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 | 分类:奇幻 | 字数:4.9万字

第3章

书名: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39

年轻人说:“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的话,他的理论曾对日本经济的腾飞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说: ‘85%的失败都是由系统造成的。’”

“我赞成他的说法。”领队说着,拿出防晒霜,往脸上和手上涂了一些,还问其他人要不要。然后,他们躲进一棵大松树的树阴里,继续刚才的话题。

“‘是’或‘否’系统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领队说。

“我现在开始渐渐明白了,”年轻人说,“原来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我自己所有的决定产生的结果。” 他笑了笑, 接着说:“我想我该换一种更好的系统方法来处理问题了。”

领队也笑了,说:“我们都应该这样。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都需要用更短的时间,作出更好的决定,否则就无法生存,更不用说有好的发展了。

“我们使用的系统方法越有效,就越容易避免错误,越有可能不断得到更好的结果。”

领队又补充说:“好的系统方法就像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因为它的快餐体系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感到满意,所以人们就会对它更有信心,更愿意到那里就餐。

“同样的道理,那些使用‘是’或‘否’系统方法的人由于较少犯错误,常常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把这种方法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年轻人问:“我应该怎样应用这种方法呢?”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应用它。作出最初的决定后,你可以随意向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提问,由此作出更好的决定。要分别向头脑和内心提出三个问题。你可能会发现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它们就是你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或生活状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旦学会了这种系统方法,它就会成为你的一种思维习惯,你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开始。实际上,只要兼顾了头脑和内心两个方面的意见,就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更好的决定,先问哪个问题以及如何安排问题的顺序都不重要。”

“运用这种方法一般要用多长时间?”年轻人急切地问。

“这取决于这个决定对你有多重要,以及你对事情是否有清晰的认识。你可以只对头脑和内心提出一部分问题,这样能让你在几分钟内作出更好的决定。你也可以多花点时间,把每个问题都考虑一遍,然后作出更好、更恰当的决定。”

“我恐怕不愿意老是把时间花在那上面。” 年轻人坦白地回答。

“大多数人都这样,”领队说,“但是,你越是经常性地向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提问,这个过程就进行得越快,也越容易。当它最终成为你的习惯以后—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做起这件事来就会非常快了。”

“需要问些什么问题呢?”

领队建议:“让其他人在路上告诉你吧,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清楚地为你解释。”

“然后,选一件你需要作决定的事情,”他继续说,“试着认真地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样做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作出了一个最好的决定。”

领队告诫他:“开始的时候要有耐心,因为你可能会认为系统方法的某一部分你已经很熟悉了,或者认为它对你根本不重要。

“但是,当你在‘桥’上徘徊不前时—你以后会学到这种方法中关于‘桥’的那部分—你就会感受到头脑和内心对你产生的影响,并最终发现你正在寻找的是什么,从而作出更好的决定—不论是个人决定,还是团队决策,也不论要决定的是工作上的事务,还是生活中的事情。”

领队又补充说:“一定要牢记,必须完整地应用系统方法的两个步骤,因为孤立地运用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让你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久,当大家走在一段缓坡上的时候,年轻人注意到领队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纸,展开来研究。“能告诉我您在看什么吗?”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是’或‘否’思维导图。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把使用‘是’或‘否’系统方法时得到的领悟和对自己有帮助的问题总结出来,写在纸上。想要作出更好决定的时候,我就把它拿出来看看。这份思维导图的好处就是,它能提醒我如何找到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年轻人问:“可以给我看看吗?”

“如果你能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制作自己的‘是’或 ‘否’思维导图,可能对你更有帮助,”领队建议说,“那样的思维导图对你更有用。”

正在这时,他们听到树丛里有响动,领队立刻跳到一边,说:“绕开那条蛇,它有毒。”

年轻人觉得很诧异,领队怎么这么快就发现有蛇。他心中暗想,这次旅行自己还是小心为妙。

提醒过年轻人后,领队鼓励他去和其他人聊聊,然后很快独自走到一边,思考自己的事情去了。

2、专注于真正的选择

想要的还是真正需要的

星期五午后

大家一起徒步上山,年轻人和富兰克林·尼尔走在了一起。

尼尔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从芝加哥来。他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另外几家公司的董事会核心成员。十一年前他知道了“是”或“否”思维导图,从那个时候一直运用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向年轻人伸出一只结实的手,粗声粗气地说:“叫我弗兰克好了。”然后,就只管盯着前方的路。

年轻人感觉眼前的这个人平常并不让别人这么随便地直呼其名。

弗兰克直率地问:“我们在这儿聊怎样作决定不会是浪费你我的时间吧?你有没有打算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于实践中呢?”

年轻人回答:“不管学到些什么,我都要选一件需要作决定的事情来试一试。”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年轻人说,“领队告诉我,要作出更好的决定,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他说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呢?”

弗兰克回答:“你可以先向你的头脑问第一个问题:‘我有没有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告诉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并且对事情深思熟虑?’”

他建议:“现在就问问你自己,事实是这样吗?”

年轻人毫不迟疑地回答:“基本上是。”

弗兰克又说:“年轻人,当你对这些问题回答‘是’或‘否’ 时,是不是对你有帮助呢?”

年轻人一愣,接着尴尬地笑了笑,把帽檐转到脑后,说: “可能吧。”

弗兰克放声大笑,谈话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他知道年轻人对这种方法还不太确信,甚至有些抵触,但他很喜欢年轻人的幽默感。

弗兰克说:“或许你就是犹豫不决的典型例子。

“仔细想想第一个步骤的三个问题:满足你真正的需要,告诉你自己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法,对事情深思熟虑。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你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了吗?”

年轻人放松下来。或许这个方法真的能帮他想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知道了真正需要,他才能回答“是”或 “否”。

他想了一会儿,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

“很好,”弗兰克说,“一旦你对一个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就会对这个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你就能作出更好的决定了。”

年轻人问:“我应该对什么投入更多的精力?”

“如果你对第一步的第一个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那么你就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我们中大多数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那通常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于是就放任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

年轻人皱了皱眉头,他想起自己今天早上也走错了路。 “我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呢?”他问。

弗兰克说:“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只是我想要的,还是我真正需要的?’”

“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年轻人问。

弗兰克回答:“想要是愿望,真正需要的才是必不可少的。

“欲望充满诱惑,但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我们追逐欲望,到头来却常常发现自己并不能从中得到满足。即使最后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往往无法控制心中更多的欲求。真正的需要则非常简单,而且可以像养分一样给我们带来益处。我们真正的需要往往是在某种情况下必须具备的东西。

“比如,果酱是我们想要的,而面包则是我们需要的。果酱很好吃,但不能填饱我们的肚子,给我们足够的营养。”

年轻人高兴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对我这样的初学者肯定非常有用。”

弗兰克不同意他的看法:“你看我像是个初学者吗?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在于常常忘记去应用那些简单却实用的道理。”

他顿了顿,接着说:“真正成功的人总是首先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想要一幢豪华漂亮的房子,但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家。当我们努力去追逐自己的欲望时,常常会忽略掉自己真正的需要。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那就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先建立一个温馨的家,然后再努力去买漂亮的房子。

“得到了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以后,就可以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但这两者的顺序绝对不能颠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