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残眼/青囊尸衣3:残眼

作者:鲁班尺 | 分类:奇幻 | 字数:6.1万字

第8章

书名:残眼/青囊尸衣3:残眼 作者:鲁班尺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44

有良推开房门不禁吃了一惊,屋里有七八只小黑猫警惕的盯着他,满地的屎尿,一股骚臭味儿扑鼻而来。

一只肥胖臃肿的黑色老母猫懒洋洋的躺在木箱上,望见有良爱搭不理的翻了一下眼皮,模样与照片上的那只相同。

“教授,您的家人呢?”有良问。

“乖乖们,开饭了。”孙教授亲切的呼唤着,随手扔了两条大鲤鱼进去。

黑猫们随即咆哮着争抢厮打起来,乱成了一团,最后老母猫一跃而起,仗着体型的优势抱起一条大鲤鱼到箱子顶上独自享用起来,而猫崽们又人仰马翻的继续争夺着。

“真趣致。”孙教授满怀爱意的在身后说道。

孙教授拿手的水煮鱼做法也与众不同,他先用葱姜炝锅然后倒入清水,再把余下的两条鲤鱼囫囵个的放入水里炖煮,竟然不去鱼鳞、鱼腮和内脏。

“要保持鱼的原汁原味儿。”他这样解释道。

炖鱼的过程中,有良问孙教授:“墙上照片中的就是屋里的那只老母猫吧?”

“好眼力,”孙教授点点头,“那些都是她的子女,挺顽皮的。”

“你的家人呢?”

“都死了。”孙教授淡淡说道。

有良见他似乎不愿说,也就不再多问。

“你的眼睛怎么了?”孙教授突然说道。

有良闻言一愣儿。

“左眼在萎缩,失明了吗?”

“是的,已经瞎了。”想起来,有良就恨得咬牙切齿,若是柳十三事先明说了,他才不会去开什么鬼“天目”呢。

“让我看看,”孙教授翻开有良的左眼皮,那手电筒照了照说道,“看来是视神经出了问题,应该去眼科好好检查一下。”

“哦。”有良随口敷衍着。

不多时,锅里的水煮鱼已经炖好,盛在搪瓷盆里端上了桌子,闻着倒是挺香的。

“有良,到了我这里就别客气,趁热赶紧吃吧。”孙教授取出一瓶二锅头斟了两杯。

望着胀鼓鼓的鱼腹,有良想到肠肚鱼屎还在里面就感觉到恶心,但鼻子里嗅到的却是阵阵鱼肉的香气,看来自己几年的素食已经憋闷坏了。

“官厅水库的野生鲤鱼内脏很干净,别有一番滋味儿。”孙教授伸出筷子夹破鱼肚皮,拽出一团包裹着肥油的肠子塞进口中,咬得绿色汁水四溅,嘴里啧啧有声的赞叹着。

有良只是从边上吃些鱼肉,果然满口溢香,味道相当纯正。

“孙教授,您知道‘噬磕针’吗?”有良试探着问道。

☆、第八章 拜访

孙教授停下了筷子,疑惑的目光在镜片后面注视着有良。

“你从哪儿听说的‘噬磕针’?”他冷冷的问道。

有良漫不经心的答道:“佛崖寺。”

“佛崖寺?”孙教授似乎十分警惕,“是听谁说的?”

“未渡老和尚,他给那个汉中女孩儿治病的时候,说药王孙思邈有这种针,很是灵验,像我这样残废的双手都可以治好,所以我就记下了。”

“嗯,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关于‘噬磕针’的记载,不过早已经失传了。”

“‘噬磕针’真的能治愈俺的手么?”

“据说此针神鬼莫测,接骨续筋通经络无所不能,典籍中是这样记载的,孙思邈就曾经用它医好过许多不治之症。”孙教授回答。

“唉,能找到这针就好了。”

“那可难了,自药王去世后,‘噬磕针’就再也没有露面过,千百年来江湖上多少人想要得到它,但依旧是寻觅不到。”

“难道孙思邈就没有后人吗?”有良大胆的试探说。

“他的后人若是知道‘噬磕针’的下落,估计早就在历史上引起轰动了,可是自唐永淳元年孙思邈去世以后,无论正史野史都未见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有良闻言心中寻思着,这个孙遗风到底是不是药王的后人呢?如果是,并且也知道“噬磕针”的下落,作为一个中医学教授没有可能不去找来使用,那样的话不久名扬天下了么?

“‘噬磕针’,这个名字很怪。”

“‘噬磕’是咬合的意思,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一卦。爻辞中一到六爻是说先咬去了脚趾,然后皮肤和鼻子,再就是肉、骨头和耳朵一点点蚕食掉,至于‘噬磕针’大概就是对阴灵戕戮的刑罚吧。”

“是杀鬼么?”有良接着问。

“说说未渡老和尚的事儿吧。”孙教授岔过话头。

“未渡是潼关佛崖寺的住持,人很和蔼善良,经常为村里的乡亲们治病。”

孙教授仔细的听着,一面往嘴里塞着鱼内脏,很快的一瓶二锅头就喝干了。

有良第一次饮酒,感觉到头晕乎乎的,于是起身告辞,孙教授送他到胡同口。

夜晚的凉风拂面,有良觉得清醒了一些,返回旅社的路上,他始终琢磨不透孙教授的底细,尤其是那晚李家沟发生时事情,他究竟要干什么,竟然冒险去掘人家的坟,难道也在寻找“噬磕针”么,这个李家与药王孙思邈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么晚,你去哪儿了?”柳十三见到有良回来不满的质问道。

“师父,你不是让俺和孙教授套近乎吗?今晚到他家里喝酒去了。”

柳十三一听忙问究竟,有良把事情经过叙述了一遍。

“果然是他养的猫。”柳十三哼了声。

“那只老母猫好胖啊,有好几十斤重,可为什么喜欢养黑猫呢?”

“黑猫通灵护主,《易经》中就说过玄猫为避邪之物,玄即黑色,在所有颜色的猫中,只有黑猫与人能沟通,智商也最高。”柳十三解释说。

次日是星期天,有良朝柳十三要了十元钱,来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本介绍孙思邈生平的书,回到旅社仔细的阅读。以前从没有听过这个人,原来他在中医界是这么赫赫有名,他的《千金方》是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不过就像孙教授说的那样,书中也没有提到过“噬磕针”。

第二天,有良刚到学校就被杜大姐拽到了办公室,催促说:“快来试试,毛衣打好了。”

一件崭新的黑色毛线衣套在了有良的身上,杜大姐上下打量着满意的说道:“大小肥瘦正合适,小伙子打扮起来还是挺精神的。”

有良心中涌起了一阵暖意,多少年了从未有人这么细心体贴的对待他,顿时鼻子发酸,眼眶湿润了。

“傻小子,快去上课吧。”杜大姐笑盈盈的望着他。

上午的气功课还是教大家初级功法,已经学到第三节了。

“达摩荡舟,佛风贯耳,耀眼佛光,普渡众生,童子拜佛……”李林口中喊着,一面纠正着学员们不正确的动作。

下午上课的铃声响了,也没见孙教授的人影。

不会是他前天晚上鲤鱼内脏吃坏肚子了吧?有良心里暗想。

不一会儿,杜大姐来到教室抱歉的对大家说孙教授生病了,来不及通知代课老师,所以今天下午休课。

“杜大姐,孙教授生了什么病?”有良在一旁悄悄的问她。

“唉,孙教授也没请假,不知道是怎么了。”杜大姐皱着眉头说道。

有良回到旅社,把这事儿告诉了师父。

柳十三闻言立即警觉起来,沉吟说道:“孙教授有事或生病来不及请假,起码也会有个电话,可能是出了什么事儿,走,我们去他家瞧瞧。”

等两人赶到了天桥胡同时,却发现孙教授家的大门紧闭,上面还落了锁。

“不在家,会去哪儿呢?”柳十三环顾左右见胡同里没人,于是匆匆说道,“我们一起进屋去看看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说罢伸出臂膀揽住有良的腰,飞身跃过了围墙落在院子里。

屋门没锁,里面空无一人。

“注意看与你上次所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柳十三叮嘱说。

有良推开里间屋,骚臭味儿迎面扑来,黑猫们大都在呼呼的大睡,地上散落着舔舐干净的鱼刺。

“有不一样的地方。”有良说。

“是什么?”柳十三赶紧问道。

“那只肥胖的老母猫不见了。”

柳十三略一思索,轻声叫道:“带着猫妖上路,可能又去了汉中,老夫要尽快赶到李家沟。”说完掏出一百元钱给他当伙食费,叮嘱其继续在学校上课并留意孙教授何时返回。

两人在天桥分手,柳十三赶去了火车站,有良一个人走回旅社。夜里,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总感觉到哪里不对,半夜时分,突然打了个激灵儿,孙教授不是去了李家沟,而是佛崖寺!

有良匆匆起身,东西也没有带便悄悄溜出了东风旅社,匆匆来到火车站乘夜车直奔潼关而去。

佛崖寺,春雨霏霏,香客如旧。

孙遗风拎着沉甸甸的旅行袋走上了佛头山,抬头望着香烟袅袅的佛崖寺,脸上阴晴不定。见到执事僧说自己是一名医生有事儿要面见住持,于是被带到了住持的禅房。

“老僧未渡,请问施主何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