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官帽

作者:肖仁福. | 分类:体育 | 字数:18.7万字

脸色

书名:官帽 作者:肖仁福. 字数:6.9千字 更新时间:12-09 08:50

传达室门口有一块小小的坪地,门卫伍老头见它闲着也是闲着,便摆上两张小方桌,放了两副象棋,让机关里那些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老头有些事情可做。于是,那风和日丽的晴日,或彩霞满天的傍晚,便有些人凑拢来,在桌边飞车走卒,撇马架炮,你方斗罢我登场,人气旺盛得很。

见此情形,伍老头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既娱乐了这些可怜的老头,又热闹了自己的传达室,脸上就要放出些得意的光芒来。

其实,伍老头最初仅仅是为了陆科长才这么做的。

这地方曾是一个热闹的居民区。伍老头记得他从乡下老家进城后就住在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直到四年前这里要建办公大楼,他才恋恋不舍地搬了出去。到这里来动员他搬迁的就是负责抓基建的陆科长。

当时伍老头正在屋门口和另一个老头漫不经心地下着象棋,没理睬陆科长。陆科长只好等着他们把棋下完,才耐心地过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伍老头只说了一句:“我没工夫跟你磨嘴皮。”又摆开车马继续对弈,陆科长只好转身走了。

第二天,伍老头依然是这个态度。以后陆科长又来了几次,同样毫无结果。陆科长几乎是无计可施了,又不可能在伍老头脖子上架把刀子。

就在陆科长无计可施的时候,他望着伍老头手中那欲走还休的棋子,突然心生灵感,有了一个主意。之后,不太懂象棋的陆科长开始钻研起了象棋。陆科长年纪虽大了点,但脑瓜子还灵活,一个星期下来,竟然初通棋道,略晓马踩日相走田的奥妙了。

于是陆科长又来到伍老头的家门口。

这回陆科长没再跟伍老头说长论短,而是不声不响地在他对面的棋桌旁坐了下来。伍老头瞥一眼陆科长,并不发话,拈着棋子来了个当头炮,那般锋芒毕露。陆科长应之以马,守住中卒,一副绵里藏针的姿态。

就这样你来我往,厮杀起来。几局下来,夕阳西下,彼此各有胜负,一时难分伯仲,只好留着第二天继续战斗。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陆科长只下棋,似乎把搬迁之事忘到了脑后。

伍老头心中当然明白陆科长的意图是什么,他开始还憋着劲,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但最后他于心不忍了,开口说:“陆科长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吧,你这么做,你不难受,我还难受呢。”

陆科长笑一笑,不慌不忙地说:“伍师傅,我知道你几十年都住在这个地方,换了我也是难以割舍啊!”

伍老头说:“是啊,我这把年纪的人了,土都埋到了脖子上,要咽气也只想在这个守了几十年的老地方咽气,你给我换金銮宝殿,也不稀罕啊。”

陆科长说:“伍师傅的心情我懂,我比你的年龄也小不了多少,我知道到了我们这把年纪,随他什么都没了兴趣,只贪恋过去的旧事旧物,连做梦都是从前经历过的事情。”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动情处同欷歔,伤心处同叹息,竟然生出许多共同语言,有了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到了最后,伍老头主动说道:“我也不为难你陆科长了,你这也是为公家办事,你要我什么时候搬,我就什么时候搬吧。”

这一下轮到陆科长不好意思了,他好一阵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伍老头又说:“就这样说定了,你以后如果没空,就别再浪费时间来陪我下棋了。”

从此,伍老头就跟陆科长成了朋友。

陆科长是个懂得好歹的人,此后一直没忘记伍老头,基建完工,机关搬进新办公楼后,他说服单位的赵局长,将伍老头请来做了门卫。两个人于是天天见面,关系更加密切。只是陆科长忙着工作,没时间陪伍老头下棋,让伍老头稍稍感到有点失落。

一晃陆科长便到了快退休的年龄。

退休就退休,这是自然规律,陆科长还是清楚的。只是有件事情一直梗在心头,让他不是那么痛快,那就是他的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还是动手搞办公楼基建那阵,赵局长就给陆科长许了愿,在他退休之前,解决他的副团级待遇,据说材料都报了上去,但至今没有结果。

赵局长当然也没忘记他许过的愿,来动员陆科长让出科长位置的时候,他说:“局党组正在为你的待遇努力哩。”

陆科长说:“你这句话,我耳朵都听出趼来了。”

赵局长说:“我估计没大问题了。这样吧,你先办理移交手续,免得占着位置,年轻人上不来,至于退休手续迟点办没啥关系。我呢,立即就去找组织部长,你这事办不了,我这个局长就不当了。”

赵局长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陆科长也就不好意思再赖着不走,便顺从地给新上任的年轻科长办了移交手续。

可就在陆科长挪出科长位置、巴望着副团级待遇快点批下来的时候,赵局长本人也碰上了麻烦,上面要将他调整出去。给陆科长解决待遇,本来就是赵局长的意思,现在赵局长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陆科长的科长位置又交了出去,找谁谁都不管,这就意味着这个待遇问题要泡汤了。

陆科长就有些消沉,天天在家里生闷气。想想也是的,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在科长的位置上就待了二十五六年,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带过的科员,都陆陆续续上去了,而自己连个副团级都没弄到手,心里能舒服吗?

这样一来,陆科长的老伴急了,怕他憋出病来,就赶他出门,要他去外面透透气。

陆科长去了办公室,见大家忙忙碌碌的,他坐在一旁,甚觉没趣,只好悄悄地离开了。他在楼上楼下绕了两圈,也无聊,最后漫不经心地朝大门口走去。

经过传达室时,有人喊了声陆科长。陆科长抬起头来,见是伍老头,便刹住脚步,顺便跟他打了声招呼。

只是陆科长心头记挂着的,还是他那副团级的事,情绪集中不起来,两人的话总谈不到一处,因此没说上几句,陆科长就走开了。

伍老头自然知道陆科长已经退了下来,但伍老头无法理解,退下来就退下来,何必这么愁眉苦脸的?

不过伍老头又想,这是他们官场上的事,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是无法明白得了的。伍老头就觉得还是做个平民百姓好,无忧无虑的,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伍老头有些同情陆科长了,他担心陆科长这么闷闷不乐,会闷出毛病来。

第二天,当陆科长再次来到传达室的时候,便见门口的坪地上多了两张桌子和两副象棋。而伍老头已坐在一张桌子旁边,似乎正等着陆科长的到来。

陆科长迟疑片刻,便坐到桌旁,伸手拈起一颗棋子。

陆科长的身影从此便定格在了传达室门口的棋桌旁。那副团级的事,也因此想得少了。偶尔想起,他就在心里说,副团级算什么鸟,没有副团级,却有棋下,不也同样快活吗?

有时望着正坐在桌子那一边全神贯注下棋的伍老头,陆科长甚至想,跟伍老头他们比一比,人家一辈子没当过什么科长、局长,连工人都不是,不也过来了,而且过得很快乐、很自在啊!

陆科长气顺了许多,下棋的心思也集中了,棋艺大有长进,没过多久就超过了伍老头。伍老头呢,见陆科长总是把自己打得落花流水,还暗自高兴,大大地松了口气。

当然,输多了,伍老头有时也想赢两把。伍老头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通常说的打点擦边球,转移陆科长的注意力。

伍老头常打的擦边球,就是问陆科长一些局里的人和事,比如说,赵局长挂起来了,那么局里谁说了算。比如说,办什么事情,科长要向局长报告,但具体经办又非科长不可,那么到底是局长权力大,还是科长权力大。

这个时候,陆科长就会把头抬起来,望着伍老头说:“下棋就下棋,问这些干什么?”

然后低了头继续走子。

然而陆科长的思路已没那么集中了,伍老头抛出来的那些疑问号,总是在他眼前闪来闪去的,让他心神不定。

有时候,陆科长也觉得伍老头提的那些问题还蛮有意思的。本来嘛,机关里的事情本来就复杂,人事之间的牵扯,权力之间的争夺,都是极其微妙的,谁也说不明白,又怎么跟你伍老头解释呢?

岂料伍老头并非真的要向陆科长讨教什么,他才懒得管你张三长李四短哩。他的目的太明显不过,那就是让你陆科长走神,一步出错,他再逮你个正着。

上了几回当,陆科长就有些警觉了,对伍老头说:“你是不是成心捣我的乱?”

伍老头就笑笑,昏花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狡黠,说:“你自己心中无乱,谁捣得了你?”

陆科长想想,觉得伍老头的话还有几分深刻哲理似的,就说:“以后我不会上你的当了。”

果然,以后伍老头再拿局里的话题去戳陆科长的时候,陆科长便权当耳边风,努力把心思放在棋局上,使伍老头找不到可乘之机。

有一段时间,伍老头乡下老家要修路,想批点钱,找来找去找不到一条门路,打听到许多年前离开家乡的伍老头,在一个掌权的单位守传达室,便找上门来,要伍老头给帮个忙。

伍老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守传达室的,虽然机关里的人都还面熟,但自知人微言轻,因此不敢接人家的报告。只是见人家老远跑了来,也挺不容易的,回绝的话就不太说得出口,加上伍老头这辈子还很少被人求过,现在有人求上门来,感觉自己还中点用,心里头就蛮舒服的,何况还是家乡的人,如果事情办得成,人家回去说起他伍老头,自然很有面子。

伍老头也就不再犹豫,伸手把报告接了过来。

接了报告之后,伍老头就老琢磨,该把报告递给谁才妥帖。伍老头首先想到的是陆科长,伍老头认为陆科长做了那么多年的科长,他说句什么话,肯定会有人听。

于是,这天两人下棋时,伍老头就对陆科长说:“我们也是老朋友了,有件事情只好求求你,你得帮个忙。”

陆科长以为伍老头又搞声东击西,一双眼睛盯着棋盘,没有答理他。

伍老头又说:“我老家修路缺点钱,又没别的熟人,他们便找到我门上来了。”

恰好陆科长这时看到一着妙棋,便啪的一声,来了个炮二进六,一边胸有成竹地大声说:“这一局你输定了。”然后又瞄了瞄伍老头,面带微笑地说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了。”

伍老头就有几分不快。心想,我求你陆科长的时候也不多,你不答应就不答应呗,何必用下棋来搪塞呢?可又想,陆科长大概有自己的难处,他一个退下来的老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回头去求人办事,也许不是那么容易。

伍老头也就不去计较陆科长,打算自己试着找找人。

那么找谁好呢?伍老头觉得还是应该找当官的。

这栋楼里当官的当然是局长们。局长里面,伍老头除了认识赵局长外,其余几位副局长他也认得。他们天天都从传达室进进出出,彼此都要点个头招个手什么的。如果他们是坐在车上,哪怕深更半夜,甚至是刮大风下大雨,伍老头都会随喊随到,屁颠屁颠给他们开门、关门,服务态度都是没说的。

因此伍老头相信,求他们办点事,大概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接下来伍老头又犯愁了,这么多的副局长,该找哪一个呢?总不能每个副局长都找到吧,那恐怕不但没什么作用,相反还会坏事的。

琢磨来琢磨去,伍老头决定找一找钱副局长。

钱副局长五十多岁,红光满面的,成天笑容可掬的样子。伍老头就是见钱副局长平易近人,好打交道,才觉得他会帮忙。

恰好这天傍晚,钱副局长优哉游哉散步回来,伍老头见机会难得,立即凑上前去,递上一支烟。钱副局长也不客气,接过烟就叼到嘴巴上。伍老头见钱副局长接了烟,心想这事看来办得成,于是说:“钱局长,我有件事想求求您,不知道您肯不肯帮忙?”

钱副局长将两股青烟从鼻孔里喷将出来,很热心地说道:“你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尽量给你办。”

伍老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赶忙从身上搜出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抖擞着展开来,恭恭敬敬地递给钱副局长,说:“我老家修路缺钱,找到了我的门上,没办法只得麻烦钱局长您了。”

钱副局长在报告上瞟一眼,一边把报告往口袋里塞,一边说:“我争取吧。”

在伍老头看来,钱副局长说争取,又收下了报告,不用说这便是坛子里摸乌龟,手到便拿的了。伍老头又殷勤地给钱副局长递上一支烟,说:“我等着您的消息。”然后目送钱副局长晃悠着向宿舍区走去,心头生出一份由衷的感激。

此后,伍老头就一心一意地等待着钱副局长的回音。

一个星期过去了,钱副局长没有什么反应。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钱副局长依然没有表示。

跟往常一样,钱副局长依然经常从传达室门口经过,有时是白天,多半坐在小车里,那是有什么公事要出去办理。有时是傍晚,常常空手徒步,那定然是到街上或公园里散步什么的。见了伍老头,仍像从前那样点点头,笑一笑,显得很亲切,却只字不提报告二字,好像压根没那么回事似的。伍老头想向钱副局长打探一句,又忍住了,觉得不能着急,如今的事情,并不是说办就办得了的,总得给钱副局长一点时间。

就这样在企盼中又等待了两三个星期,钱副局长还是那么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

慢慢伍老头就熬不住了。这天钱副局长又从传达室门口经过,伍老头终于鼓足勇气走上前,向他打听报告的事。

钱副局长很热情地说:“哦哦,我忘了告诉你了,你的报告我早已交到科里去了,我再给你催催。”

伍老头就耐心等着钱副局长去催。

钱局长这一催又催了一个多月,伍老头再一次问起的时候,他还是那一句话:“我给你再催催。”

如此三番五次的,伍老头就泄了气,终于对钱副局长不再抱那么大的希望了。

伍老头对钱副局长不抱希望,但伍老头的老家人却还对伍老头抱着希望,他们派人来问过几次了。一次两次,伍老头要他们等等,到第三次上,连伍老头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只好扯了个慌说:“人家那里文件报告堆得太多了,弄来弄去的,就把报告给弄丢了,你们再给我一个报告吧。”

来人好像是有准备似的,立即又拿了一份报告出来,交给伍老头。

这回伍老头有了教训,不随便出手报告了,他得先摸清情况再说。跟谁摸情况呢?机关里除了陆科长,伍老头跟别人没过多交往,他打算还是套一套陆科长的口气。

这回伍老头没在下棋时打陆科长的岔,而是下完棋后,随意地问了问陆科长。伍老头也没说报告的事,他转了个弯。

伍老头说:“有一个熟人想调动工作,让我陪着去找钱副局长帮忙,钱副局长人蛮好的,态度很热情,答应得也痛快,可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一点音讯。”

陆科长听了,抿着嘴巴笑了笑,说:“你知道为啥他人那么好吗?”

伍老头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只知道钱副局长平时没架子,好打交道,才陪着人去找他的。”

陆科长说:“他平时没啥架子,好打交道,只有一个原因。”

伍老头说:“什么原因?”

陆科长说:“就是他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实权,办不了什么事情。”

伍老头望着陆科长,半天也没搞明白没架子、好打交道,与没本事、没实权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陆科长说:“你在这个传达室里也待了几年了,你看到了没有,那些重权在握、说话算话的人,天天有人供,时时有人求,哪个不是下巴朝天,目不斜视,脸色比猪肝还要难看?钱副局长是单位里最不中用的角色,有实权的科长没一个买他的账,他几乎没什么事可做,所以他才会有时间优哉游哉,有时间对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献上一张笑脸。”

陆科长的一席话,让伍老头听得既明白又糊涂,原来机关里还有这么多的奥妙,怪不得那个报告递上去,什么动静都没有。

伍老头记住了陆科长的话,第二次就多了个心眼。

伍老头先蹲在传达室门口仔细观察了两天,发现那几个副局长里面,脸色最难看的要数孙副局长了。按照陆科长的说法,孙副局长一定位重权大,要不然他不会整天都青着脸,一副谁都不愿理睬的熊样。

瞄准了,伍老头便决定把报告递给孙副局长。伍老头看见孙副局长走了过来,正要上前打招呼,却又胆怯了,那么难看的脸色,毕竟不是那么好接触的。

伍老头稍稍犹豫,等他鼓起勇气,准备再次上前的时候,孙副局长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第二次看到孙副局长,伍老头还是有些畏葸不前。伍老头就在心里骂自己没出息,想给老家办点事,又不敢看人脸色。这么一想,伍老头的勇气就增加了不少。

他走近孙副局长,壮着胆子说道:“孙局长,您忙啊?”

孙副局长对伍老头的热情似乎没有什么准备,青着脸说:“我没事走走,忙什么忙?”

伍老头怪自己不会说话,人家忙不忙都看不出来。伍老头恨不得甩自己一耳光,他抖擞着拿出报告,嗫嚅道:“我老家想批点钱,请您给帮个忙。”

孙副局长面无表情地瞥一眼报告,又面无表情地瞥一眼伍老头,再面无表情地说:“报告就放我这里吧。”而后收好报告,背着手走开了。

伍老头出了一身冷汗,好像完成了一件多么重大的事,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份报告递得还真不容易!不过他又想,只要能给老家弄到钱,无论怎样都值得,如果还像钱副局长那样,当面笑嘻嘻的,背后又办不了事,那又有什么用呢?

此后的日子,伍老头就专心致志地等待着孙副局长的好消息。他相信脸色难看的孙副局长是能人,办这点小事易如反掌。

伍老头甚至给老家透了口风,说这事大有希望。

然而事情并不像伍老头想的那么简单。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伍老头的报告依然什么结果都没有。伍老头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忍不住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陆科长,说:“这一回我可是按照你说的去做的,怎么还是毫无结果呢?”

陆科长意味深长地笑了。

望着桌上伍老头那被将得走投无路的老帅,陆科长说:“你又错了。”

伍老头不知陆科长指的是棋局还是报告的事,他说:“哪里错了?”

陆科长说:“你知道孙副局长脸色为什么难看吗?”

伍老头说:“你不是说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脸色便难看吗?”

陆科长说:“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可孙副局长脸色难看,却另有原因。”

伍老头说:“什么原因?”

陆科长说:“上面将他的副团级提了半级,给了他一个正团级。”

伍老头说:“这是好事嘛。”

陆科长说:“提了半级,是给他正团级待遇,而要他把副局长的位置让出来。”

伍老头说:“好歹正团级比副局长高了半级,待遇高呀。”

陆科长说:“正团级算个鸟!”

伍老头想,这机关里的人也挺有意思的,当初陆科长因为想升半级没升成,老闹情绪,而今孙副局长却是因为给他升了半级,而变得气不顺脸色难看。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伍老头拈着那走投无路的老帅,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心里说,老家申请经费的事莫非就这样黄了?

陆科长说:“还来一盘吗?”

伍老头没吱声,只痴望着眼前的残局,心想,唉,这机关里的事情,一定比棋盘中的奥妙深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