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美食大亨

作者:寻香踪 | 分类:同人 | 字数:8.1万字

17 第十七章 火爆开张

书名:美食大亨 作者:寻香踪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19

于路看着银|行|卡上的余额,大冬天的,他手心冒汗了。转让费是一次性付清的,这是对方愿意退让优惠的原因。交完转让费,又交了一万块钱押金给房东,账上就剩下几千块钱了,所幸元旦刚过,这个月的租金前任租客已经出了,到下一次交房租还有二十来天。

但是剩下的几千块钱还有别的用途,据说办|理各种证|件还要几千块,于路彻底一穷二白了,所有的一切,就指望着这个店子了。

于路摸着额头的汗,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有些低了,以前每个月交完高利贷利息几乎分文不剩,他也还没这么紧张过,主要当时有一个营生,有底气,现在对着一个未知的饭店,他心里实在没底。

饭店盘下来,虽然炊具餐具一应俱全,也不能就这么开张,营业执照得办起来,招牌得换一个才行,否则还是原来的招牌,顾客哪里知道是换老板了。

饭店叫什么名字呢?于路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出来一个合适的名字,阿海说:“直接就叫于氏海鲜楼。”

于路看着阿海:“这样合适吗?”这也太简单了吧,好敷衍的感觉。

“没什么不合适,比那些不着调的什么王朝酒店、和平饭店之类的好,人家一看,知道是你开的,卖海鲜的,直白简单。”阿海说。

于路说:“人家那叫大气,我这一听起来就觉得小家子气。”

阿海说:“你要大气,就叫海霸王好了。”

于路简直要绝倒:“这又太不谦虚了,未免脸皮太厚了点。”

刘浩洋知道于路盘下了店子,正在想着起名字,为他提供了好几个名字,什么极味人生、舌尖上的海味、醉仙居、最好味、好好味等等。于路简直哭笑不得,问他怎么想到这么多风格不一的名字,刘浩洋告诉他,是从微博里的食客那儿征集来的。

那些食客的好意还是要感谢的,但也不能这么起,想了老半天,还是准备叫于氏海鲜楼。

结果阿海反而不干了:“我现在觉得海霸王更合适!”

于路摆摆手:“别闹,一个小饭店而已,霸王不霸王的,叫人笑掉大牙。”

阿海不以为意地挑眉:“你这是不相信我的手艺?”

于路沉默着,倒不是不相信他的手艺,只是这名字太张扬了,不太符合他的性格。

阿海又添了一句话:“海霸王既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野心。”

于路看向阿海的眼睛,这个男人的眼神,只有刚认识的时候见到过一些无措和迷惑,后来一直都是淡漠的,与其说是淡漠,倒不如说是一种自信和傲慢,从不把一切放在眼里的傲慢。这人是个天生的领导者。

于路几乎要答应下来,但是又想到一个问题,饭店老板是自己啊,为什么做主的好像都是阿海啊,这就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原因?要是没有他,自己这个店确实开不起来,算起来,盘店子的一大半费用都是他的。

“那个,阿海,这个店你出的钱比我还多,要不咱俩一人算一半吧?”于路从来就不是个喜欢占人便宜的人,否则他也就不会拼死拼活地还债了。

阿海意外地挑了一下眉,看着他:“好啊。”

于路以为他会推辞一下的,没想到人家爽快地答应了,不由得又悄悄腹诽:真不客气!话虽如此,他也没觉得心疼过,说起来阿海对饭店比自己付出得更多一点,也更上心一些,从处理转让问题上就看出来了,他对这块的业务比自己熟练多了,多亏了他,才能这么顺利。

“名字就如你所愿吧,就叫海霸王。”阿海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海字,虽然是他随口起的,不正好说明了其中的缘分么。

名字定下之后,于路就去办执照和餐饮许可证。于路发到现问题的复杂性,原来办|证不仅手续繁多,时间周期也很长,按照正常的流程,没一个月时间下不来。于路顿时傻眼了,这要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不能开业,就没有进账,也就还不起高利贷,交不起房租,一大堆问题全都碾压过来了。他盘算着,要不就先开业,再一边办|证,用原来李老板证件先应付一段时间好了。

这天于路跑了一天相关部门,累得腿肚子都抽筋了,还遭了不少白眼,筋疲力尽地回到岛上,还没到家,就被罗玉芬拦着了:“阿路。”

于路看着她:“你怎么回来了?”

罗玉芬脸上带着焦虑又羞愧的神色:“对不起,阿路,我给你添麻烦了。”

于路莫名奇妙:“你怎么给我添麻烦了?”

罗玉芬咬着下唇,终于说出口:“是我哥和黄建功搞的鬼,不让大家在岛上摆摊。”

于路眨眼睛的动作都停顿了,他瞬间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呢。”他心里恨恨地问候了罗俊生和黄建功的祖宗十八代,真他妈的小人得志。“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说完就抬腿要走。

罗玉芬赶紧又说:“黄建功故意在针对你,你开张之前一定要办齐所有证件,不然他会抓你把柄的。对不起,阿路,我给你添麻烦了。”

于路咬紧牙关:“谢谢你,阿芬,我明白了。你还是少跟我说话吧,省得给你招麻烦。”

罗玉芬咬住下唇,几乎要哭了出来:“阿路,我想离婚。”

于路回头看着她,有些不忍心,放柔了声音说:“你如果过得不幸福,那就离吧。但是这种事不要告诉我,我也帮不上你任何忙,反而会给你添麻烦。”

罗玉芬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捂住脸呜呜哭了起来,她不过就是想找到一个支持她离婚的人而已。

于路没心思去管她,他心里烦躁不已,原来是黄建功和罗俊生在搞鬼,他们就不见得自己过得好了吧,他妈的真是阴险小人,自己哪里得罪他们了!

回到家,于路将这事跟阿海说了。阿海说:“既然这样,那就等证件办齐了再开业吧。”

于路着急上火:“下个月的利息和租金怎么办?租金也许能拖一段时间,但是高利贷的利息拖欠不了。我明天推个车子去街边摆摊去。”

阿海不疾不徐地说:“不用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钱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于路看着他慢条斯理的样子,心头郁积的那团火不由得又灭了:“你总是这样,天塌下来都当被窝盖。”

阿海扭扭脖子:“天无绝人之路,我快饿死的时候,不就遇到你了吗?天助自助者。”

于路点点头:“说得有理!”这点于路倒是相信的,这一路磕磕碰碰而来,遇到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还是挺过来了。

于路这边还在办|证,那边刘浩洋反馈信息过来:“你店什么时候开张啊,大家都等不及了。”

于路抹一把额头,将那些不开心的情绪抹掉:“不要着急,先得办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顺利的话,估计年前应该能开张,到时候可以来我家吃年夜饭。”

刘浩洋说:“你不能一边办|证,一边把店子开起来?”

于路笑着说:“你是公职人员,不要诱导我做违法的事啊。这可不行,要是被抓了,我吃不了兜着走,还得罚款呢,让大家别急,等等吧。”

“那得多久啊?”刘浩洋问。

于路说:“按照正常流程,至少得一个月左右吧。”

第二天,刘浩洋给了于路一个电话号码:“这是你家吃饭的一个主顾给我的,让你去找他,他能帮你尽快申请下来。”

于路喜出望外:“真的啊?”

刘浩洋说:“当然是真的,这朋友姓曾,你只管找他就好,以后给人弄个贵宾卡,吃饭给打个折就好了。”

“我明白,我明白,多谢了啊。”于路喜滋滋地拿着电话去找人帮忙去了。

那位姓曾的朋友正好在县里监管部门工作,这人是个摄影爱好者,经常和一群同好上岛上去拍鸟,常在于路家摊子上吃蚝烙和煲仔饭,听说于路要开店,一群朋友都翘首企盼着呢。遇到这种事,当然要助力推一把,好早点能吃到他家的美食。

于路平时和气,做事尽心尽力,诚心诚意,不知不觉就积攒出了好人脉,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有了这位曾仁兄的帮忙,他的许可证七个工作日就办下来了,开张的日子比预计的提前了半个月。

这个时候,招牌也做出来了,菜单什么的也制定出来了。饭店没有钱重新装修,阿海还是尽量将店里重新布置了一番,使它看起来跟原来的格局不一样,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为店面有点大,楼上楼下大大小小的桌子一共有36张,这样一来,就必须要请服务员了,到时候阿海和于路两个人在厨房里都忙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外面的事情。

阿海对厨房非常不满意:“厨房太窄了,都转不开身,难怪留不住人。”

他们跟李老板谈转让的时候,自然也问起了转让的原因,李老板说店里生意本来还不错,但是第一个师傅干了一年自己开店去了,后来的厨师都干不到三个月就走了,他自己的水平也有限,隔壁又新开了一家酒楼,把生意抢得七零八落的,最后几个月收支都没法平衡了,所以才让于路捡了这么大一便宜。

于路赶紧说:“等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装修厨房,给你弄个大厨房。”

“也是你的厨房。”阿海说。

于路哈哈笑:“对,也是我的厨房。”

阿海说:“你赶紧招几个人来端盘子,收银员也要一个。以后你得跟我学做菜,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于路从善如流:“遵命,师父。”

年底的时候不太好招人,大家都忙着回家过年,不愿意这时候找工作了。招工启事挂出去半个月,也没见什么人来应征,于路只好从村里找了三个麻利的大妈过来端盘子洗碗,买单收银的事还得自己来。

1月22日这天,离过年还有半个月时间,于路家的海霸王酒楼终于开张了,鞭炮噼里啪啦响起来,刘浩洋送了两对花篮过来,地面上铺着红色的鞭炮纸屑,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新店开业头三天,一律八折优惠,等待已久的食客们纷沓而至。这天中午,三十六张桌子坐得满满的,还有不少来得迟了没位子的人在外头等着。菜单跟雪片一样飞进厨房,于路还不太适应这种模式,顿时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阿海镇定自若地说:“一点一点来,急也没用。”他拿着菜单,交待于路配菜切菜,自己也开始动手起来。

于路一边配菜一边招呼服务员阿姨送菜,有点了汤的就可以先上了,因为老火靓汤是阿海昨天就煲上了的。

两人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煎炸烹煮,外面的食客们已经聊得热火朝天了:“听说阿海师傅最擅长的还不是煲仔饭和烧烤,最擅长的其实是做菜。你闻闻,你闻闻,厨房里这香味,真够绝了!”

“我早就觉得是了,你们吃煲仔饭的时候喝过例汤没有?免费的例汤比人家店里花钱买的都好喝得多,阿海师傅的手艺可见一斑。”有食客赞叹说。

“来了,来了,这么快就上菜了。”有食客看见服务员端着托盘送菜来了,兴奋起来。

送菜的阿姨说:“老火靓汤是阿海师傅昨天就开始煲的,这咸菜和花生米是免费赠送的。”

点了老火靓汤的食客们比较幸运,先行一步吃上了,砂锅一揭开,大家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香味儿仿佛是活物,从人的鼻腔里钻进去,紧紧攫住每一个人心底最深处的食欲,口腔里顿时分泌出了唾液,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吞了一口口水。

幸运的人先喝上了第一口汤,许多双眼睛都盯着看:“怎么样?”

喝汤的人满足地闭上了眼睛,然后睁开:“比我阿嬷的汤还地道,简直太好喝了!”

有人立即叫了起来:“服务员,给我们桌上也来一份汤。”

“我们也要!”

“这边,这边,还有这边!”

一时间大家都开始加汤,服务员阿姨又要上菜又要加单,业务还不熟练,都有点忙不过来。没办法,年纪大了,反应也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捷,不过也没办法,谁叫人手不够呢。不过于路早就跟大家解释过了,大家也都理解的,大妈虽然不够专业,但是够热忱,最主要的是,最好的食物就是最大诚意的服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