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妲己复生后爱上了我王玉成

作者:今年六十二 | 分类:奇幻 | 字数:2.5万字

001妲己女冤死午门 王玉成祭祀妖台

书名:妲己复生后爱上了我王玉成 作者:今年六十二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8-11 13:02

妲己冤死午门    王玉祭祀妖台

话说纣王无道,姜子牙帅周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逼皇宫,纣王逃遁摘星楼。

杨戬与雷震子、韦护奉姜子牙令追杀雉鸡精、狐狸精、琵琶精,一路风驰电闪,倏忽而至。忽见前面五彩缤纷,祥光满地,乃是女娲娘娘捉了三妖,正在等待三圣前来。杨戬与雷震子、韦护急忙趋前拜见,女娲娘娘将三妖交于杨戬、雷震子和韦护,稚鸡精、琵琶精两妖大呼娘娘饶命,唯有狐狸精怒目相视:

“娘娘,是您命我去祸害商纣,小妖何罪之有?”

娘娘怒道:

“我是命你祸害纣王,汝等何以祸害诸位大臣,乃至百姓万民?”

狐狸精所化妲己伏地叩首:

“娘娘,不杀大臣,纣王有忠臣保护,何以祸害他的天下?不杀灭一些忠臣义士及百姓,何以让他们对纣王心生怨恨?天下不对纣王怨恨,何以激起民愤,令纣王失去天下?”

女娲娘娘怒道:

“莫要为你的罪孽辩护,去吧!”

一挥手,三圣毕恭毕敬对着女娲娘娘各施一礼,捉了三妖回去向姜子牙复命,姜子牙命将三妖绑伏午门,待午时三刻斩首。

话说那妲己绑缚在辕门外,跪在尘埃,恍然似一块美玉无瑕。千万军兵望向妲己,只见妲己面如满月,身似翠柳,娇花欲语,翠体摇曳。脸衬朝霞,唇含碎玉,绿蓬蓬云鬓起,娇滴滴朱颜语,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只听她婉转歌喉如涕如诉对那持刀军士曰:

“妾身奉女娲娘娘命毁坏纣王江山,顺天意而领圣命,系无辜受屈,望将军少缓须臾,胜造浮屠七级!若得迟延一二,来生必定结草衔环,温床暖被。”

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她娇滴滴的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几个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瘫作一堆,麻酥酥痒成一块,神消力去,莫能动履。

只见行刑令下:

“杨戬监斩九头雉鸡精;韦护监斩玉石琵琶精;雷震子监斩狐狸精。”

三人见行刑令下,一齐高声喝令:

“军士们,奉军令击杀三妖,此时正当午时三刻,动手!”

杨戬镇压住雉鸡精,韦护镇压住琵琶精,一声呐喊,左右两军士一齐动手,一个按住妖身,一个屠刀一劈,稚鸡精琵琶精两颗头颅咕噜噜滚下好远,眼见得神首两离。

只有雷震子监斩狐狸精,众军士被妲己迷惑,皆目瞪口呆,手软不能举刃。雷震子发怒,喝令军士,只见凡睹妲己面者军士,人人酥软,个个如此。

雷震子见众军士迷迷瞪瞪,无法斩夺妲己妖首,忙报于子牙:

“弟子奉令监斩妲己,孰意众军士被这妖狐迷惑,皆目瞪口呆,莫能动履。”

子牙大怒:

“监斩无能,给我退下!”

一声喝退,雷震子羞惭满面,站立一旁。

子牙再次令下,将行之前刑军士拿下,斩首示众。命杨戬、韦护监斩。二人领命,另换军士,再至辕门取妲己妖首,妲己目光流转,玉体摇荡千种娇姿,月面泛滥万般光彩,一干军士依然动刀不得,可怜,可叹,一众军士又被斩首。

杨戬、韦护大吃一惊,于千万军中选出那如狼似虎、杀气干云者十二人,再临杀场,斩夺妲己妖首。

只见那妲己依旧如前,一样的软款儿,一样的莺歌儿,又把这些军士弄得东倒西歪,如痴如醉。

杨戬与韦护怒吼:

“刑军若再延误时机,定斩不饶!”

只听那十二个刑军一齐喊:

“我等愿为妲己受刑!”

喊毕,十二刑军一齐挥起屠刀,把自身三阳魁首斩落。

杨戬与韦护大吃一惊,良久,二人商议:

“此乃千年妖狐,极善迷惑人心,是故大智大勇的纣王被她缠缚得迷而忘返,何况这些愚人哉?我与你快去禀明元帅,毋令这些无辜军士死于非命也。”

杨戬道罢,二人齐至中军帐来,对子牙“……如此如彼”说了一遍,众诸侯俱各惊异。

子牙对众人曰:

“此怪乃千年老狐,受日精月华,偷采天地灵气,故此善能迷惑人,看我斩此恶怪。”

子牙同众诸侯门人弟子出得辕门,见妲己绑缚在法场,果然千娇百媚,似玉如花,众军士一个个东倒西歪,如木雕泥塑。子牙喝退众刑军,取出陆压所赐葫芦,放于案上,揭去顶盖,只见葫芦里一道白光上升,现出一物如陀螺,有眉,有眼,有翅,有足。陀螺在白光上旋转,子牙打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贝连转两三转,妲己见那宝贝为先天无情之物,知道死期已至,大叫三声:

“女娲娘娘冤我!女娲娘娘冤我!女娲娘娘冤我!”

宝贝三转,妲己妖头落在尘埃,血溅满地,一股怨气附于血渍,渗入地下。千万军士看到那飞溅之血渍,立时魂不附体,心神激荡,一丝丝失散的神魂无处归藏,全部凝聚进妲己那血渍之中。诸侯中亦有无限怜惜者。有诗为证,诗曰:

妲己妖娆惹众怜,临刑军士皆情牵。

桃花难尽温柔态,芍药不及窈窕妍。

忆昔恩州曾借窍,应知玉阙善周旋。

女娲指令害纣王,事后反却造枉冤。

可叹此情无处诉,一缕幽魂落凡间。

且说妲己命丧午门,魂魄飞向封神台去了。但妲己高呼三声“女娲娘娘冤我”,一丝怨气结成一缕微弱残魂依附于血渍里,犹如风中残烛,柳枝老絮,随时有泯灭飞逝之可能,好在有千万军士怜悯疼爱的神意加持,竟然一丝丝壮大起来,得以在地下苟延残喘。

日后,凡经历午门者,无不对着妲己死亡之地指指点点,无不疼惜怜爱,神意到时,妲己遗魂一丝丝壮大,模模糊糊形成人形,惜其力量羸弱,仍然不能完全成型。何况午门杀气太重,压得她难以喘气。

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一群少年簇拥着一醉醺醺的翩翩公子来到这里,公子对着妲己死地的“斩妖台”愤愤不平地骂:

“妲己临死高呼‘女娲娘娘冤我’,一点没有说错,想那妲己,在自己的领地过得逍遥快活,被女娲娘娘招妖旗招来,奉旨去祸害纣王,其罪魁祸首当属女娲娘娘无疑,怎么就归罪到妲己身上?真的是岂有此理!”

旁边有个叫姚贤的少年阿谀奉承说:

“少爷说的太对了,太在理了。那个妲己真正的冤枉。如果那时少爷在世,一定会为妲己鸣冤,说不定会来一个刀下留人,成一桩千古佳话!”

这姚贤只有十一岁,是宰相大人在野外拾来的孤儿,拾来时他还不到两岁,自七岁起就一直跟着这兴文公子,虽然年龄小,但最会看公子眼色,自小就被兴文公子溺爱,“小姚贤”被他从早到晚喊着,什么事也离不开“小姚贤”。渐渐地,大家都忘了他叫姚贤,所有人都叫他小姚贤。

其余少年都齐声附和,那公子一时间忘乎所以,放下大话:

“哈哈哈,小姚贤啊,算你有眼光。我这么说来着,即使我不在当世,也能够凭我魁星之笔、宰府之威,发下赫赫檄文,为妲己鸣冤昭雪,使阴阳两界再无谬词讹论加之于妲己,你们信也不信?”

“信,公子文笔惊鬼泣神,当世谁能匹敌?大笔一挥,妲己必然能够洗清冤屈!”

原来这公子是当朝宰相之子,姓王字玉成,名兴文,号称兴文公子。这兴文公子文笔颇佳,加之众人阿谀奉承,便以为自己的文笔真的能够惊鬼泣神,当下寻来桌案,铺开宣纸,展臂挥毫,写下一篇豪文:

为妲己昭雪文:

时逢初春,游于帝都。

宰府兴文,叹于妲己。

斯其人也,冤哉枉哉。

纣王无道,题诗神壁。

即降之祸,岂罪于妖?

招妖之旗,岂能轻竖!

奉旨祸之,焉可反尔!

汝出汝入,神圣之口?

咎莫能辩,替罪羔羊。

呜呼冤哉,呜呼枉哉,

冤哉枉哉,千古谁明?

今之檄文,发于凡夫,追于神都;

今之檄文,发于山野,追于仙郡。

此理若存,天高地阔。

此理不立,天地失明。

檄至城隍,逐级报之,

若有迟疑,五雷加镇。

言出法随,三界通告!

檄文一成,兴文公子高声朗读,然后排下香案,燃起明烛,烧掉檄文,兴文公子一边喝酒一边望空祭拜,一时间惹来许多过往客商,也加入叩拜人流,很是热闹。

地下模模糊糊不成人形的妲己遗魂受到祭拜,一时间形象凝实,成就人身,展眉一看,记下了兴文公子形貌,叹息一声:

“千年魂魄去,今朝复归来。兴文公子,这份再造恩我记下了。”

京城城隍爷名叫霍真,当时正在与逍遥仙子下棋,突然一纸檄文飞来,一看是辱骂女娲娘娘信口雌黄说话不算数,而且要城隍将檄文逐级上报,否则……他又惊又怒,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深思再三,把檄文递给逍遥仙子,逍遥仙子一看,勃然大怒:

“一介凡人,竟然如此猖狂,看我如何收拾。”

还没等城隍爷说什么,逍遥仙子就怒气冲冲地找兴文公子去了。

有诗为证:

自古黑白难分说,

败者为贼胜为侯。

兴文公子胆包天,

一纸檄文神见愁。

******************

又有诗赞妲己复生:

荒古修成一仙身,

女娲招来祸苍生。

助纣为虐魂魄去,

谁知今日再为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