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唯修长生

作者:前台不让看戏 | 分类:武侠 | 字数:5.2万字

第一章:小镇

书名:唯修长生 作者:前台不让看戏 字数:6.0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18

一座小镇名叫俱龙镇,如今正是春风时节,田间响有少年孩童的打闹嬉戏声。

一个身着华贵的少年坐在一处约莫一人高的田垄之上,手中摩挲着两颗白银,身前放着一只磁碗,碗中有几枚沾着土气的铜钱。

一群孩子,不论男孩女孩,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四岁将两名十岁出头的两名少年围在中间,两名少年成对峙之势。

在田垄上的少年下命一声“开始”后,两名少年并扭打在一起,其中一名少年在体格上完全不占优势,虽是同样的年纪,但对手却比他高出一个头,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没有与对方过多纠缠,一个蹦跳向后跳去,顺势一个扫腿,攻击对方下盘,对手却也不对不闪任由对方扫中自己下盘,显然对自己的体重很是自信,只是身体微微倾斜便化去了对方的脚力。

看得围观的孩子一个个惊呼,这个雨胖子真是不得了,力气这么大,听说上次他一个人提两桶满水,脸都不红的。

其实雨胖子并不胖,只是....壮,气力超出同年人一大截,平时像这种“切磋”鲜有敌手,所以大家都管他叫雨胖子。

少年看着自己的一记扫腿不起作用,非但没有气恼,喊不同平什么的,反而是一笑,瞬间绕到对方身后,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趴下对方裤子。

在场的不少女孩子急忙用手捂住眼睛,雨胖子同样羞赧不极,下意识要去拉裤子,可他刚一弯腰只觉屁股别人来上一脚,就是一个狗吃屎向前栽去。

等到他拉上裤子起身之时胜负已分,因为他们这个比试很简单,只要谁先倒地谁就算输。

围观的孩子们看见雨胖子先倒地一个个的都苦着脸,因为他们都有下注在陆奇的那只碗里,众人一起才凑出两枚铜钱的,可见着两枚铜钱对他们来说也何等巨款,那可是一串半的糖葫芦,说没就没了。

有些孩子不服气嚷嚷着竹猴儿使了阴招,不算。要是换做平时他们是不愿意赌的,论这种赌注他们所有人加起来还没陆奇一个人赢的次数的,但以往压雨胖子赢的陆奇这次压了雨胖子输,还说不管他们下注多少,只要雨胖子赢的就给他们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不知可以买多少箩筐的糖葫芦了。

众人一商计,于是狠心凑出了两枚铜钱。就连平时一直只是看戏的几个孩子都没忍住,跟着一起淘弄了这桩赌注。

有的孩子输了两枚铜钱,心里也自然也不好受,但男孩们认为自己输得起,不吵,女孩子们却是不好意是开口,只是抿了抿嘴,想着要是把那两枚铜钱拿来买糖葫芦就好了,不敢奢望那些胭脂水粉,涂着虽然好看,但娘亲说那些都是有钱人家用的。

唯独那几个孩子大声嚷嚷着不算不算,要要回铜钱之类的话,可陆奇那里管他们,每次都是这几个小王八蛋,赢钱的时候笑嘻嘻,输了就找各种理由想要懒账,有时还故意叫着大嗓门“打人了,打人了,死人了,死人了”的,就想能把附近的大人吸引过来,如果再是自己的亲戚之类的那多半是能把铜钱要回来的。

可陆奇哪管他们,站起身就要走,要是真让他们把自己的爹娘嚷嚷过来,估计这几的名字又要回荡在整个小镇了,走时不忘对雨胖子和竹猴儿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们去拿这次和前几次出赛的工钱。

陆奇走出没几步,抬头看见不远处的数下站着明皮肤黝黑的少年,少年背着个大箩筐,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这边,陆奇笑了笑,回头喊道:“今天跟着本大爷的都有一一串糖葫芦,如果不想要糖葫芦的也可以不跟过来。”

一听这话,不论大小先是一愣,随后更是高兴的笑出了声,也有那比较腼腆的只是捂嘴偷笑,没好意思张嘴大笑。

刚才嚷嚷的最大声的那个更是冲陆奇说道:“陆扣门,怎么?刚才回头望见你亲爹了,这么大方。”

男孩名叫周红,一群孩子中就他嘴最毒,如果真敞开了骂,他甚至能和小镇东边的那几名老太婆不分高下,对早与他们混熟的陆奇来说刚才那句实在不痛不痒,笑着说道:“小杂种,你要是不要,大爷我一个人吃两串也是吃的下的。”

周红也不恼,他早就习惯了陆奇叫他小杂种,要是哪天陆奇不这么叫了,他反而觉得陆奇癫坏,肯定是想坑自己这个爹呢,笑道:“要,当然要,儿子孝敬爹的,不要岂不是不给儿子机会。”

陆奇一笑置之。

带着十个孩子就往小镇走去,路过那黝黑少年时眼神讥讽,好像在说小爷我有钱,可不要每天上山采药,吃野果。

黝黑少年看出了陆奇眼中的讥讽之色,面无表情,毫不在意,自己有爹有娘,每次过年能吃上母亲做的一口热气腾腾的饭就够了,别无奢求。

周红路过黝黑少年的时咧嘴一笑,其他孩子虽然并没有如周红这般,但大多点头示意,看得出来少年在孩子们的人缘很好,比请他们吃糖葫芦的陆奇好多了。

走在最后面的一个粉裙女童甚至直接停下来问少年要不要糖葫芦,要的话她可以买,不花陆奇的钱,自己本就是凑热闹的,没出钱也没出力,还能白捡到一串糖葫芦,刚好把今天买糖葫芦的钱省下来了。

黝黑少年只是笑着摇头说不要,粉裙女童本还想劝说几句,所自己有钱,刚好加上陆奇送的一串,自己的钱能买好几串哩。

但看着少年清澈的眼神,便没在多说什么,只是走之前说如果少年哪天想吃糖葫芦了,可以找她,她买给他。

少年脸上笑容更加灿烂,笑着点头说好。

看着粉裙女童离去的背影,少年心中高兴想起了一些往事,粉裙女童名叫李怡滢,怡滢易赢,一听就是读书人帮忙取的名字,真好听,不过自己的名字也不差,嗯,白小凡,小凡小凡,很顺口不是谩,哈哈,好像是父亲给自己取的,取名之前父亲还请一个道士那花了五文钱算了一卦哩,五文钱都是好几串糖葫芦了呢。

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值好几串糖葫芦,少年就越是开心,背上背着药草的箩筐也不觉得重了,哼着母亲经常哼的小曲高兴的回家了。

嗯,回家又能见着母亲了,高兴,真高兴,等父亲回来就更高兴了。

夕阳下的少年哼着小曲,忘记了一天的辛苦,忘记了后背晒裂开的皮肤,就忘记了那些糟心事。

夕阳很红,映照的少年黝黑的脸庞也红了。

陆奇带着一众孩子来到小镇找到一家糖葫芦小摊,一家不如说是一个。

摆摊之人是个头戴凤尾冠的年轻道士,道士身前摆着算命摊,身旁却插着一柱糖葫芦。

给众人的感觉就是这道士真是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摆个算命摊骗人就算了,还不忘卖个糖葫芦赚点外快,他们来之前道士正在给一位年轻的女子算姻缘,女子是小镇东边一家不算阔绰却也和穷半点不沾边的小姐,名叫刘淑。

今年干好二十出头,家里虽不算阔绰,但好在女子生了张漂亮的脸蛋,上门提亲的也不在少数,其中连三大家族之人也有意无意找人打听了些女子的消息,陆奇记得自己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大哥对这个刘淑很是上心,叫下人收集了一大摞关于女子的消失,如今就摆在自己的书房呢,自己背着大哥偷偷看过一些,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都有一一记录的,今天之后可能又要多出一张专门记录刘淑看姻缘这件事了,估计连那道士什么了什么,刘淑的表情变换都会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陆奇对平时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正巧路过,这穷道士又正巧卖得有糖葫芦就停驻在一旁观望。

年轻道士自也是发现了停驻的众人,但这也不耽误自己做生意,几天没开张了哩,这已开张就是个大美女,不得了不得了。

只见年轻道士一手拖着女子一只白皙的小手,一手在女子手心反复摩挲,闭眼思考,托着手背的那只手似乎正在......偷偷“感受”女子的...手背。

这一幕看得陆奇眼皮子直打颤,这个穷道士,真是又穷又色,怪不得没生意,来着算命的要么是第一次,要么就是那种真对道士有意思的...寡妇。

想到这里陆奇使劲摇了摇头,不敢想象那道士与寡妇的床子之欢是何种场面。

刘淑早就发现这个道士在趁机对自己开油,但关于自己的姻缘大事,先忍上一忍,只是现在这个破道士似乎在闭眼....享受。

刘淑有些羞恼,想要收回手,但又有些犹豫。

道士似也发现有些过了,立刻干咳两声,睁眼缓缓道:“姑娘能相信小道,来找小道询问姻缘一事,小道实在感激,要是小道说些空头八脑的好话,姑娘听了开心,但小道娘心实在过意不去,小道今天就冒着被姑娘扇巴掌的风险说些实在话?”

听到这里,刘淑算是吃下半个定心丸,如果对方真是开口就说些“天河之作”“家子良配”的好话,那自己多半是被骗了。

等到抬头才发现陆奇一众孩子站在自己身旁,也不害羞,大方的朝陆奇等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陆奇同样点头示意,毕竟以后可能成为自己大嫂的人,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那道士只是笑看着,也不着急,等到刘淑点头,才开口说了对方的姻缘路劫。

不全是追捧之话,甚至算是没什么好话,但也不全是坏话,大概是说刘姑娘姻缘之路可谓坎坷,其中妖灵作祟、精魅拦路是常有之事,但也不要因此心数坠地,一心认为自己是那害人之人,必定无夫无子的境地,历经坎坷之后自会遇见如意郎君,虽不算什么娘缘佳配,但两人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却是不难。

道士说完急忙用手抱住脑袋,偷瞄着刘淑的反应,嘴里还嘀咕着,姑娘莫要动手莫要动手,动手伤和气也伤财气,自己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实在不高兴不给钱就算,切莫动手切莫动手。

那一系列的动作不可为不熟练。

反观刘淑却是掩嘴一笑,说:“道长不过实话实说,我又何必动怒,今后种种困难我又如何度过。”

道士闻言放下双手,正了正衣襟,笑道:“贫道一看姑娘就是那大气之人,只是那道长,贫道实在是不敢当,不敢当。”

刘淑心情不错,将几枚铜钱放在道士摊上,起身施了个万福,道了声些谢便转身离去。

等到刘淑走远后,道士后脑勺便挨了一手击,道士哎呦一声直叫疼,陆奇气不打一处来:“臭道士,骗人骗到我未来的嫂子身上了,如果我大哥和刘淑都不算郎才女貌,那又有谁算的上良子佳配?”

道士吃疼后也不恼,怀揣双手,小跑到陆奇身旁,凑下身小声嘀咕了几句,后又挨了陆奇一拳。

陆奇更气,直接带着一众孩子跑去了对面的糖葫芦摊,誓死不在这里买了,晦气。

只有一个粉裙女童没有跟过去,道士看见粉裙女童,没想到还有人能发现自己的不俗之处,开口前不忘身体半蹲,与那小姑娘同等高才开口问道:“小姑娘,有事吗?难不成你见小道算术高超,也想算算那未来姻缘,好说好说。”说着道士一手做掐诀状,口中恋恋有词。

只是没过一会儿,那道士莫名大甩刚才算术的那只手,似要把什么东西甩掉,直呼烫手烫手。

回头对小姑娘一笑,似想缓解尴尬,但粉裙女童却是歪着脑袋,很是不解,开口说道:“道长误会了,我只是想知道何时能见到父亲,还有何时会下雨,这都干燥好几天了,再不下雨,我种的小桃树就要干死了,还有如果下雨有几只小虫会无家可归,又有几只会破茧成蝶,河中水又会长到何处?还有还有...”

道士听着小姑娘一股脑的问题,还一个不接一个,跳越性不可谓不大,连忙叫小姑娘打住,说是小姑娘的问题过于...奇特,先容贫道想上一想,过几天遇见小姑娘在与一一道来。

粉裙女童也不失望,直说道士只管想,想好了在说给我听,如果我还记得的话。

最后小姑娘只是问了她何时能见到父亲,道士就要掐指一算,只是很快想到了之前的惨状就打消了算上一卦的想法。

只是用几句心中之人,在心中记得即可,期盼着相见之日的到来,这样每天不仅有个盼头,见面之时也能更开心不是。

小姑娘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放了两枚铜钱在摊位上,说是不能让道长陪自己白说了些,得给钱,道士本是不愿的,但呦不过小姑娘,最后还是送给了小姑娘一串糖葫芦才心安放小姑娘走了,自己赚了一枚铜钱,以后还上便是。

白家几世行医,钱财不曾攒下多少,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温饱,声誉在小镇却是极好,每每提到东边惜福巷白家,都是在说白家某代又救了几人,又又又帮谁谁家看好了那不治之症,极少有人会说白家半句不是,可能唯一会发句闹骚都是说那白家这一世好像子嗣又只有一人,要是能多有几个子嗣不知能多救多少人。不过还在每一代都不曾让人失望,医术相比起上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白小凡在回家途中路上行人只要看见都会停下主动打声招呼,白小凡自然也都一一回应,更有那刚从酒馆里出来的酒鬼还会笑嘻嘻的调侃几句,小凡今年好像都十四了吧,不知开没开过荤?

但很快就会有夫人上前蹿自己男人几脚,喝了酒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不说把我们家白小大夫教坏,先说就你这几两腱子肉,在家欺负欺负自己还行,叫你跑那青楼,你还不两腿发软?

白小凡也是笑了笑,不会真去想什么,只是难免好奇,那酒就这么好喝?自己平时走在路上,好像不管那汉子还是老先生都很好这一口,就连父亲说过这玩意儿伤身体,但父亲有时忙里偷闲也会小酌两口。

惜福巷在小镇东边,不在镇中心地带,却相离也不是很远,惜福巷住着的十几户人家,家境大多都如白小凡家差不离,不穷却也不显,温饱却不是问题,白小凡家左右邻是周红家和李怡滢家,周家与白家算是世代邻居,两家多有来往,周家男人走的早,只留下了母子二人,但好在留下了一些家底,足够母子二人平时的开销了。

右邻往前翻个七八年都是没人住空着的,三年前一位女子带着四岁的李怡滢住了进来,因多年无人居住的原因,又经常无人打扫,屋中灰尘积了不少,还是街里邻居帮忙打扫,二人才住了进去。

二人虽然搬来了三年,但大家都只知道小姑娘名叫李怡滢,女子的名字却从不听其提起,平时小姑娘都管她叫葑姨,孩子们就跟着叫了,大人们喊葑姨不太适合,毕竟女子看着还是个大姑娘,未曾婚配,所以大家都管她叫小葑。

今天白小凡回家的时候路过院子,看见葑姨正在自己院子里忙着淘米呢,笑着在院外打了招呼,就朝自家院子跑去了。

果然母亲已经做好饭在家等自己了,正在朝自己招手呢,白小凡笑跑过去,喊了声娘,妇人笑着答应。

看着上山被晒的黝黑的儿子,妇人由衷的感到欣慰,心疼也是有的,但不多。

儿子说了,今年是白化藤的年份,五年一次的哩,父亲忙着帮人看病,不忍心让母亲上山下山的,母亲虽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很好看的呢,要是晒黑了像爹一样磕碜,那家中就没有好看的了哩,这样街坊邻居都不说自己长相随娘亲了,所以自己要勤奋些,多采点白化藤回来。

看着正在低头扒饭的儿子,妇人柔声道:“小镇学塾的教书先生去年不是走了嘛,这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衙门就又找了一个说书先生,下个月就能到了,到时候学塾开了你就别在上山去了,乖乖去学塾念书,白化藤的事娘亲去就行了。”

白小凡听了母亲的话,急忙咽下口中的米饭,赶忙说不成不成:“教书念字的事娘亲教的就很好了,学塾就不去了,上山虽然不辛苦,但那是对男子来说,怎么能让娘亲去呢,这事不成,不成的。”

妇人故作生气样,说道:“看不起娘亲了不是,娘亲没嫁给你爹之前,自己一个也是经常上山下山的来回跑的,只是背箩筐不背箩筐的区别,娘亲去怎么就不成了?”

白小凡开始耍无赖了:“反正就是不成,上山的事只能我去做,娘亲实在要去,那我也不拦着,反着学塾我是不去的,我到时候就偷偷翻出学塾,跟在娘亲后面,反正娘亲又发现不了我。”

妇人轻打一下白小凡肩膀,笑骂道:“臭小子,我看你就是不想去学塾,怎的?娘亲教你念书写字就成,学塾夫子就不成?”

白小凡呵呵一笑,转移话题道:“爹怎么还不回来,莫不是在外厮混去了,要是真有这事,放心我一定站在娘亲这边,帮着娘亲狠狠的教训父亲。”

妇人气笑道:“你就不能盼你爹些好嘛,就你爹那胆子,喝几口酒都要拿你挡箭牌,再给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做出那种事。”

白小凡抢着说道:“而且也不会,哈哈,爹长相虽然不行,但就只喜欢娘亲这一事,我都要以爹为榜样呢。”

家庭和睦,莫过于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