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唯修长生

作者:前台不让看戏 | 分类:武侠 | 字数:5.2万字

第三章:小镇异变

书名:唯修长生 作者:前台不让看戏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18

翌日!

天刚蒙蒙亮白小凡便下床穿好了衣服,母亲早已近把早饭准备好了,只有他的一份,大多都是这样,母亲每天都会早起做好自己的早饭,然后又回回去睡个回笼觉。

今天的早餐是三个包子叫一碗白粥,三个包子的馅都不一样,一个鲜肉馅,一个韭菜馅,一个米线馅,三种都是白小凡喜欢的。

吃好早饭,背起箩筐,白小凡就要上山采药了,现在还很早,天上还挂着几个星星,月亮还没有落下,太阳却急着露出了半截身子。

清晨的阳光很温暖,白小凡这次的上山很惬意。

白小凡注意到天还很早,路上的行人却是不少,很多都是新鲜面孔,之前在小镇没见过,那些人与白小凡擦街而过大多都只是看一眼,并不多问。

白小凡心想那几个衣着华贵之人,估计是小镇三大家的远房亲戚吧,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家的,陆肴今天有的忙了。他要赶在中午之前上山,于是脚下的步伐有加快了几分。

时间一点点流逝,小镇上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没见过的面孔,可能除了一个少女没人回去在乎这些吧。

可是今天中午小镇上发生了以前从未出现的情况事情——小镇上的郑二娘被人伤了,伤的很重。平时小镇上最多就是妇人们拌拌嘴,骂的凶了,顶多就是啾扯头发,男人们虽有动人,但也不会下死手,郑家只有郑二娘和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街坊邻居都赶来帮忙了,有人匆匆去幸福巷找白大夫,发现不在小镇,陈先生也不在,白小大夫是上山采药去了,于是又急匆匆的找来一个郎中,有人去衙门报了管,但却发现衙门也没有人。

大家只能站在郑家门口干着急,屋内郑二娘躺在床上,紧闭眼睛,雨点大的冷汗冒个不停,不只是白色还是红色的绷带缠绕在腰间,那里被人打出一个大窟窿。

床前眼睛红肿的少女不停的帮妇人擦着汗水,眼泪哭干了,当时她看着腰间一个大窟窿的妇人是,愣了很久,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心中一阵绞痛,想擦眼泪,却发现根本没有泪水,她蹲在地上妇人的跟前,不知所措,伸出手想要抱起妇人,又慌神般的收回双手,等周围人看见这一幕时,发现那里只有少女与躺在地上腰间一个大窟窿的妇人。

等众人简单包扎好妇人的伤口,将妇人抬回来时,眼神空洞的少女才大哭起来,这次有了...眼泪,看见这一幕的众人,有那平时老是与郑二娘骂街的妇人也跟着哭了起来,随后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妇人小孩们也跟着哭了起来,只有几个男人摇了摇头,等着去找白大夫和报案的人回来。

躺在床上的妇人手指动了动,艰难的睁开眼,嘴唇微动却是无声,泪水落在枕头上,打湿半边枕头,少女捂住妇人的人,抿着嘴,小声哽咽,只是摇头。

那一年,郑二娘十八,与小镇一个老实巴交的二十出头的男人结了婚,男人憨厚,命却不长,与郑二娘结婚不到一年就出意外死了,大家都劝刚成为妇人却还是少女年纪的郑二娘再找一个,妇人却说:“我郑彩不是没什么本事,但这辈子认定一个男人就不会再有第二个,哪怕那个男人已经不在了。”后来大家就不在劝了,之后郑二娘消失了一年,回来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女婴。

后来女婴长大成了少女,少女姓陆,和她的男人一个姓,少女不知道,大家也不知道,只认那女婴是妇人与那死去男人的孩子。

但只有妇人知道,女婴是她在回来的路上捡来的,妇人在外的这一年,见了很多人,很多事,也认识了一些人,身上的盘缠花光了,回来时在路边看见了被人遗弃的女婴就抱了回来,她只当是上天可怜她,送给她一个女儿作伴,她也就将女婴当做亲生女儿了。

那些年她为了将女儿拉扯长大,大冬天时跑去镇边打水,摔了一跤,回家对着女儿也还是微笑,为了给女儿买生日礼物,为了一枚铜钱和别人争吵了一天。

女儿在院子里看见天上的风筝,女儿说她也想要,没有多余钱财的妇人只好自己动手,给女儿做了一只,将风筝递给女儿时,还要小心藏着满是伤口的手,看见女儿拿到风筝是开心的笑容,妇人也笑了。

在后来,小姑娘长成了少女,三十出头的妇人也有了白发,她对女儿说:“长大了,可以多出去看看了。”于是少女就出了门,认识了白家的小夫子,本来有些担心少女被欺负的妇人,看着少女每天出门去找白小夫子,也就放心了不少,白小夫子是个心好的孩子,不用担心女儿被欺负。

后面看见女儿在巷子中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拦下,女儿有危险,什么都没多想,偷偷跟着女儿的妇人就冲了出去挡在中间,将女儿与男人隔了开来,低头时,腰间便有了一个窟窿,好痛,男人跑了,再看一眼女儿,还好,女儿没事,可以放心的闭眼了。

睁眼,回家了,好累...女儿的眼睛怎么肿了“对不起...”。对不起,又惹你哭鼻子了,对不起...把你的童年关在了院子里,对不起,我不是个好娘亲,说好的不丢下你的......娘走了.......!

一个背着箩筐的少年冲进屋,脸色通红,喘着粗气,跑到妇人床前,妇人最后看着少女,又看了眼少年,闭上了眼。

少年站在少女旁边,低下头,地便湿了。

少女将妇人有些凉的手放进被子,盖好,站起身,看了一眼身边的少年,又转过头去,绷着脸,忍住不哭,最后还是没忍住。

她想说:不怪你。但又想说:为什么不早些来?最后什么都没说。

少年流泪...无声,少女哽咽...无泪。

直到晚上,帮忙的人们陆续回了家,走前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这对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太过残忍,走时都没提丧事的事,只是各自默默回到家中,想着的是郑二娘不能无缘无故的就死了,这事没完。丧事更不能失了场面。

白小凡回家一趟,家中无人,放下了箩筐,又跑了回来,他不能让母亲担心,更不能留少女独自难过。

他进厨房,端了两碗混沌出来,少女没有动筷,自己也没说什么没有动,少女吃了一口,他也跟着吃一口。少女大口吃起来,又哭了,他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就只好什么都不说不做,就这样坐着。

少女抬头,眼泪、鼻涕混在了一起,他急忙低下头不去看,在抬头时少女已经将鼻涕和眼泪擦干净了。

“谢谢。”

“没事。”

“我明天就会把娘亲安葬了,坟墓就在爹的旁边。”

“嗯。”

“我记得那人的样子。”

“我陪你。”

“不用。”

“我知道,但我想。”

“那人不是小镇的人。”

“嗯。”

“会死的。”

“我不怕。”

“白大夫和陈先生...”

“更不怕了。”

少女笑了,这天哭的太多、太苦、太累了,以后都不会再哭了。

少女进屋睡了,她要陪母亲睡最后一晚。

少年趴在桌子上也睡了。

------

后半夜,下雨了。

少年醒了,少女站在门口,换上了束装,盘起了长发,腰间别着一把短刀,看着少年笑了笑。

少年进厨房拿起柴刀,又拿了两把锄头,少女接过一把。

白小凡进屋,背起躺在床上的郑二娘,陆肴找东西盖住娘亲,防止被雨打湿。

二人一前一后,前面一人背着郑二娘,后面一人帮郑二娘遮雨,出了门,向后山走去。

雨很大,雷声更大,路都被打湿,很难走,雨中的少女少男却不觉的,因为还有更难走的路在等着他们。

------

依然是小镇,这座小镇却与之前的小镇完全不同,天是血红色的,挂着两轮圆日、一个弯月,远边的山灰蒙蒙的,有紫气缠绕,平时小镇中那些房屋也都被一层白雾笼罩,看不真切,脚下的路更是纯黑色,流动的,树是五颜六色的叶子和红色的树干。

一男两女走在小镇的巷子中,男子对白天在外面那种小镇发生的是还在耿耿于怀,一只稍微好看点的蝼蚁摆了,被我看上不知修了几辈子的福分,居然还敢违抗自己,后面还蹦出一个老太婆,要不是大爷我仁慈,连那少女也杀了。

但想了想,没杀,那就出去的时候再找到那女子,一定要找床上狠狠地把今天在那老太婆身上染得的晦气发泄出去。

走在男子身边的女子用白纱遮住了脸庞,姓钱单名一个彩字,男子名叫截胡,而他们前面手中拿着一个罗盘,故意将自己那臀部和腰肢扭的夸张的少妇她只知道姓王。

她们俩都很清楚截胡白天的作为,少妇懒得管,她是虽然心中不悦,但也没说什么,也许就像少妇对自己说的,没必要为了一两只虫子闹得不愉快。

少妇说这话时,显然有些失望,为什么男子杀得是那比自己难看的臭婆娘,而不是那白白净净的少女。

三人都是野修,一乘风境两入世境,钱彩是那乘风境,比二人低一境,三人聚拢,不过是想在这处府邸多找些机缘摆了,野修从来都不会嫌弃自己的法宝灵器多,多一件高阶法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多了一条命。

在之前三人都是听说这里突然冒出个品质不低但也不高的府邸来,想要来碰碰运气,路上相遇便组成了一个临时三人小队。

想来在这种品质的府邸,以三人的修为,横着走不是问题,所以三人都很默契的没闹过太大矛盾,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一路来最大的矛盾可能就是截胡一直想占着自己修为高,看看白纱之下钱彩的面容,不过有妇人在其中调节,自然是各退一步,钱彩不在计较截胡的无礼,截胡则是让出此次府邸之中得到的一件法宝。

在这小镇之中虽有压制,他们如今都是四境紫府境,但想来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三人仍然胸有成竹。

少妇走到一座宅子前停了下来,二人走上前去,男人随脚踢开挡在自己面前的一颗石子。

少妇声音妩媚,看着手中罗盘指针指向的方向:“就是这里了。”

男人啐了一口,摩拳擦掌第一个走了进去,二女跟上,等到三人彻底走进被白雾笼罩的宅子,此处便不见了他们的身影。

-------

大雨停了,天亮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味,白小凡和陆肴走在小镇街道上,此刻他们找了两块黑布蒙住了面容,陆肴还好,小镇上对陆肴熟悉的人并不多,现在在街上看见可能都只会说:看,那就是昨天死了娘亲的女娃吧。

白小凡则不然,他自己对小镇很熟悉,小镇对他也很熟悉,这里所说的熟悉当然包括生活在小镇的人们,一花一草——小镇的所有,所以陆肴只是遮住了面容,白小凡则是找了块布将整个脑袋都包住了,只露出了眼睛,这身奇怪的行头,回头率不可谓不高。

但没办法,他们要打听那人的消息,抛头露面的,特别是在小镇,不方便。

二人走在街上,看见前路那个一直在小镇摆摊算命的道士,二人也没有多看只当是不认识。

可当他们路过道士摊位时,却被那道士拉住了,二人本不想搭理道士,可那道士却没什么眼力劲,直接拉着白小凡就到了自己摊子前,白小凡本想挣开,却发现自己的力气竟不如这个瘦瘦弱弱的苟无道长。

白小凡看了一眼都是摊子,与平时一样,可能唯一的不同便是道士坐的位置旁边多了一面写着仙人指路四个大字的旗子。

道士开口便是那经典的开场白:“两位女侠少侠,相逢便是缘,竟是小镇外来之人,不防让贫道给二位算上一卦,敢问那前路凶吉。”

道士不等二人回话,便自顾自的掐指演算起来,随后大袖一挥,拿起摊上的竹签筒摇晃起来,一只竹签被晃出竹筒,道士拿起一看,自然没有回避白小凡和陆肴,所以二人也看的真切,竹签上只有一字——凶。

道士微微皱眉,随后又展眉:“哎呀呀,二位前路凶险呀,若是一意孤行此去怕是无回啊。”道士起身摆手道:“不过莫慌,贫道自有办法,可助二位多出那一线生机。”

似乎怕二人不信,又说道:“二位可莫要小瞧了这一线生机,你看那十死无生的局,若是多了这一线生机,岂不是有了一丝希望。”

道士也发现自己说的好像都不是没什么好话,就要改口,没想到那女子却是直接递过十枚铜钱,微微弯腰:“恳请道长解惑。”

道士微敢呀意,微微点头,自己小姑娘把握得住,那自己送出两桩机缘又如何。道士抬头些心虚:这不算插手吧?

白小凡见状也掏出了自己从家中带上的十枚铜钱,递过过去。

道士笑着点头,道:“没想到平时一向以诚待人的贫道,今天竟是遇见了两位实诚的晚辈,也罢,那贫道就给二位透露一些天机又如何。”

说完道士一挥手,白小凡与陆肴只觉眼前头一晕,再睁眼时,发现自己早已不在小镇,此刻他们站在一处山巅,只有脚下的大山是正常的翠绿色,其余的不管远处近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二人再定眼望去,远处的场景又发现了变化,但二人所看见的场景却是不同,陆肴看见远处有一间茅屋,屋中点着蜡烛,一个妇人的身影映照在窗户上,可以依稀分辨出妇人坐在床前,一手轻轻的拍打着被子,嘴里哼着歌谣。

陆肴怔怔的望着远处一幕,没有任何表情,但她却不知,一旁的道士看见她的心湖之中,本只有一棵绿树的冰原,此刻又多出了一轮圆日。

白小凡所见场景则是小镇,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这座小镇是白小凡心中所希望的小镇,人们不再有疾病、瘟疫,不再有偷窃、压迫,有的只是人们真正的安居乐业。

道士点头,走到二人身前,白小凡与陆肴眼中场景便消失不见,重新变为白茫茫一片,下一刻,十尊人像肃立在远处,从左到右依次增高,尤其是最后两尊极其的高,另外八尊最高的也顶多与他们所站山巅齐平,最后两尊,一尊比前八尊加在一起还高,那最后一尊,仿佛只要跌起脚就能顶到...天。

其中颜色也各有不同,大多是金色,越往后金色就越发纯,后面几尊就好像几尊进人矗立在大地之上,其中略有差异可能就是有的还有其他色的纹路吧。

道士道:“人间传奇,山野精魅,山上神仙,并非书上的死物,其中还有很多活跃于人间。”道士指了指第一尊金人:“凡人想要踏入修行,就要打通自身于天地间灵气的沟通,当凡夫俗子能与天地灵气沟通,引领灵气进入体内,滋养体魄,便算是正式踏入修行第一境入气境。”

道士顿了顿,看了一眼震惊不已的二人,又道:“吸入更多的天地灵气,靠日积月累,就算修炼资质再差,活个一百年也可到达第二境万人境。

第二境就好像是天地眷念修士,谁都可以达到,但许多人都会卡在这一境,此生无法突破,这也是这一境界名字的来源。第三境筑气境,可将天地灵气炼化放在自身体内,想用时便可拿出来,之前两境灵气就仿佛你身体的过客,看一眼便走了,想要化为己用只能重新邀请他们进去,而邀请灵气的难易也是分辨资质一种最粗劣的手段,第三境则天壤之别,体内灵气便是你的一部分,想用则用。”

之后道士又简略的介绍了后面的金人:第四境紫府境、第五境鸿阳境、第六境乘风境、第七境入世境、第八境..无称,后又被世人叫为水分境,第九境元婴境、第十境地仙境。

说完道士轻轻跺脚,三人便又回到了小镇,二人恍惚,脑海中凭空多出许多信息得缓一缓,似乎刚从做了一场梦,眼前的道士给他们说了一大堆东西,但二人之记得那境界之分,其他的便都想不起来了,越是去想记起反而越是模糊,二人只好作罢。

当他们回过神环顾小镇,发现小镇之中多出了一些平时没见过的...气,而且这些气似乎天然对他们亲近,竟都向二人飞来。

不等他们多想,道士就要赶客,走的时候那道士还拿出一把碧绿色匕首和一把银剑分别送给陆肴、白小凡。

“贫道算一卦就两文钱的小本生意,你们给贫道二十文,这钱不正,贫道这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匕首和这把剑就十八文卖给你们了,如果感觉不值,贫道也可反还这十八文。”

陆肴与白小凡虽然记不起刚才所发生的事,但傻子也看得出来这道士肯定是那种嬉戏人间的高人了,在大难面前二人大方的收下了。

走之前不忘与那道士抱拳感谢。

那道士却很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二人赶紧离开。

看着白小凡二人走远后,那道士瞬间没了刚才的气势瘫软在地,双眼微闭,双手和掌:“白全大爷莫怪莫怪,贫道这廋胳膊廋腿的,实在扛不住了。”

原来道士在那山巅之上,看见二人的心湖场景,一时兴起,自作主张将本是凡人的二人强行拔高到了第三境筑气境,所以二人出来之时,空空如也的身体才会吸引来灵气。此番举动可谓改变的二人后面命运,只是谁都不知是往好的一面发展还是坏的一面罢了。

此时道士的脑海中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道长下次光临寒舍的时候,可多带走一壶俗酒。”

道士一听,瞬间就来了精神,嘿,这就很善咯。

如今已经是筑气境的二人一眼便发现了小镇后方的不同,有一两人高的大门立在那里,大门紫气环绕,开着却不见门内光景,其中还转出渗人的哭声。

二人直奔此处,想来那人必在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