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大魏除妖

作者:一笔封心 | 分类:奇幻 | 字数:3.9万字

刑部侍郎

书名:我在大魏除妖 作者:一笔封心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8-12 20:26

将醉的像一头死猪的陆今安扶下睡后,林安快速回到了大理寺,径直就来到验尸间,门口的两个大理寺卫正在打瞌睡,林安到了都没有反应。

林安见状,伸手摇了摇那名大理寺卫

“哎呀,小芳不要闹,自己坐上来…………”

林安:(˵¯͒〰¯͒˵)

“喂喂,别睡了,醒醒”林安又伸手去拍了拍另外一个人的脸。

“……小芳,你相公没在家吧”接着用手挠了挠脸,一脸的奸笑。

“沈大人好……”

两个大理寺卫惊醒,眼睛都还没睁开,就先给林安敬了一个礼“为百姓服务,与民同乐”

“把门开开”林安直接摸出寺正令,把两人吓得一激灵,睡意全无,瞬间站得笔直,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的像天线…………

林安径直来到验尸间,此时的许多尸体还未处理,依旧是放在冷库里面保存的,一排一排的摆放在一起,林安向管事的要了一本尸体编号,不一会就找出了刘耀的尸体,林安掀开白布,刘耀是被一刀封的喉,身体各处没有发现其他致命的伤口,术业有专攻,于是叫来仵作。

“这人身上除了脖子处的伤口,还有其他的伤痕吗?”

仵作看了看尸体后,又瞟了一眼其身上的编号,开口回答道:“此人脖子的致命伤是刀伤,刀口平整,刀口细如丝线,如此锋利的刀,那就代表刃角与刃口半径越小,就越锋利,兵器种类应该合掌刀,又名二字双刀,还有就是脸上有些许淤青,想来是倒地时碰撞而成的。”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发现了”仵作对着林安轻轻抱拳,这位大人大半夜的来,害得自己连衣服都没穿好。

“那送来的时候,身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物件?嗯,比如什么瓶瓶罐罐之类的。”

闻言仵作陷入沉思,片刻后终于开口“来的时候老朽记得好像不是咱们大理寺的人,应该是刑部的人押送回来的,至于这什么物件之类的,等老朽到来的时候,已经连衣服都被扒了,未曾见过。”

只有一个致命伤口,凶器是合掌刀,按照大魏律法,先是由仵作现场验尸(又称小殓),之后是送入检葬部清点死者遗物,最后才是押入验尸间进行全身检查(大殓)。

林安不再停留,离开大理寺,向寺内借了一匹马,快马加鞭前往乐安郡最南端,刑部的检葬部,本来之前这个部门是设在刑部衙门内的,因为刑部尚书王承志那个老东西事儿多,嫌晦气,就把这个部门给隔了出来。

林安下马,直接亮出令牌“把你们管事的叫出来”

几个小吏菊花一紧,随即找来一个主管,虽然说来人是大理寺的,按理来说,刑部与大理寺相互独立,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不过这名主管还是对着林安抱拳行礼“大人深夜来此,所谓何事啊?”

“你是这里的主管吧,那你应该知道前些日子送来过一个刑部大牢的一名司狱的尸体,叫刘耀”

主管顿了顿,回想了一下“有这么个人,就是大理寺送过来的,之后清点完东西后,他们就把尸体带回去了。”

“嗯?大理寺的,我怎么听说是你们刑部的人带过去的,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见到林安有些怒气,管事的眼珠子一转“哦,大人误会了,那日并不是我值的班,而是另外一个管事。”

“啊,对对对,不是我们刘管事当值”

小吏在一旁附和着

“那是哪个主管当值啊,能不能请出来帮忙带个路啊!”

“这,大人就为难我了,我怎么会知道呢。”

林安心中冷笑,整个刑部沆瀣一气,官官相护,这已经是常态了,也就是刑部这般态度,这才导致大理寺的查案进度缓慢。

不再与几人多说,林安直接让人将刘耀的遗物拿了出来,摆放在桌子上。

“只有一套官服?”不是,你拿我当傻子呢

林安忍住怒气“那他的佩刀呢?”

“回大人,你们大理寺的人带走了”

“那官帽呢?”

“许是打架的时候打飞了,下官也不太清楚”

林安转怒为笑,打飞了,你是会找理由的,随后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检葬部。

“恭送大人”

“呵呵,跑到我们刑部耀武扬威?”

“哼,去告诉大人,说大理寺有人来了”管事的招来一个小吏嘱咐道。

………………

潍州京城,太和殿之中

皇宫龙椅之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端坐在龙椅上,他的外貌威严而尊贵,仿佛每一道线条都凝聚着皇室的荣耀与威严。

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庞,高挺的鼻梁,和一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这双眼睛仿佛能够洞察一切,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殿下跪着一个人

“陛下”

“朕叫你查的事怎么样了”

“卑职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是与当年的东宫太子案有关,不过有刑部的人在暗中动手”那人恭敬的回答

“哼,那群人还是贼心不死啊”

“陆家,王家这么多年,是时候付出代价了”魏帝语气冰冷,让殿下跪着的人一阵心惊

“冯善谋”

“卑职在”

“通知沈书言,三日之后朕要结果,不然,让他提头来见”

“是”

冯善谋退去

这时,魏帝身旁出现一个人

“福海啊”

“奴才在”

来人正是大太监福海,三品高手,平时的职责就是保护魏帝

“你跟了朕多少年了”

“回陛下,自打先皇在世,奴才便跟着陛下的”说着,看向魏帝的眼神有些柔和。

“到今日算起,陛下五十岁了,福海便跟了五十年”

“那时父皇还未称帝,反倒是他眼里不成器的儿子做了皇帝”魏帝此时有些感叹。

“陛下雄才大略,这才使得天下太平。”

“呵呵,怕是有些人想要朕坐不安稳”魏帝眼睛微眯着,一股杀意笼罩着整个皇宫。

“福海,通知下去,明日上早朝,百官不得缺席”

“是”

…………………………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林安便被大理寺召去

大堂之上,沈书言依旧坐在首位,以此下来两边依次是,大理寺丞江行舟,大理寺正卫然, 后面还跟着一个皇甫皓,以及主簿,和一众大理寺官员,当然,刑部尚书也在,刑部一派的官员也跟在身后。

此时所有的人都看向林安

“林安,调查如何了”沈书言开口,对林安其实并没有什么期望,只是卫然的担保,让沈书言的恶趣味复发了,有时候他也想看看一个人在绝境之中,能否力挽狂澜,不过这么些天,沈书言也在命一众大理寺官员紧急查案,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并没有一丝线索,而魏帝如今又让人传话,命自己三天破案,不然提头去见。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天来,大理寺上下官员几乎没有睡觉,此时一个个的都顶着两个黑眼圈。

“回大人,确实有一些发现”林安如实回答

“哦”

“此言可为真”

“林安,你可知胡言乱语的下场”

开口的依旧是江行舟这个老东西,从一开始就没正眼看过自己,反而会有意无意的贬低嘲讽林安。

“小人自然不敢妄言”林安不卑不亢的回道,这让站在蒋立身旁的皇甫皓一脸的不屑,但眼神之中竟然透露着些许杀意。

说到有些发现的时候,刑部尚书眼皮跳了一下,昨夜有人来报,说是大理寺的人半夜三更的去了一趟检葬部,想来就是这小子。

“哼,我到要看看林大神探能够说出什么来”

“林安,有一说一”这时卫然也开口了

林安看向卫然,这人于自己有恩,为人正派,倒是可以结交,于是便给卫然回了一个放心的眼神,自己可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哼,老东西,一会儿就等着惊掉你的大牙吧,狗眼看人低,林安自己微微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缓缓开口道

“这件刑部劫狱案其实并不难,只是有些地方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劫狱的动机是什么,追根究底,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大人有没有想过?”

这时,大堂内一阵喧闹,随后还是江行舟这个老登先开口

“这次劫狱,有一半的囚犯被放走,不过就在这些名单当中,最可疑的则是有三个人,这第一人是于海龙,江湖人士,三年前的官银被劫案,便有此人的参与,这第二个赵天,原来是户部的一个主簿,与外来势力勾结,窃取乐安的军防图,这第三…………”

林安直接打断江行舟的话

“这第三个便是陈通,郡王府的百户,没错,此案就与他有关,不过你们的出发点是错的,不应该从陈通查起”

“那如何查起”这时,有人发问

林安:“这要从另外一个案子查起”

“哪一个案子?”

“东宫太子案”

哗,所有官员你看我我看你,唯独沈书言微微皱眉,不知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住嘴!我看你是胆大包天,来人呐,把这小子押入大牢,还敢胡说八道”这时,王承志身后的年轻人瞬间炸毛,这便是王承志的儿子,王天养如今是一名刑部侍郎。

沈书言瞟了一眼这毛头小子,年轻人啊,终究还是沉不住气,险些露出了马脚,你老爹又要给你擦屁股。

江行舟瞬间就不高兴了“哼,大堂之上喧哗吵闹,王尚书,我看王公子有些缺乏管教啊。”

“你……”

“住嘴,退下去,李管家,把公子带回府里禁足一个月。”王承志怒斥,随后一脸堆笑的“哈哈哈,沈公莫怪,寺丞见谅,犬子不懂礼数,缺乏管教,现在让他禁足一个月,把礼仪家法背熟了,不知沈公觉得如何啊。”

“公子,咱们先回去吧。”

“哼”离开的时候,王天养一脸阴毒,心中咆哮“林安,一个小小的司狱,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沈书言不冷不热的开口“哦,处罚这么重,王大人心疼的紧吧。”

“哈哈哈,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这人呐,说话之前还是要好好想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完,一脸笑意的盯着林安。

呵呵,威胁我,林安如何听不懂,这老小子在说给自己听的。

“你叫林安是吧,接着说,接着说。”说着,还喝了一口茶。

这时,所有人目光看向林安,这林安不过一个小小的司狱,往上在翻一代也还是小小的司狱,他又如何会知道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