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全宇宙的尽头

作者:刘智峰 | 分类:悬疑 | 字数:2.1万字

第10章 心态变化一

书名:全宇宙的尽头 作者:刘智峰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2:48

闲余的空档,思绪依旧不宁。

但这一刻,心情格外放松舒畅,周围一切的繁杂似乎都与自己无关。静静地旁观这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食客的喧闹,那么一瞬间,竟有些超然物外了。

“是不是人有钱了都会有这种心态?自己应该算是财务自由了吧。”阿枫自嘲着,但一想起墨镜男,瞬时没了底气。

这种财力的人都还天天在外奔波,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自己还有脸在这里瞎比比。

“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还有什么比金钱、社会地位更重要的存在,需要忘我的去追求。”阿枫想破脑袋也没有理出头绪。

回想这短短两个月的经历,让阿枫觉得自己犹如井底之蛙。但作为升斗小民,能够拥有这一切其实已经很满足。

生活就是这样,不管富贵与穷苦,总要继续,何况此时自己已经得到了普通人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财富,此生足矣,还谈何奢求。

但说起满足,阿枫其实深有体会。

依稀记起大学毕业时那段蜿蜒曲折的经历。那还是二零一零年左右,毕业后很幸运进入国企工作,实习期工资三千五,每天周九晚五,休息日便时时在周边城市走走。

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模式,阿枫最终在一年后辞职,阴错阳差又去了柬国工作,正是国外那段刻骨铭心的工作经历,教会了阿枫什么叫做满足。

彼时的柬国经济尚未发展,生活水平还处在龙国八九十年代初期。阿枫所在的工作地点就位于一个极其偏僻的小村庄,交通基本靠走,极其闭塞,距离最近的城镇也相差近三十公里。

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在各区域的农场里大批量购买生木薯,租赁晒场聘用当地村民将木薯切碎晒干后,运回国内制成乙醇汽油。

阿枫就代表公司常驻其中的一个晒场负责木薯的加工工作。日常的职责就是发放工人工资,负责木薯的称重装车等事宜。

来晒场的交通工具自然是运输干木薯的大型拖拉机,哪有什么道路,都是运输木薯时车轮子压出来的路,所以小汽车啥的就不要想,当地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条件好的买一辆轻便摩托车那完全就是致富带头人。

来村庄上班的这一路那是真的酸爽,阿枫在车上摇摇荡荡,晃晃悠悠,到达目的地时,全身骨头几乎快要散架。办公场地更是让阿枫欲哭无泪,一间用几根木头当房柱子,铁皮封顶的棚屋下,地板全是沙土,可说是走一步就尘土飞扬。周围就是空荡荡的没有玻璃的全景落地窗,至于桌子和床啥的就更加不需要考虑了。

但就这个铁皮棚屋,几乎已经算是村里最时髦的建筑了,因为村民住的房子都是当地一种像芦苇一样的茅草,夹上竹板搭建的。

对比在国企的生活场所,二十四小时免费空调,单间公寓,阿枫分分钟有想打道回府的冲动。可来时的豪言壮志,亲戚朋友的殷切期盼,加之言语不通、归不知途的窘境,让阿枫只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万般无奈的留下,吃住又成了问题。工人是自备伙食,一个芒果就着一盒米饭就是丰盛的一餐。而阿枫和晒场的几个当地管理人员虽然在旁边一户村民家中搭餐,但条件有限,吃好肯定是不用想,伙食怎么样后面再说,当晚骨头都快散架,哪还有食欲,只想尽快睡一觉。

几名晒场管理大献殷勤,将公司给阿枫准备的吊袋两头系在铁皮棚屋下面两侧的木柱子上,原来这就是旱季结束前阿枫的永久床铺。

阿枫此刻已彻底接受了这无奈的现实,他躺在吊袋中,竟然感到了一丝新奇与趣味。然而,迷迷糊糊睡至晚上十一时左右,却被身上的疼痛唤醒。

此时才知道整晚躺在吊袋中是一种什么体验,就像身体的每一个着力点都被吊袋绷得铁紧,全身没有哪个位置是舒服的,甚至翻个身都不可能。昏昏沉沉挣扎之际,人一咕噜就从睡袋上掉了下来,谢天谢地,身下是沙地,否则非摔个半身不遂不可。

如此之大的动静,将周边吊袋中的村民都惊醒过来。众人呱呱唧唧的商量了一通,几人迅速转身离去。

此时阿枫也没有心情睡了,手机也没电,真是叫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依偎坐在铁皮棚屋外沿的柱子旁,盯着天上那轮明月,竟有些哭笑不得。

不一会儿,几名热心的村民合力搬来了一张简陋的竹床,轻轻地放在阿枫的吊袋旁边。尽管他们的话语对阿枫来说如同天书,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温暖的手势,明白这是邀请他躺在竹床上休息。

在此窘境之下,阿枫反而极其感动,当他躺竹床上时,内心的满足与安宁,绝非简单的“满足”二字所能形容。

整晚睡的磕磕碰碰,难以入眠。但年轻就是优势,当新的一天破晓,昨夜的悔恨已烟消云散,又是一个全新的阿枫。

村民又又找来了一位精通英语的大学生。对于阿枫来说,那蹩脚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多日来未曾与人畅快交流,此时阿枫几乎是倾尽全力。他巧妙地运用着各种词汇,同时手舞足蹈地配合着手势,来传达自己的意思。两人之间的交流,就如同奇迹般地重新建立了。

从那位热情洋溢的大学生口中,阿枫得知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消息。为了迎接阿枫的到来,一群朴实的村民竟然在夜色中骑着摩托车,踏上了前往镇上买肉的征程。此刻,他们已经平安返回村庄,正忙碌地准备早餐。

连夜骑车三十公里去买肉,这份情谊不由地让阿枫特别动容。

清晨的阳光洒在晒场上,工人们已经忙碌地晒了一会儿木薯。

终于喊吃早饭,阿枫进得草屋内,只见围坐起一圈八人,众人又是唧唧呱呱的和阿枫打着招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