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通天秘籍之寻千记

作者:李拾磊 | 分类:科幻 | 字数:2.0万字

第二章 神秘的馆长

书名:通天秘籍之寻千记 作者:李拾磊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3:04

同里镇,中国水乡文化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

镇里有明清两代宅院三十多处,依河而建的桥梁四十九座。

若岚对旅游很是兴奋,特别是如梦似幻的水乡,她浑身洋溢着灿烂的光芒,到处发掘新奇的事物。

若岚拉着沙云走到桥边,对沙云说:“同理人自古在添丁、婚嫁、做寿时候都有走三桥的习俗,这就是这里最有名的三桥,我们上去吧。”

沙云搂着若岚的纤腰,说:“娘子,我们上桥吧。”

他们幸福地走在古镇的浪漫之桥上。小桥,流水,人家,吴侬软语的温婉,恋人如胶似漆的柔情蜜意,他们沉浸在金子般鎏金岁月里的眩晕里。

天气真好,当地的老人们晒着太阳享受着水乡的闲暇,似乎遗忘了时光的流逝。

意犹未尽,但太阳快下山了,他们来到陈去病故居,这里其实不在同里古镇的景区里面,这里的居民多于游客,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是的建筑是典型的枕河人家格局清代民居,走进去,中堂就陈列着陈去病的铸像,两侧是陈去病纪念馆,先生事迹展览珍贵图片和很多遗物、遗稿、遗著。

沙云感叹地说:“功业在国家、文章冠当世。”

若岚在欣赏墨梅图,她说:“先生的气节在画上体现得多么激昂,气概万千。”

沙云看着这些简介,念道:““尤嗜文章,于诗歌叙记迄碑铭论著咸有述作“,诗作的最多。他的诗大抵歌颂宋明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和游侠剑客,借以抒发革命怀抱,感慨生平。写革命壮游,如《将游东瀛赋以自策》、《图南一首赋别》、《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等,尤足表现其高歌慷慨、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芘录后一首: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鉴空。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云磨雨洗天如碧(烈日中忽遇阵雨),日炙风翻水泛红。唯有胥涛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旁边一位老人,白发苍苍,但样子看起来精神矍铄,不知不觉他在沙云他们身旁站了很久,突然他开口对他们说话。

“年轻人,你们是来旅游的吗?”老人问。

若岚拉紧沙云的胳膊,回答:“是的,水乡旅游。”

沙云看看老人,感觉他的穿着与当地人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他看起来不像是做小买卖的,没有那种蝇头小利的精明劲儿;其二,他也不像当地居民,脸上藏不住心事;其三,他不是这里的工作的管理人员,没有穿制服。

于是,沙云试探地说:“哦,我们一方面来这里旅游,一方面我是来看望陈去病老先生的故居,想问一件事。”

老人的眼睛突然放光,他仔细打量着沙云,激动地说:“你是来问事情的?”

沙云点点头。

老人继续问:“你手上是否有一封信?你看过了吗?”

沙云从皮包里取出信,指着信封上面的名字,对老人说:“这,是我,我叫沙云。”

老人,二话不说,就对沙云做了个手势,叫他跟着自己往外走。

沙云跟了上去,若岚不解其意,只好跟着离开故居。

老人叫了两辆三轮车,让他们两人跟着他,从小巷子出去,拐了几个弯,三轮车停在一个藏馆门口。

老人下车付了车钱,指着这个旧馆,对沙云说:“这里,就是你要找的地方。”

沙云抬头一看,大学古物馆。

这就是信上所说的《通天秘籍》所藏的藏馆。

沙云并不着急进去寻找古书,他详细地问了老人。

沙云问:“老先生,您怎么知道我要来这里?”

老人解释道:“请原谅我一时着急,这里快下班了,馆长家里有事,明早就走,我才着急把你们带过来的。”

沙云回复道:“哦,好的,谢谢您为我们着想,我们边走边谈吧。”

老人说:“我是陈去病家族的,其实我们以前是亲戚,算是远亲吧,找了很久,才找到你父亲这一代,我找到你父亲后不久,你爷爷就去世了,这封信就是你爷爷留下的吧。”

沙云心想这些都对得起来,真实性就更加明显了,他回答:“嗯,是的。”

老人接着道出了一个更大的秘密,他说:“你的祖爷爷不姓陈,陈去病在年轻的时候收养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的父亲姓沙,是当时的一个巨贾,加入了南社,在并肩斗争过程中被迫害致死,你的祖爷爷被托孤给陈去病养大到十八岁,他就出去继续为着新中国理想奋斗,他也成为了烈士,后来几代人杳无音信。”

沙云自言自语道:“原来,原来我的祖辈这么伟大,已经是富商地位了,但舍小家为家国大义而牺牲。”

老人说:“沙氏留给陈去病一本古书,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秘籍,造就了他富甲一方,但是文字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看不懂,非沙氏族人,也被禁止外传。因是文物,陈去病一直把古书藏于本馆,他卸任馆长到时候嘱咐信任馆长一定要延续将古书保管的工作做好,并且暗中寻找沙氏第五代传人,领他来此亲自翻阅,不负沙氏临终嘱咐。我也曾任这里的馆长,所以我找你们找了很久,找到你父亲后,才得知你爷爷手里的信,让你爸爸寄给了你。”

沙云和若岚对古书的神秘更加好奇了,他们跟着老人进了馆内一间小间里。这里的馆长正在耐心等候他们的到来。

他精神矍铄,大概有五十来岁,鹰眼一样的目光瞅人,强势,目光逼人,给人感觉很压抑。身材高大,穿着并不适合自己身高的长袍,准确地说,长袍象戏服。见到沙云,馆长用暗示的眼光看了老人一眼,让他不要多话,然后会意地对沙云说:“来,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沙云说:“我叫沙云,但刚才这位老先生告诉我了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事。”

馆长说:“好,这就是这本古书,你祖辈留下来的《通天秘籍》,你看看,你能看得懂吗。”

馆长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本老旧的古书,上面依稀可辨几个大字:通天秘籍。古书内页保存还算好,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还有手工画的图画,沙云小心翼翼地翻了翻,很薄。馆里的灯光又昏暗,在这里研究秘籍可能欠火候,他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征求馆长意见。

沙云问馆长:“老馆长,我能拿回去吗?”

馆长摇了摇手,说:“这是登记在册的,你写一个收条。”

馆长在文件名上写上“通天秘籍”几个字,然后沙云在馆长递过来的签收单上写了收书文字。

馆长拿回收条的时候,沙云拿出手机,说:“请稍等,我凡是签过字的文件都要拍一个照片。”

馆长同意了。

其实,这秘籍里的文字和图案都的确非常少,目录倒是完整,但内容只有前三章显示文字而且是大篆体,后面都是图。反正来都来了,身世也知道了,他就一定得按老祖宗的祖训,把第五代的任务给做了,至于任务是什么,他还真不能揣测,《通天秘籍》要告诉他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