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星渊迷途

作者:薄瓜西荷 | 分类:女生 | 字数:2.5万字

第3章 争论升级

书名:星渊迷途 作者:薄瓜西荷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54

“激进、激进,你这是危言耸听!郑教授,作为一名生态学专家,我希望你实事求是,不要歪曲事实真相。”

周然不善于言辞,情急之下说出了这样的话。

显然,这样会得到郑大申强烈的反击。

“呵呵,周教授,这可是联合政府的高级会议,请你注意下言辞。那么请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没有实事求是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是在歪曲事实真相呢?”

周然一时语塞,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而此时媒体的摄像机都对准了自己,等待解答。

有时候,周然真的很痛恨自己的这个缺点:不善言辞。

“呵呵。”

一声轻笑打破了尴尬,张天霖出面来解围了。

“两位教授的辩论很精彩!作为生态学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论述让我们更进一步,也更真实的了解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现状,我想我们需要掌声感谢他们两位。”

说完带头鼓掌,接着台下传来雷鸣般的掌声,一潮接着一潮。

周然暗中松了口气,感激的望着张天霖,同时为自己的鲁莽感到自责。

但是,令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郑大申等人不顾事实“中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了几百万年的地球?还要不顾一切的想要逃离她、抛弃她?

作为一名名优秀的生态学专家,周然始终相信,人类可以依靠现在的科技,将地球改造的更好,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在他的认知里,郑大申也应该这么认为,可是……

郑大申有些得意,正准备追问下去,转头瞥见威廉姆斯朝自己使眼色,这才作罢。

虽然他心中有些不解,但威廉姆斯既然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一般情况下,郑大申是不会违背这个军方代表人物的想法,因为自己需要他的地位和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于威廉姆斯来说,这场辩论会的输赢已经无关紧要,他所需要的是辩论会的本身,尤其是这种高级别的会议。

其实,确切的说,他需要通过权威的手段来宣传自己的观点,而联合政府的媒体就是最合适的媒介。

在现代社会,网络极其发达,人们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甚么样的信息才会被认可?

不可言喻,今天所到会的任何一家媒体都被联合政府认可,那么,他们发出的信息自然被大众认可。

“张院长说的很对,应该为两位精彩的辩论鼓掌。虽然我们观点不同,但都是为了人类的前途考虑。”

这番话很符合威廉姆斯院长的身份,同时,也会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

威廉姆斯接着说:“刚才的我的讲话被周教授打断,才引起了两位生态学专家的辩论,在此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有些人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人们习惯性的礼貌回应,还是真的被威廉姆斯的幽默所逗笑。

“我想从航天的角度来谈谈地球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威廉姆斯继续讲,“当然,张院长才是这方面的专家,说的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说完,他向张天霖望去,报以习惯的笑容,来展示他的游刃有余。

“呵呵,威廉姆斯院长过谦了。”张天霖意味深长的接道,“近年来你们军事研究院加强了与我们航天院的‘合作’,”

他故意加重了“合作”一词的语调。

“军事院对航天院的一举一动都很感兴趣,我相信你已经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谈不上指正,互相交流交流而已。”

张天霖虽然带着笑容,但谁都能听出来其中的讽刺与不满。

的确,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外太空探索方面。

自从威廉姆斯执掌军事院以来的十几年,就对航天技术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外太空探索方面,军事院很想参与进来。

但是,这必然会引起了张天霖的不满,时常以各种官方理由拒绝。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威廉姆斯以“维护国防事务”为由,将航天研究的一些研究上报到联合政府。并且最终得到了授权,军事院可以参与到航天研究中去,要求航天院要积极配合。

从此以后,张天霖就对威廉姆斯更加不顺眼了。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谁让联合政府授权了呢。

威廉姆斯自然听出了话外之音,也不争辩。

有时候,智者需要隐忍。

他继续说道:“近五十年来,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对外太空的探索已经成熟,这很惊人。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增加更大的投入,包含且不限于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等等,为什么呢?”

他看了一眼众人,忽然提高声调:“当然是为了探索人类的未来,寻找第二个‘地球’!”

此言一出,会议厅就炸锅了!

特别是记者们,有很多问题要问,但鉴于“会议期间,不允许提问”的要求而作罢。

联想到叶广利的那篇《探索外太空刻不容缓,向宇宙出发》的文章,张天霖大概率料到了他会这样说。

“想必那篇文章就是为这场会议发表的,看着吧,他一定会提到这篇文章的。”张天霖心中忍不住想。

周然看着有些急躁,想要再次打断威廉姆斯“不可思议”的论述,但张天霖及时制止了他,示意不要急。

“在人类高速发展的这一百年来,极大地消耗了地球的资源,不论外界如何看待,但我认为已经接近枯竭的程度。地球已无力再承担人类前行的脚步,甚至会成为我们前行的绊脚石。”

威廉姆斯快速扫了一眼会议厅,看着众人的反应。

“虽然这么说有些残忍,但这就是事实。”

“那么,请问威廉姆斯院长,依靠我们目前的航天技术,您认为人类有能力去寻找您口中所说的第二个‘地球’吗?”

众人循声望去,是一个法国人,正是许久未开口的阿道夫,也是一名出色的航天学教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道夫赞成威廉姆斯所说的“加大对外太空的探索”。

但是,所不同的是,他赞成寻找能够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通过移民的手段来减轻地球的危机,改善地球的现状。

而不是彻底的抛弃地球。

“当然有能力!”威廉姆斯坚定的说道,“难道你这个航天学教授不这样认为吗,阿道夫?”

“是的,我不这样认为。并且,我的观点恰恰相反。”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想听一听。”威廉姆斯饶有兴致的说。

阿道夫不仅在航天学领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还曾经五次随“探索战舰”探索外太空,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当然,航天院里人才众多,但敢于和自己的导师争锋相对的,他是第一人。

他的导师不是别人,正是叶广利,那个很厉害的航天学教授。

阿道夫师从叶广利,受他的影响很深,包括他的研究与著作。但唯一一点与叶广利不同的是,他不在乎名声如何,而是真正致力于航天技术的研究。

他不止一次的劝告过叶广利远离威廉姆斯,但得到的回应是他的训斥。师徒二人就此分道扬镳,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阿道夫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的说:“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就拿我们的探索战舰来说,单单从飞行速度来说,已经完全超越之前任何时代的宇宙飞船。虽然距离光速还远远不够,但有着地球科技的支撑,探索外太空已经足够了。”

“这是否可以支撑我的观点?”威廉姆斯笑着问道。

阿道夫摇了摇头,接着说:“这只能说没明人类科技达到了探索太空的初步条件,但还不具备探索外太空的能力。”

“你的说法令人疑惑。”

“那我就说的再清楚点。”

阿道夫说着将双手打开,在胸前握成一个圆。

“人类诞生于地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本,就像‘基地’一般。同样,探索战舰就跟人类一样,如果想要他飞的更远、更久,它也需要一个‘基地’。”

“那么,这个所谓的‘基地’干什么?很简单,为探索战舰补充燃料,同时为战舰内的宇航员提供补给。但现在,我们有多少这样的‘基地’?”

“一个也没有!”阿道夫摇了摇头。

“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改造进度缓慢,想要实线在火星建立基地的目标遥遥无期,更别说建立初步的居住城市了。所以,我认为人类当前应该做的是‘打基础’,即建立‘基地’。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遨游太空,才有更大的希望找到‘第二个地球’。”

“而不是盲目的探索外太空,您说呢,威廉姆斯院长?”

此刻,会议厅陷入了寂静。

尽管阿道夫声音不高,但已经响彻整个会议厅,因为他这一段的论述有理有据,不得不让人信服。

另外,他那低沉的声音,给人一种沉稳的表现,众多与会者忍不住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