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花灿烂

作者:金波滟滟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18 第十八章

书名:春花灿烂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10

终于等到这个满意的答案了,春花按捺住自己想跳起来欢呼的冲动,仍然低声说:“谢谢姐姐为我操心。不过,不是我现在通透了,而是没有我摔了这一下,还显不出这么些事来。”

“所谓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也是这么个理。”琼花笑着说。

又反复叮嘱春花,让她千万不能说出姐妹间的谈话。这个春花懂,按规矩,女儿家的亲事,自己是绝对不能过问的,自己这样有失体统,传出去只能让人笑话杨家家教不好。

当然了,春花早就从琼花的话中听出她表面极重视规矩的,其实心里明白着呢,所以才能在她面前说这一番话。听到姐姐的嘱咐,春花自然一万个点头。

姐妹两人说了半天的话,也该差不多了,琼花让人打了水,给春花重新洗了脸,又上了点妆,掩饰有些发红的眼圈,又带着她到了正屋向林家的老一辈辞行,春花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琼花是极利落的一个人,第二天,她果然打发人找来了谢氏妹夫家的亲戚,请她帮忙打听一下谢氏的情况。这家人上次能主动来向她透露郭探花和他表妹的消息,就是因为与谢氏的妹妹有些仇怨,又有讨好林阁老家嫡孙媳的想法。

如今琼花主动找过去,那人自然十分用心,没两天就弄清情况过来回话。

琼花听了回话,当时气得火冒三丈,又因父亲的寿辰刚刚回过娘家,不能再回去了,只好与于夫人约好了一起去上香,在庙里见上一面。

春花的估计非常正确,谢氏在父亲的寿辰没有露面,就是因为在杨家丢了面子,以她刻薄的性子,自然天天在家里把杨家人上上下下都骂了个遍,只要有心人自然能打听得到。

偏偏这个打听的人还问出一件事来,原来郭探花的表妹虽然打了胎,但并没有被送出侯府,依旧与郭探花有些不清不楚地来往,就等着郭探花娶了妻就纳妾了。而且谢氏还多次说自己只认外甥女做儿媳妇。

于是杨家人都气愤异常,这样的亲哪里还能结?于夫人再次找了媒婆,坚决要退亲,原因吗,就是郭少怀人品不端,如果郭家再不同意退亲,那就会将郭少怀与表妹私通的事情公之于众,杨家可是有证据的。

到了这个时候,郭家却说什么也不肯退亲,郭侯和侯夫人谢氏,三番两次地找上了门,但父亲和母亲却非常坚决,退亲终于提上了日程。

春花没人的时候唱起了小曲,本来这个时代的男人们在婚前就有通房丫头已经够恶心的了,与表妹通奸的未婚夫不但恶心,还人品低劣,能摆脱郭家,春花就想放鞭炮庆祝了。

虽然郭家百般地拖延,但再过两三日,退亲就会完成,春花心情愉悦地走进了母亲的院子。

院子里的情况不太对,下人进进出出,屋子里一团乱糟糟的,父亲的声音传了出来,“夫人!夫人!”

春花三步并成两步,直奔屋里,是母亲昏了过去。春花见二哥跪在屋子中间,她顾不上问二哥,从他身边绕了过去,拉住母亲的手。父亲坐在炕上扶着母亲,一屋子的人,掐人中的,找药的,端水的,一窝蜂地挤在一起。

母亲是又急又气地昏过去的,没多久,就醒了过来,看见在一旁急出了一头汗的春花,抱着她就大哭了起来。

春花从父亲和母亲断断续续地话语中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今天皇上循例到了翰林院看编书的进展,郭少怀正在其间,并抓了个机会向皇上提了他与杨松之女即将成亲。

而二哥也随驾在场,见皇上说了声“好”,并没敢出言说明情况,有了皇上金口玉言的一个字,春花的亲事不可能再退亲了。

春花脑子里轰地一声,就呆在了当地。这些天来,她对这个世界已经非常熟知了,深刻明了皇权的可怕,就是父亲身居高位,对圣意也莫敢有一点的反对。什么事情,只要皇帝最后决定了,就是有天大的隐情也决不能改变了。自己费尽心机只差一点点就搅黄的亲事,现在成了板上钉钉,根本改不了了。

看春花瞠目结舌,于夫人又怕她出什么事,马上止了哭声,安抚着春花。

父亲心疼妻女,一腔的怒火发到了二哥头上,一叠声地让人去拿了板子,要打他一顿,“你这畜孽,明知道我家已经同郭家退亲,郭少怀想借着这个原因把退婚的事盖住,你为什么不当场说出来!”

二哥垂头一声不吭,刚刚侍服母亲的二嫂也悄悄地跪在二哥的身边。

春花晃了晃头,上前抱住了要亲手打板子的父亲,“父亲,您对我说过,您差不多每天都能见到皇上,就这样与皇上的每次对答都战战兢兢,二哥才见过几次皇上,哪里敢与皇上分辩这些小事。再说,姻缘本来就是天定,恐怕我命中注定就要嫁入郭家,不要再埋怨二哥了。”

父亲的手就下不下去了,他如何不知道这些事呢?

皇上本就是刚强的性子,靖难后,登上大位十几年了,威严日胜,基本听不进多少逆耳之言,就是阁老们,也不敢过于随意,老二年纪轻,也没经过这样的事,不敢分辩也是正常。

就是分辩了,也要扯出自己家和郭家内帏的事,对哪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事。再说圣心难测,万一不小心引来雷霆之怒,那可不是小事。

二哥膝行上前对父亲说:“父亲还是打我一顿吧,我也悔不当初。如今妹妹的一生都让我耽误了,打我一顿,我还能好受些。”

又转头对春花说:“妹妹,你怪我吧,都是我胆小怕事。”说着痛哭失声,七尺男儿,又是悔恨又是委曲,凄惨悲苦,让人不忍。

父亲放了手,叹了口气坐在了炕上,母亲又大哭起来。

春花已经恢复过来,既然事已至此,还是得想怎么办,哭有什么用!

想当初,她开第一家饭店时,请来的大厨竟然马虎地把变质的食材做成了菜,一下子引起十多位客人腹泻,卫生局、监察局、工商局还有记者,一齐出现,都等着她去处理,她不是也没崩溃吗?

春花先安抚母亲,又劝说父亲,再抬头一眼看到跪在二哥身边的二嫂面色苍白,汗水淋漓,马上跳起来对二哥说:“别哭了,赶紧看看二嫂怎么了!”

又催着躲到了屋外的下人们赶紧去请大夫。

二嫂是又有了身孕,日子还浅,自己还没觉出来,刚刚一吓,差一点出事,刘院判看了后让她卧床保胎。

接着刘院判又给母亲诊了脉,说她是急火攻心,也需要休养。

父亲和二哥虽然没病,但整天的唉声叹气,郭少怀如此的做为,更说明这个人心思不正,行为不端。两家又早就闹翻了,春花在这种情况下嫁过去,能有什么好结果?

现在家里没事的人只剩下春花一个了,父亲和二哥消沉,母亲和二嫂病倒,雪花又被关了起来。春花不仅要管着家事,为父兄打点好起居,照料母亲,还要顾着二嫂,看顾侄子侄女,一时间忙得倒无心伤感。

琼花让人捎信,说第二天过来看母亲,这次是真的探病。

母亲病了的消息是春花让人去林府通知的。

父亲和二哥虽然还有些悒悒然,但他们总有公事要做,不至于支持不住。而母亲就是一个柔弱的内宅妇人,却被这件事完全打倒了,一病不起。

其实她的病就是心病,春花安慰她也没什么效果,她怎么都以为春花是强作欢颜。而二嫂的情况也不大好,她也有些思虑过度。

琼花见解高,能力强,母亲又是一贯信任她,就是二嫂也对这个大姑姐敬服,眼下的局面也只有她来了能解开了。

果然,琼花一开口,母亲就让她说动了。

“日子还不都是人过出来的?我看妹妹经了这些事也长大懂事了,母亲倒不必再为她担忧。母亲再想想,有皇上那句话,我们家故然不能再退亲了,可郭家也不敢对妹妹有一点差池,虽然够不上赐婚风光,但也差不了多少。妹妹嫡妻的地位稳着呢,那个表妹什么的,再也不用肖想什么了,可是这么个理?”

“那谢氏虽然刻薄,但小户出身,没什么见识,妹妹只要依礼而为,吃不了大亏。郭探花敢冒险在皇上面前把这事说出来,还不是一心求娶,对妹妹自然也不会差。”

“一会儿,我再提点提点妹妹,保她在郭家受不了委屈。母亲这时候得打起精神来,把妹妹的嫁妆理好,妹妹带着十里红妆出门,谁敢小看她!”

事情还是这件事,道理还是这个道理,话还是这些话,可是换了个人说,效果就不一样,母亲精神马上就好了不少,中午也多吃了半碗饭,和琼花商量起来春花的嫁妆。

琼花走前,又去了二嫂那里一趟,姑嫂二人关着门说了一会儿话,再开门后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家里的日子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当然也有些不同,母亲比过去还热心地张罗春花的嫁妆。

其实嫁妆早就预备好了,除了要绣的一些东西外,别的听说是从春花刚出生就开始攒起来的,只要重新整理,登记在册就好了。而嫁妆单子听说还要到官府里留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春花还是忙,是忙着给母亲泼冷水,她不想带太多的东西去郭家。在春花的坚持下,她的绣楼里的东西都不动,还有母亲要给她的一间人参商铺也留在家中。母亲最后同意了春花的要求,这些嫁妆也算是春花的,只是暂在娘家保管,等春花有需要时再取用。

饶是这样,春花的嫁妆还是非常惊人的。郭家下聘的一万两现银、大约价值一万两的古董、字画全部带走之外,还有陪都杨家给出嫁嫡女的五千两银子,祖母留给春花的一万两银子,侍郎府里准备的一万两银子,母亲分给春花的陪嫁,上千亩京郊的良田,一个在玉泉山下的温泉庄子,十间京城最好地段的铺子,一间生意红火的绸缎商铺,还有整套的家俱、无数的首饰。

最后母亲还在箱子底下放了两千两黄金,这是不上帐的,让春花以备不虞,随意取用。

这份嫁妆,放眼京城,除了皇家外,应该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比琼花出嫁时还要多一些,要知道琼花的嫁妆,整整让京城中的人念叨了两三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