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 | 分类:奇幻 | 字数:4.9万字

第5章

书名: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39

两个人决定安静地走路,不让聊天扰乱他们的思维。

年轻人努力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把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如果自己只能做好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是什么?

他思考着自己需要作的决定,又问了自己几个实际的问题:“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能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

他知道,第一个步骤还有另外两个问题,他很想对这两个问题也多一些了解。

他还知道,这个时候其他人也正在向他们自己提出相同的问题。

两个人走到一棵大树下,稍作休息。年轻人拿出笔记本,把刚才学到的要点写了下来,让自己牢牢记住并方便以后使用这些方法:

评估:满足真正的需要

从一开始就努力去满足真正的需要,最后就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意味着不仅要在头脑中想像出这些需要得到的结果,而且要精心描绘出每一个细节,让自己感觉仿佛已经真正满足了这些需要,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用行动满足真正的需要。

想要什么只是人们的愿望,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需要的东西对获得成功和满足感至关重要。

要知道我想要什么,就可以问问自己:“我现在想怎样做?” 要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就可以问问自己:“我希望自己当初怎样做?”

我作出这个决定时,真正需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才能让自己和其他人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在头脑中描绘的图景是否专注于那些自己真正需要得到的结果?我是不是只接受了那些能满足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否决其他所有的东西?

我是否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

我运用头脑问自己一个实际的问题:

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

□是

□否

有选择还是没选择

星期五傍晚

傍晚,弗兰克把年轻人介绍给了田中广雄。他是这次活动中身体最强壮的徒步旅行者,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东京拥有一家中等规模的制造公司。

三个人一起走在荒凉的石滩上,弗兰克告诉广雄,年轻人已经对第一个步骤的第一个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如果我要回答两个步骤的每一个问题,是不是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作出决定?”年轻人问。

弗兰克听到这里,笑了笑,向年轻人和广雄挥了挥手,径自走开了。

广雄穿着笔挺的卡其布衣服,说话声音很轻,但非常简洁。“你说得不错,但是我们日本人常说:‘走得越慢,到得越早。’”

然后,他笑了起来,补充道:“用现在的话,就是说:‘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比更正一个错误的决定要更快。’”

年轻人一愣,他想到今天早上没有回去取线路图的经历就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多花些时间作出一个更好的决定。

广雄问:“我们都知道实际的问题是这样的:‘我是不是正在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对事情深思熟虑?’你已经知道了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回事了,现在准备好进入下一个问题了吗?”

年轻人笑着回答:“我难道还有选择吗?”广雄也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你的选择之一就是,”广雄说,“必须意识到你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选择的余地。你通常会有几种不同的选择,只是你平常没有注意到罢了。当你听见自己说‘我根本没有选择’的时候,最好对这种话一笑置之,因为你应该知道,你只是没有注意到自己拥有的选择而已。”

“在恐惧的时候,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了。即使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也非常罕见。这种感觉只能说明我们被恐惧牢牢抓住,头脑已经麻木了。”

年轻人不解地说:“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还有别的选择,那就是别无选择呀。”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广雄说,“你就要去发现自己本来就拥有的选择。”

“怎样才能发现它们呢?”年轻人问。

“你可以从提问和收集必要的信息开始。‘必要的信息’指那些为了作出更好的决定必须要得到的信息,其他任何信息都是多余的。在你收集信息的时候,不要回避那些你不愿意知道的信息,否则你就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所有选择,最后仍旧只能在幻象中徘徊。”

“怎样才能发现我所有的选择呢?”年轻人问。

“通过你实际的观察收集所有必要的信息就是一个好办法。”广雄说。

“打个比方,如果你负责为一个苗圃选址,最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地点,唯一的问题是不知道那里是不是经常刮风。你可能会咨询地产中介,而他向你保证那里绝对避风。你能否想办法很快证实这一点呢?”

年轻人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说他觉得自己不知道。

广雄问:“如果你发现那里有树,会不会有办法呢?”

年轻人终于明白了:“我可以观察那些树,看它们有没有被大风吹弯的痕迹。”

“非常好,”广雄说,“别人说的话和你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你更相信哪一个呢?”

年轻人想起来,有一次正是自己的仔细观察帮了大忙。买第一辆车的时候,他首先观察了在路上行驶的各种汽车—了解了自己可能的选择。

因此,他坚定地回答:“自己亲自去观察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就需要更多的观察。”广雄建议说。

年轻人思考着他的话。

“如果我跟那些比较善于观察的人聊天,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么我自己是不是也会对事物观察得更清楚?”

“没错,”广雄说,“向那些有经验的人求教 —他们对于许多事情都有丰富的经验——跟他们交流,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种适合你的可靠方法去进行观察,并收集信息。”

“就像跟你们聊‘是’或‘否’思维导图一样?”

“是的。找到那些你认为可以给你指导的人,跟他们聊天,用心倾听。但是一定要谨慎,”他用警告的语气提醒年轻人, “不要贸然接受别人的看法,一定要自己去证实。”

年轻人说:“我开始领会你的意思了,要亲自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

“是的。如果你知道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对你的决定非常关键,一定要先去证实它。”广雄建议。

年轻人思考着他的话,联想到自己正在进行的徒步旅行。他注意到像广雄那样经验丰富的大多数人都在独自前进,因为他们知道应该走哪条路线。他知道,只要自己处处留心,努力学习,最终也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的路。

广雄说:“坐着守株待兔,对于你了解自己拥有的选择毫无帮助。”

“有时候我会犯那样的错误,”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可能是被潜意识里的恐惧捆住了手脚,”广雄说,“恐惧会让我们的双眼蒙上尘土。”

“我所知道的一个最糟糕的例子就是,一位父亲在他二十岁的女儿自杀后,说:‘想想看,她还有那么多的选择,可她却没看到。’”

说完,广雄沉默了一会儿,为那位父亲感到深深的悲哀。

“最让人难过的是,让我们恐惧、使我们麻木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真实的。

“当你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收集信息发掘出事情的真相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拥有那么多的选择。

“收集到一条真实的信息会让你的心情有所好转,这一条信息又会引导你发现更多的信息。通过收集信息,你可以让自己渐渐摆脱对事实一无所知的状态,掌握更多真实的材料,从而开始了解更多的真相。”

广雄问:“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容易泄气,是在有很多选择的时候,还是在别无选择的时候?”

年轻人说:“当然,我常常会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感觉最泄气。现在我在工作中就常常这样。”

“你觉得通过什么方法更有可能发现你拥有的选择,”广雄又问,“是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思维里,还是走到现实世界中收集信息?”

年轻人回答:“我明白了。我需要摆脱自己思维的束缚,去发现自己拥有的选择,用更现实的眼光审视正在发生的一切。”

“是啊,”广雄赞同年轻人的话,“也许你还得记住,信息并不仅仅是你收集来的一系列事实,它还包括人们对这些事实的感受和看法。”

年轻人想了一会儿。他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寻找事实,还需要注意人们对这些事实的感受和看法。他决定以后就这么做。

然后他问:“在我收集信息,也就是收集事实和人们的感受时,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以帮助我作决定呢?”

“信息有两种,”广雄说,“你希望得到的信息和你需要得到的信息。”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收集到所有你希望得到的信息,”广雄说,“但是,你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有没有得到必要的信息?’记住,必要的信息是指,没有这些信息你就无法作出更好的决定。”

“举个例子,”广雄说,“我们今天晚上搭建营地的时候,就得先查看地形,确保在水源附近落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