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星渊迷途

作者:薄瓜西荷 | 分类:女生 | 字数:2.5万字

第4章 到底谁是赢家

书名:星渊迷途 作者:薄瓜西荷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54

这时,一个人清了清嗓子,正是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叶广利。

他今年才五十二岁,但头发已花白,半个头顶也已经秃了。或许是在灯光下的错觉,这半个秃头更显得亮了。

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这样的形象多半是科学家或者老学究。

的确,作为一个资深的航天学家,叶广利也是一个老学究。

有时候,他觉得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学生。

阿道夫从博士时期就跟随自己开始搞研究,十几年相处下来,对他的性格、生活习惯,以及在航天学方面的“功力”都极其了解。

有时候却又觉得陌生,这陌生感从何时开始的呢?

他也不确定,但多半是从阿道夫不赞成“过度”探索外太空开始的。也许吧,他也不再考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想到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公然与自己叫板,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不必挂怀,人各有志罢了。”

叶广利在叹息的同时,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

“航天事业本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过去,它是立足一个国家的发展之上的。现在,它是立足联合政府的发展之上的。它的终极目的是造福全人类,是为了人类的前途而发展起来的事业。”

因为用力讲话,叶广利的老花镜滑了下来,他伸手扶了扶。

“作为一名航天学教授,我可以告诉在座的各位,我们每天的工作是很枯燥的。一张张未知的航天图,一个个未知的坐标,动辄就是几光年、几万光年的距离数字,真的很抽象。”

叶广利说完,很认真的指着自己的秃头说道:“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众人被他的幽默逗笑了,会议厅的气氛也活跃了一些,不像刚才那样剑拔弩张了。

阿道夫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是的,作为一个航天学教授,叶广利绝对是称职的。他热爱航天事业,付诸了自己的一生,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但有时候,我们的工作又很有趣,充满挑战性。我们探索太空,探索宇宙,将未知变成已知。过去,我们就像蚂蚁,从地球开始爬行,一点点爬向太空。实现了‘人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现在,我们拥有疾速飞船、探索战舰,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任意穿梭。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

叶广利用力的敲打着桌面,以表达自己的振奋,这从他的表情也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叶广利重重看了阿道夫一眼,“面对浩瀚的宇宙,航天事业需要一盏明灯指引,那就是长远的目光,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地球自身的发展。”

阿道夫知道,这位曾经的导师意在抨击自己。他清楚的记得,叶广利不止一次的批评自己目光短浅,不具备航天人该有的格局。

同样,他也不止一次的辩解,那不叫目光短浅,而是慎行。

因为阿道夫认为,虽然航天事业每迈出一步都是人类的进步,但也可能离危机更近一步。

人类文明发展迅速,可是毕竟对宇宙知之甚少,不知道是否有外星文明的存在,以及如何应对外星文明。

稍有不慎,便是人类的灭亡。

他认为,这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对人类的负责。并且,他还认为叶广利的观点不叫目光长远,而应该叫作“野心”。

“叶教授,”阿道夫恭敬的说,“虽然您是我的导师,但我认为在这个场合这种称呼更为合适。”

叶广利笑着点了点头,说:“阿道夫,虽然咱们师徒观点不同,但都是对航天事业做贡献。或许,以往我对你是有点过于严厉了。”

阿道夫愣住了,不明白叶广利这番话的真实意图。

他赶忙调整了心态,继续说道:“我知道叶教授是在责备我眼光不够长远,我虚心接受。但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类航天事业的步伐不宜迈的太大,我们现在对宇宙所知不过是冰山一角中的冰山一角,还无力应对突发状况的发生。”

“你是指什么样的突发状况呢?”叶广利问道。

“外星文明的入侵。”阿道夫斩钉截铁的说。

“我们现在不确定是否存在外星文明,也不能断定是否高于人类文明,只有通过探索才能得到答案。”

“但是,导师,”阿道夫习惯性的说了出来,“我们的航天事业是站在人类安危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没有试错的机会。否则将会一败涂地,我想我们负不起这个责任……”

“你的观点还是建立‘基地’?”

叶广利语气也缓和下来了,似乎是阿道夫那不经意的“导师”一词。

“是的,我们首先建立基地,同时实现了部分人类的移民。这样,我们的战舰将有充分的后勤保障,也为人类留了一条后路,至少是一条后路。”

阿道夫说道这里忽然变得沉重起来,接着说道:“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不止一个基地。”

“但是你知道建立一个‘基地’需要多少年吗?”

阿道夫语塞,他确实给不出一个具体或者大致的年限。

“就像你说的,我们对火星的改造进度极其缓慢。已经过去五十年了,我们的基地还未建立起来,移民更是遥遥无期。如果人类还是按照这样的速度建立所谓的基地,到时候恐怕地球已经不复存在,人类也已经灭亡!”

阿道夫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按照现有的改造进度,实现火星移民的计划,至少需要三百年。

但是,地球绝对维系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所以,”叶广利加重的语调,郑重说道,“我们不应该着眼建立基地,而应该寻找基地。”

说完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正与他那篇文章的观点一致。

掷地有声!

会议厅登时安静下来,接着就沸腾了。

等想明白了叶广利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时,所有人都震惊了,一个词涌现在众人脑海。

是的,就是那个无数次发生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侵略。

难道就会在不远未来的星际间上演?

人类之所以建立“穹顶”这个地球的防护罩,就是为了避免遭受外星文明的攻击。这是人类现存两大派系之一的“谨慎派”的杰作,代表人物就是张天霖、阿道夫、周然等人。

他们的观点很清晰,认为人类应该“自我发展,守卫地球”。对于探索外太空,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不与外星文明接触,以免地球遭受侵略。

而与之针锋相对的,就是以威廉姆斯、叶广利、郑大申等人为代表的“扩张派”。

他们的观点也很直观,认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危及到人类生存,主张“探索外太空,征服宇宙”,寻找第二个地球,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够保存下来。

两派形成已久,互不相让,已经争斗了近百年。

在之前最后一次辩论会时,“谨慎派”取得了胜利,联合政府采纳了其建议,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计了“穹顶”,以便保护地球。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资源极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已经对地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虽然“扩张派”并未占据上风,但人们对“谨慎派”已心生嫌隙,逐渐显露出不满。

会议厅里的每个人都明白叶广利的意思,但由于那个词语太过敏感,没有人说出来。

阿道夫也在思考着是否要挑明。

这时,张天霖忽然说道:“想必大家都明白叶教授的观点,所谓的寻找‘基地’,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他停了下来,环视会议厅。

“说白了就是外星侵略,建立殖民地。叶教授,我表达的是否准确?”

“呵呵,”叶广利狡黠笑了笑,“张院长的意思我能理解,只是对我有一点点误解。”

虽然观点不同,叶广利还是保持对领导的尊重。

“诚如我那篇文章中所说,我们寻找到‘基地’之后,并不会对原著居民采取灭绝手段。而是与他们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秩序,继而成为‘第二地球’。”

“叶教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外星战舰降落在地球,降落在我们的家园,我们能否与外星人和谐相处?”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考虑,我敢断定,”张天霖稍作停顿,“战争绝对不可避免。”

“我认为不可能爆发星际战争,我们首要的手段是沟通。”

“沟通?呵呵……”

张天霖一阵冷笑。

“当涉及到种族的存亡时,没有人会轻易妥协。星际战争,人类还不能冒这个险。”

“难道人类就该等着地球毁灭而不作为?”

叶广利厉声质问,眼神中露出了少有的凶狠。

“万事万物皆有其发展规律,宇宙也有它自己的运行准则。人类作为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就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前行,而不是破坏规则。航天技术要发展,地球要拯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得从人类自身着手,人类自身!”

人们开始窃窃私语,不明白张天霖所说的“人类自身”指的是甚么,就连周然、阿道夫也不明白他要说什么。

会议厅又一次沸腾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