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花灿烂

作者:金波滟滟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12 第十二章

书名:春花灿烂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10

二奶奶将春花交给了门外的常妈妈,让她带着春花回去上课,自己又回了屋子里侍侯。

常妈妈刚刚就在门外,春花的表现她刚好看到听到了一些,所以便对着春花唠唠叨叨的,可春花根本也不往心里去,她在暗想,以她的表现,谢氏应该对她失望极了吧,那就退亲好了。

一个成亲前就与表妹有私情的男子,她怎么也不会看上的,实在是太恶心了!

重新回到教室,曹姑姑发现春花有些心不在焉,刚刚还认真地学习,回来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不用说是于夫人找春花有什么事。曹姑姑想了想,就给春花放了假。又不是男子要参加科举,用不着抓得那么紧。

春花也没客气,她马上回了寻芳居。如诗已经先她一步回来了。

“快说说,怎么样了?”春花急切地问。刚刚她被通知要去于夫人院子里时,就告诉如诗也跟着她一起去,她出来时,如诗则要想办法留在那里听消息。

现在正是夏天,门窗皆开,只用轻纱糊着窗子,门帘也都是罗纱做的,一点也不隔音。只要能留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屋子里的人说什么。

要是有人问,春花已经给如诗编好的借口,替春花去找掉了的帕子。

“小姐,”如诗吞吞吐吐地说。

“没关系,把她们的话全告诉我。”春花鼓励地说。

“上次在庙里见过面,侯夫人说她特别喜欢小姐,原来是装的!”如诗还是先发表了感慨才说:“小姐一走,侯夫人就说,小姐这样,配不上郭探花。”

“对了,小姐,你怎么能说出来什么都不记得了?”如诗又想起了春花的话,她一直没进屋子,还没有看到春花的表情,要是也看到了,更得吃惊了。

“我们不能骗郭侯家,当然要说实话了。”最好郭家听到实话后马上就退亲,春花祈祷着。

“小姐真是。”如诗不赞成地说。

“还是赶紧说说你都听到什么了。”春花提醒她。

“小姐一走,侯夫人就说,小姐既然什么都不记得了,郭家就得先给郭探花纳个妾,也好帮着点小姐。”如诗忍不住又说:“哪有成亲前先纳妾的,多不给小姐面子啊。”

“小姐,你说,郭夫人是不是在家里就想要给郭探花纳妾了?要不,本来她说是来看小姐的,怎么立刻就想起来纳妾的事了,这也不是小事,不可能突然就决定。”如诗分析得还很对。

春花急着问结果,“你先说夫人怎么说的?”

“夫人就冷冷地说,我们杨家是书香人家,从没听过没成亲先纳妾的,要是郭家执意那么做,就退亲吧。”

“那侯夫人呢?”

“我在院子里听屋子里有一会儿没了声音,然后就听侯夫人说了句,那就退亲好了。然后就走了出来,夫人只让二奶奶送客,自己都没亲自出来。”

“太好了!”春花欢呼。

如诗却呆住了。

春花不等于夫人找她问为什么她会在谢氏面前摆出呆傻的样子,就主动地去了于夫人的院子。既然早晚都得被问,还不如早点去,把准备好了的说辞讲一讲。

于夫人院子里静悄悄的,春花刚探头向屋里看,二奶奶就迎了出来,她拉着春花的手进了西屋,低声对她说:“侯夫人走后,母亲就说头疼,正躺着呢。”

于夫人的声音就在东屋响了起来,“是春花来了吧,让她进来。”

二奶奶只有拉了春花的手进了东屋。

王夫人靠在临窗的小炕上,还穿着与谢氏见面时穿的衣服,目光有些散漫。也不待春花行礼问安,就问她,“你刚才为什么说什么都不记得了,还做出那副样子?”

“娘,郭家明明是因为表妹有了孩子,才想纳妾,却瞒着我们不说,只想找我们的错处。这样的人家,人品如何的低下?”

“我们家与他们不同,世代书香,父亲和哥哥们都是正人君子,自然要实话实说。郭家不愿意那就不结亲,女儿宁可不嫁也不想靠骗别人嫁出去,那样做与郭家人有什么两样?”

“好,”父亲突然进了屋子,笑着摸了摸春花的头说:“我们杨家的人就得有这傲气。”父亲这样早就回了家,应该也是关心着这件事。

要说杨松的本意,也是不想与郭家退亲的。春花的亲事一直不顺,虽然来求娶的人并不少,但不是家世差些,就是本人差些,拖了几年也没定下来。正当自己和妻子已经打算放松些条件时,郭家来求亲了,那时他还想这大概就是缘份。

郭家虽然有几十年前的事压着,但毕竟已经过去很久了,只看皇上能点郭少怀做探花就知道已经不介意往事了。

郭少怀是侯府的嫡子,一表人才,虽然郭家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力量,但有自己帮着,早晚会出人头地,与春花堪称良配。

听妻子说少怀与两姨表妹有了私情,自己也心里不痛快,但年少时谁不犯点错误呢,年纪大些明白过来就好了。

郭家不要脸面想收那个表妹做妾没什么,不过,想赶到结亲前办确实不妥,自己也就由着妻子按大女儿的想法做了。

没想到,郭家竟然答应了退亲。他从一早起就惦记着这件事,到了吏部转了一圈,看没什么事就提前回来了,结果一进家门就知道了这个坏消息。

本来心里很不痛快,不过,听了小女儿的话后到是另有了一番思量。自己从来自诩为正人君子,不料在此事上还是不够坦荡,当初春花摔了后,不记得过去的事,就应该直接告诉郭家。

女儿虽小,却有见识。君子坦荡荡,女儿把忘记过去的事当着侯夫人的面说清楚,何等的磊落。虽说女儿家退亲名声不好,但既然郭家有了这个心思,强扭着结亲恐怕不会好,退亲就退了吧。再说,就凭女儿的这番见识,将来也能嫁到不错的人家。

杨松本来就豁达,转眼间已经不以退亲为意。看夫人要起身,就摆了摆手说:“你若不舒服只管靠着,让丫头们侍侯我更衣即可。”说着就踱进了里间。

二奶奶见公公回来了有些不便,就说要下去看着摆午饭。

杨松在里间换了件纱袍再进屋子时,于夫人勉强地一笑说:“老爷想来也是惦记这件事,要不怎么这样早就回来了。”

“恰好也是没有什么事情。”杨松安慰于夫人说:“你不要担心,春花是有福的。”

于夫人苦笑了一下说:“琼花说郭家不会退亲的,没想到也有她说错的时候。”

春花心想,琼花的预计是建立在自家不说出自己摔了后忘了过去的事的前提,而自己不但说了出去,还加了一项装傻表演,事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春花能想到,于夫人自然也能想到,她奇怪地问春花,“你是不是想退亲?”

“婚姻大事,女儿哪能作主?只不过,我见了侯夫人心中非常害怕,自然就不敢说话。”

于夫人信了,春花是不可能愿意退亲的,谢氏看着确有几分刁蛮,这孩子真是害怕。

杨松却没有怀疑女儿,他对于夫人说:“哪有这样问女儿的,春花的亲事自然由我们做主。明天我问问同僚,看谁家有优秀子弟的,你也多带春花多出去走动走动,还有琼花,让她也帮着问问。”

春花乖巧地上前说:“父亲、母亲,不用着急。二姐姐还没成亲,哪有我这个妹妹先嫁出去的?还是再等一两年再说吧。”

杨松和于夫人都是一怔,于夫人小心地问:“你想起雪花来了?”

春花摇头说:“没有,但那天听丫头们说我还有个二姐姐,正在养病。”这是杨府对外的说法。

姐姐自然要比妹妹先出嫁,现在雪花的未婚夫在守孝,一时不能出嫁。春花原来是因为早就定下了婚期,倒可以先嫁出去,但如果婚事需要重议,那就应该排在雪花的后面。

而雪花的未婚夫,有三年的孝期,虽然实际用不了三整年,但也不可能一出孝就立刻成亲,所以春花这样就有了三年的时间。

三年的时间,做什么都来得及吧。

“也好,”杨松想了想说:“婚事本就是缘份,急也急不来,我们就慢慢地挑一户好人家。”

春花松了一口气。

这些天的接触,春花对这里的父母都有了解,他们都很正直端方,非常注重规矩。

父亲就是传统的士大夫,虽然有些古板,但在家里,他非常尊重妻子,不贪恋美色。疼爱子女,尤其重视嫡出的,不插手内院的事。

而于夫人则是贤妻良母,她不大关心外面的事,心里只有丈夫、儿子、女儿。在她看来,丈夫说的都是对的,儿女都是好的,对儿媳也算和善。

春花的亲事如此顺利地退掉,郭家的功劳自然是第一,可是,也与她成功的掌握了父母的心态有关。

于夫人一味地宠自己,容易姑息,而父亲这样端方的人,只要抓住大义,他就会点头。

父亲看着春花说:“你既然忘了过去的事,就跟着你姐姐给你请的女先生好好学点东西,我们杨家的女儿只有你是个不喜欢书本的。”

“正背着《女诫》呢,曹姑姑说让我用十天的时间把全文背下来。”春花说完,看了一眼父亲,见他虽然还是板着面孔,可是眼里却透出些笑意,知道父亲心里很满意。

春花出去时,就听见父亲对母亲说:“明天把官媒找来,把郭家的聘礼退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