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寸石斋志异

作者:寸石 | 分类:奇幻 | 字数:3.9万字

第九章 两个秀才修仙

书名:寸石斋志异 作者:寸石 字数:7.4千字 更新时间:12-12 17:20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个是钱秀才,一个是甄秀才。他们两个是一起进的私塾读书,又一起乡试考了秀才。后来,他们两个又一起进京赶考,结果一连着去考了两次,两次他们都是名落孙山。这不,今年又是朝廷的大考之年,钱秀才就和甄秀才商量好了,再一起去京城赶考,心想:今年一定得金榜题名,混个一官半职的好光宗耀祖。

这一天,他们二人结伴进京赶考,已经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了。因为他们家里都很穷,也没有多余的钱坐船坐车,只能是步行提前进京。今天二人光顾着赶路了,到了黑天了才想起来投宿的事情,可是,已经晚了,已错过了村镇。现在他们正走在一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里,去哪里才能找到一处,晚上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呢?没有办法,他们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赶路。一个时辰以后,钱秀才突然发现,在前面不远处有一片黑魆魆的建筑物,他高兴地对甄秀才说道:“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们是有福之人莫要慌,前面一定是一座寺庙,今天晚上咱们就不用住露天地了,哈哈哈!”

甄秀才听了往前看了看,累的他也没有说话又继续往前走去。当他们二人来到建筑物跟前一看,还真是一座寺庙。看来这里一定是香火不旺,寺院已是破败不堪,整个院子里黑灯瞎火一点亮光也没有。即使是这样,二人也是很高兴。他们赶忙来到了大殿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又吃了自己带的干粮以后,累的他们就准备休息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庙里又进来了一个人。虽然是晚上,也能看清来人是一个老道士。只见此人白眉白发白胡子,手里拿着一柄拂尘,真是一位飘飘欲仙的老神仙。

老道士进来以后也不和他们二人搭话,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就坐下来盘腿打坐,闭目养神。钱秀才和甄秀才看见进来了一个老道士吓了一跳,这一惊吓,二人也没有了睡意。钱秀才有点搭讪地问老道士道:“敢问这位老神仙要去何方?”

老道士听见钱秀才问他,又听见称自己是老神仙,看来心情也很好,就声音洪亮地回道:“贫道云游天下,四海为家。但不知二位又要哪里?”

甄秀才听见老道士如此说,心里顿生羡慕,如此心无挂念任意而为,真是人生一大快事。想到这里,他对老道士说道:“老神仙逍遥世间,神游天下,真是令晚生羡慕和佩服。我们二人乃是世间俗物,为功名所累,现在是去京城赶考。”

老道士听了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说道:“但愿二位这次前去高榜得中,也好光宗耀祖。”

夜里,二位秀才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自己这次赶考都考上了。后来又都做了官发了财,还都娶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妻子。可是,他们的好景不长,只因为站错了队受到了上司的牵连,最后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第二天,二人醒来以后,梦中的事还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本来是想让老道士给解解梦的,可是,当看见老道士还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时,也就没好意思打扰他,他们起身就要离去。这时候,却突然听见老道士在后面说道:“二位前途坎坷,希望好自为之,如果以后有用得着贫道的地方,可到蒙山玉皇顶来找我。”

第三天,甄秀才听了老道士的话,站在那里看着老道士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和钱秀才一起走了。

他们二人来到了京城以后,过了没有几天就进了考场,考试之后就是在满怀希望地等着放榜。有一天,他们终于听到了敲锣声,就赶忙跑到了放榜的地方去看榜文。只见大红金边的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考中人员的名字。钱秀才和甄秀才擦亮了自己双眼,看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就是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一次和前两次一样,他们二人又一次落榜了。

二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就像是没有了魂魄一样,垂头丧气地来到了旅店,是越想心里越难受。已经是三次落榜了,怎么还有脸面回去见自己的家人和村里的乡亲们呢?这时候,甄秀才突然又想起了那个老道士,就对钱秀才说道:“那个老道士,好像是早就算定了咱们这一次还是考不上,要不然他不会说咱们前途坎坷的。我们不如到蒙山上去找那位老道士,他一定是一位世外高人。要是跟他学上个一招半式的,将来也能挣钱养家糊口。”

钱秀才听到这里,他犹豫了半天,想想现在已是走投无路了,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后来就和甄秀才一起去了蒙山。

原来这个老道士,就是蒙山之主王禅老祖,他是一位地师,专门在人间点化有缘人成仙的。也该着钱秀才和甄秀才走了大运,有幸遇到了他老人家。后来他们二人就来到了蒙山,真的在玉皇顶上见到了王禅老祖。王禅老祖对他们说:“你们二人,这一辈子和升官发财无缘,倒是有一点的仙缘。如果你们不怕辛苦坚持修炼,有可能也会得道成仙。”

钱秀才听了老道士的话,一脸茫然地说道:“以前只是听传说能修炼成仙,这是真的吗?我们能行吗?再说了我们对修仙也一窍不通啊,也不会修炼啊。”

王禅老祖听了钱秀才这一连串的疑问,又看了看二人,然后说道:“既然我们有缘,我会传授给你们修仙秘籍的,在这蒙山上药材丰富,有助于我们采药炼丹。只要你们在这里坚持修炼,多做积德行善之事,等到你们功德圆满之日,我会来点化你们成仙的。”

二位秀才听了王禅老祖的话,这才下定了决心在这里修仙。从此以后,钱秀才和甄秀才就没有回家,他们在蒙山上找了一个山洞,按王禅老祖传授给他们的修仙秘籍,就修起仙来了。

蒙山上生长着各种药材,就连名贵的人参、天麻、何首乌、灵芝等都能毫不费劲地就能采到。二位秀才在这里修仙,那真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每天除了盘腿打坐练吐纳术之外,就是去山上挖练功用的那七七四九种药材。他们把药材挖回来炮制好以后,再放进炼丹炉里,炼上九九八十一天,他们练功用的丹药就炼成了。这种丹药服用了以后,不但能强身健体有助于修仙,还能包治百病。二人有王禅老祖传授给他们的修仙秘籍,再加上丹药的辅助,不到几年的工夫,他们的修炼就有了很大的成就。

钱秀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山了,这几天他又有一些心烦意乱的。枯燥漫长的修炼和无休无止地爬山采药,有时候他就觉得没意思也没有乐趣。时间一长,他又怀念起他以前的生活来。甄秀才其实也看透了他的心思,为了好让他调整一下心态,有时候就让他以买东西为借口,下山游玩上几天,这样等到钱秀才再回到山上的时候,他就能安心地继续修炼了。

有一天早晨,钱秀才还没等甄秀才说话,他就对甄秀才说道:“咱们的米面已经不多了,今天我就下山买一些回来。”

甄秀才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早去早回。”

钱秀才一出山洞,他心情就好了许多。他顺着山间的小路,唱着小曲很快就来到了山下。今天他并没有到附近的集镇上去,他想:好不容易下山一趟,我何不到县城里去玩上一玩呢。想到这里,他就直奔县城而去。

他来到了县城,看着那满街的商铺和飘着诱人香味的饭庄,让他馋涎欲滴。逛街游玩的那些红男绿女,看得他心旷神怡。只可惜自己囊中羞涩,不能让他一饱口福和潇洒一回。这时候,他突然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张告示,一边看着还一边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钱秀才也好奇地也来到了告示前面一看,原来贴的是一张招贤榜。只见招贤榜上说的明白:本城张员外家的张小姐,最近得了一种怪病,现在正寻找天下名医前来诊治。不论是男女老少,谁治好了小姐的病,没有婚配的可以入赘张家,已婚配的不愿意入赘的赏银千两。钱秀才看到这里,他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他用手摸了摸,他身上经常带着的他们炼的丹药。心想:这种丹药,王禅老祖说过,能包治百病,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一个,能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又怎么能够错过呢?想到这里,钱秀才毫不犹豫地上去揭下了招贤榜。

钱秀才手里拿着招贤榜,有两个家丁领着来到了张员外家里。张员外看见今天来的神医是一个道士,心里很高兴。他一直认为道士就是神仙的前身,道行高的道士他们不但有起死回生之术,还有治愈百病的医术。他见了钱秀才,就热情地亲自领着他,来到了小姐的闺房里。

钱秀才一进门,一股脂粉的香味和女人闺房里的味道扑面而来,他不由地就深深地闻了闻,这种味道真是让他陶醉也让他兴奋。可是,当他看见张小姐的时候,一下子就没有了刚才的激情。只见床上躺着的这位,虽然是身上盖着一床薄被,但也掩盖不了她那肥胖的身体,一张倭瓜大脸被病痛折磨得变了形。

钱秀才看到这里也不多想了,他坐在床前就给张小姐把了一会脉,之后从身上的药袋里拿出一粒丹药来给张小姐服下。过了时间不长,就听见小姐放了几个奇臭的屁,不到一个时辰,小姐就从床上做了起来,并且说道:“这几天没吃饭,饿死我了,我要吃饭。”

一家人看着小姐的病好了都非常高兴,张员外见钱秀才是一个道士不能入赘张家,他就真的拿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给了钱秀才,钱秀才也就痛痛快快地笑纳了。

钱秀才回到山上以后,他并没有把他看病和得到一千两银票的事情告诉甄秀才,甄秀才见钱秀才回来了也没有多问。可是,自从钱秀才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以后,他就再也放不下山下的那个花花世界了,也没有心思再安心地修炼了。天天就是想着发大财娶美妻,过一个大财主一样的好日子。这样虽然是没能金榜题名,没有走上升官发财的道路,但是,也能光宗耀祖。我何必在这深山里清苦度日呢,再说了,得道成仙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从钱秀才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就经常找理由下山。后来他听说了在京城里,有一个在皇宫里当差的大太监。这个人叫曹建,他深受皇上的喜爱和宠信,所以,曹建就一步登天了。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巴结他的人天天是络绎不绝。他看着自己现在的这些荣华富贵,自然就想着自己得长命百岁,要是长生不老那就更好了。后来他就到处寻找一些道行高的道士,把道士请到他的府上来教他修道、炼丹。钱秀才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他认为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不好好修炼了,只是一门心思地多炼丹药,准备下山去投靠大太监曹建。

甄秀才也看出来了钱秀才的心思,但是,他也没有多说。他想:人各有志,不想做的事情,别人是强求不来的。后来在钱秀才和他告别下山的时候,他也没有挽留,只是嘱咐他说:“人心险恶,遇事你要三思而行。”

钱秀才听了甄秀才的话,对他拱了拱手,说道:“甄兄尽管放心,以后我要是发达了,你如果不想继续修仙了就去找我。我一定会待甄兄为上宾,好好地款待你。”说完,钱秀才就离开了蒙山,下山去京城找太监曹建去了。

钱秀才见了胖乎乎地大太监曹建,告诉他自己曾经跟王禅老祖学过道,精通采药炼丹之术。曹建听了真是喜出望外,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对钱秀才那真是言听计从,天天和他在一起,虚心向他求教修道之术。后来钱秀才看看到火候了,就从身上的药袋里拿出三粒丹药,告诉曹建说:“这三粒丹药,和太上老君炼的仙丹是一个配方。曹公公服用了以后,一定会长命百岁,如果长期服用就一定能长生吧老。”

曹建双手捧着这三粒丹药,真的就像是捧着仙丹一样激动。等到他三粒丹药服用完了以后,他真的感觉自己浑身轻松和舒服了不少。他就认为:钱秀才说的果然没有错,他的丹药对我想长生不老,一定会有帮助。从此以后,他是天天好酒好菜地,像是侍候自己的老祖一样招待着钱秀才,钱秀才也确实是享受到了人间的富贵。虽然是这样,他自己心里却有另外有打算。

等到曹建服用了九粒丹药以后,再一次来问钱秀才要丹药的时候。钱秀才故作为难地对他说道:“对不住了曹公公,我的丹药已经没有了。如果您老人家还想继续服用,我就得拿钱去我师兄的那里买了。”

曹建听到这里,心想:没有了丹药那怎么能行呢,我可是要指望这丹药长生不老的。想到这里,他就对钱秀才说道:“只要你能把丹药弄来,银子咱们有的是。你说吧,需要多少银子都行。”

钱秀才看着十分着急的曹建,心里一阵暗喜,但是,他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装作有点为难的说道:“不是钱多少的问题,关键是的我师兄不一定想卖。因为这丹药炼起来非常的费事,并且药材昂贵,一年也就是能炼成一十八粒,他自己修仙还得用,我看这个事不大好办。”

曹建看着为难的钱秀才,又财大气粗地说道:“我给你一万两银票,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行,只要是你能把丹药弄来了,我还要重赏你。”

钱秀才拿着银票,当天就出了曹府。他走了以后,大太监曹建就在自己的府上,天天盼着钱秀才早日拿到丹药回来,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也没有见到钱秀才回来。两个多月过去了,他还是没有见到钱秀才的人影。这时候,他就断定自己被人家给骗了。

曹建天天在皇上面前侍候皇上,是皇上眼里的大红人,他最怕的就是有人骗他。这么多年来,他的党羽遍布天下,爪牙到处都是。他就下令画影钱秀才的图形到处张贴,特别是各地钱庄的门口上,都全部贴上了钱秀才的画像。并且还对各地州府、县衙下了通缉令,只要是见到了钱秀才,务必将其抓获送到京城。

钱秀才还真的是见钱眼开了,他拿着这一万两银票,心想:我有了这一万两银票,就有本钱做生意了,就是不做生意,我也能置地买房子娶漂亮媳妇。他拿定了主意以后,就决定不再回京城了,不再去侍候那个不男不女的太监了。

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县城里,准备到钱庄里取一些银子先用着。可是,他刚来到了钱庄门口,第一眼就看见了那张画着他画像的通缉令。吓得他赶忙用衣服遮住脸,快速地离开了这里。

他惊魂未定地来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心想:坏了,这个贼太监看来已经是识破了我的计划,他的这一手也太毒了。以后我还敢在人前露面吗?钱庄的门口上都贴着我的画像和通缉令,他是想让我拿着银票也提不出银子来。这一万两的银票,无意就成了一张废纸。

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一露面还不被公差抓个正着吗,如果被抓住了,我一定是死路一条。现在我的肚子就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就是身上有钱,也不敢去买东西吃啊。他愁眉苦脸地蹲在墙角里想着办法。这时候,他突然看见一个乞丐端着一个破碗,从他面前走了过去。这时候,他便有了主意,心想:就是临时先做个乞丐,也比让官差捉住强。想法弄一身破衣服,再把头发弄乱,这样就没有人能认出我来了。先躲躲这个风头,过一段时间也许就没有事了,那时候我再到钱庄里取出银子,一切再从头开始。

从这以后,钱秀才还真的想法弄了一身破烂衣服穿在身上。也不洗脸了,头发也乱了护住了整张脸,他还真的变成了一个乞丐。其实,做乞丐也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你得先加入当地的丐帮,还得每天向丐帮帮主纳贡才行。

钱秀才第一天做乞丐,他是跟随着几个乞丐,在一个饭庄门口要了一点吃的。到了晚上就和他们一起来到了一处破院子里,来见了丐帮帮主。帮主看上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他一脸的横肉,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善茬。他看见又来了一个新成员,就对钱秀才说道:“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你既然做了乞丐这一行,就得遵守我们的规矩。现在你就把你的‘投名状’拿出来吧。”

钱秀才听了帮主的话以后,就在身上摸了半天,最后只是摸出来了两个铜板,然后用手捧着来到了帮主面前。这时候,他就听见这群乞丐一下子哄堂大笑起来。等到他们笑过以后,一个小乞丐过来对他说道:“你是真傻还是装傻,你这是在侮辱我们的帮主。‘投名状’就是你要把自己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拿出来,交给帮主先给你保管着。这样做就是怕你加入丐帮以后,如果你以后背叛丐帮,或者是做了对不起丐帮的事情牵连到丐帮,那就拿你的‘投名状’来赔偿丐帮的弟兄们,你明白了吗?”

钱秀才听到这里他真害怕了,他的身上藏着那张一万两的银票,还有几粒丹药。这些东西要是被他们拿去了,我这一辈子可就真完了。我这不是又进了土匪窝了吗?可是,现在没容他多想,就听见帮主大声说道:“给我搜!”

这群乞丐听见帮主一声令下,他们就像是一群饿狼一样扑上了钱秀才,可怜他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能抵得过这么一群不要命的人呢?不一会的工夫,钱秀才就被扒了个精光,那一张银票和丹药也被抢了去。这时候,只听见一声口哨响,这群乞丐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钱秀才看着瞬间就变成空无一人的大院子,一下子就傻眼了。他想先做个乞丐,先躲过官兵的追杀。等风头过去以后,再从钱庄里取出那一万两银子,好买房子、买地娶媳妇。可是,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现在落了这么一个下场,这回可真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乞丐了。

后来钱秀才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保住这条小命,他只能是沿街乞讨。一年到头,天天过得是饥饿和受冻的日子。

三年以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钱秀才在一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野外里,已经是走了一整天了。到了快黑天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要到一点吃的,也没有找到遮风挡寒能住的地方。他想:看来,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我就是饿不死,在这个寒冷的夜晚里也会被冻死。就在他失去一切生的希望的时候,他突然看见就在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大院子。远远地看去,整个院子里灯火通明。钱秀才看了,心想:看来我又死不了了,前面一定是一个大财主的庄院。想到这里,他就跌跌撞撞地朝前走去。来到庄院跟前一看,只见大门开着,整个院子里到处都亮着灯。这时候只见来了一个家丁,他恭恭敬敬地对钱秀才作揖说道:“你一定是钱秀才吧?我家主人正在客厅里等着你。”

钱秀才听了家丁的话,一下子蒙圈了。但是,他还是赶紧地说道:“我就是钱秀才,不知你家主人是谁?他又怎么认识我呢?”

家丁听了,也不多说话,只是说道:“就请先生随我来吧。”

钱秀才这时候也不多想了,就紧跟着家丁来到了客厅里。让他万万也没想到的是,站在客厅里等他的原来是甄秀才。只见甄秀才穿着一身杏黄色的道袍,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真是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甄秀才看见钱秀才进来了,忙拱手说道:“钱弟这几年过得可好?是不是发了财,真的成了大财主了?”

一席话问的钱秀才无地自容,他羞愧难当地对甄秀才忙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甄兄可别笑话我了,现在我死的心都有了。今天要不是在这里遇见你,恐怕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甄秀才安排家丁领着钱秀才去洗了一个热水澡,又给他换了一身干净的新衣服。这才把饿得快撑不住的钱秀才又领到客厅里,这里早已经摆上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钱秀才也不客气了,他放开肚皮就大吃大喝起来。

从这天晚上起,钱秀才在这里住着温暖的房间,天天吃着美味佳肴,就这样他在这里一直过了三天。就在第四天天明的时候,钱秀才被冻醒了。他赶忙站起来一看,这里哪里还有什么庄院,原来是一处荒地。在他的旁边有一包东西,他赶忙拿起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千两银子和一封信。信上写着:

半生潦倒半生福

三十载后知迷途

在世知足莫贪大

心存善念得道助

钱秀才看到这里才突然明白了,他想:看来甄秀才现在已经得道成仙了。他赠我一千两银子,是要我以后做个小生意,只要能吃饱穿暖,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生就是福了。后来,当他来到一个他熟悉的集镇上的时候,他奇怪地发现,这里一切都变样了。他百思不解地一打听才知道,大太监曹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死了,他是因为吃了有毒的丹药中毒而死的。钱秀才现在才明白,他在甄秀才的庄院里住了三天,世上已经过了三十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