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寻龙太保

作者:禹陵后裔 | 分类:科幻 | 字数:3.3万字

第一卷:印山鬼眼 第004章 寻龙太保

书名:寻龙太保 作者:禹陵后裔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0 22:39

众位看官可能又要问了,一个开古玩店的,哪来这般身手?

说来惭愧,其实我李家祖上也非庸碌之辈,乃江南有名的习武世家,有一套拳法传世,名曰:寻龙拳。自打我记事起,祖父便亲传我寻龙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使我这平平无奇一古玩店小老板,竟成了一个身怀绝技的高手。

不过,你要说我这身世仅此而已,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寻龙者,望气寻龙也,是堪舆家借用星占家望气之术以占测龙吉凶旺衰的一种方法。风水中将近水的山叫“龙”,不靠近水的山叫“山”。所谓的寻龙,其实就是寻找山的主脉,再说得明白点,就是指倒斗的墓穴。而我们李家世代祖传的寻龙拳,其实是从寻龙分金的堪舆术中演变而来的,其动作、身法等等,皆有风水秘术的影子。

说到这儿,列位看官应该都想到了。不错,其实我李家祖上,正是历史上五大盗墓流派发丘、摸金、寻龙、搬山、卸岭之一的寻龙派。

闲话少叙,咱们书接上文。

见这四个青年都趴在了地上,我拍了拍手,说道:“我提醒过你们了,可惜你们不听,自己打电话叫救护车吧。不过我下了暗手,三年之内,你们的身体会一直痛,但也不用太担心,大约五年之后就能恢复。”

说完,我冲女人一笑,问道:“美女,你去哪里?”

女人这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谢谢你!”

“不客气。”我笑道。

女人想了想,突然问道:“那个,你去哪里,能带上我吗?”

“带上你?”李睿愕然道,“这个恐怕……”

没等他拒绝,女人连忙解释道:“你别误会,我只是现在特别害怕,不敢一个人回家。”

李睿一想也对,经历了这么一件事,任哪个女孩子都会后怕,便点头道:“那好吧,我准备去找找老齐,你要不跟我一起去,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吗?”

女人用力点头,说道:“嗯嗯,谢谢。”

随后女人问道:“我叫林筱雨,你叫什么?”

“李睿。”我笑道。

“李睿,行,我记住了。”

“你和老齐认识?”我问道。

林筱雨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经人介绍才认识齐叔的,听他说,你手里有吴道子的画作,所以才……”

“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吴道子的画作吗?”

“因为……”林筱雨顿了顿,似有难言之隐,“因为我有个朋友托我打听,她着急要。”

我知道林筱雨对我有所隐瞒,但也不想刨根问底,便说道:“老齐这家伙喜欢住山里,有公交车,不过班次不多,不介意的话,就一起走走吧。”

林筱雨点点头,说道:“没关系的,正好我也想看看这里的风景。”

说着,她便跟着我,并肩往公交车站走去。

从市区坐公交,要开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老齐住的地方。

路上,我们一路无话,各自凝望着窗外,心事重重。或者闭目而眠,看着那些山,那些云,那些天。景色慢慢变化,山越来越高,路越来越窄。

车子开在盘山公路的边缘,再迈一步就是悬崖,前面的视野极好,看着前方一片翠绿的山峰,以及那成片成片的竹林,渐次交叠,中间有条条溪涧隔开,在某个云遮雾罩的山谷中,便会出现一座小小的村落,也许只有大自然能调出如此不同但又匹配的景色,一切云雾缭绕,美得让人颤抖。

老齐住在南部山里的一个古老村落里,叫冢斜,倒是一个颇有历史韵味的地方。

“李睿,这冢斜到底是什么地方?”林筱雨问道。

“那是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村子。”我看着窗外,继续道,“我只知道它跟禹陵的禹陵村一样神秘,甚至说是比禹陵村更神秘,数千年来,很少有人会去那里。”

“禹陵村?是那个传说历经四千多年依旧没有断绝的村落吗?冢斜竟然比它还神秘,那还真是够神秘的。”林筱雨惊讶道。

“听你口音不是绍兴人,没想到你还知道禹陵村。”我笑了笑。

随即,我的思绪便飘向了远古……

江南一隅,古有一脉,自禹王卒会稽,世代护陵于此,为禹王后裔,以姒姓传于家庙,其人多自称禹陵人。禹陵人历四千年,终无断绝,身世家族皆可考详。如今,会稽山下禹陵依旧庄严矗立,再往深山寻去,禹陵后裔便在此聚族而居,村中一老者,操一口古越方音,即便是本地乡邻,也难辨其发音。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据禹陵村中老人讲,此曲乃是禹王的五个子孙所作,大意是颂扬禹的功德。颂词字字含泪,句句传情,每年谷雨时节,在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中,山上山下都会吟唱起这颂词,弥漫着上古时代的遗风流韵。

想这禹陵一脉,四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从夏商周伊始,家族在一次次衰败中苦苦挣扎,灭族之灾频频袭来,最凄凉的一次全族只剩父子三人,依旧坚守禹陵岿然不动,倒是与我们李家颇为相似,心中不免又感伤起来。

“李睿,你在想什么?”林筱雨见我出神,便在我眼前晃了晃手。

“哦,没事,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反正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

老齐这家伙应该说还是蛮讲义气的,这么多年也没像今天这般坑过去,实在有些反常。再想到这个林筱雨一直支支吾吾的,我更断定其中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等快到村口的时候,我再次拨打了老齐的电话,但这一次,他却没有接。

“不接?”我纳了闷,皱眉道:“搞什么猫腻?”

林筱雨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用她的手机也打了个电话,不过同样没有接通。随后,她摊了摊手,无奈道:“也没接。”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兆,问道:“你和老齐是经谁介绍认识的?”

林筱雨思索了片刻,说道:“是老穆介绍的。”

“老穆?”我诧异地看着她,“是越青堂的穆云鹤?”

“是啊。”林筱雨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他不是圈内的大腕儿吗?”

“是,是大腕儿。”我顿感无奈,摇了摇头,说道:“这家伙就是个骗子,你别看他生意做得挺大,但背地里黑着呢!知道为什么他会给你做介绍吗?”

“为什么?”林筱雨疑惑道。

“因为这家伙只敢做外地人的生意,在本地的古玩圈里,他越青堂的牌子早烂大街了。”

“啊?这怎么可能啊?”林筱雨惊讶道。

“是啊,我也觉得不可能啊。”我侧了侧脑袋,总觉得这事不对味,“按说老齐这人不太可能因为五斗米折腰啊,他怎么也跟着上了穆云鹤这条贼船了呢?”

想到这儿,我抬头紧盯着林筱雨,问道:“林小姐,你要这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究竟为了什么?”

林筱雨犹豫了再三,终于说道:“嗨,算了,你救过我,不应该瞒着你的。”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其实我四处求购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是因为我急需用此画抵债。我爹早年曾与债主有过一个协议,若是无法偿还,就需用协议约定的三个十分苛刻的条件中的一个来补偿,不然我爹就将倾家荡产甚至性命难保,而其中之一就是这《天王送子图》。”

我听完之后,也是大感不可思议,这林筱雨的家世怕是大得我难以想象,而他爹的生意肯定也做得更为宏大,不然什么样的协议需要拿几个亿的《天王送子图》来抵债。

这么一想,倒也能够说通了为什么老齐会甘心上了穆云鹤这条贼船,虽说老齐不会为了五斗米折腰,可要是五百斗、五千斗,那可就说不好了。

我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老齐才行。

下了车,我俩径直往冢斜古村走去。

冢者,坟也。斜者,古为宫人之墓。冢斜古村相传乃是夏朝开国元帝大禹王的“禹妃”及后来越国王族宫人的陵墓所在地,禹王的一支后裔在此聚族成村,也是后来的早期越国初都,冢斜村名也由此而来。

此地四周环山,北有秦望,南有龙山,西有象鼻,南有轰溪。舜江从村北来,环绕村东而去。

整个古村,背靠大山,倚山坡而建,一条溪流环村流淌,小溪外是大片农田,南面也有青山屏卫。举目四顾,端的是古色古香,风物相宜,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两个一路从村外的石弹路慢慢地走进来,沿途许多老宅院错落排布,仿佛一下子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

我见这古村的布局,不由自主地从衣服里掏出了罗盘,对着罗盘端详了许久,说道:“两边有抱,后面有靠,前面有照,照中有泡,确实是个风水绝佳的所在,像这样的地方,全中国估计也找不出十个。”

“这是什么呀?”林筱雨看到了我手里的罗盘,不禁好奇地问道。

“这是罗盘,看风水的。”

“看风水?你还懂这个?”

“我是卖古玩的,传统文化自然得懂一些才行,不然怎么跟顾客解释古玩的博大内涵呢,你说是不是?”我笑着忽悠道。不过,实事求是地讲,靠着这一点皮毛,我平常给街坊邻居看个风水,倒也得心应手。

冢斜我虽未曾来过,但是老齐住的宅子却熟得很,只因这家伙平时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打点庭院,又总爱显摆,老爱拍些照片发朋友圈。所以要想找到他家,并不是什么难事。

经过一番探寻之后,终于被我找到了一处宅子,只见院外围墙上蔷薇探出头来,门前又扫得一尘不染,我便断定就是这儿没错了。

“到了。”我笑道。

林筱雨看了我一眼,问道:“你不是说没来过吗?”

我点了点头,说道:“没来过,但不代表不认识,我们进去吧。”

见大门未关,我推门而入。刚一进去,抬头便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低头又有精致的地砖和鹅卵石拼成的图案,步移景换,令人目不暇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