小字。她闺名言娘,能说会道,却不擅闻,故而我赠她‘听’字。”俞宗翰说着又提笔,再落一个“听”字。

听听?俞眉远从上辈子到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两个字,她亦猜不出俞宗翰为何对她说这些。上世她也是在沐善居第一次见到父亲,但那次见面似乎并不愉快,俞宗翰发了好大的脾气,自此对她不闻不问。她记不清原因了,不过当初她年幼,又悲愤难平,压不住怨气,言谈间有所冲撞也不足为奇。

“她没和你提过?”他又问。

“不曾提过。”她盯着笔尖,目光顺着他的字迹走。

“她不喜这小字,觉得我在笑她,因此只许我在无人时叫这小字。听听……”他解释一句,忽呢喃出那两字,似想起些旧事,唇角微扬了一刹。

俞眉远不知回些什么,只能沉默。

“她从前有和提过我吗?”他回神,继续写字。

“不曾。”

他笔尖一顿,再道:“半字都没有?”

言语间,有些薄怒。

“没有。”俞眉远垂了头。在扬平庄呆了六年,徐言娘竟从未向提过俞宗翰,她没有怨言,也从不自艾,仿佛生命中从没出现过这个男人。

他气息微滞,笔尖的墨晕开。

“那么她临终前,可有留话给我?”

“没有。”俞眉远重复同一句话。她抬了眼皮窥去,俞宗翰虽生得俊美,然而到底,眼角已有细纹,眉间也充满惫色。从前隔得远她从未看清,此时凑近了她才发现,他已老去。

宣纸上“听”字的最后一笔重重划下,像戳进心窝的锐剑。

“说走便走,到最后都没给我只言片语,就连死……都不愿回来吗?宁愿葬在外面,与我分穴而眠?徐言娘,你当真……绝情!”俞宗翰握紧笔杆,恨极咬牙,字从他牙缝中蹦出,带着刀剑血光。

俞眉远听得心惊,又偷望他一眼,俞宗翰眉头拧成“川”字,一双桃花眼痛怒而睁,眼里红丝泛起,将泣未泣,强忍悲苦。

这……是她记忆里从来面不改色的父亲?

是啊,虽然所有人都说母亲是被撵出俞府,可事实却是徐言娘自请出府,孤身远引,至死未归。就是墓穴,也是她自己早早挑好的,纵死亦不与他相聚。

成人的目光与孩子不同,重归而回,她看到了更多……俞眉远不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俞宗翰眼里痛悔却再真实不过。只是再痛再悔,辜负的也已辜负,岁月无从弥补,生不同衾,死不同穴,那是徐言娘最后的选择。

她不懂他们,也不想去懂。就像她与魏眠曦十二年夫妻情分,在他人眼中大抵也是桩再好不过的姻缘,外人永远不懂两个人的感情。

俞眉远怜悯他,可也不打算原谅。而于他而言,别人的谅解也无关紧要,哪怕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最想得到的原谅……这辈子都不会来了。

“听说,她临终之前交代了你几句话?”俞宗翰深吸几口气,撂了笔转头望她。

俞眉远想起自己初入府时在老太太面前胡诌的那些话,想来这些话已传到他耳中。

“……娘临终交代,让我回府后好生听祖母、父亲与夫人的话,又言父亲雄才伟略,胸怀天下,与她少年夫妻,相互扶持,可临了她却未能替父亲分忧解难,亦于他仕途无助,娘说她愧对父亲……”

一语未完,俞宗翰便重拍桌子打断她,嘲道:“你母亲怎会说这样的话?她与我结发多年,性子执拗,半世不愿服软低头,这样冠冕堂皇的话,她怎会说?”

他说着,忽停语认真看俞眉远。素衣浅妆的小女孩,眼神明亮,像极了她母亲。

是了……

“她服软示好……是为了你……”俞宗翰低语,倏尔又笑了,“阿远,眉如远山,你这名字,还是我起的。”

俞眉远抬起下巴,不避他的目光。

这一世,总有些轨迹,已经被改变了。

“这六年来,你母亲……过得怎样?”他退后两步,坐到太师椅上,又朝她招手。

俞眉远走上前,温热的掌压下,他抚上她的头。

“母亲……”她心念一转,开口,“母亲病得很疼,庄上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她总说冷,身体像冰一样,就是在夏日也不暖,嘴里也没了滋味,尝不出味道。不过再后来,她就不疼了。就是针扎指尖,火灼肌肤,她也不疼,她比阿远勇敢。”

“你说什么?”俞宗翰手上动作一顿,眉目渐渐冷凝。

俞眉远在试探他。

他很震惊。显然,他已听出徐言娘病症古怪之处。

俞宗翰不知道徐言娘中毒的事。

他想了想,还待再问俞眉远,屋外忽然有人推门而入。

“老爷。”黄莺似的声音响起,惠夫人缓步踏入屋里。

见到俞眉远,她一怔,很快又笑起:“阿远也在啊。”

“什么事?”俞宗翰已将心情收敛。

“老爷这两日忙于公务,日夜宿于书房,想来心力俱疲,我命小厨房拿野鸽子炖了人参,老爷多少用点。”她说着从身后丫环手里捧着青瓷盅,亲自送到俞宗翰案前。

“搁着吧。有劳夫人了。”俞宗翰点点头。

“老爷客气了。”惠夫人福了福身,眼眸如水,“午饭已经备下,老爷是要在这里用饭,还是要去何姨娘那里用饭?如果去月容那里,我就命小厨房多备些菜送去。”

俞眉远听得诧异。从前她常听人说俞宗翰和孙嘉慧感情甚笃,如今看来,这两人怎么有些相敬如宾的味道?

“在这里用饭吧。”俞宗翰回答着,忽又想到一事,便问她,“言娘病重去世之事,为何没人通传给我?”

“徐姐姐急病突逝,恰逢大雪封路,庄上来人回报时,徐姐姐早已入殓出殡。那时老爷正在江南奉旨巡察,我也不敢烦扰老爷,再加上一来一回也已是开春,便打算待老爷回来再禀报此事。是妾身的错,未曾顾虑周全。”她不等俞宗翰开口,便将罪责自揽上身。

俞宗翰深深看了她两眼,方长叹一声:“与你无关,是我的错。你先回去吧。”

“那妾身先告退了,稍后就着人替老爷布膳。”惠夫人仍笑得浅柔如兰,竟似没有脾气一般,福身告退,转身离去。

“阿远,你留下陪为父用饭吧。”俞宗翰望向了俞眉远。

“啊?”俞眉远一愕。

那厢已行至门口的惠夫人脚步微滞。

这辈子,她再怎么挣,也挣不赢了。

死去的人,如同尘埃落定的战局,对手已远,只剩她一人凭吊。

……

胡乱用完午饭,俞宗翰瞧出俞眉远心不在焉,也没多留,挥手就让她离了沐善居。

时间早已过了巳时。

俞眉远一个人跑到园角的玉兰树下,树下只有满地残花。她错过了时间,也不知霍引有没有来。

不甘心地踢了两脚石子,她闷闷地坐到石凳上,盯着前方思忖着下一步要怎么走。

耳畔忽然传来阵沙沙作响的声音。

树上纷纷扬扬落下一阵花雨,洒了她满头满肩。

这时间没有风,怎会有落花?

俞眉远心一惊,抬了头。

玉兰树粗壮的枝杆上坐了个熟悉的人,这人正扯着根枝桠不断摇晃着。

“霍引!”俞眉远跳了起来。

晶亮的眼,森白的牙,霍引笑得灿烂。

“小丫头,你跟我说说,莫罗藏在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