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作者:庚新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十八章 大戟士

书名: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作者:庚新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6:58

东方发白,黎明将至。

阿阁宫殿的大火已被扑灭,在晨光之中,一派残败之像。

火势很大,但发现的很及时,所以主体结构并未遭到破坏。一缕缕青烟从火场中飘起,在空中散开、消失无踪。

广场上,有内侍在打扫,用水冲刷台阶上的血迹。

一具具尸体整齐的排列在广场正中央,周围则是一队队剑戟士,形容紧张的肃立。

自东汉以来,洛阳皇城屡经磨难。

可是像昨夜这种状况,有刺客进入宫城,却神不知鬼不觉,更纵火焚烧了宫殿……细思起来,除了十常侍之乱时出现过,二百年来,确是第一次被外人攻入宫城。

董卓面沉似水,负手而立。

他是在睡梦中被叫醒,才得知阿阁大火的消息。

甚至顾不得更换衣裳,他赤着脚,披散着头发匆匆赶来,却只看到了眼前的狼藉。

“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吗?”

“回禀相国,这些刺客绝非普通的刺客,更像是死士。”

“死士?”

董卓眉心一蹙,眸光闪闪。

若是刺客,大都是一些江湖游侠儿。

可如果是死士的话,其背后必然有人指使。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看起来,这洛阳城里,有人并不愿意看到他站稳脚跟。虽说他早有这种准备,却没想到对方会如此丧心病狂,居然做出这种刺王杀驾的事情……

那就说明,对方图谋甚大,怕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共一百八十七人,何以无声无息进入宫城,而南宫三门兵马,以及宫城内的剑戟士却没有觉察?李儒,给我查,如果找不到这幕后的凶手,你就给我提头来见。”

“喏!”

李儒这时候,哪敢开口拒绝。

他领命之后,便转身向外走去。

“那个……那个南宫卫士令叫什么来着?”

“回禀相国,名叫丁辰。”

“丁辰可曾苏醒?”

“相国,他尚未苏醒,仍在昏迷之中。”

董卓闻听,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迈步走下台阶,来到了那些尸体旁边。

“听说,昨夜他斩杀了七十余刺客?”

“正是。”

“倒是一员猛将……我记得当初奉先举荐他时,对他赞不绝口。

本以为,奉先有爱才之心,言语中难免有些夸张。现在看来,他所言倒句句是真。”

说到这里,董卓突然回身。

“文远,你看有没有可能,是他与人勾结,上演的一出苦肉计呢?”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洛阳难免人心惶惶。

身为执金吾的吕布,率部在城中巡查,所以此时跟随在董卓身边的,是张辽张文远。

张辽也出身并州军,随吕布一同归顺了董卓。

他职务没有吕布那么高,但若论及地位,却丝毫不必吕布低。

毕竟,张辽也算是出身名门,且之前在丁原帐下,更是独当一面的将领。武力上或许比不得吕布那么骁勇,可是董卓对他,却非常看重。并州军除吕布外,便是以张辽为尊。哪怕是曹性,比之张辽也大有不如。而董卓,也喜欢让张辽跟随左右。

“苦肉计?”

张辽一怔,旋即摇摇头道:“相国所言,确有道理。

不过辽以为,丁辰应该与此事无关。他就任南宫卫士令之后,深居简出,从不与任何人交集。平日里不是在家陪伴他阿姐,便是在宫中值守,率部曲一起操练。

末将此前,询问过值守的南宫卫士。

他是傍晚过来,与高顺交接,之后便在卫士房里翻阅名册,差不多在子时前后,才带着两个扈从离开卫士房,四处巡查。这是个很尽心的人,而且末将在宫门班房里,也找到了他那两个扈从的尸体。从现场来看,他当时根本就没有进入班房。”

一句尽心,挠到了董卓的痒处。

他沉吟片刻,话锋却突然一转道:“唐妃可无碍?”

“唐妃无碍,不过看上去,仍惊魂未定。

末将倒是询问了她两句,虽然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可是末将依旧听出了些许端倪。

以唐妃所言,昨夜她陪弘农王说了一阵子的话,差不多子时前,弘农王便准备休息。哪知道突然有人闯入了大殿,杀死了值守大殿的内侍后,威逼弘农王交出传国玉玺。但弘农王并不清楚传国玉玺所在,那凶徒便狠下心来,想要杀死陈弘农王。

她当时扑过去,想要保护弘农王,却被凶徒打昏了过去……”

董卓一边聆听,一边点头。

这张辽,果然是个心细之人,知道自己会问什么事情,所以早早的就调查清楚。

从这一点而言,吕布就比张辽差了一截。

可是,董卓就是喜欢吕布,两人之间,他也明显更倚重吕布。

“找到了!”

张辽说完之后,董卓准备开口。

可就在这时,忽听得阿阁大殿中,传来了一个声音,“找到弘农王的尸体了!”

董卓闻听,心里不由得一咯噔,立刻舍了张辽,转身冲进了大殿。

“在哪里?”

他厉声喝问。

有卫士忙指着一具被烧得焦黑,甚至看不清楚模样的尸骸道:“这尸体就在龙床旁边,想必就是弘农王。这大殿里,一共找到了九具尸体,其他八具尸体显然是阉人,唯有这具尸体完整。”

董卓用一块布帕捂着口鼻,走过去仔细查看。

说实话,他对弘农王刘辩并不是特别了解,而且尸体已经被烧得好像焦炭一样,根本看不出胖瘦来。总体而言,身高倒是相差不多,应该就是弘农王刘辩吧……

想到这里,他蹲下身子准备再仔细查看。

可就在这时候,大殿外传来一声呼唤:“皇上驾到。”

董卓忙站起来,转身看去。

一个少年,在一群内侍和卫士的簇拥下,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年岁不大,长的也极为俊秀,明眸皓齿。

只是,那眼睛略显狭长,嘴唇有点薄,给人一种刻薄寡恩的感受。

少年走进大殿,便放声大哭。

“皇兄,皇兄你怎么就走了呢?”

这少年,正是汉帝刘协。

刘协虽说如同傀儡,被董卓完全架空。

可是在人前,董卓还是要恪守君臣之礼,快步上前,躬身道:“老臣参见陛下。”

“相国啊,我那兄长……”

刘协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董卓道:“陛下节哀,弘农王的尸首已经找到。”

“带朕去看。”

没等董卓说完,刘协突然止住了哭声,沉声说道。

他年纪不大,那声音听上去,还带着几分童稚之气。可是,董卓却不由得后背一寒。

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即便是孩子,又哪个是善与之辈?

不过,董卓并不在意,而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请陛下随老臣来便是。”

说着话,他就带着刘协来到那具焦黑的尸体前,停下了脚步。

“兄长啊!”

看到那具尸体,刘协放声大哭。

他哭的很是动情,全无半点帝王的风范。

他越哭越伤心,直让一旁的人,不禁心里微微发酸。

董卓在一旁低声劝慰,好半天,刘协才算是止住了哭声。

“陛下节哀啊,切莫哭坏了身体……来人,送陛下回宫休息。从现在开始,北宫守卫加强,任何人进出宫城,都必须先行记录。若有人擅自进出,以谋逆论处。”

刘协抽泣着,点头答应。

他一边走,一边不时回头看,露出恋恋不舍之意。

不过,当他走出阿阁宫门,登上了早就等候在外面的车辆之后,脸上的悲伤之色,骤然消失。

“传话与阿父,那贱种没死。”

声音依旧稚嫩,可是听起来,却让人不寒而栗。

一旁的内侍闻听,大吃一惊,连忙道:“陛下如何知道?”

“朕就是知道!

想用这种方法脱身,倒也高明。

可惜,传国玉玺一日不出现,他若不死,朕就不能心安。与阿父知,他一定藏在城中。”

++++++++++++++++++++++++++++++++++++++++++

“这小子,可不简单啊!”

送走了刘协之后,董卓命人收敛尸骸,回到了广场上。

内心里,却嘀咕着,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相国。”

张辽走上前来,低声道:“发现了一些线索。”

“什么线索?”

“相国,请随我来。”

张辽在前面带路,领着董卓来到了一具尸体前,停下了脚步。他蹲下身子,身手撩起那尸体上的衣服,露出一片惨白的胸膛。

“相国可看到了?”

“嗯?”

董卓的目光,顿时凝滞了。

他俯下身,看着那尸体的胸口。

胸口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图形。

“这是什么意思?”

张辽把那尸体的衣服重又掩上,站起来,在董卓耳边低声道:“相国,这是一名大戟士。”

“大戟士?”

“当年,末将在丁建阳帐下效力时,曾听他谈及朝中各家豪强。

提及汝南袁氏时,丁刺史言:天下私兵,为袁门大戟士为翘楚,三千大戟士,无人能敌。

这大戟士,是汝南袁氏的私兵,唯袁氏马首是瞻。

除了这个人外,还有二十余人,身上都有大戟士的标志。而这些人,有八人是死于丁辰之手,剩下十余人,皆力战而亡,无一人投降,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死士。”

董卓听闻张辽这番话,那眼眸中,顿时流露出骇人的杀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