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作者:张贤亮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第6章

书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作者:张贤亮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51

这条痛苦的、在普通公民脸上找不到的“劳改纹”,不仅揭示了他现在的境遇,还注定了他一辈子也摆脱不了阴暗的心理。

田管组员们肃穆地站在土丘上,没有嘲笑,没有优越感,个个神色黯然地瞧着走过去的队伍。不是在队伍里,而是在队伍外,我们才感到压抑,感到自己命运的凄惨。这是怎么搞的?我们不是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出屋来看“大队”的么?是的。但是我们却体会不到庄子上的老乡来看劳改犯的心情。他们在旁边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在旁边看到的却是我们自己。而这个黑色的团体还有这样一个功能,就是它一旦吞噬了你,你就会完全融于其中,失去你自己。

要想看清自己的面目必须和镜子拉开一定距离。

“操!接着。”

土丘上有人向渠坝上扔去一支点燃的烟卷。警卫人员向我们瞥了一眼,并没有干涉。

渠坝上走着的一个劳改犯急忙拣起来,对着嘴贪婪地呼呼吸了两口,又象接力棒似的传给其他人。虽然都发给我们零花钱,但大队的人买东西没有自由犯方便。

随后,田管人员又纷纷把昨天没吃完的西红柿黄瓜扔到渠上。扔的人和接的人都兴高采烈地,象美国橄榄球队的队员。逐渐消散的晨雾中荡漾着一片富有感染力的笑声。

有人以为劳改犯人一天到晚垂头丧气。不!那样子怎么能熬过漫长的刑期?总得找点什么事来乐一下。队伍有点乱起来。而警卫人员只是喊:“快点!快跟上!”对笑着的人,他们怎么能用枪托去捣?或许,他们也怀疑这些人是真正有罪的吧。

多么象一个部队的战友啊,我想。但这支部队的敌人是谁?不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出。尽管这些人早被判定为“阶级敌人”。

队伍过完了。渠坝上的轻尘缓缓落下来。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小组已经到了田边,在王队长的催促下准备脱鞋下田。田管组员扔完了黄瓜西红柿,似乎尚未尽兴,脸上还挂着顽皮的笑容。本来应该哭的,然而却是笑,这究竟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人性的坚强?忽然,一个田管组员又指着北边。回头高兴地喊道:“还有!”

把牛喂得撑死的犯人伸长脖子看了看,狡黠地笑着说:“是女队!”

是的,是女队。

但是,在远处,你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女人。把牛喂得撑死的犯人大概是凭嗅觉闻出来的吧。她们的囚衣也是黑色的,头发一律剪得很短。一九六六年以前,我刚被押进劳改队的时候,在谷场上劳动,远远地我还能分得清男女,因为那时候还允许女犯扎辫子。

一九六六年以后,外面的“破四旧”风也突然刮进了劳改队,一夜之间,不管老少,女犯的辫子全部刮得精光。菜地有个女自由犯,是个六十多岁的跳大神的神婆,也被剪去了只剩几根白发的发髻,判她七年她没有怨言,还感谢政府给她的恩典:“出去我要给毛主席老人家烧香哩!”但剪她发髻的时候却号啕大哭,声嘶力竭地喊:“造孽啊!造孽啊!革命革到我的焦毛毛子上来罗!”还用跳大神时哼的调子唱着一种稀奇古怪的歌,谁也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一个月后她死了。是我这个大组长带着四个男犯去给她入殓的。那天,我们跟在面孔阴沉的王队长后面跨进女犯的号子,在一群索索发抖的女犯面前抬起了这个神婆。那四个男犯没有抬稳,门板一摇一晃,盖在她脸上的一张报纸忽搧忽搧地飘落在泥地上。我看见她干瘪的失神的眼睛朝着天怒目而视。我用食指和中指去摩掌她的眼睑,但想不到这个已经变成一根枯朽的木柴棍的神婆子,眼皮居然还保持着弹性。我把她眼睑摩掌下来,它又象蜗牛的软体一样慢慢地收缩进去:“你干啥?为啥叫我闭着眼睛?我就要睁得大大的!”在死人旁边,严酷的死亡,人人都猜不透的永恒的谜,抑制了我的好奇,我没有敢斜眼去看女犯和女犯的号子,虽说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参观的机会。只是在神婆子又睁开眼睛时听见一群女人的惊叫和女人的抽泣,还有几下叮叮咣咣的金属磕碰声,不知是哪个女犯吓得打翻了饭盆。

我们就这样把一个半睁着眼的老太婆放进了白杨木钉的“脆儿皮”里。“脆儿皮”,这是劳改犯人的俚语,要比文人所创造的“薄板棺材”形象得多了。不过,这个神婆子还算幸运,一九六○年死的犯人连“脆儿皮”也没有,只是一张芦苇编的炕席。那时,我就差点被炕席卷了出去。

女犯和男犯是绝对隔离的。隔离得我们这些男犯几乎忘了旁边还有女犯的存在。然而,毕竟农场是一个农场,劳动是一种劳动,道路是一种道路,她们确确实实就在我们身边,有的年轻的刑事犯,凭着公狗般的鼻子,能嗅出来女犯今天在哪里干活,经过了哪条道路,甚至今天她们女队发生了什么事。掉在土路上的一根橡皮筋,这是女犯们用来当作银镯子戴在手腕上的,是被剥夺了一切人间享乐的女犯的装饰品,于是成了劳改队女性的标记。这根橡皮筋就能引起男犯的遐想,编造出一个故事,还有,小号的劳改鞋,几乎象儿童般的瘦小的足迹,那压在泥土上的浅浅的小脚印,以及仍在草丛里的馒头渣和土豆皮(女犯们一般都比男犯饭量小),都会象花园里幽雅的林间小径,成为一条通往两性结合的道路。当然,这种结合只能是在精神上的,就和暗夜中的梦一样,除非双方都是自由犯,那永远也不会变成现实。

晚上点名以后回到号子,大伙儿还没入睡的时候,老劳改犯煨在火炉旁会给新来的人说许多黑色囚衣下的风流韵事。老劳改犯人是劳改队里的荷马,农场的历史就是靠他们的嘴流传下来的。据他们说,女人在劳改队里比男人难熬,她们脆弱的神经忍受不了孤独,她们总要寻求爱抚、支持和保护。有的女犯隔着铁窗向警卫人员调情:“班长,你的小老鼠要咂水水子嘛?”只要有机会——而机会总是要人去寻找的,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直径5毫米的铁丝也拦不住她们的冲动,她们中有的人会猛地扑进男自由犯的怀抱。

现在,她们过来了。

晨雾已经完全消散。橙黄色的阳光下移到渠坝上,尘土上杂乱的足迹仿佛是无数奇异的花纹。这真是一条荒唐而充满苦难的道路。有雾的天气是不会有风的,柳树低垂着一动不动;渠边的芦苇和冰草傲然地戳向天空,似乎对这些女犯不屑一顾。女犯们踏着轻捷的步子走过我们的小丘,以挑战的姿态接受我们的检阅。是的,她们的脚步还算是轻捷的,还可看出有的女犯故意忸怩作态,因为下大田的女犯全是年轻人。

但是,如果不看她们的步态,如果她们也象芦苇和冰草那样傲然不动,谁能够相信她们是女人?《复活》里描绘踏上去西伯利亚的弗拉基米尔大道的玛丝洛娃,仿佛穿的还是裙子;我记不清那是白色的还是灰色的,总之是裙子,头上还扎着头巾。而这里的女犯们穿的却是和男犯式样完全相同的黑色囚服。宽大的、象布袋一样的上衣和裤子,一古脑儿地掩盖了她们女性的特征。她们成了男不男、女不女的动物,于是比男犯还要丑陋,她们是什么?她们是女人吗?“女人”只不过是习惯加在她们身上的一个概念。

她们没有腰、没有胸脯、没有臀部;一张张黑红的、臃肿的面孔上虽然没有“劳改纹”,但表现出一种雌兽般的粗野。很多女犯边走边嗑还没有成熟的葵花籽,用死鱼似的白斜眼睨我们,似乎还很洋洋自得,又仿佛这就是她们卖弄风情的一种方式。葵花籽皮沾在嘴的四周,象吐出的一圈白沫。我的胃突然痉挛起来,泛上一股酸水。我掉过脸去。我不能再看。她们会败坏我对女性的向往,对女人的兴趣,甚至败坏掉我对生活的希望。

如果想到我曾经爱过的女人,我曾经欣赏过的女性的艺术形象被抓到这里来也会成为这副模样,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

我背对着渠坝咳嗽起来。

我的天!我的母亲!……

我忍然想到,那第一个用树叶或兽皮遮住自己下部的猿人,一定是只母猿……

------------------

第四章大片的水稻田,在没有一丝云彩遮掩的烈日下蒸腾着燠热的暑气。今天是个好天。

肥大的、中间有一条白茎的稗子的叶片,挺拔的、油光水滑的三棱草的叶片,尖利的、边缘象刀锋一般的芦苇的叶片,千千万万、无数的叶片一齐欢欣地伸向湛蓝湛蓝的天空。

从这里到山脚下,大地葱宠苍翠,强烈的绿光很快就会使人的眼睛疲倦。

而那纤细的、蒙着一层绒毛的稻苗的叶片却藏在稗草、三棱草、芦苇草的底下,你就用疲倦的眼睛去辨别吧。我们管的这三千多亩稻田在很早以前是一片沼泽,滋生着杂草和蚊蚋,原是大雁和野鸭的世界。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年复一年,劳改犯们把这片沼泽填平了。但是这种低洼盐碱地只能种水稻,而且水永远排不出去。斩草没有除根,荒滩虽然变成了熟地,各种各样水生植物,却因为给田地所施的肥料长得更旺、更茂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