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 分类:游戏 | 字数:3.0万字

3. 初见上海

书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作者:零一的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09 11:38

几只白色的江鸥在水面上掠过,被江水衬得非常醒目。风拂过水面,江面泛起阵阵涟漪,三峡号就在这涟漪中缓缓前行,在水势平稳的长江入海口附近,进入了黄浦江。

傅哥招呼方自归和朱大成看外滩,又用夹着香烟的二指禅指点道:“嘿!这就是长江的龙头,上海。右边是外滩,左边是浦东。”

方自归看见,一排异国情调的欧式建筑,高低错落地耸立在黄浦江岸边,灰黄色石材装饰着它们的表面,每栋建筑的风格又有所不同。圆顶的方顶的尖顶的,高的矮的宽的窄的,混杂在一起,却协调得别有一种雍容的味道。

与长江相比,这里江面窄了很多。眼前的外滩建筑群似乎近在咫尺,方自归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

朱大成赞道:“外滩漂亮。”

傅哥又用手一指,“看,前面那个玻璃房子就是十六铺码头。到十六铺就下船了。”

朱大成叹道:“码头就在外滩边上啊!”

方自归问:“黄浦江两岸,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浦东那边真是一马平川。”

朱大成问:“上海要建的浦东机场,是不是那边?”

方自归笑道:“这里建机场好。一旦建成,届时只要在两岸搭起一座浮桥,乘客下了飞机,一会儿就可以走到外滩了。”

“嘿!你以为四渡赤水嗦?还搭一座浮桥……那边是将来中国的金融中心。”傅哥气势如虹地叫一声,“陆家嘴!”

陆家嘴已经在各种新闻里声名鹊起了,只不过那时陆家嘴的高楼大厦,还只盖在报纸上。

方自归和朱大成在船上已经留好了通信地址,两人下了船,便各奔东西了。一个去东边的工大,一个去西边的科大。

在报摊上买好一份上海地图,方自归边查地图边打听,找到了一路往学校方向去的公交车。从十六铺到工大虽然距离远,但是一部公交就到,不需换乘。

找到公交站,等了一阵,方自归就看见一辆公交车开过来了。可那辆车还没停稳,一堆人便蜂拥而上。

方自归坐在行李箱上目瞪口呆。原来,在上海乘公交车是没有排队这一说的,要眼疾脚快才行。可此时,方自归措脚不及,眼巴巴看见有利位置被秒杀,只好赶紧拎着个大行李箱,挤在一大堆上车人的外线,伺机而动。然而位置不利,形势也不利。下车的乘客明显偏少,上车的乘客偏太多。下完了客,传说中上海人的绅士风度和淑女风情全部毁于一旦,男女老幼左推右搡,全部加入激烈的肉搏之中。方自归做为外围男,只能在人群外围做无谓的挣扎。一堆人上去了约莫一半,就开始关车门。售票员探出身子吆喝没上车的乘客等下一辆,车门关了几次,才关上了。

上海初体验没想到是这样的。

方自归拎着行李箱,头上冒着汗,口里有些渴,心想下一辆车要早作准备,一定要趁来车立足未稳,予以迎头痛击。

等了好一会儿,又一辆车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来了。等车的人群一阵骚动,为冲出战壕做热身。方自归紧紧握住行李箱的把手,看准时机,上……这次比较果断,靠近了车门,但是……什么?车没有停,开过了站台,又向前开了十几米停了下来。

这是什么套路?!

方自归囧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有利地形变成不利,车门已经被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怎么……奥运会上,飞碟射击选手在扣动扳机时要计算提前量,难道在上海挤公交,也要计算提前量吗?这个……怎么算法?

下一辆要是还挤不上去,问题就严重了。方自归一边流汗,一边叮嘱自己:等一会儿车来了,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能再出纰漏了。

终于,又一辆车晃晃悠悠开过来了,这时方自归的大脑飞快转动,转速不低于高考数学考试,一边转一边就冲了出去……车子终于停稳了,追车少年方自归一阵狂喜。这次提前量把握得不错,虽然不是最佳位置,但离车门仅三四步距离,不出意外,应该是可以挤上去了。

下客一结束,搏斗重新开始。方自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行李箱碰到一个中年妇女,引来蛙声一片。但是,这不能阻挡方自归前进的步伐,因为他反正听不懂。方自归嘴里说着对不起,眼里只盯着车门,身体颤抖扭曲着,终于冲上了公交车。

据说人生能有几回搏,谁知方自归一个下午就搏了三次,可见这句话对人生的估计有些不足。

车是上来了,但车里并非幸福的彼岸。车厢内,乘客们异常亲近,一反传说中上海人的冷淡。方自归好不容易安顿好行李箱,一只脚却无处安顿,只好顶天离地,握紧扶手,做一个比萨斜塔式的造型。方自归非常渴望换个姿势,但确实没有挪动的空间,只好等下一站再伺机而动了。

下一站是外滩,下去的乘客不多,姿势的调整有限。好在,双脚终于落地,导致方自归当时就认为,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绝不如身上的双脚落地重要。外滩的乘客很多,最后上来的那个人不甘心再下去,而他不下去,车门又关不上,导致战争进入了毛爷爷当年指出的相持阶段。女售票员苦口婆心,才终于劝退了这个不甘心的男人下车,难度跟一个女人劝退一个追求她的男人差不多。女售票员又让未上车的乘客帮忙推挤,才终于关上了车门。

看来,做上海的售票员技术含量很高,不但要体力好,还要口才好。

车终于再次开动,开不多远,突然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方自归被挤得正胃里难受,这一来,简直头晕目眩,心里不禁暗骂放屁的人没有社会公德……方自归突然感觉,在这个诱饵弹的引诱下,自己可能也要放烟雾弹了,赶紧采取换位思考,想到车里面这么挤,人体外的空间没有,人体内的空间自然也被压缩得厉害,人家也许不是故意的,只是人在挤车,身不由己罢了。

车又行了一段,方自归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被反复挤压、揉搓、推搡和移动后,距离售票员越来越远,买票怎么办?逃票不太现实,买票无法实现……正忐忑间,身旁一位女士递钱给另一位女士,道:“一张邮电新村,帮忙递一递,谢谢。”这钱就击鼓传花传到售票员,车票和找头再击鼓传花传回来。

一来一往,方自归大开眼界,于是也如法炮制,买了一张票。

“五七哇?”一位先生对方自归道。

方自归纳闷,因为不知道“五七”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有一味中药叫“三七”。

那先生看方自归没有反应,改口说普通话道:“下车吗?不下,不下我们调一调。”

方自归这才明白,原来“五七”是“下车”……是了是了,上海人上车要计算提前量,下车也要有提前量的。否则,到站后一旦打开车门而下车乘客没有及时下车,上车乘客一拥而上,便下也下不去了。方自归改变体位,配合那男人辗转腾挪,终于拖着行李箱挤到靠窗的一个位置。这位置比先前腹背受敌要舒服些,只需承受来自后背单方面的压力了。

方自归向窗外看去,我勒个去,发现窗外风景,气象万千。只见路边有几栋居民楼,许多人家的窗口都伸出来晾衣架和晾衣杆,晾衣杆上挂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用途广泛、色彩多样的纺织品。包括衬衫、袜子、内裤、背心、胸罩之类,彩旗飘飘,迎风招展,规模足以令没见过世面的方自归感到震撼。上海号称万国建筑博览,方自归万万没想到,也有万种内衣博览。

方自归脑海里正飘荡着各种颜色的内衣,意识里正品味着生活气息的浓郁,车停了,打断了方自归的遐想。

前面修路,半幅路面封闭,来往车辆便塞滞在那里,公车司机按了数十次喇叭,才好容易杀出重围。谁知好景不长,开了几站以后,又不知道哪个单位在自行车道上堆起一道长长的土墙,自行车纷纷骑到马路中间来,公交车只好跟在自行车的后面慢慢往前蹭。

这是下班晚高峰的时间,自行车越聚越多,汇成一股洪流,一个漩涡,一片海洋,波澜壮阔,浩浩荡荡。

方自归一路欣赏光怪陆离的街景,渐渐得出一个意兴阑珊的结论——上海真破。这段视频告诉方自归,不能被第一眼看到的外滩所迷惑,上海其实有很多内容等着你去发现。

好在,旅程不管多困难,生活不管多艰辛,总是都有终点。耗时两个钟头,天已经黑了,方自归终于下了车。双脚沾地时,方自归都快虚脱了,所幸胃里虽然难受,终于还是没有呕吐在车上。

方自归拖着又累又饿的身体,拎着又笨又重的行李箱,摸索着踯躅而行。

问过路,方自归走了十几分钟,终于看到马路对面有一个大门,顶部有一排字。昏暗灯光下,这排字的最后四个字隐隐约约是——工业大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