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作者:司雨客 | 分类:奇幻 | 字数:5.4万字

第十五章 张鲁

书名: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作者:司雨客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20

第十五章 张鲁(本章免费)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江苏丰县)人。他初从刘焉为督义司马,曾领兵进攻汉中。刘焉死后,张鲁自立并以“五斗米教”教化民众。汉朝无力征伐张鲁,便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张鲁。张鲁投降曹操并任镇南将军,封阆中侯。次年张鲁死,谥号原侯。

这就是历史上的张鲁。

张鲁这个人,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算不上出色,在思想上却有他独特的地位,千百年后,他被尊为道教的始祖之一,大受香火。这得益于他的“五斗米教”。

这个‘五斗米教’又称为天师道,创始人是张鲁的爷爷张陵,又名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传为留侯张良九世孙,生于吴郡天目山。此人少小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后任巴郡江州令。不久弃官隐居洛阳北邙山。章、和二帝屡征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溯流至云锦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其闻巴蜀瘴气为害,遂与弟子赴蜀郡鹤鸣山传道。永和六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汉安帝元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奉行布化,遂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以咸井水熬盐之法,人称‘陵井’。百姓得其益,乃奉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等。”诸葛乔的记忆当真惊人,水境先生曾说过张陵生平,只一遍,他竟记得这样清清爽爽,分毫不差。

我想象着张鲁对汉中的统治,不由微笑,以“义舍”为例,在那里吃饭不要钱,简直有原始共产主义的味道了。在三国这个时代,这种理想化的东西是很难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而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家的清净哲学,也很难成就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而在这个时代,没有力量就意味着被吃掉。至于得病不看大夫,自己认错以求平安,更是可笑的很了。

进入汉中之后,我感到很奇怪,这里居然很繁华,或许是没有经过太多战乱的原因,人口似乎比荆州还要多。细细查访起来,才知道我对张鲁的想象有些错了。

张鲁绝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曾经袭杀与他同为系师,同为别部司马的张修,打败过刘璋手下大将庞义,占领巴郡和汉中。关中大乱之时,逃入汉中之人达五万户,他竟全部收留,一时名动天下。张鲁占据巴、汉,达三十年之久,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社会稳定,道众安居乐业,几乎成了东汉西方的“净土”。

我那个哥哥刘升之的义父刘括,就是在关中大乱时从扶风郡来到汉中的。

我想起水镜先生那句古怪的话:“见见张鲁吧,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来到这里,诸葛乔先教给我们一些礼节和禁忌。这种政教合一的地方,教徒是很宽容的,他会友好的接纳任何一个地方来的人。但同时他们又是最严苛的,如果你触动了他们的信仰,他们是不在乎拼命的。

在街上游逛之间,我们问起刘升之的事,立时有人说道:“刘公子,那可是个好孩子,为人虔诚,信道向善,果然天师保佑他,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一家团圆。听说他父亲刘备也是个好人,把刘璋都打跑了,天师保佑他一家平安吧。”

我知道张鲁与刘璋有杀母杀兄之仇,父亲夺了刘璋的基业,大约普天之下,唯一开心的人就是张鲁了。于是我也学着当地的礼节点着头,心中却道:“父亲一心想着汉中地,要不是益州初定,民心不稳,早就派人马打过来了。这天师若能保佑父亲,那才真是作怪了呢。”

对于这种道听途说,我并不是很在意。接下来几天,他们几个分组上街查访,我与诸葛乔、赵正一组,姜维带同王睿一组。查了数日,都没得到什么消息。

这一天,突然姜维说:“我路过一个将军府,那有一个西凉将军生了病,正写书投水呢。”

西凉将军,我一愣,突然想,那会不会是庞德?庞德原是马超的手下,与马超一起投了张鲁,后来马超去攻父亲,庞德因病留下体养,结果曹操攻战汉中,他为曹操所擒,降了曹操。这样一想,我心中心由升起油油的恨意,数年后攻打荆州的就是这个庞德,他死于二叔之手后,又过数十年,他的儿子庞会破蜀,将二叔满门屠杀干净。

我现在这样小,一定不能收伏他,那就杀了他,杜绝日后的灾难!既然他在病中,乘他病,要他命!如果是偷袭,姜维加上赵正,应该可以了吧。

“少主,你与他有仇么?”姜维奇怪的看我。

伏击地点定在河边。

那西凉将领要在这里,将自己生平的罪写在绢上,然后投入水中,告知水神,以此来医治自己的病症。

我与诸葛乔、王睿及几个护卫藏在远处的丛林里,向河边望着。赵正头戴斗笠在河边垂钓,姜维则在他身边看着。姜维成熟的较早,十四岁的年纪,个子已接近成人,开始了变声,但孩子就是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稚气来。诸葛乔道:“这什么狗屁规矩,投书就投书吧,还要挑离城这么远的地方,还真不怕累啊。”

我听了这话不由一怔,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正要说话,远处那将军已大步走了过来。只有他独自一个人。就算从我这里看,也能发觉他脚下发虚,身形不稳。好机会!可是杀这样一个病夫,有必要么?刹那间,我有些犹豫。

此时赵正也发现了那将军,不易人为察觉的愣了一下,然后就继续垂钓了。

那将军旁若无人的从在赵正身边经过,赵正却没有动手--他怎么了?我心里起了疑问。此时那将军已走到下游一处水流平缓的地方,停下身来,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投入水中,默念了一会儿,看着那竹筒顺水流去,才转身向回走。

王睿道:“我去看看那东西是什么。”便向河边跑去。

诸葛乔在后面低声叫:“你不怕晦气么?”可哪里叫得住他。

此时那将军又走到赵正身边。赵正忽然动了!

他的钓竿甩得笔直,向那将军直刺过去,竿头摆处,现出一杆银枪,枪势劲急,枪头带起的罡风将沙滩也犁出一道深沟,卷动着尘沙向那将军扑去。

那将军身形一晃,哪里还有病容。他右手急挥,一把抓住枪头。但赵正也是大力之人,又有突然出击之利,虽然长枪受阻,枪尖还是直刺入那将军的腹部,鲜血喷溅。那将军急步后退,赵正步步紧逼,那将军一声大喝,将赵正的长枪拨到一边。赵正长枪一侧,身体借势飞了起来,双腿连环踢出,那将军不得不放开长枪,再后再退,忽然间全身一震,就此软软倒地。

他的身后,是姜维傲然挺立的身影。

这一场战斗有如暴雨疾风,看得林中的我满头是汗。过了片刻,赵正和姜维走了过来。

赵正摇了摇头:“少主,他不是庞德。年纪不对,相貌也不对。”

我一愣,才明白为什么第一次赵正会留手。

诸葛乔问:“既然不对,将军为什么还要杀他呢?”

赵正道:“便是因为他适才投入水中的竹筒。属下曾与四将军(赵云)共同负责北方之事,知道此物为曹营传信密件,入水不沉。沿河而下,神鬼难知。小将猜测,此水下游必有曹孟德细作。”

我们互相对视,无比诧异。想不到杀庞德没杀成,却替张鲁除去了一个内奸。

下游有曹营细作,王睿!我们正要去接应他,却见他已得意洋洋的跑了回来,手中得着那个竹筒,身上却一点都没有湿。我打开竹筒,里面是用油纸包裹一张白娟,上面弯弯曲曲画了好多图画。我曾学过大禹定鼎图,一眼认出,这正是汉中地理图!

我问姜维:“你在城中听说的这个西凉将军,可是杨松手下?”

“正是。”

杨松是张鲁手下第一的红人,为人最是贪财,当年就是他收了父亲的钱财,把马超“逼”到父亲手下,也是他收了曹操的金甲,把庞德“逼”到曹操的手下。难道此刻他就与曹操暗中勾结么?

我突然想到,过不多久,曹孟德就要亲征汉中了!

虽然来这里不久,但我已有些喜欢这里了,平民何辜,又受摧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