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作者:马伯庸 | 分类:奇幻 | 字数:3.3万字

第1章

书名: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作者:马伯庸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11

书名: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作者;马伯庸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内容简介】

小说背景基于民国第一盗案——孙殿英炮轰慈禧墓的历史,描绘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与爱恨纠葛。1909年,慈禧入葬东陵。据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记载,随葬玉石有七百多件,又倒入四升珍珠、二千多块宝石填棺,总价值超过纹银五千万两,东陵的豪华气派压倒紫禁城。而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炮轰慈禧墓时,暴露在了军阀面前……

巨额的财富,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想重夺权势的清朝宗室、有军队却缺粮饷的各路军阀、见钱眼开的文物贩子和一直觊觎着中国文化的日本侵略者,纷纷加入角逐,各施神通布下重重圈套,大鱼吃小鱼。

在这些血腥的势力面前,有一个人毅然挺身而出,想要力挽狂澜保住东陵。不是为了慈禧,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守住中国的文化,更是为了一段生死托付的约定……

【编辑推荐】

《古董局中局第三部:掠宝清单》是“文字鬼才”马伯庸最新的力作,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小说背景基于民国第一盗案——孙殿英炮轰慈禧墓的历史,描绘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与爱恨纠葛。

作者简介

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第一章 君子棋

许一城对他的杀气恍若未觉,他拿起一枚红炮:“错不了,明代象棋的炮,都是写成‘包’,一棋四‘包’,二红二黑。到了清代,才开始写成‘炮’字。所以这副棋,肯定不是明物。”

刘一鸣和黄克武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这“炮”与“包”的门道儿,任何一个掌眼的人都能看出来,可许一城当着吴郁文的面直言不讳地点出来,却是要惹下泼天大祸的。

第二章 血书

方老山觉得脊梁骨都是冷汗,他低头一看,才发觉自己刚才扯得太快,那白纸居然只剩下半张,吓了一跳。他还指望拿这个去清华换报酬呢,赶紧展开看看,这半张纸是张信笺,上头是一个手写的潦草“陵”字,字旁边拍了一个血红色的手掌印,五指痕迹清晰可见。这纸的下半截应该还有字,估计被刚才那些人带走了。

第三章 东陵盗案

两人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骇然。东陵在直隶遵化州马兰峪,里面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个皇帝,包括慈禧、慈安在内的十四个皇后和一百多个嫔妃,是清宗室第一大陵。清帝逊位十七年,余威犹在,所以民间虽然盗墓成风,但皇室陵墓一直还保存完好。想不到今日终于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贼,居然动起了东陵的主意。

第四章 追凶

阿和轩眼中精光暴射,“唰”地拔出佩刀掷出去,霎时钉在许一城头顶的土壁之上。刀身挡住了冲在最前面的几根尖竹,许一城得了一点点缓冲时间,身子往回急忙一缩。随即那些竹枪噼里啪啦地掉落下来,有十几根直直扎在了许一城刚才站立之处。倘若晚上半秒,只怕许一城已经被万箭穿心了。

第五章 恶诸葛

“这些案子,人人都知道他们是真凶,就是没人敢去缉拿。这个王绍义外号叫‘恶诸葛’,极其狡诈。派员来查,他们就杀;大兵来剿,他们就跑。到了后来,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警察厅说这是剿匪,须由军部出兵;军部说这是地方治安事件,军人不便干涉。一来二去,索性谁都不提这个名字,当他不存在了。”

第六章 平安城死局

现在他们终于明白,王绍义那句“慈禧墓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是透着何等的杀气。留一个,杀两个。这已经不是求财,而是求生了。赢了,大把富贵等在眼前;输了,性命就交待在这平安城里。王绍义手里,不在乎多这么几条人命。

阴司间,果然是阴司间。生人进了阴间,又怎么能活着回来?

第七章 支那骨董账

药慎行肌肉一抖,咕咚跪倒在地:“我看到的名单,大多是熟货,以汉唐宋明几代居多。慎行这点轻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许一城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用词:“大多?这么说,你还是看见几件阴货了喽?”药慎行脸上露出一丝恼怒,但许一城紧抓不放,他只得无奈答道:“那本古董账是按年代排序的,我无意中翻到最后一页,只看到那么一件阴货,标明是清代的。”

第八章 局势大乱

李德标上前一步,把手枪对准许一城太阳穴,缓缓扣动扳机。突然天空“咔嚓”一声霹雳巨响,一道极耀眼鲜明的闪电切开夜空,让包括李德标在内的所有人浑身一震,这扳机竟没扣下去。

第九章 金蝉传信,无常见珠

一般下乡收货的古董商,除了摆出金蟾,如果有特别想要收的东西,还会在旁边立个牌子,指明要哪一类古玩。考虑到许多老百姓不识字,有时候还会摆一件实物在那儿——这叫“金蟾分水”。许一城会根据自己情况,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暗号,写明收什么类的东西。这样一来,付贵和黄克武根本不需要接近客栈,只消找个人远远地把金蟾分水的名单抄下来,就知道他目前状况了。

第十章 东陵前,马兰峪,黑吃黑

战场上依然子弹横飞,孙军的火力朝着这边延伸,马兰关前黑压压地躺着一片尸体。王绍义却不管不顾,迈着大步朝马车走去。许一城一抬头,看到他目露凶光,知道“恶诸葛”已经知道真相了。一个惯称“诸葛”的人被人耍了,那么残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个“恶”字了。

第十一章 孙殿英炮轰慈禧墓

慈禧墓里的宝贝,那是真多,连过道里都堆满了各种珠串、金佛、玉珊瑚什么的。结果碰到这些乱兵,慈禧棺材被撬开,她身上盖的经被、嘴里含的宝石、头上戴的珠冠,甚至镶嵌的金牙都被拔出来。地宫内的其他珍宝也被劫掠一空。慈禧尸骸被抛到墓道上,脑袋被踩得稀巴烂。刘一鸣亲眼所见,那对慈禧太后枕在脑袋后头的国宝翡翠西瓜,被谭温江亲手交给孙殿英,他左看右看,笑得嘴都合不拢。

第十二章 剑中机关

这一切悲剧的起源,这一切疑团的终点,终于被他握在了手里。

许一城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它的每一处细节,态度前所未有地严肃。九龙宝剑的剑柄和剑格是一整块良质美玉雕成,全无拼接痕迹,这说明原玉体型惊人。这么大块的极品原玉,只雕成这么一点,玉料十不余一,真是奢侈惊人。另外在剑柄外侧,还覆有一层装饰用的紫金利玛铜条。这紫金利玛铜是清宫秘藏的响铜,是用红铜、金、银、锡、铁、铅、水银、五色玻璃面、金刚钻熔炼而成,产量极稀,一般用来铸造御奉佛像。这把宝剑能用紫金利玛铜装饰,足见重视。

第十三章 生死一诺

他一低头,发现许一城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牌,恭恭敬敬地摆在武将壁画的下面。借着火光,海兰珠看到那木牌上写着“陈公维礼之位”几个字,心头一阵狂跳。许一城在牌位前把双手抬起,八指交拢,先是手背翻手心,拜三拜,然后大拇指交抵,再拿开。再拜三次。

这手势她知道,许一城告诉过她。这叫托孤拜,行了此拜,就一定要完成死者嘱托,生死一诺。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代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地,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去,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在我去见老朝奉的路上,我身体里那许家潜藏千年的精神开始觉醒。它跃动着,沸腾着,仿佛要向我诉说什么。这不是言语上的表达,而是一种超越了时光束缚的共鸣。它要讲的故事很长,传递给我却只是眨眼的工夫。那些曾经的人,那些曾经的事以及那些传奇的古玩,浓缩成了一瞬间的感动,让我在奔跑途中突然停下脚步,按住胸口,抬头望向天空。

我虽无法感知细节,但知道,这是一个关于我祖父许一城的故事。

一个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传奇。

第一章 君子棋

这是民国十七年的五月下旬,北京正当春夏之交,满城槐树俱已开花。这时节天气渐热,最易起大疫,民间忌讳最多。忌糊窗,忌搬家,不剃头,不晒床,都指望着到端午那天避了毒恶,才好整治。所以老百姓都叫恶五月,一到这月份,一准得有点幺蛾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