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异世明皇

作者:半介过客 | 分类:奇幻 | 字数:10.2万字

第十七章 接连交错(新版)

书名:异世明皇 作者:半介过客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21

未时,内阁和六部的尚书都到了养心殿外等着,我宣了他们进来。

我在他们身上扫了几个来回后才开口,“朕叫你们来,是商量下八月秋闱的事宜。这崇祯年第一次开考,要慎重些才是。”

“皇上,礼部会同国子监已经在准备。”韩栌Φ馈?br />

“知道有多少举人参加吗?”

“有两千六百名举子应试。”

“嗯,人数是够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个人才。”

周嘉谟说道,“皇上,这自然是好中选好。”

我不置可否的摇了下头,“你们有没商量谁来作主考?”

“臣等以为韩大人最合适。”刘鸿训推荐道。

“那好,就由韩爱卿来主持。这事就由这样定了,八月十七开考,题目由朕拟定。”

“老臣遵旨。”

我看了眼下面站着的大臣,觉得是该和他们交下心了。我酝酿了下情绪,缓缓开口道:

“你们这些大臣,都是我提拔上来的,魏党作乱的时候,你们也或多或少的吃了些苦处,如今魏党倒了,原先的大臣也起复了不少。你们能聚在一起,都是因为你们都是治世之臣。如今大明处处透着危机,朕就想借着你们做中兴之主,你们就是中兴之臣。朕只要你们尽心为朕办事,朕也决不会亏待你们,保你们一世荣华。朕希望你们做出表率,不要用人唯亲,而是要唯才是用。朝中那些想着结党的,朕一定不会放过。这次召你们来,就是想着咱们君臣齐心,刷新吏治,吏治不清,则政令不行。以前有什么过错的,朕也不追究官员的过错。但是昏聩无能之辈,就一定要致休。朕要的是干才。朕信任你们,你们也要给朕好好办事。”

我说完这话,大臣们都跪下“臣等一定不负圣恩。”

“你们起来吧。赶在秋闱前把官员考核完。刷新官吏就按刚才说的办,这吏治事多任务急,我看就由贺爱卿来主持,贺爱卿年轻体壮,这回就辛苦下。考核后,名单以内阁的名义发下去。”

贺逢圣虽然之前猜测这差事会落在他头上,但心里还是很激动,连忙跪下,“臣一定竭尽所能。”

我摆了摆手让他起来,又道:“人心总是不足啊,我让黄道周去河南整治赋税,没想到朝廷也有人给他下绊子,这事你们可要去查下。前个月开封还有人罢市,好几个县官挂印而去。真不知道他们反对什么?现在朕也给官员加了俸禄,应该说这都衣食无忧了,可有些人还总往自己兜里捞钱,心中也没有朝廷,也没有朕这个君父阿”

刘鸿训听皇上出如此诛心之语,只好出来安慰道,“皇上,此次赋税改革,超过万历年间一条鞭法,官绅向来不纳粮,如今一下子要他们接受,自然有些抵触,只要皇上广发明诏,下面的官员一定明白皇上的苦心。”

“苦心?不明白又怎样?这赋税关系国家命运,朕岂能让小撮人就动摇。朕已经给黄道周下旨,对于那些藏匿田地的,所藏田地一律充公。朕就不信治不了这些偷税的国贼。”

“皇上圣明。”

我呵呵一笑,“算了,现在天下也不知道多少人在骂朕。这些不说吧,你们还有什么没有上奏的?”

王永光递上个折子,“臣有奏,福建巡抚熊文灿上奏折说,七月十五日海寇郑芝龙来降,带来大小船只五十余艘,人数三千。现驻扎在厦门。”

“哦,这倒是个好消息。”我估算了下,跟史书所言相差不大,便道:“宣旨下去,叫他来京见驾。”

这个郑芝龙打海战还不错,史书中也曾提及,最后投降了满清。不过真正让我记住他的是,他是郑成功的老爸。

“臣以为区区海寇归降,无需进京面圣,只许派一兵部官员安抚就可以。”工部尚书曹珖说道。

“现我大明兵力不足,这郑芝龙乃能征善战之士,朕就是想要他给大明肃清南面海域。而且现在李原吉要到江南筹措茶叶,陶瓷。朕也打算让他走海路进安南,这样既方便,也可省去很多周折。”

“臣以为那郑芝龙是海寇出身,人言而无信,让他运百万石粮,万一郑芝龙复叛,则米粮全无。皇上,这不可不防!”

“这即是朕为什么召他进京!”

“皇上圣明。臣等思虑不及!”

“好了,你们跪安吧。”

“臣还有事启奏。”贺逢圣才想起答应推荐陈文一的事情。

“贺爱卿还有什么事?”

“臣今日遇到一贤才,他曾是臣旧友。但其才高臣十倍,皇上说举才不避亲,唯才而已。所以臣特向皇上举荐。”

“嗯,既然爱卿这么说,倒是个人才。他在何部任职?”

“尚未为官,在京等秋闱。”

“是个举人,这样吧,先让他参加科考,朕要看看他的水准,是人才,朕决不放过。朕若现在取了他,下面又有人要说话了,就连你贺爱卿也要背个走后门的罪名。”

“臣明白。”

大臣退出去后,我径直去了坤宁宫,因为之前曹化淳来报,说皇后有喜了。我心里高兴的一塌糊涂,毕竟这事我前世今生都还没有经历过。能有自己的孩子谁不高兴?到了坤宁宫寝殿,已经是满屋子都站着人。连刘昭妃,张皇嫂都在,他们正拉着我的婉琴皇后说话。我进来后,乱糟糟的行了一通礼。

“皇后有喜,哀家也高兴,宫里也有好几年没有皇子降生,这下可有的热闹了。”刘昭妃是这里的长辈,她坐在上首。挨下来的的皇嫂。

张皇嫂心里却是黯然,突然想到自己流掉的孩子,眼圈不禁一红。但是现在大家都欢喜,所以强打着笑容。

“正是,孩子生了后,我和太皇太妃也是要看的。”

“嗯,这才开始,以后皇子多了在宫里,多热闹啊。”

婉琴皇后红着脸,没有搭话。

“呵呵,朕国事繁忙,以后还要太皇太妃和皇嫂多顾着点,皇后年纪轻,有些事还得多指点下。”

“那是,这照料孩子的事情,哀家还是有些心得的,皇上若不嫌哀家碍事,以后就皇后多到慈宁宫走动下。”

“臣妾遵命。”周皇后起身应着。

说了几回闲话。刘昭妃看了下,起身说,“我和张皇后也出来久了,皇上也有话跟皇后说,我们就走了,不在这惹人厌。”说完呵呵起身拉着皇嫂往外走。

“太皇太妃说笑了,朕恭送太皇太妃,皇嫂。”我跟着送她们到殿外。

“皇上不必送了,去看皇后吧。”

太皇太妃和皇嫂走后,我飞快走回内殿。拉着皇后的手坐下,皇后倒是还红着脸。

“有几个月了?”

“太医说三个月了!”

怎么三个月了才知道,我记得后世的时候都是怀孕一个月就可以知道了,先进的七天就测得出来。我摸了下她的肚子,三个月已经快成型了。

“这小家伙在你肚里还算安静。”

周皇后听我一说,噗哧的笑了出来。

“太皇太妃说要五六个月才会有动静。”

“那好,我以后就守着你,看你的肚子一天一天的大起来。”

婉琴皇后低下头,蚊子似的说,“皇嫂说,这以后,臣妾有了身子,不能伺候皇上。所以……”

“哦,原来我的婉琴担心这个阿。朕不会胡来的。”

“皇上,原先皇上纳下的田贵妃,袁贵妃,皇上也很久没有去看过。皇上也该临幸她们,臣妾心里知道她们也在思念皇上。臣妾现在有了身子,皇上何不让她们来伺候。”

真没想到有这么个皇后,不过这也难怪。古代皇上至高无上,后宫大把女人。专一对皇上而言无疑痴人说梦,加上皇族要求广生子嗣,宠幸的女人决不在少数。身为皇后,就被要求贤良淑德,大方得体。

我抱着皇后道,“好好好,既然婉琴这么说,我知道怎么做了。不过今晚我可要抱着你们两个睡。”皇后羞涩的点点头。

……………………………………………………

定下的朝政执行很到位,各大臣也尽力办差,我的心情好转了很多,特别是皇后有喜了。八月十五,设宴款待群臣。八月十七,给秋闱定题目。这样我心里的欢喜一直持续到了九月。

九月初七,贺逢圣把各部京中官员的考核情况以及撤换的名单递了上来。同一天,韩枰舶研卵∪〗康木碜拥萘私础U獾故窍嗷セ杂场M砩衔以谇骞蚜礁鋈说恼圩佣嫉髁斯磁摹?br />

裁撤的官员我大概看了下,居然有三百名之多。份属各部各司,都是些老油条或者是些昏庸之人,再或者就是惹了民怨的家伙。贺逢圣没有什么势力,靠的就是我给他撑腰。这考语应该属实,我就照批了。让这些官员全部致休回家。

接着我又翻到今年新开科考的卷子。这次我来定的题目,八股文我是不懂得了,四书五经我也是只知道它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举人出身,八股自然是做得花团锦簇。那些空文就免了,我象现在高考一样出了个题目给他们。

“就以当今局势,评天下之事。论平辽,论吏治,论赋税,论兵制,论治河,论漕运,论战事,火器都可,拿自身擅长之事做策论一篇。字数不限。”

我看了前几篇是论吏治的,这个叫李邦华的举人倒也讲的头头是道。另一个涂仲佶也不错。论平辽兵事的少,只有个史可法,汪乔年。史可法大概后世的小学生都知道,没想到现在做了进士。有一个吴沣的论漕运,他主张修通黄河,治理北段大运河,使南方米粮直接走漕运进京。

后面有一个是论赋税的言辞句句金石之言。

“夫田地乃养生之本,布帛菽粟,膏腴纨绢皆从土出。黔首小民赖以为食,宗庙社稷赖以富强。今土地兼并已然匪夷所思。天下半数粮田入官绅之手,人民流离,百业凋敝,悍而不化者为匪为盗,循法良善者冻饿沟渠。朝廷难征库府之粮,纲纪不张;三军不堪饥馑之苦,何以用命?内忧外患何民平息?民心浮动,国本难固,人怨而神怒,国将不国矣!

……方今天子圣明在上,于河南整治赋税,不出数年,田赋可使库有盈余。然土地私卖,豪强聚百姓土地,百姓无以为生,赋税虽足,天下亦乱,余以为应明令禁土地私卖。

…………”

这个曹文衡倒也有些见识。卖不卖土地其实我心里也知道有弊端。历朝来不就为了井田,私田,公田争论不休吗!现在百姓势弱,一旦天灾人祸,都是家破人亡。百姓一旦急要银子,能卖的只有田地屋子,这是制止不了的。不过这个曹文衡也是人才。

我记得贺逢圣那家伙给我推荐了个人才,偏没说叫什么名字。这么多卷子叫我怎么找?

接着下一篇,写的是国论。我倒没有想到有人会写这么广泛的题目,如果做八股可能会好写点。

“…今天下虽平,然危机四伏,辽东满洲虎视耽耽,蒙古时有扰边,西藏未肯臣服,西南土司蠢蠢欲动。我大明空有将士百万,士气不振,粮草不足,军制败坏。能战之士又有几何!现官风不正,多有贪污舞弊之事。庸者多,能吏者少。而国税只千万,然国之用度需万万。此言数种,皆朝廷之大害。

…………

欲振明之国力,需有良将镇服四方,使四夷不敢妄动,择国之干才清吏治,修国税,整兵制。得数年功夫,我大明兵马充足,又何惧四方跳梁小丑。”

此人深得我心啊!能在这个时代,有这样的谋略。绝对是个人才!若干年后,必是我朝一代明相。我思虑了下如何用他。

然后我大笔一挥的时候,天空突然一个电闪,雷声在殿中嗡嗡作响。此时一个气喘吁吁的内侍进来。

“内阁刘大人在外求见,说是有急报。”

我一愣,天空中雷声依旧轰鸣,我惊醒了过来。

“快宣进来!”

那宣旨的声音一重重的传递下去,在这静谧的夜晚,雷声显得而外刺耳。紫禁城的上空不时有雷电劈下来的声音。这声音之后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