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残眼/青囊尸衣3:残眼

作者:鲁班尺 | 分类:奇幻 | 字数:6.1万字

第5章

书名:残眼/青囊尸衣3:残眼 作者:鲁班尺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44

有良报了名,缴纳学费后被带到了教研室。

“有良同学,我们学校总共有两名教师,一个是教古典针灸术的孙遗风教授,面前这位是传授‘香功’的李林大师。”杜大姐介绍说。

沙发上那位面色红润的中年男人正在饮茶,抬眼打量着有良似乎感到有些诧异:“你以前练过气功?”

有良摇摇头。

“感觉到你体内气场似乎挺强的,过来让我瞧瞧,”李林招呼有良到跟前,抓住他的手腕试了试,自言自语道,“奇怪,又察觉不到内力,也许你的体质天生就异于常人。”

“这孩子小时候双手被野狗咬坏了,留下终生残疾。”杜大姐惋惜的说。

“这点毛病不算啥,当年我的学生里有不少瘫痪病人通过练功都重新站立起来了。”李林信口开河的吹嘘道。

“学校安排上午气功课,下午针灸术,你今天先回去准备一下,正好明天新的学期就开始了。”杜大姐告诉他说。

有良回到旅社房间,把情况说了一遍。

柳十三点点头:“上午的‘香功’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上针灸课时要设法引起孙教授注意并取得他的好感,关系越亲密越好,明白吗?”

“知道了。”

次日,有良按时来到了教室,里面已经坐了几十个人,男女都有,以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居多,他们都是为了养生而来接受气功培训的。

“同学们,我的名字叫李林,从今天开始传授你们‘中国佛法芳香型智悟气功’,简称‘香功’。此功为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密宗高僧所创,唐代的玄奘法师你们都应该知道的,对啦,就是西游记里唐三藏,他的香功赫赫有名,据说唐僧练功的时候,半个长安城都能闻到香气。”

众人交投接耳起来,无不啧啧乍舌。

“香功当代正宗的传人就是我李林了,幼时曾患表皮脱落症几乎丧命,所幸遇见一位西藏密宗活佛以香功治愈并传授此功法。还记得当年师父临别时曾捻珠留言‘出山济世,造福苍生’,所以我来到了京城开班授徒,另外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师父说他会在昆仑山上发功,你们是幸运的,可以每天清晨七点十五分面朝西方,接受师父的千里传功。”李林无比崇敬的说道。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在座的老人们满是褶皱的脸上绽开了孩子般的笑容。

☆、第五章 孙教授

李林微笑着接着说道:“同学们,现在社会上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假香功学习班,你们在他们练功的时候去闻闻有没有香气就可辨别真假,我敢说那里只有一股汗酸味儿。”

“我去过什刹海和朝阳公园的香功班,除了汗酸气还有阵阵的屁味儿呢。”一个中年人高声叫道。

“不错,运功不当便会排空肠气,至于味道嘛还得看看昨晚吃的是啥。”李林不怀好意的嘿嘿笑了起来。

老人们也都跟着哄堂大笑,气氛亲切而活跃。

“老师,您能发出香气么?”有人问道。

“好,现在让你们大伙儿瞧瞧我李林师父发功散发的是什么气味儿。”

众人闻言纷纷的鼓起掌来,揉了揉鼻子做好准备。

李林脱去了外套与汗衫,叠好放在讲台上,身上只穿一件桃红色的小背心,站好步子调匀呼吸随即运气发功。

“菩萨抚琴,”他口中诵道,两只手心朝下,一指向前在胸前开合,随即双手作画葫芦状顺时针旋转并大幅度的摆动胯部,嘴里念道,“哆罗画葫。”

大伙儿紧张的盯着他,有的人鼻子已经迫不及待的翕动起来,此刻空气中还没有其他特殊的味道。

“玉女缠丝,龙女采莲,飞天散花,佛塔飘香……”李林扭动的身躯做出一连串灵活的动作,然后伸展双臂,面色陶醉的嘤嘤说道:“出香……”

果然淡淡的香气从其腋下黑毛间飘散开来,慢慢的教室里弥漫充斥着一股山间野花的香味儿。

“太神奇了,是水仙的浓郁香味儿。”有人惊讶的叫喊起来。

“不对,是茉莉花。”有人当即反驳。

“胡说,这明明是蒲公英淡雅的香味儿。”一老者怒道。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吵得面红耳赤。

“你们说的都对,”李林放下手臂,笑道,“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闻到的花香自然不一样,我告诉你们,这是来自大自然最纯净的气息,是延年益寿的讯号。”

“李大师,可以看看你的胳肢窝吗?”一位老年妇女扭捏的上前要求。

李林微笑着张开臂膀,那女人鼻子凑在了腋毛上深沉的吮吸着,面色绯红沉醉的喃喃说道:“这香气使我想起了当年姑娘时野外的那次……”

有良深感奇怪,这功法也太神奇了,简直闻所未闻。

中午下课回到旅社后,他向师父说起这种香功。

“雕虫小技而已,”柳十三解释说,“春天百花齐放的时候,到野外采集各种花蕊阴干,再放到夜露下漂七夜,然后加蜂蜜拌匀抹在腋窝处,发功时腋下产生热量便自然蒸发出香气了。”

下午开始学习“古典针灸术”课程,学生不多,只有几个男女青年,各个文静白皙,一看就像是学医的材料。

孙遗风教授是一个退休的中医师,身材纤瘦赢弱,呆着一副黑边眼镜,但其说话却是中气十足。

“同学们,针灸术是针刺术和灸灼术的合称,针灸的银针源自于原始时代的砭石,直到春秋战国时代,铁针出现并取代了砭石,《史记》中就曾记载扁鹊用针灸术治愈了虢国太子的‘尸厥症’。”

“老师,什么是‘尸厥症’?”有人举手问道。

“‘尸厥症’也叫‘阴厥’,为突然间昏倒四肢逆冷,即使苏醒也伴有神智不清说胡话等症状,从现代医学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假死。”孙遗风解释道。

“是犯‘花痴’么?”又是方才提问之人。

孙遗风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瞅着这个穿蓝中山装的年轻人,他正是有良,想要引起教授的注意。

“你叫什么名字?”他感兴趣的问道。

“有良。”

“很好,”孙遗风点点头,赞许道,“大家都应该像有良同学一样踊跃提问发言,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所谓‘花痴’其实是一种‘癔症’,以身体虚弱的年轻女子居多,病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西医没有太好的方法,而中医则疗效较为显着,你们有谁知道中医采用哪种方法医治?”

年轻学生们都在“唰唰”的记着笔记。

“是针刺术吧?”有同学回答。

“用艾叶灸或者吃‘安宫丸’。”

同学们议论纷纷,气氛积极热烈。

“鬼门十三针。”有良的声音不大。

“你知道‘鬼门十三针’?”孙遗风惊讶道。

“俺见过。”

下课时,孙教授留下了有良在课堂里。

“你的手是怎么弄残的?”他问。

“狗咬的。”

孙遗风仔细检查了一下,摇摇头遗憾的说道:“筋脉俱断,陈年旧创,可惜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已经无计可施了。”

有良没吭声。

“说说你见到‘鬼门十三针’的情况。”孙遗风深沉的目光望着他。

“俺老家在黄河边上,春天油菜花开的时候,有些女人会犯‘花痴’,甚至光着身子就往外屋外跑。前些日子在佛崖寺玩儿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和尚用银针给女孩儿治病……”有良讲述了李二丫的事情,不过隐去了柳十三,也没讲自己就是山上的火工小和尚。

“你还记得那个李二丫是来自汉中哪里的吗?”

“好像是紫柏山。”有良答道,这些话都是师父柳十三特意教他这么说的。

孙遗风闻言怔了好一会儿,摆摆手说:“你先回去吧。”

旅社房间内,柳十三让有良一字不漏的复述他与孙教授的对话,听完后似乎很满意。

“为啥要俺这么说?”

柳十三神秘的笑了笑,没有回答。

第二天下午的针灸课,有良早早的坐进了教室,但孙教授没来,是一位中年女医生代的课,主要讲解人体经络和穴位,放学时,有良来到了教研室。

“孙教授有事请了几天假,”杜大姐微笑着亲切说道,“有良啊,你衣裳这么单薄,没爹没娘的孩子怪可怜的,来量一下身子,我给你打一件毛衣。”随即不由分说的拽着他用手指比划着量了下肩宽袖长等尺寸。

有良感到实在过意不去,扭捏着不想让她做。

“别不好意思,你就像是我的小弟弟一样,记住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杜大姐叮嘱他。

回到旅社,他照常向师父报告当天的情况。

“孙教授请了几天假?”柳十三面色严肃的问道。

“一星期。”有良答道。

柳十三沉吟片刻,随即说道:“你马上去学校,就说身子不适也请一周的假。”

有良疑惑不解的望着他。

“快去吧,今晚我们要乘夜车离开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