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勇者与沉睡者

作者:江南一叶77 | 分类:悬疑 | 字数:5.7万字

第十章

书名:勇者与沉睡者 作者:江南一叶77 字数:7.5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0:25

清晨,二团驻地外面的简易公路上,部队开始移动了。四十辆军绿色的带棚架的大货车上,挤满了士兵和物资,五辆装甲运兵车上的是团和营这两级的指挥军官,这种运兵车也可以作为临时指挥所,车上的通讯设备很齐全。

李清风穿着作战参谋的服装,戴着军帽,脸上还戴着口罩,他和郑营长被安排乘坐万团长的运兵车。上车前,他注意到路边停着三辆车辆,每辆车的后车厢上面有几具类似蜂窝式导弹发射器的装具,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武器,郑营长走过来,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这是“小刀”轻型步兵对地导弹车,去年刚开始装备部队的,你没有见过吧。你知道二战时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吧,你看这个外形很像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很状观,那导弹一批批嗖嗖地掠过头顶,震慑力惊人啊,其实精度很差,只能大面积覆盖,浪费严重,所以战后就停止服役了。这个“小刀”就厉害多了,你看,每辆车上有3具发射架,每架有20枚导弹。这是近距离的对地轻型导弹,射程最大30公里,一枚全重才40公斤,战斗部装有10公斤的高爆炸药,对付地面的小型目标很有效,城市中也可以用于巷战。”

李清风走近了些,仔细看着这些导弹,他转头问:“它的制导方式是怎样的?”郑营长说:“它只能攻击固定目标,发射前由电脑把目标的坐标写入导弹制导系统内,发射后它就靠GPS定位和导航直至击中目标。这种数据写入是高速无线连接,可以在1秒内完成,操作人员只需要输入坐标和发出发射命令即可。”李清风回头打量着这些在发射器内静默的密密麻麻的导弹,好像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他们跟着万团长上了指挥车,车里的另外几个军官在仪表台前忙碌着,一切准备就绪,万团长命令部队开始往东安市方向移动,几十辆车辆井然有序地开上了公路,如同一条灰绿色的长龙。李清风坐在后座,其他军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没有人留意他,即使有人心里犯嘀咕,他是跟着万团长上车的,没人敢问什么。万团长联系上了苏上校,一团也刚刚出发,他们约定中午到达既定位置后,再会面并一同进入市区。

十一点,苏上校的一团首先到达了市区北侧入口位置,先头部队早已在那里等候。他们比二团到市区的距离远一些,但是道路宽敞好走,反而提前抵达。预定的位置是一大片荒废的大棚蔬菜基地,这里位置平坦,离进入市区的快速路只有1公里,很适合部队驻扎。苏上校走下指挥车,他看到面前有一栋一栋整齐排列的大棚,有些棚架上的塑料薄膜已经破烂不堪,碎片在风中飘舞着。副团长宗文正在安排士兵清理大棚内的杂物,并开始在大棚里面设置野战帐篷,一辆又一辆的军车在大棚之间的交易道路上缓慢穿行。一团带来了四辆“小刀”导弹车,此刻正静静地停靠在路边。

刚到正午,万团长的二团准时到了市区西侧,先头人员选定的位置很靠近城区,那是一大片空地,政府刚把这一片土地整理好,还没有来得及开发成住宅区。市区西侧有大片的丘陵山坡,紧靠着城区能找着这么一大片平地可不容易。

大家都下了车,万团长正在交待副团长孟河去安排部队扎营,李清风呆呆看着路边的那三辆导弹车,眉头紧锁,郑营长走过来问他:“怎么啦?有什么不对吗?”他说:“你说过,这些导弹都可以用电脑控制发射,对吗?不知道怎的,我感觉不好。”他转身拉上郑营长,走向万团长,万团长是个精明的人,会意地随他们走到旁边,他说:“万团长,我有个想法,部队驻扎能不能尽量分开一些,不要聚在一起?”万团长警惕地看着他:“为什么?难道我们有可能被攻击?”他说:“我也不清楚,就是感觉不好。反正分开驻扎,距离远点也没有什么坏处吧。”万团长点点头,大声叫过来孟河,指着不远处的山坡和小树林,让他把部队分开安排。孟河大声答应着,又叫了各连队军官,空地上开始分散着军车和士兵,更多的士兵开始在山坡上设置野战帐篷。

万团长回到指挥车上,他问一个通讯军官;“联系上苏上校没有?”那军官摘下耳机:“还是联系不上,设备没问题,我反复检查过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万团长说:“继续呼叫!”正在这时,车里的人突然听到嗖嗖的声音,这声音很大,好像是什么东西发射了,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郑营长首先叫道:“是小刀导弹车,谁发射了导弹?”他率先跑出车去,大家都跟了出来。

那三辆导弹车原本停在离指挥车不远的路边,这时他们看到车上所有的导弹装载器都斜着指向着天空,一排排的导弹呼啸着冲上天空,朝着东北方向而去,导弹尾部的橘红色火焰在正午的阳光下也清晰可见。周围站着的军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导弹不断掠过头顶,导弹车上的军官纷纷跑下车,惊恐地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万团长跑过去,怒骂着:“他妈的,谁让你们发射导弹的?”孟河正在和导弹车的军官大声说着话,他回过头看着万团长,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他哆嗦着说:“没有人发射,导弹发射需要授权密码,一定是电脑发生故障了!”万团长喝到:“导弹的攻击点位置是哪里?”旁边的军官大声回答说:“操作电脑上看不到任何信息,不知道飞向哪里。”

李清风的心向下坠去,他这一路上隐隐的不安终于得到证实。就在这一分钟的时间里,三辆导弹车上的180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了,在半空中传来的巨大轰鸣声和明亮的火焰,显得壮丽非凡。他看着导弹飞去的东北方向,喃喃自语:“一团在北侧,导弹应该就是飞去那里的。”他转头问万团长:“一团应该也有导弹车吧?”万团长没有说话,他似乎已经呆住了,眼神里的恐惧越来越盛,他猛地大吼一声:“马上疏散!进小树林!卧倒!”

旁边围着的人群乱成一团,四散奔逃,但远处的军人还在看着天空议论着。孟河拿起一个通信兵背上的步话机,他想要呼叫一团,却发现没有任何信号,看起来所有的通信设施都用不了。郑营长拉着万团长和李清风就跑,孟河情急之下,抄起一把枪朝天开枪,一边跑一边大叫:“全部疏散!快跑!”,几个军官也学着他的样子,边开枪边朝不同方向跑去,他们的举动和枪声把士兵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朝旁边的田野和缓坡上奔去。

一团所在的北侧离二团现在所在的西侧只有三十公里,小刀导弹只需要一分半钟就可以飞完这段距离。李清风跟着万团长和郑营长刚跨过路边的灌溉水沟,导弹群就如同密集的黄蜂群一样扑过来,地面上不断有导弹击中炸开,如同一朵朵怒放的鲜花。高爆炸药的威力巨大,军车被爆炸的气浪掀翻滚动着,士兵被炸死炸伤一片哭号,空中还有人体的残肢在飞舞。连续不断的爆炸持续了接近一分钟,当它结束时,周围好像一下子安静了,隐隐传来火焰燃烧的声音,到处都是受伤的军人的哼声和哀嚎声,空气中传来浓浓的硝烟味,还夹杂着刺鼻的血腥味。

李清风在夺命奔跑中被背后传来的爆炸气浪一下子推翻在地,所幸他摔落在松软的田野里,但这一下也把他摔得够呛,浑身酸痛难忍,爆炸的巨大声响震耳欲聋,他的耳朵听不见了。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较近距离的爆炸声会让人短暂失聪,至少有好几分钟他的耳朵里只是哄哄作响,他爬起身来,发现自己身上没有受伤,他呆呆地看着四周,他看见万团长就站在不远处,他的胳膊被弹片击中,鲜血顺着手腕往下滴落,团长的额头显然是被地面的石头磕碰了,满面血污,甚是骇人。旁边的士兵在给他包扎,他顾不上自己的伤,大声地向附近的几个军官下达着命令。

二团残余的部队在小树林里集中,士兵们抱着枪东一堆西一堆地坐在山坡上,卫生员在给轻伤的人员包扎处理伤口。孟河安排了警戒人员后,回到万团长身边,他们在一个简易帐篷里,万团长召开着紧急会议。他的右胳膊上包着纱布,脸上已经擦干净了,神色恢复了平静,但是眼神里充满了一股彪悍的戾气,他说:“先报告一下部队的损失情况吧。”孟河从郑营长手中接过一张纸,纸上写着满满的数字,他报告说:“队伍死亡和重伤的过半,有三位营长牺牲。包括轻伤人员在内的,还有战斗能力的士兵一共还有520人,武器和弹药只有一半了,车辆还有五辆勉强可以开。”

军官们都沉默了,半晌一个军官开口了:“是一团的小刀导弹,他们为什么攻击我们?我们的导弹为什么会自己发射去攻击他们?”依然是沉默,万团长转向他旁边的李清风:“清风,你应该知道一些吧?”与会的军官中,除了郑营长,其他人都不认识李清风,他们都愕然地看向他,李清风说:“你们知道四方科技吧,他们和紧急委的那帮人是一伙的。四方科技控制着所有的网络和通讯,我相信就是他们控制了你们的导弹发射系统的电脑,让你们二团和一团互射导弹,自相残杀。你们和一团无法取得通讯联络,也是他们干的。你们别不相信,我知道他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万江市长也是被他们策划除掉的,所有这些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紧急委掌控最高权力。”

军官们听得目瞪口呆,目光都转向万团长,后者点点头:“昨晚清风和郑营长来找我,告诉我这些,我还有些半信半疑。紧急委这帮混蛋这么毒辣,昨天下午会议上,紧急委要求我们听从他们的指挥,我和苏上校不同意,所以他们让我们今天把部队开拔到这里待命,原来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要除掉我们两个团,他妈的!”万团长又拍拍李清风的肩膀:“幸亏有清风的提醒,我们提前分散了队伍,还保留了一半的人马,要是全部聚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啊。”众人本来还有些庆幸自己能够劫后余生,但想想刚才的情形还是觉得有些后怕。

孟河说;“一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们毫无准备,会不会。。。。。。。?”万团长说:“恐怕很不乐观,你派几个人,抄小路过去,和一团取得联系,注意不要进城,遇到敌人尽量绕开,不要恋战。”孟河转头叫来一个班长耳语了几句,班长带着士兵离开了。

万团长又说:“接下来怎么办?大家都说说看吧。”郑营长跳起来:“狗日的紧急委,我们死了这么多兄弟,一定要打进去,找他们算账!”众人纷纷附和,群情激愤,万团长看看孟河:“你觉得呢?”孟河做事一向谨慎,所以每逢大事,万团长常会问他的意见,他想了想说:“我觉得可以打进市区,我们虽然没有了导弹,但是其它装备都在。市区只有警备区的人在守卫,他们人不多,火力比不过咱们,战斗经验也不如我们,我们的胜算很大。”万团长狠狠地一拳砸向地面:“那我们就好好打一场,不然我们对不起这平白无故死去的几百号弟兄啊!”

城市北侧入口处的一团驻地,当他们的导弹车开始自动发射导弹升空时,一团的军官士兵完全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当二团的导弹破空来袭,从天而降时,他们完全没有防范。他们的军营帐篷都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这简直成了导弹轰炸的完美目标。当一分钟的爆炸结束后,这片大棚的区域俨然成为了人间地狱,到处是尸首和火光,还有武器弹药在火焰中零散的爆炸声。后果相当惨烈,全团只幸存120人,苏远峰上校和几位营长都当场牺牲,副团长宗文只收了轻伤,他收拢了残余的部队,带着大家草草掩埋了尸体。宗文召开了会议,由于不清楚为何导弹系统的电脑会出现故障,有人提议先返回驻地,这个提议获得了通过。工兵花了些时间,把仅存的两辆军车修好了,他们正准备离开时,二团派来的五名士兵赶来了,宗文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但是他们还是决定先返回驻地休整。

下午三点刚过,万团长集结了剩下的兵力,开始往市区推进。过了这块平地,眼前就是一条主干道,这是进市中心的环城快速路,在路口还有高架桥,道路两边是密集的楼房,有住宅也有商铺写字楼等。这里还算是城市边缘,但以前也是人口密集的区域,现在却静悄悄的,这里的居民应该已被提前疏散了。

郑营长担任攻坚先锋,他所指挥的五营损失较小,编制还算完整,他就率领着这三百来人,分成两路,分别沿着道路两侧向前移动。斜斜的太阳越过楼顶落在街道上,街上空无一人,沿街的店铺也都关门闭户,路边的停车位上倒是停着一些汽车。士兵们端着枪,猫着腰小心地快速前进,街上只有鞋子踩地的啪啪声。万团长在后面押后,他把剩下的两百人分开两组,分别沿着这条主干道两侧的背街小路前进,始终和郑营长保持着两百米左右的距离。

郑营长率部快速推进了七八百米,依然没有碰到任何阻拦,他的心忐忑不安起来,前面是一个立交桥,桥底停着好几辆车,他做了一个手势,士兵们都停住了。他躲在一辆车后,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两边的楼房,好久都没有发现异样,他刚要发命令继续前进,啪啪几声枪响,有四五个最前面的士兵应声倒地,密集的枪声响起来,士兵们纷纷就地卧倒,躲在了遮挡物后面。敌人从楼顶和各个窗户里开始射击,由于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射击位置,郑营长的部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被对方的火力死死压制在高架桥底。

到底是野战部队,经过短暂的慌乱后,他们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敌人是警备区的守卫部队,用的都是微型枪,和野战军的突击步枪相比逊色不少,他们所依仗的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射击位置。郑营长马上组织了一批狙击手到位,这些狙击手占据了有效位置,前方的士兵吸引火力,当敌人露头射击时,狙击手立马锁定目标并开枪,而微型枪对狙击手的威胁不大。他的这种策略很有效,加之万团长在两侧的进攻也采用了狙击手,队伍又开始往前推进了。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双方互有伤亡,但是郑营长还在继续顽强地往前移动着。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西边的天空只剩下一抹残阳。前边的道路上布满了横七竖八的汽车,应该是作为路障来使用的,一群士兵刚越过一辆汽车,前边突然跃起两个机器人,士兵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机器人手臂上红光一闪,一个士兵的前胸上被烧出两个血窟窿,扑通倒地,其它士兵纷纷开枪,机器人动作极为灵敏,迅速蹲下躲在柱子后面。

这是他们第一次碰到这种攻击机器人参战,机器人只适合近战,因为它们的激光武器射程有效,但是它们抗子弹的能力很强,子弹只有击中头颅才会损伤它的工作系统,而击中其它部位则并不能让它立刻失去攻击能力。机器人经常躲藏在障碍物后边,等士兵起身时立刻暴起攻击,而且它对士兵们的位置计算得很准,往往一击得手马上躲藏,士兵们很难击中它们。就这样,机器人把郑营长的部队死死地压在了路边,不能前进一步,同时楼顶和窗户里的敌人又开始开枪射击了。

郑营长看着前边的战友纷纷倒下,自己却无计可施,气得两眼通红,他看着道路两边密集的摄像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大叫着:“把摄像头都打掉。”士兵们会意地纷纷举枪射击,把目力所及的所有摄像头都打碎了。郑营长猜对了,机器人就是靠着这些摄像头来精准掌握士兵们的位置的,没了摄像头,机器人的攻击能力大打折扣。

郑营长命令大家用枪榴弹来攻击机器人,这种枪榴弹也是去年刚装备部队的最新型号,装在突击步枪上发射,在两百米距离上能准确命中目标,榴弹头部装有四百克的高爆炸药,其威力相当于一颗小口径的炮弹,特别适合近距离攻击躲在障碍物后面的敌人。枪榴弹纷纷落在前面爆炸,机器人很难抵挡高爆炸药的冲击,郑营长的部队又开始前移了。

到了晚上八点,枪声停止了,双方都趁着这个难得的空隙来休整。郑营长让部队原地休息,吃点东西,他让军官们清点伤亡和弹药状况,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推进了三公里,但是他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士兵。万团长派人过来问他是否还坚持得住,郑营长犹豫了一下说:“告诉团长,我们还行,打到半夜十二点再换防。”

这是一个无风的夜晚,空气中只有硝烟味。郑营长似乎听到空中隐隐有声音传来,他侧耳细听,又什么都没有听到。突然,几个手雷落在街道上面爆炸,他用红外望远镜朝半空望去,在微弱的月光下他看到半空中飞来的一大群无人机。较大的无人机飞在下层,他听到的声音就是它们发出来的,这些无人机都携带着手雷,到了目标处就丢落下来。还有一些较小的无人机飞在高处,它们只是侦察机,头部带有红外摄像头,专在夜间使用,可以为低层的投雷无人机提供目标的精准位置和导航。

士兵们疯狂地向半空扫射,也打下了不少无人机,但无人机的数量太多,手雷还是不断地丢下来,每一次手雷的攻击都会有几个士兵牺牲或者重伤。无人机的攻击暂时停止了,应该是手雷已经投完。这时,楼顶和高楼的窗户处又传来了枪声,郑营长仔细一听,这次的枪声不同了,警备区的微型枪的声音是清脆连续的,如同炒豆声,而现在的枪声尖细犀利,带着呼啸声而来。他很快明白了,这是狙击步枪,敌人也调来了狙击手,在高处狙击手利用红外瞄准镜,一枪一个准。郑营长看着前边的士兵纷纷倒地,尸体越来越多,心急如焚,他盯着楼顶和窗户边不断闪现的火光,他知道每一次闪光都会有一名他的部下倒地不起,他紧咬着牙齿,叫道:“让他们上枪榴弹,看到闪光就给我轰!”旁边的军官有些犹豫:“可是有些房里好像有平民呢,我看到过几个人影晃动。”郑营长俨然已经杀红了眼,吼道:“管不了这麽多了,再不用榴弹我们就打光了!”

士兵们开始往楼上发射枪榴弹,在封闭的房间里这种榴弹的杀伤力是很惊人的,每次榴弹射进窗口在屋内爆炸,似乎半面墙都被炸毁了,玻璃的碎片混杂着碎砖纷纷落下,房里常常会燃起大火,敌人的狙击手马上被压制住了。

打到后半夜,似乎双方都有些疲惫了,稀疏的枪声又停止了。万团长趁着这个空挡赶过来了,他看着满眼血丝的郑营长,有点哽咽:“永涛,你们辛苦了。”郑营长也哽咽着:“团长,我们五营快打光了。现在只有五十来人了。”团长说:“我那边也只有不到一百人了。我们撤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趁着后半夜我们赶紧走,否则天一亮,恐怕又会有大量的无人机和机器人过来支援,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郑营长沉重地点点头。

队伍准备撤退,郑营长留下十来个人断后掩护,万团长把所有剩下的枪榴弹集中起来全部交给他们。他们把所有的枪榴弹都打了出去,榴弹不停地四处爆炸开花,震得地面似乎都在发抖,对面的敌人躲在掩体里不敢冒头,等爆炸声平息了好久,他们伸出头来查看,街道上除了满地的尸体,早已经没了对方的影子。就这样,二团剩余的一百多人,悄悄撤退了,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中。

清晨,警备区的士兵正在清理街道,他们把一具具尸体搬上货车的后车厢,货车装满后开走,又继续装下一辆。两台大型铲车正在清除路面上的车辆残骸,还有倒塌的建筑碎块。不时有人哭喊着跑过来,跑进楼里寻找自己的家人。

汪方乘坐着一辆防爆车,来到了一栋大厦前,他走下车,看看两边的建筑,只见满目疮痍,他仿佛置身战火中被轰炸后的叙利亚街头,枪榴弹的威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段两百米的街道是昨晚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双方在此拉锯般地争夺了两个小时。不少房间被炸去了半边墙,钢筋从破碎的墙体中露出头来,屋里不时传来痛哭声。

这次短兵相接的城市巷战只进行了不到一天就结束了,敌对双方丢下了几百具尸体,但是伤亡最大的是平民,事后据统计平民的死亡数达到一千二百,还有不少人受伤。在战斗发生前,紧急委已经要求疏散了这里五公里内的平民,但是时间太紧,很多来不及离开或不愿意走的平民留在自己的家里,他们以为自己的家里应该是安全的地方,但是没有想到祸从天降。他们除了极少部分死于流弹,其余大部分都是被枪榴弹的爆炸碎片杀死,或者死于爆炸引起的大火。

这条三百米长的街道后来一直保持着原样,居民都纷纷迁走了,就算在大白天周围也是寂静无声,只剩下呼啸的风声穿过那些残垣败壁,仿佛还在讲诉着那个血色的夜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