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鲁班的诅咒

作者:圆太极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第13章

书名:鲁班的诅咒 作者:圆太极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25

说完他就慢慢靠壁而走,鲁一弃想跟上,独眼一个手势制止了他。独眼一连走了有七八步,他也在每个组合第三个跃字诀的地方把地面上的突起青砖踹断。

“行了,够远了,可以往回走吧。”鲁承祖叫了一声,“先找到准确的转向位置,出路就在转向处的附近。”

独眼便开始往回走,他不用再贴壁而行,因为三诀上凸起的砖都被他踹了。但他还是走得很慢,特别是到了离他们四五步的地方,他就越发的慢了,并且上下左右仔细查看,希望能有一条脱出的路出现在他的夜眼之中。

鲁一弃觉得自己也该做点什么,这样干等着让他觉得不舒服。于是他又把那莹光石在廊柱的铜条前移动。

独眼在慢慢往回移动,一弃在快速来回移动。

突然,一个跳动的亮点出现在独眼的身上,“别动,老三,你就站那里,别再往后了。”那亮点的出现让鲁承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这现象让一弃也很高兴,他瞄了几下亮点的折射方向说道:“三哥,你现在再往右前侧墙壁移过去,看看那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鲁一弃的语气总像是命令,独眼似乎也很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独眼开始向右前侧的廊壁移动过去,他的立身位置是一个廊壁半园突出的狭窄部分,右前方正好是顺着廊壁的最突出点,斜向过去到廊道的宽处。

他的手直探过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独眼的手伸入了墙壁,身体也随着没入,无声无息,真象是个鬼影似的。

找到了,鲁承祖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虽然这里的“雁归廊”比他几十年前遇到的更为精妙,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了中柱上的标记就可以找到缺儿,活路就在缺儿的附近。太湖石和当年的“七峰柱”一样,是用来绕你的视觉和思维的,但记号不一定都是做在柱位的主点上,所以这活路就和折点有些偏差。一想到记号,鲁承祖不禁想到瞎子,他回头向池中望去,黯然之气不由堵住胸口。

“有路,走吗?”独眼从廊壁中探出头来问。

“走,在这里的偏路就是活路,难的是找不到。”鲁承祖答道。

鲁一弃把波斯荧光石收入粗布包,扶着大伯向那墙壁走去。到了近前他才发现,独眼是由突出廊壁的倒面上走进去的,那位置正好过突出点,那面比其他突出半圆的弧度要直,贴壁行走刚好从突出点直接跨步到凹入的宽底,给这里闪出个小角,碰不到这一小段倒角上的廊壁。

一弃看这墙壁有点疑惑,还是大伯拖着他踏入墙内,那原来是一条路,一条路面做得很象廊壁的通道,进入这通道,他首先发现了两面高大的方形铜镜,与池中景物和回廊呈菱形折线布置,从这里看,那廊道确实是转向了,而这通道才是衔接的正道。

太神奇了,原来他们一直奔走的是一条镜面折射的回头路,而正路倒遮掩在倒面之上。这种布置就算在白天不仔细寻找也很难发现,更何况是黑夜之中。而且再加上那类似“颠扑道”的布置,真可谓巧夺天工,那类似“颠扑道”的坎面儿不破,是不会给你机会发现和走入这通道的。

可在赞叹的同时,鲁一弃仔细观察了一下铜镜的角度,忽然冒出个疑问,刚才自己用波斯荧光石移动出来的光点是折射不到这两面铜镜的,那十步外的亮点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折射过去的?

但现在已经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大伯在催促快走。冬夜黑得早,他们头更未到就动手,现在已经夜到二更半了,他们还没到家。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坎,他们赶回家还有事情要办。

鲁承祖和独眼耳语一番,然后依旧让鲁一弃走在第一个,鲁一弃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未多问什么。

路走对了,那垂花门就不再是个模糊影子了,几十步的疾走,终于走出了回廊,一座陈旧的垂花门耸立在了眼前。

这道垂花门远没了大宅门的高大和气派,也不十分华丽精美,垂花门向外一侧的梁头常雕成简单的云头形状,俗称“麻叶梁头”,梁头下面悬有两根垂莲柱。这里的垂莲柱比寻常的要大上许多,翘起的梁脊角也是非常巨大,高高翘起,斜插入云,与这门极不协调,倒有点象庙堂大殿的脊角。而垂花门的两叶门却是低矮窄小,与梁脊极不相配,看上去的感觉有点象壮汉骑羊。

垂花门的两叶门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现在那两叶门是半开的,可以看到里面没有屏门,所以这是座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也叫“二郎担山”式的垂花门。

垂花门上联络两垂莲柱的构板一般会有很美的雕饰,象什么“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等等,但这里把两个垂莲柱连起来的是一块光滑厚板,黑乎乎的,上面没有任何雕饰,倒是在厚板中央镶嵌着一块阴阳太极鱼,打远望去黑白分明的,象是镔铁和白银制成,两个鱼眼烁烁放光,却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太极鱼下吊一盏白纸灯笼,其中烛火摇曳,倒有点象是丧灯,但也亏有这盏灯,鲁一弃才能把这垂花门的上上下下看个清楚。

那大门的两边还有一对石门兽,刚开始看以为是一对狮子,可细看又不象,那兽的面相极为妖邪,似乎在腹下还多长了一只脚。他脑中灵光一闪,马上想到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记载有“五足兽”一说,此兽形若狮子,但有五足,是东方解形之民离体之手所化。他很是奇怪,因为这兽一般用在杀戮场合和刀兵器械上,怎么会用来镇门呢?除非那门内真是个屠场。

“‘五足兽’所到,魂魄无宿、血流成河。”他不敢肯定到底是不是,就试探着将《伏邪录》中“五足兽”的注语念出,他想知道身后两人的反应。没人答他的话,他这才意识到后面两人已经许久没发一点声音,就象消失了一般,他心中猛的一提。但他依旧没有丝毫慌乱,缓缓回首望去。并无丝毫的异常,那两人还是紧跟其后,不同的是两人表情异常紧张,如临大敌。

只见大伯手提木箱,独眼紧握“雨金刚”,他们犹如两张拉满弦的弓,没有丝毫的懈怠,他们的眼光扫过垂花门梁梁脊脊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那里随时有什么可怕的怪物扑出。

到底是什么让这两个不畏生死、不惧神鬼的人变成这样。

他们的紧张状态让鲁一弃十分疑惑,此地处处都有危险,可怕的东西随时可能出现,紧张也在情理之中,可他们两个为什么不提醒自己,为什么让自己走在第一个?难道他们真把我当神仙了,以为我百邪不惧、百毒不侵了?

“管他呢,既来之则安之,我今天就当回探路石,福祸自有天定。”鲁一弃心中打定了主意,回转头来就往垂花门的台阶上踏去……

第一卷 披霜冲雪 第十二章 眼儿媚

福祸天注定,生死自有命;

你我回家转,阴阳由我兴。

就在鲁一弃回头迈步这动作的过程中,有奇怪的东西从他眼角余光中滑过,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他的头顶,那感觉让他的太阳穴一阵发紧发麻。又有眼睛在盯着他,那眼睛应该不是刚才见过的眼睛,刚才的眼睛是死死的,带着几分虚幻,而现在的眼睛应该是很真实的是活的,灵动而且充满感情的。

于是他迈出的步子没踏实就停住了,他脚下不敢踩实,因为他的感觉在那一瞬间从眼睛里发现了喜悦,那是因何而喜,难道因为自己莽撞的举动。

一弃缓缓转动脖子,同时慢慢收回已迈出但虚提着的脚,他尽量按照刚才的样子返回过来,他要在这过程中寻找那眼睛隐藏在何处。

脸!一张脸,两张脸……不知道那柱子背面会不会也是脸。

鲁一弃首先发现的是怪异的脸,在哪里?垂莲柱上。

垂花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称为“垂莲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云萼等形状,酷似两朵丰满的待放花蕾。

而这里的垂莲柱柱头打眼看以为也是简单的花瓣状,仔细看来却是雕刻着几张脸,几张扭曲的、丑陋的人脸,那脸的表情看不出是快乐还是痛苦。再细看那垂莲柱,也非平常模样,都雕成倒悬的身体状,虽然手法简单,依然可以看出是女人的裸体。这不再是垂莲柱,这可以叫做垂人柱,那短柱就是倒挂着的人形,而且不是一个人,每个柱子都象是几个人捆绑而成。

鲁一弃见过类似造型,洋学堂里讲到宗教派别时他见过一些图片,其中就有与此类似的,主要是用在一些极少民族和邪异派别的祭物上。

眼睛,鲁一弃紧接着就注意到一双眼睛,那双眼睛把一个媚眼抛向鲁一弃。

眼睛在哪里,在一张脸上,一张怪异的脸上,那脸因为有了眼睛变得生动起来。

又一双眼睛,其中一只俏皮的朝他眨了一下。

还有眼睛,在抖动,在扑闪,在挤弄……

眼睛活了,脸也就象是活了,虽然倒挂着,仍可以看出那些脸的表情很真实。

眼睛在变化,所以表情也在不断变化,一会儿是欣喜的,一会儿是痛苦的,一会儿是天真的,一会儿是淫荡的,一个女人所有的心理好象都被这一张雕刻出的脸表露无遗。

眼睛怎么会活了,而且比真人还灵动、还传情。鲁一弃开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想朝垂莲柱方向迈一步以便看清楚。

背后衣襟被一把抓住,是独眼,他一直走在一弃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