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狗岁月

作者:李西闽.. | 分类:游戏 | 字数:2.9万字

4

书名:狗岁月 作者:李西闽..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09 08:57

茶果场的柑橘收成之后,蒲卫红照例要把全班同学叫到茶果场场部的水泥篮球场上去吃桔子。水泥篮球场上堆了一座小山般的桔子。大狗问蒲卫红说,那有一千多斤吧。蒲卫红笑着说,几百斤会有的。他们也没有过秤,反正每年都堆那么多桔子,每年都只会多不会少。他们一个班有六十多个同学,六十多个同学在那个星期天吃了一天也没有把那些桔子吃完。

蒲卫红为什么会叫全班同学去吃“东方红一号”?

不知情的以为是蒲卫红请客。其实不是蒲卫红请客,他没有那么多钱买那么多桔子给同学们吃。他父亲浦中华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把这国家财产无偿地让蒲卫红的同学吃掉。蒲中华只不过是茶果场里的一个农艺师,他上面还有场长、副场长、书记、副书记呢。原来,蒲中华是让蒲卫红的同学们来吃种。何谓吃种呢?就是说,蒲中华每年都要培养大量的良种的“东方红一号”,推广种植。要培育柑桔苗,就要有种子,种子就是桔子的籽。他们挑了那么一大堆又大又黄的桔子让同学们吃,同学们把籽留下来就行了。每年农场都要请人来吃种,尽管蒲卫红那么多同学也是吃不完的。农场请人来吃种有一个规定,就是只许吃不许带走。桔子不能带走,籽也不能带走。每年吃完种,同学们走后,蒲卫红还会把大狗、黄春秀、刘捍东几个要好的同学留下来,每人送一竹篓子的桔子让他们在天黑之后悄悄地带回家去,给家里人吃。蒲卫红交待说,让家里人吃完后把籽留下来交给他就行了。因为这柑桔籽是蒲中华的宝贝。

今年照样是在茶果场柑桔收成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全班同学都去茶果场的水泥篮球场上吃种了。今年,两个人没有去,一个是赵波,他偷过茶果场的桔子,没有面子去,怕被那里抓他的工人见到取笑他。另一个没有去的人是郑**,其实,这小子这些年很少去吃种,蒲卫红也有叫他。蒲卫红对他说:“**,星期天一块到茶果场里去吃种吧?”郑**看着蒲卫红,他不明白性格内向而又腼腆的蒲卫红为什么也和“三高”刘小丽那样脸上长满了青春痘,他听坏蛋宋建设说:“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的人骚!”按这个逻辑推理的话,那么他们班就数蒲卫红和刘小丽两个人最骚了。可郑**看不出他们有骚的地方,他们都是挺老实的同学。郑**故意说:“桔子有什么好吃的,听说吃多了桔子脸上会长疙瘩。”蒲卫红听郑**说出这样的话,脸红了,他就没有再叫郑**了,他知道他是不会去的了。

照样,他们全班同学围在茶果场的水泥篮球场上吃起了桔子。他们有说有笑的,围了一个大圈。这个日子好像是他们的节日,他们不知道,这个节日明年就不会再有了,永远也不会再有了,因为明年他们高中就毕业了。可他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欢乐和幸福地吃着桔子,最后,一个一个吃得肚子鼓胀起来,一个一个连站起来的劲都没有了才罢休。中午,茶果场给他们准备了稀饭,他们谁也没有吃,他们在茶果场的果园里玩了一会儿,让蒲卫红给他们照了一些像之后,才又坐回到操场上继续吃。蒲卫红有一个老式的海鸥牌相机,是他父亲蒲中华送给他的,据说,蒲中华还年轻的时候是农业大学里的高材生,而且拍得一手好照片,蒲卫红漂亮的女大学生母亲就是给蒲中华拍照拍到的。

下午,他们就很难吃得下了。

他们就坐在那里说说笑笑的。象征性地剥个桔子吃吃。他们也不好意思走,说好了吃一天呢。无论他们吃没吃,农场还是很客气地给他们准备了稀饭。蒲卫红讲父亲拍到母亲的故事时,引得同学们嘻嘻哈哈的,这帮樟树镇乡村的花季少年对未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向往。未来是什么样的,他们一无所知。那个时代的花季少年没有现在的花季少年那么多斑斓的幻想和明确的指向。蒲卫红当时说完父母亲的故事之后,少年们想,这世界上还有如此浪漫的爱情故事。一个同学问蒲卫红:“卫红,你以后也拍个对象吧。”蒲卫红的脸发烫了,他不知自己的脸有没有红得像小红旗,但他用目光瞟了一眼脸同样都红扑扑的女同学们,女同学们都在注视着他。

往年,蒲卫红的父亲蒲中华会和他们一起吃种,老是提醒同学们,要慢慢吃,千万不要把籽给咬破了。蒲中华是一个很有风度的中年男子,他个子中等,脸是四方脸,那浓眉像大刀,他还带着一个镶着金边的眼镜,那眼镜使得他显得文雅而有风度。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樟树镇的人谁最有风度的时候,都会一致推选蒲卫红的父亲蒲中华。也有人提刘金高有风度,但被大家的无言否决了。刘金高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十分重要,远远超过了蒲卫红的父亲蒲中华。但提到风度这个词时,谁心中都有数。大狗说:“刘老师的家庭困难,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人,如果刘老师生活好过的话,他穿上一件新的中山装,头发再梳理一下,那也是蛮有风度的。”大家都赞同大狗的观点。

可今天,颇有风度的蒲中华却没有到场。

大狗问蒲卫红:“你爹呢?”

蒲卫红说:“我爹今天身体不舒服,他老是胃痛,老病根了,我妈说,他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有胃痛,一直就没有好过。”

大狗说:“你爹今天又胃痛了?”

蒲卫红脸色有些变化:“痛得厉害。”

大狗想起了父亲。父亲的哮喘病那么多年了,现在好多了。原因是小狗这两年老是寄钱回家,大狗给父亲抓了药,调养之后就慢慢见好起来。他又想起了小狗,小狗要不走的话,他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来吃桔子的。他不知道小狗和郑文杰究竟在什么地方,他们寄钱回来的地址是经常变化的,自从他们走后到现在,过年节的时候回来过,一过完年节又匆匆地走了,好像赶去打仗,又好像赶去捡钞票,外面的世界有很多钞票等着他们去捡似的。可大狗知道,他们两个凭力气吃饭的人是不会有钞票从天上突然飘下来让他们去捡的。大狗渐渐明白小狗和文杰的出走原来都是为了他出人头地。小狗在某种意义上是无私的,他比大狗要早熟。

他们就那样一边吃桔子一边说笑,到了太阳落山。同学们都欢声笑语地踏着霞光回家去了,照例,蒲卫红把大狗、黄春秀、刘捍东几个要好的同学留了下来。刘小丽也留下来了。蒲卫红把他们带到了家里。

一进蒲卫红整洁的家,同学们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像往常一样,蒲卫红的母亲,那个始终把自己打扮得有条有理,头发梳得一尘不染整整齐齐,衣服穿得干干净净的蒲卫红的母亲为他们准备了肉丝炒面。

蒲中华也和他们一起吃。

看得出来,他的胃痛得很厉害,那一小碟肉丝炒面他吃了很久,同学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停停吃吃。

蒲中华的脸色蜡黄,他用右手使筷子吃炒面,左手捂住胃部,有时用拳头顶住胃部。他今天的话很少,也没有什么谈笑风生风流倜傥的风度。他明显瘦下来了,国字脸上全是骨头。那副镶着金边的眼镜架在他的鼻梁上,总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蒲卫红的母亲的笑容里隐含着一股忧郁。

基于这种情况,大狗提议早点走。

他们就踏着月色回去了。走时,照例他们一人提了一竹篓的桔子回家。蒲中华没忘了交代他们把桔籽交给蒲卫红带回来,那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大狗在回家的路上没有说话。

他在想着一个人。

想着一个年轻人,把一粒桔籽种进土壤里然后坐在那土地上,等着桔籽发芽,破土而出,风一遍遍地从他身边刮过,云一片一片地从他头顶飘过。他呵护着那棵幼苗,给它松土,给它施肥。看着它慢慢地长成一棵小树,他又给它剪枝,嫁接,还要给它松土,给它施肥,还要给小树除虫防病,在他干着这一切的时候,风从他身边一遍遍的刮过,云大片大片地从他头顶飘过。他坐在那棵果树下,看着那棵果树开花结果。当他看着一片果园在金黄的收获中苏醒过来时,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风还是从他身边一遍遍地刮过,大片大片的云朵从他的头顶飘过。

大狗的心里飘过一支悠远的歌。

他快到家时,问黄春秀:“秀,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黄春秀说:“干什么好呢?”

大狗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他没想到他考大学时,志愿上填的是中文系,而黄春秀填的是物理系,同样都是福建师范大学。

过了几天,蒲卫红说:“我妈和我爸到省城去治病了。”蒲卫红的神色很不安。他要大狗和他一起到他家里和他一块住一段日子。大狗答应了他。

他们天天盼望蒲中华回来。

到了入冬后的一天,蒲卫红的母亲回来了,她还是那么利索的打扮。蒲卫红的母亲一进家门,看着蒲卫红和大狗。蒲卫红的母亲手臂上带着黑纱。蒲中华没有回来。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蒲中华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樟树镇乡村了,蒲卫红的母亲带回了一个盒子,那是装着蒲中华骨灰的盒子。

蒲卫红的母亲搂着蒲卫红,一遍一遍地抚摸着他的头发。

蒲卫红的泪水流了出来。

母亲没有哭。

她什么也没说。蒲卫红什么也没说,任凭泪水一串一串地滚落。

大狗也什么话都没有说。

他的泪水也滚落下来。

蒲卫红不久就抽泣起来。

大狗也抽泣起来。

蒲卫红的母亲把大狗也搂了过去,大狗靠在蒲卫红的母亲温暖的身上,他大哭起来。

那个晚上,大狗没有回家,本来,他答应过蒲卫红的,等蒲卫红父母亲一回来,他就回家去。可那个晚上,大狗没有回家。

他和蒲卫红母子一直坐到天亮。

他们听着朔风刮过果园的声音,细碎而悠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