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周守藏史

作者:青色大花 | 分类:奇幻 | 字数:2.2万字

第八章:异人九阶

书名:大周守藏史 作者:青色大花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2 20:09

“君有何事?”

对方为士,风允只是一介庶民,理应称呼为君,以示对周礼的遵循。

“你之后的时日,将我这日班开门与放班关门给职了。”这人开口即是命令,让人听着恶嫌。

风允不满,但也不必为这种人而恼。

“置业之事,点卯放班都是大庭国治所定,若是君欲要有变,需去找大宰大夫,让大夫行治理之权,为你改班,你才可日不点卯,晚不久留。”

风允说完,看着他涨红的脸,轻笑一声,转身离去。

礼不下庶民,却是士之身家性命,风允欲成士方讲礼。

这人为士,却必须讲理,按大庭国治行事。

风允又不是奴隶,还是同属的守藏史,这人可无权指使他去做逆改国治的事情。

此事虽小,但风允说大。

这人就不敢往下说了,只能看着风允离去,咬牙恨恨。

“小小一庶民,竟敢在我面前以礼为挟!”

说得再多,风允不犯错处,他也无可奈何。

这看守外室的工作本就简单,除非典籍宫着火,但他也是守外室之人,一着火,莫说是他,就是这宫中其余守藏史,外加护卫士兵,皆有连带之罪。

另一边,风允已经开始阅读第四卷的《六书》,不多时,他就种道成功,开始以竹简记录各书所在。

“异人阶位?”

风允看见一卷记载异人的竹简,遂停下,细细翻阅。

“异人,异于常人,异术,异于常人之术。”

“成之异人者可从万物习得异术,有所偏向,或文或武或仙……”

“异人有修仙之人?”

风允还是第一次听说,他之前说出庶民阶级,所知甚少,此时一观此书,倒是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

“仙啊…何人不想,可书上说,寻仙需缘法,无缘不见。”

仙…整个大庭国都没有一位仙。

据风允所知,大庭中实力最强的就是三位正大夫。

而三位正大夫皆修文道。

即使是那位掌司马军政的大夫,也是文道,只不过是多钻研了兵书。

继续往竹简下看,所谓士族大夫之间有阶位。

这异人也有阶位。

此时风允为不入流,如同庶民,平平凡凡,不上阶位。

因为在异人中,最末等的要求都是三流异人。

之上还有二流异人,一流异人,此三流合称后天三流。

后天之上为先天,有三境界,分别为地阴,天阳,明心归一。

先天之上还有一大阶位,是为圣人三极,下位半圣,中位亚圣,上位至圣。

此番后天先天与圣人三个大阶位,共九个小阶位,每一小阶犹如云泥,每一大阶如同天堑。

风允细细看完这卷异人描述。

这才恍然道:“原来如此,后天为积累,以求勃发,若是修文道,就需积长文气,达到第一个极限,突破后就为后天三流,我如今文气还少,离满尚远。”

望向自己的面板,风允不禁猜测多少文气为后天三流的分界线。

但没有对照,实在没法。

他放下此卷,拿起一旁紧随的竹简……

“残缺的书……异人之道。”

也是讲异人的书。

“异人之道,大者有四,上一正二余下一。”

意为异人可以修行的道路,前途最为宽阔的有四种,上道有一,正道有二,下道余一。

而书上记载,上道为炼气之仙,需机缘,天资,少之又少,唯命中有则有,无则无。

正道有文道与…君主气运道。

文道不必多说,如今风允正习之,而君主气运道,此道并非说是成为君主,而是说辅佐君主,成为阶级中的士大夫之属,以得一国气运来庇身,以求气运异术。

往往修行文道者,多会辅修气运道,以此印证文道之路,大展抱负。

“残缺了,所述太少。”风允惋惜。

最后是下道——武道。

“武者,以武乱政治,扰民之安定,恐士大夫之清明,反君主之策令,于礼有别,是为下道……”

书到此绝,风允也将其放下。

“武者为下道,却是文士定的,毕竟文士掌文字传承之要。”

实际上,武者也可从政治,若是从军,就为武将,若是在朝,就为武士,甚至有武大夫之职。

但,武者多为护卫之职。

武大夫少之又少。

文武有争,这是古往今来难解之事,风允也无可奈何,难以评判。

风允将这架的书名誉位置记载在竹简上。

这里也没有其余介绍异人的书了,恐怕这两卷留在此,也只是为了给这些非异人的文士们观看,传播,以清楚异人为何罢了。

真正的异人之术,或许在内室才有。

风允继续往后记录,按照他的速度,恐怕明日就可记录所有的书,分门别类,以竹简竹片制成一书录。

……

申时,放班已至,今日宗伯都不曾前来,可见越国之事棘手。

但刚刚走出典籍宫,就听见远处喧哗。

那好像是公告处。

“莫不是越国索要细作之事有了结果?”风允紧忙而去。

国之大事,风允此时欲求仕途,自然不会错过。

而等来到公告处,这里早已是乌泱泱一片,士族相挤,看似有礼地称道攀谈,却都斜视那还空白一片的位置。

今日的公告士还未来公告要事,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得来的消息。

可就在风允疑惑时,公告处的大门轰然打开。

此门开,即为大事相告,恐怕等此事说出,不下几时就传遍大庭国都。

是宗伯!

“嘶…”一片群惊,宗伯告之,这是国之要务!

就见宗伯手持一方帛书,底下群人俱不敢出声,纷纷闻之。、

风允也聚精会神,仔细听宗伯之言——

“越国之士出使大庭,是为友交,礼尚往来,是为礼!”

越国之士?

友交?

那明明是细作!

众人欲说,但周围士兵涌出,护卫周围,长矛之下,谁敢出声?

风允呐呐…可他不过是一介庶民,出声,不仅得不到认同,反而会有祸事。

“若我为朝中士,必行正理,以报大庭,典籍宫之恩。”

之后,更惊之事在宗伯的口中说出。

宗伯脸色亦是不佳。

像是撕咬生肉,如鲠在喉!

“我大庭尊礼,后将由大宰大夫携美玉锦帛,与越国使节一同前往越国,以行出使之礼,友交两国,以求昌盛。”

宗伯此言一出,群士瞪然。

“那,那明明是……唔唔唔!”一人欲说,但其侧一人紧忙捂住他的嘴。

并小声附耳道:“越国势大,且看后续如何。”

在此的人都不是愚蠢之徒,虽然不甚解其中道理,但也看出了宗伯就是痛恨,也依然说出这条告文,可见此事已经成定局。

“散去吧。”宗伯疲惫一叹,转身入宫,越国之事,还如乱麻,他们不过是快刀而斩,以免越陷越深。

但这番选择,不过是自保之举。

谁让……越国已动军政,不少探子已在大庭边境肆虐。

此番大宰大夫出使越国,也是为了求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